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

2023-10-24 09:56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预见性净化医护人员

余 伟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血液净化是指利用血液净化装置去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以净化血液,其能促使人体血液中的废物排出,有效延长尿毒症、肾衰竭患者的生命[1]。静脉置管是将管道放置在患者静脉中进行血液引流,其能辅助血液净化的顺利实施,但静脉置管是一种有创操作,置管后极易刺激患者静脉,提高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发生率。CRBSI 患者会出现高热、畏寒、发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细菌在全身散播,严重者还会引起全身性严重感染,增加临床死亡率[2]。因此,临床需选取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CRBSI 的发生。预见性护理是指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分析,以提高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该方案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目的性,能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3]。本研究选取100 例血液净化患者为试验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用于CRBSI 预防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患者10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25~87(56.33±2.63)岁;置管时间0.5~15(7.33±0.73)个月;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9 例,糖尿病肾病15 例,慢性间质性肾病8 例,其他8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5~87(55.91±2.59)岁;置管时间0.5~15(7.24±0.71)个月;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8 例,糖尿病肾病16 例,慢性间质性肾病6 例,其他10 例。2 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患者经诊断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未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患者意识清醒,能正常沟通交流,可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伴有心、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严重感染者;伴有严重营养不良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定时清洁病房,保证病房环境卫生,减少非病房人员重复进出,且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向患者讲解血液净化相关治疗知识。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a)医护人员需保证手部卫生,按照6 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以此确保血液净化中的导管卫生,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手部卫生评价。患者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最大化实施无菌屏障措施,以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需实时观察导管缝合针的固定状况,并查看导管是否伴有牵拉、脱出现象,避免出现CRBSI 及其他并发症。此外,实时监测患者感染及临床症状变化,定期测量体温,并通过触诊及视诊确认患者穿刺部位是否伴有偶疼痛、出血、渗液及红肿,还可计数患者白细胞数量,及时进行局部换药及消毒,直接结予以患者抗菌药物治疗。b)结合患者实际状况,选择适当的敷料并定时更换,使用纱布对患者置管部位进行覆盖,若纱布被血液、汗液及组织液渗透,则需及时更换纱布。医院加强医护人员导管护理理念,每次治疗前需对留置导管实施消毒,清洁时告知患者戴口罩,头偏向对侧,治疗后选取无菌敷料实施换药,使用无菌治疗巾铺垫在留置导管下端。使用0.5%碘伏对留置导管口进行2 次消毒,选取注射器清除管腔内血凝块及肝素,保证导管口通畅后,进行血液净化,完成血液净化后使用0.5%碘伏对使用过的导管进行2 次消毒,再使用10mL生理盐水对管腔内血液实施冲洗,选取肝素或肝素盐水按导管标注的容量封管。c)对医护人员进行护理相关培训,以提升医护人员对留置管的规范管理能力,加强其对预防感染的意识,医护人员予以患者及家属相关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含讲解留置导管后的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养成良好卫生及生活习惯。因血液净化患者伴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状况予以其针对性及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排解压抑情绪,并倾听患者需求,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心理维持在最佳水平。

1.4 观察指标

各项时间指标,记录对照2 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CRBSI 持续时间。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时间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时间指标比较(±s)d

组别 例数导管留置时间对照组 5023.21±2.32观察组 5032.06±3.21 t 值15.80 P<0.05 CRBSI 持续时间4.71±0.47 2.34±0.23 32.02<0.05住院天数9.68±0.97 8.76±0.87 4.99<0.05

2.2 两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CRBSI 是血液净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引发CRBSI 的因素较复杂,置管时无菌操作不规范、长期静脉置管、置管部位不合理等均会增加CRBSI 的发生风险。该疾病会引发病原菌入侵,进而导致感染现象,随着疾病进展,细菌会在全身散播,引发导管相关脓毒症等全身性严重感染,损伤机体脏器,危害患者生命安全[4]。临床需结合患者病情特点,预测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现象,并进行相关护理干预,避免或减少感染现象的发生。

预见性护理是采取科学、规范的护理方式,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和潜伏的问题进行预见,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范护理中任何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以此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该方案具有针对性强、目的明确、预防措施好等优势,其能在置管前评估患者具体状况,并结合全身状况选取导管及穿刺部位,便于后续的患药及置管导管的固定,消除CRBSI 发生因素,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且其还能定时消毒穿刺点皮肤,并使用纱布覆盖穿刺点,有效预防感染,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本实验对血液净化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RBSI 持续时间、住院天数较短、导管留置时间较长(P<0.05),可见该方案能缩短住院天数和CRBSI 持续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本实验数据还表明,实验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4.00%较对照组16.00%低(P<0.05),可见该方案能降低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预见性护理能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有效避免操作失误引发的CRBSI。且其在干预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原理进行操作,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卫生,减少导管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用于血液净化患者中能缩短CRBSI持续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且该方案还能降低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预见性净化医护人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陶色净化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