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导致气管插管困难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2023-10-24 09:56梅晓燕刘文庆张小洁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颌面部外伤插管

梅晓燕,刘文庆,张小洁

(郑州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指危急重症患者进入医院之前的急救。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暴力行为以及各种疾病等发生率的增加,近年来需要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呈显著攀升趋势。其中对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开展气管插管在维持呼吸系统功能,保证全身脏器的供氧供血,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气管插管困难的情况,因此有效明确院前急救护理中影响气管插管困难的因素则显得尤为重要[3]。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回顾性分析开展院前急救的96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一步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气管插管困难的影响因素,为后续急救护理措施的改善提供可靠依据,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0 年11 月~2022 年12 月于郑州第六人民医院开展院前急救的96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均为危急重症患者,且需要开展气管插管操作;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女性,如妊娠期或哺乳期;既往接受过咽喉部手术。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应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是否有口腔异物、喉头水肿、颅脑外伤或颌面部外伤等。

根据危重患者气管插管管理指南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护理人员手持喉镜,沿舌背弯度插入患者口腔,至舌根部轻轻挑起会厌软骨,充分显露声门,待吸气声门开放后,护理人员用用另一只手持气管导管并迅速插入气管内,随后拔出管芯,放置牙垫,退出喉镜。检查气管导管外口有无气体随呼吸排出,确认插管无误后,再将气管导管和牙垫予以固定。

按照气管插管是否成功将96 例患者分为气管插管成功组(n=82)和气管插管失败组(n=14)。其中气管插管成功的诊断标准为:明视下看到气管插管进入声门,气管插管内可见搏动性气雾,双侧胸阔起伏对称,听诊双侧肺部呼吸音对称,且出现连续4 个以上的二氧化碳波形。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描述采用±s表示,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以%表示,两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Logistic 回归模型中作多因素分析用以明确影响院前急救护理中气管插管困难的独立因素,绘制ROC 曲线分析诊断效能,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2.2 影响院前急救护理中气管插管困难的Logistic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见表2)

表2 影响院前急救护理中气管插管困难的Logistic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2.3 单一风险因素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ROC 分析结果 (见表3、图1)

表3 单一风险因素及构建风险评估模型ROC 分析结果

3 讨论

院前急救具体指患者被送往医院前的一段时间所开展急救处理,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危急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首要步骤是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其中气管插管是目前临床上开放气道的首选方式,能有效起到痰液引流,确保患者通气,维持呼吸系统功能的作用,在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4]。但部分患者会在进行气管插管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情况,导致气管插管失败,对后续的救治产生不利影响,故有效明确影响院前急救护理中气管插管困难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开展院前急救的96 例患者中,有14 例出现气管插管困难的情况,占比14.58%,这与许伟成等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本次试验通过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 指数、是否有口腔异物、喉头水肿、颅脑外伤或颌面部外伤、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程度是院前急救护理中气管插管困难的独立影响因素。现对影响因素作逐一分析:a)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由于颈椎活动性受限,头部不易后仰,同时舌根组织弹性较差,声门暴露困难,加之部分老年患者存在牙齿脱落或松动的情况,导致喉镜操作困难,大大增加了气管插管失败的风险。b)有报道称,与正常体重的患者相比较,肥胖患者气管插管的难度可增加15%~20%,分析原因可能与肥胖患者张口、颈部活动受限等因素有关[2]。c)口腔内存在异物导致患者呼吸道不通畅,不利于立即开展气管插管。d)喉头水肿是气管插管的禁忌证,可造成呼吸道气管梗阻的情况发生,导致患者窒息,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先给予有效措施,使水肿尽快消除并采取低流量吸氧[3]。e)存在颅脑外伤或颌面部外伤的患者,由于患者颌面部和气道解剖形态的改变,导致正常的置管通路发生变异,可能造成气管插管受阻[4]。f)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例如提起喉镜力量不够,无法将声门充分暴露等因素的影响均可导致气管插管困难。

本文还进一步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由ROC 曲线分析,年龄、BMI 指数、是否有口腔异物、喉头水肿、颅脑外伤或颌面部外伤、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程度联合检测模式下的AUC 值最高,为0.948,且灵敏度、特异度均提高,分别为92.85%、85.71%。提示采用年龄、BMI 指数、是否有口腔异物、喉头水肿、颅脑外伤或颌面部外伤、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程度联合检测的方式在评估院前急救护理中气管插管困难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护理中气管插管困难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BMI 指数、是否有口腔异物、喉头水肿、颅脑外伤或颌面部外伤、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在临床上应对相关因素予以有效控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来降低气管插管困难发生率。

猜你喜欢
颌面部外伤插管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