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

2023-10-26 04:39陈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8期
关键词:胃肠炎急性疼痛

陈玲玲

(永春县中医院,福建 泉州 362600)

急性胃肠炎为胃肠黏膜急性炎症,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该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直接的关系,春秋季节饮食习惯不当发病率更高。沙门菌属、嗜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感染以及进食生冷食物、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均有可能诱发该病[1-3]。急性胃肠炎患者症状严重时每日大便次数可达数十次,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腹胀症状,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然后根据大便常规、粪便培养、试验室指标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验证[4-5]。若患者被确诊为急性胃肠炎,则应积极予以补液、饮食控制、预防水电解质失衡等,必要时采用止泻药、止吐药、解痉药、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若患者不存在感染性腹泻情况应该慎用抗菌药物,避免药物滥用[6-8]。本研究选取本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旨在观察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200例,采用盲抽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4.20±5.73)岁;入院时间2~11 h,平均病程(7.18±1.45)年;体质量44~71 kg,平均体质量(57.18±4.25)kg。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4.07±5.60)岁;入院时间2~12 h,平均病程(7.25±1.51)年;体质量44~72 kg,平均体质量(57.34±4.37)k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试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经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的患者。②自愿参与本试验。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药物过敏体质者。③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④合并消化道出血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⑤中途退出本试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护理,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疾病宣教、心理疏导、环境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①饮食干预:嘱患者食用流质食物,保持清淡饮食,食物类型以容易消化为主,减少高蛋白质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减轻患者胃肠负担,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再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最后恢复至正常饮食。②症状干预:腹泻腹痛者可通过解痉药进行改善,大便次数过多导致脱肛者应采用局部按摩和温水清洗等方法提高舒适度,预防感染。若患者疼痛程度过于严重,则可通过焦虑沟通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疼痛难忍者应给予药物镇痛治疗,常用镇痛药物为阿托品、颠茄片[9]。③药物干预:按照医嘱信息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告知患者药物剂量、时间以及常见不良反应,禁止患者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若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该积极通知医师进行处理[10]。④温度护理:春秋两季为该病高发期,若在该时期发病,则应在定期开窗通风前对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患者感冒发热导致体温异常。⑤感染预防: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都应该严格保持手卫生,在与患者接触前后做好洗手消毒工作,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养成良好的习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评分、疾病知识和疾病管理评分、并发症情况。①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满分10分,0分表示不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表示中度疼痛,7~10表示重度疼痛[11-12]。③护理满意度采用十分制量表评价,分为非常满意(10分)、满意(7~9分)、不满意(0~6分)[13]。④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⑤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部疼痛、食欲缺乏3项,按照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程度记为0分、2分、4分、6分[14-15]。⑥疾病知识评分采用自制量表评价,满分100分[16];疾病管理评分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评价,满分135分[17]。⑦并发症包括呕吐、脱水、电解质失衡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h,)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h,)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占比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5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部疼痛、食欲缺乏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

2.6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和疾病管理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疾病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和疾病管理评分对比(分,)

表6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和疾病管理评分对比(分,)

2.7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呕吐、脱水、电解质失衡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分别为与对照组比较下降约4 h、5 h、5 h,可见综合护理对急性胃肠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缩短具有积极的意义。钱宁[18]的研究组中对小儿急性胃肠炎患者采用热敏灸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从(12.36±1.09)h降低至(6.79±1.35)h、腹泻症状消失时间从(28.71±2.17)h降低至(20.74±2.51)h、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从(24.38±3.50)h降低至(17.19±3.82)h,差值分别为6 h、8 h、7 h,变化趋势与本文试验结果相近,与本试验结果相互印证。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占比分别为69.00%、28.00%、3.00%,与对照组比较疼痛严重程度显著减轻,可见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疼痛程度的减轻具有积极的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00%,与对照组(内科护理)比较升高了16%,可见患者对综合护理更满意。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85.42±11.28)pg/mL、(7.34±2.18)pg/L,恶心呕吐、腹部疼痛、食欲缺乏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23±0.12)分、(1.32±0.15)分、(1.28±0.14)分,疾病知识评分、疾病管理评分分别为(89.42±2.25)分、(108.52±2.86)分,呕吐、脱水、电解质失衡总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内科护理)比较相关指标均显著好转,患者炎性反应显著减轻,相关症状严重程度显著下降,患者对疾病更加了解,患者疾病管理控制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但本研究未探究患者胃肠激素指标以及胃镜情况,观察指标不够完善,存在局限性。

综上所述,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胃肠炎急性疼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