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23-10-24 09:56梅世静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康复评分质量

梅世静

(新蔡县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500)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CH)是因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出血,随着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HCH 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HCH 具有发病急骤,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随着治疗手段的提升,HCH 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然而多数HCH 患者治疗后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除院内干预外,院外的康复锻炼对患者功能恢复同样至关重要。然而HCH 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知且自护能力较差,可造成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因此给予患者科学的院外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近年来,基于健康互动模式在护理领域中应用逐渐广泛,其通过营造情境与护理对象进行互动,实现双向积极影响的效果[2]。吴莉萍等[3]研究指出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增强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其关节活动度。基于此,本文将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用于HCH 患者,观察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2022 年7 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 例HCH 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CT/MRI 检查证实为HCH;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脑外伤致出血者;伴有视力、听力等功能障碍;既往接受颅脑外科手术者;合并脑肿瘤。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年龄44~80(62.54±4.46)岁,男28 例,女17 例,出血量10~30(15.67±2.12)mL,体质量指数(22.75±2.49)kg/m2,受教育年限(12.64±2.73)年。对照组年龄46~79(63.13±4.51)岁,男30例,女15 例,出血量12~30(14.12±2.08)mL,体质量指数(22.83±2.62)kg/m2,受教育年限(12.57±2.77)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采用口头宣教、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讲解饮食、用药、康复锻炼、情绪调节等,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态,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嘱咐患者按时复诊。

观察组: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a)组建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自身护士为副组长,负责进行健康互动模式理念的讲解,根据HCH 患者的疾病特点制定干预流程,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b)实施:健康互动评估,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构建感知及角色认同感;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文化背景、喜好、家庭情况等,向患者解释角色定位,并给予患者康复指导,利用自身角色影响力引导患者对康复期间遇到的问题可正确的对待。计划:根据获取的资料,与患者进行互动,并共同制定符合患者病情及康复需要的计划,对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互动的目标为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康复训练的意义,后引导其将分阶段康复目标分步实施,保证患者熟练掌握康复锻炼的技巧及方法。执行:引导患者执行康复计划,帮助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正确的认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参照实际的康复进程,协助患者掌握康复锻炼的措施,在落实期间,增强与患者的交流,在患者完成阶段性目标时,给予积极的鼓励,提升其康复信心;为其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坚持康复。评价:对患者康复锻炼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估,对于达标的康复锻炼项目,及时停止相关的护理;对于未达标的项目,及时分析原因,进行改进,进行下一轮互动。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评价,总分100 分,非常遵从(>80分)、基本遵从(60~80 分)、不遵从(0~59 分)。采用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分值与运动功能呈正比。采用SF-36 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例

2.2 两组BI、FMA 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BI、FMA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BI、FMA 评分比较(±s)分

注:1)与护理前比较,P>0.05;2)与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对照组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前护理后BI 评分53.59±7.52 75.20±9.821)52.83±6.79 84.78±8.921)2)FMA 评分54.22±5.29 74.62±4.011)53.28±4.83 89.22±3.921)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1)与护理前比较,P>0.05;2)与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时间对照组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前护理后精神健康64.37±10.12 68.56±10.781)64.59±9.23 71.97±11.021)2)生理机能74.90±7.12 77.97±6.751)74.87±6.82 81.40±6.881)2)生理职能49.70±6.45 62.31±6.321)74.87±6.82 64.78±6.681)2)躯体疼痛58.85±8.74 62.28±9.421)59.23±9.21 66.68±9.071)2)一般健康状况54.62±6.12 64.15±7.781)54.39±6.07 67.22±8.181)2)精力70.23±8.12 74.93±7.681)70.59±7.89 78.09±7.951)2)社会功能76.34±8.82 82.45±8.921)75.87±7.32 86.56±8.681)2)情感职能66.65±8.56 71.35±9.621)66.92±8.72 75.56±10.081)2)

3 讨论

HCH 作为脑血管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快速,预后较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HCH 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然而生存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HCH 患者康复效果与患者的遵医行为关系密切,而患者康复期间的依从性与其对健康知识水平的认知紧密相关[4]。HCH 患者的康复周期较长,并且患者疾病认知、自护能力等同样关系到患者的恢复效果。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护理人员作为主导,单向的向患者灌输知识,未注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培养,难以与患者良好的互动,故护理效果不佳。

张丹等[5]研究指出,将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用于肝移植患者,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本文将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用于HCH 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遵医行为率较高,且FI、FMA 及SF-36 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其原因为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首先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客观、科学的评估,分析患者康复时遇到的问题,并了解其预期的康复目标,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阶段性的护理干预,护患之间通过共同的行为及相互的影响,促使康复活动由单向转为双向,护理期间可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期间患者积极参与,并在康复目标制定、方案执行、问题确认等过程中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康复意识,保证康复措施的落实,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熟练掌握康复技巧,提高遵医行为;在护理期间与患者充分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关系,促使患者了解自身康复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目标,并积极的落实,提升康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健康互动模式的护理可提高HCH 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康复评分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我给爸爸评分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质量投诉超六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