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8、sPD-1、PTX3、miR-13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3-10-26 04:39许春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8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因子试剂盒

许春娇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60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性免疫疾病,以侵蚀全身关节为主要特征,病理基础主要为滑膜炎,疾病发作初期关节表现为晨僵、肿胀、疼痛,疾病发作终末期可发生关节畸形,并导致丧失关节正常功能[1]。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全球的患病率为0.2%~1%,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28%~0.41%,患病人群近500万,男女患病比例为1:4,其中80%为女性患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吸烟、微生物感染有关[3]。我国大部分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知水平较低,且基层地区缺乏有效诊治方法,加之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不典型,常与骨性关节炎、滑膜腱鞘炎等混淆,导致临床诊断延误,治疗不当等情况[4]。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是临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类风湿性关节炎为慢性炎症疾病,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会参与到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免疫损伤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会产生影响。血清可溶程序性死亡分子-1(soluble PD-1,sPD-1)为协同刺激分子,血液循环和免疫应答会受到影响,在判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参考价值高[5]。正五聚素蛋白-3(ortho pentameric protein-3,PTX3)与免疫疾病的发生相关,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中呈高表达状态。微小核糖核酸-132(microRNA-132,miR-132)会影响免疫细胞成熟阶段和稳定维持,与该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通过对相关指标分析,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情况,判断严重程度,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相应的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6]。本研究旨在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8、sPD-1、PTX3、miR-132的表达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A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30~72岁,平均(47.52±5.36)岁。B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3~71岁,平均(47.25±5.43)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6~70岁,平均(47.28±5.41)岁。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A组经过相关检查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所选对象和家属知情研究内容;配合程度高。排除标准:精神类疾病;感染及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全部研究对象均知情并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

1.2 方法 采集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检测。①IL-8检测:采用上海纪宁IL-6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检测,将试剂盒取出后放置到室温,设置待测标本和阴性对照组及标准品,洗板3次加入100 μL酶标志物,在37 ℃温育1 h后甩弃液体,再加入洗涤液,静置30 s后甩弃液体,重复5次,拍干,加入显色剂A和显色剂B各50 μL,混匀后在37 ℃避光显色10 min,加入终止液50 μL,混匀后在450 nm下测定各孔吸光度数值。②sPD-1检测:采用九邦生物人sPD-1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sPD-1,将试剂盒取出后平衡到室温,取出板条带,设置标准品孔、样品孔,标准品孔各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品50 μL;待测样品孔先加待测样品10 μL,再加样品稀释液40 μL,随后标准品孔和样品孔中每孔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检测抗体100 μL,再用封板膜封住反应孔,放置37 ℃水浴锅或恒温箱温育60 min,弃去液体,吸水纸上拍干,再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1 min,甩弃洗涤液,吸水纸上拍干,重复洗板5次,每孔各加入底物A和底物B50 μL,放置37 ℃避光孵育15 min,每孔各加入终止液50 μL,温育15 min内,在酶标分析仪450 nm波长处测定各孔吸光度值。③PTX3检测:采用莼试生物人五聚素3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PTX3,将试剂盒取出后平衡放置到室温,拿出板条,设置空白孔和标准孔及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上的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加入样品稀释液40 μL,再加入待测样品10 μL,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轻晃摇匀,用封板膜封住反应孔,放入37 ℃水浴锅或恒温箱温育30 min,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稀释30倍后备用,撕去封板膜,弃掉液体,甩干,每个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 s后弃去,重复5次后拍干,每孔加入显示剂A和显示剂B各50 μL,放置37 ℃避光孵育15 min,每孔加入终止液各50 μL,温育时间15 min内,在酶标分析仪450 nm波长处测定各孔吸光度值。④miR-132检测:采用Trizol reagent RNA提取试剂盒(美国Invitrogen公司)对血清样品总RNA进行提取,采用7500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仪(美国ABI公司)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血清miR-132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以U6为内参,RNA催化合成采用cDNA:PrimerScriptTM RT试剂盒,RNA扩增采用SYBR Premix Ex TaqTM qRT-PCR试剂盒,miR-132正向引物:5'ACGTCGTGTAGCTTATAAGACTG3',反向引物:5'ACTGCTTGTTCTACACACTCTG3',反应条件为95 ℃ 30 s预变性,95 ℃ 5 s 变性,58 ℃ 30 s 退火,72 ℃ 30 s延伸,来回进行40个循环,每个标本重复做3个孔位。反应完成后进行溶解曲线分析(15 s 95 ℃,1 min 60 ℃,15 s 95 ℃,15 s 60 ℃),每个反应体系中荧光信号达到所设定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数即为Ct值,以U6为内B组,采用2-ΔΔCt法计算PBMC中mi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其中ΔCt=Ct目的基因-CtU6,ΔΔCt=ΔCt实验组标本-ΔCt对照组标本。

