医护一体化内瘘专项小组护理在内瘘患者中的应用

2023-10-24 09:56王静一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红外线内瘘动静脉

王静一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1]。内瘘患者需要长期且反复的穿刺,其血管内皮功能容易因此受损,所以会导致内瘘发生功能障碍,出现狭窄、血栓等情况[2]。红外线具备热效应及非热效应,通过远红外线照射能够实现对内瘘患者动静脉的保护作用,以此能够预防内瘘功能障碍[3]。与此同时还需要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红外线照射效果,保障患者血液透析质量。本次研究主要论述了在医护一体化下的内瘘专项小组护理相关内容,以了解其应用在内瘘患者红外线照射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 年8 月~2021 年11 月收治的90 例红外线照射的内瘘患者,将患者按照排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5 例。参照组男女:23/22,平均年龄(51.52±5.21)岁,研究组男女:21/24,平均年龄(52.10±5.82)岁。基线资料经组内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经研究者对患者进行相关问题解释后,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在距离血液透析结束30min 前使用远红外线治疗仪进行红外线照射干预。

参照组在此期间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基于医护一体化理念应用内瘘专项小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为:a)由主管医生、护士长、专项护士共同组成内瘘专项小组,小组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后为其建立档案。b)由医生讲解红外线照射原理、效果以及血液透析并发症等内容,由专项护士向患者讲解内瘘日常保护措施、红外线照射后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学会分辨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c)注重对患者心理疏导,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原因,并可通过多媒体平台鼓励患者进行病友交流,引导患者保持稳定积极心态接受治疗。d)透析期间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注重合理饮食。e)红外线照射过程中,专项小组需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保持室内温度及患者体温处于正常范围,避免体温过低影响静脉血流回流,每完成一次红外线照射需详细记录干预效果,并对照前一次结果分析不足之处,共同改进护理方案。f)指导患者日常通过手握橡胶握力圈对内瘘肢体进行锻炼,同时可进行适当热敷,预防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记录两组动脉血流量,同时统计并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动静脉内瘘血流判定标准,血流不足为<150mL/min,达标为150-250mL/min,充足为>250mL/min[4]。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通过自编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 分,根据分值分为不满意(<80 分)和满意(≥80 分),计算满意度;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不良情绪:对两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变化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价,分值与情绪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综合采用了EXCEL 与SPSS19.0 两种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方检验或Fisher 检验。取P<0.05 统计学上的差异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和内瘘血流达标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和内瘘血流达标率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比较n(%)

2.3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s)

注:1)与干预前比较,P<0.05;2)与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SASSDS参照组干预前56.23±5.2155.47±6.27干预后34.45±4.201)35.58±4.451)研究组干预前56.33±4.1555.42±3.17干预后29.37±4.351)2)31.66±4.311)2)

3 结论

内瘘作为一种血管通路,其全称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治疗的前提,因此需要确保血管通路功能良好。但因内瘘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每周都需进行穿刺操作,穿刺间隔时间较短,受到损伤的血管尚未修复便又需承受二次穿刺,容易造成血肿或血管硬化等不良反应,导致内膜增生,出现内瘘狭窄的情况。鉴于此,临床多通过远红外线照射的方式对上述情况进行干预,以便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内瘘的有效维护。与此同时,还应当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从根本上提升血液透析的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所应用的内瘘专项小组护理模式,是基于医护一体化理念下展开的,其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更具主动性、全面性以及及时性。

结果显示,研究组动脉内瘘血流情况、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及不良情绪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原因分析:内瘘专项小组在执行方案内容时能够实现实时交流,有效将医生、护士联系在一起,加强医护合作,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引导患者共同参与护理,也能够促进三者之间关系的维护与平衡。另外该护理模式透析治疗时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积极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心理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以良好稳定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能够满足患者在透析期间机体对营养的需求,使患者机体处于最佳状态,避免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基于医护一体化的内瘘专项小组护理模式能促进动静脉内瘘血流达标,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同时也能够调节患者不良心态,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红外线内瘘动静脉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红外线触摸屏的专利技术综述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红外线遥控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