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问题研究

2023-10-25 06:09于洋
新长征 2023年9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育人

于洋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多维度的,包括人的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满足、社会关系的丰富、自由个性的发挥等诸多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指出:“智育、体育与劳动教育等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对于高校来说,立德树人始终是根本任务,“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摆脱单向度社会的束缚和羁绊,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现个人价值”。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来看,高校应该把学生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应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手段,采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结合的方式将学生教育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活动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相关,相得益彰,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功能的发挥始终是一个重要命题,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对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的重要意义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立德”,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我们要明确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历史任务,结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刻理解新时代教师行为标准的深刻内涵,即“有理想信念,是思想育人的导向;有道德情操,是道德育人的先导;有扎实学识,是知识育人的前提;有仁爱之心,是情感育人的基础”。其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学生培养也深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尤其是拜金主义、强国文化输入等诸多问题对个别学生的思想品格形成造成了不良刺激,亟需高校在育人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就是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从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入手,充分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加以引导,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道德修养,最终使育人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是哲学社会科学培根铸魂的有效途径。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提升了高度。“培根铸魂”也成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担当。“培根铸魂”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归根结底还是传承“红色基因”,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对于硕士、博士等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更要重视科研育人这一重要环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与此同时,我们当下科研育人的教育对象一部分会成为未来科研育人工作的实践主体,这更要求高校重视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的方法和实效。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源动力。创新是民族之魂,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新时代,党和国家厚植创新土壤,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研育人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最直接的平台和载体。高校教师通过科研育人活动,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最终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人才,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培养时代新人。此外,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教育改革工作,先后出台了多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大学生诸多创新创业灵感。因此,科研育人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形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二、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科研异军突起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带给整个社会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红利,高校普遍出现“科研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同样也存在科研异军突起的现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高校试图提升学科评估的排名、抢夺更多竞争性资源等,专门将科研指标列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这使得这些高校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发生偏移,科学研究大大占用教师的精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本科生的培养。这违背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忽视了学生多维度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高校各个系列的教育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包括行政人员、教辅工作者以及工勤人员等。从我国设置了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数据来看,“教师在本科教学上投入时间比例为25.9%,在科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上投入的时间比例为40.6%;其中教授在本科教学上投入时间为22.0%,在科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上投入的时间比例为45.8%;此外,将科学研究工作排到首位的高校教师约为66.3%,相比之下,将教学放到首位的仅为25.3%”。这种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很难更深层次地关注到学生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满足、社会关系的丰富、自由个性的发挥等更多内容。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科研育人意识有待加强。一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育人观存在偏差,往往认为科研育人不应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而是硬性地将其分为“科研”和“育人”两部分。有的高校领导甚至认为科学研究是部分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而育人工作则专属于学工队伍。这种育人观念的弱化和偏差导致一些高校存在育人工作与科研活动“两层皮”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只传授所谓纯粹的专业知识,而忽略了教授知识过程中对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引导。这一现象导致了科研教育性的丧失,使得高校科研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最终影响了学生教育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三、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路径探索

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真正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融入学术研究全过程。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实现科研育人的最佳效果。

鼓励高校确立与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研育人定位。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应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客观上,不同层次、类别的高校科研育人方式不必统一。一是应根据高校层次、类别和科研规模,探索符合本校人才培养规律、与本校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研育人機制,进而确立具体的科研组织形式。二是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明确科研育人的总目标,根据学校自身定位侧重于基础、应用、发展等某个领域开展科研育人,并为育人全过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三是哲学社会科学应根据学科优势,有倾向性地开展基础性研究和交叉性研究工作,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学术理论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启发性教学和举一反三。四是亟待完善科研育人体制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科研培养计划,助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科研育人格局。

支持高校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育人政策环境。国家高站位发布科研育人总政策方针,充分强调科研育人的重要性,鼓励高校自主制定相应政策,给予科研育人工作相关政策倾斜。一是推出科研育人相关指导文件,自上而下传导科研育人意识,营造为育人而科研的研究氛围。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深入理解科研活动对学生品德培养的意义,不能只教书不育人或只科研不育人。二是做好科研扶持的相关条件保障,在人才职称评聘、评奖评优、项目立项、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尤其是要对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型教学、指导学生深度参与科研的教师予以鼓励。三是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在研究生科研育人的基础上逐步推动本科生的科研育人工作。为本科生科研指导教师提供政策倾斜和科研经费支持等。

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科研育人评价体系。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动建立高校科研育人评价体系。各高校应制定与本校发展相适应的科研育人评价办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设置评价指标,应强调科研育人工作的过程评价、贡献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在对学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多考察学生今后科研发展的潜力、学生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塑造以及教师本人在科研育人过程中的实际贡献度等维度。

高校应将科研育人理念贯穿科研团队建设当中。强调高校思政类工作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是鼓励高校改进科研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二是调动教师创建优秀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开展“育人成效建设先进科研团队评选”等活动,把育人成效作为科研团队表彰的主要参考,培养选树一批“黄大年式好老师”“郑德荣式好老师”等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三是鼓励高校积极筹备各类有文化、有深度的学生活动,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形成优秀学生评选、学术论坛、先进科研之星评比、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等集学生综合发展、学业科研、体育锻炼、实习就业、心理健康“五位一体”的品牌活动,增强高校科研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育人问题的根本理论遵循。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层面,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委领导,注重顶层设计,明确科研育人的总目标、总方位;建立健全高校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探索主体要素、过程要素、评价要素相契合的科研育人新模式;注重教师科研育人意识的培养,为科研育人的深入实施凝聚师资力量;拓展人才培养路径,构建校内外以及课内外联动机制,打造富有实效的科研育人活动,涵养学生科研团队建设氛围。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马工程专项〔项目编号:2023M2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成果管理科科长,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柳   絮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