1.3 观察指标 比较IL-8、sPD-1、PTX3、miR-132。比较A组活动期、缓解期IL-8、sPD-1、PTX3、miR-132。比较轻度、中度、重度患者IL-8、sPD-1、PTX3、miR-13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述,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述,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学指标 A组IL-8、sPD-1、PTX3、miR-132高于B组、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3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表1 3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2.2 A组血清学指标 活动期IL-8、sPD-1、PTX3、miR-132高于缓解期(P<0.05)。见表2。

表2 A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表2 A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2.3 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学指标 轻度、中度、重度患者IL-8、sPD-1、PTX3、miR-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轻度和中度及重度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比较()

表3 轻度和中度及重度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为0.2%~1.0%,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28%~0.41%,近年来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7]。侵蚀性关节炎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滑膜炎为基础,症状表现肿胀、疼痛、关节畸形等,出现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还会出现关节炎症和全身炎性反应等严重情况,显著降低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负面伤害非常明显[8]。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原因尚不清晰,与多诸多因素相关,包括免疫功能、遗传、吸烟、感染等,对症治疗为基本原则,大部分患者无法根治,为此要寻找更为有效的靶点进行治疗,以提升疗效[9]。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进展损伤,功能障碍比较明显,复发多变,在发病过程中,多细胞因子都会参与,对T、B细胞活化、分化会产生影响,生成抗体,对免疫功能会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和进展[10]。IL-8是前炎性细胞因子一种,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免疫损伤,对T细胞能产生诱导作用,增加炎性因子的生成,同时可对IL-12产生影响,激活中性粒细胞,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11]。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IL-8升高比较明显,其水平升高说明致残率提升,炎性反应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IL-8是常见趋化因子,IL-8和重组蛋白受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影响,转导分子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出现[12]。sPD-1是血清可溶性PD-1,CD28一员,在免疫性疾病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继而参与到血液循环、免疫表达中。2号染色体的sPD-1基因会出现变化,对感染、肿瘤、免疫病等影响非常明显。sPD-1是协同刺激分子,在机体内的正常表达非常少,不参与到血液循环中,且对免疫应答有调节能力,实现纠正免疫失衡的目的。sPD-1对促炎症T细胞反应能产生抑制,减轻免疫疾病对机体损伤,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PD-1水平比较高,与晨僵时间关系比较密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也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PD-1为高水平,为正相关[13]。PTX3是正五聚素蛋白-3,与免疫性疾病的出现、发展关系密切,来源平滑肌细胞、天然免疫细胞,是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对IL-1、TNF-α的信号会产生影响。PTX3会受到干扰素-γ、IL-10的影响,干扰素-γ对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等PTX3产生影响,IL-10能提升脂多糖依赖性表达能力。PTX3是对炎症过程能产生调节,对免疫、血管完整性、自身免疫等都会产生影响。PTX3有助于清除凋亡细胞,对自身抗原进行调节,对细胞因子、先天性抵抗力会产生影响。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PTX3表达水平提升明显,故PTX3是比较理想的诊断标志物[14]。miR-132在免疫细胞成熟的各环节发挥作用,维持和调节免疫稳态,与免疫性疾病之间关系密切,在免疫细胞成熟多环节和免疫维持影响比较明显。miRNA会对蛋白α调控巨噬细胞起到影响作用,增强细胞浸润、吞噬的能力,加速促炎细胞因子分泌,使更多细胞因子参与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miR-132是长度22bp的小分子RNA,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骨性关节炎患者的miR-132和健康人群差异较大,miR-13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为高表达,参与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参考指标[15]。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检测IL-8、sPD-1、PTX3、miR-132的意义明确,对其分析能判断疾病的情况,确定严重程度,结合相关信息制订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因子试剂盒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GlobalFiler~? PCR扩增试剂盒验证及其STR遗传多态性
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5A试剂盒的法医学验证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牛结核病PCR诊断试剂盒质量标准的研究
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