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实”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以广西北流市马岭小学为例

2023-10-27 08:00蒙福英
考试周刊 2023年38期
关键词:马岭教研作业

蒙福英

广西北流市马岭小学位于北流市城区城乡接合部,是2019年秋开始招生的新学校。虽然学校一直不断进行教学管理优化,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依然存在办学条件不够完善、师资不稳定且相对薄弱、个别教师职业倦怠凸显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新入职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且非师范类毕业生占75%,业务不精、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新调进教师主要来自乡镇村小学,其课堂教学方式已固化,大都是按过去惯有的方式进行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布置与评改作业,造成了五花八门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思想上、行动上无形中排斥了更好更优的管理方式;三是学校“重组型”班级占80%,生源复杂,家庭教育跟不上,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参差不齐;四是尚未形成一套可操作、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马岭小学面临着“农村教师如何融入城市教育发展?”“农村学生如何适应城市教育环境?”等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为解决问题,近年来,马岭小学从实际出发,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努力构建“五个实”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城乡接合部小学提供一套实用性强,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的课堂教学范式。

一、构建新型教研团队,筑牢“五个实”实施根基

“五个实”课堂教学管理具体是指,通过备课扎实、上课丰实、听课充实、评课真实、布置与评改作业牢实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教学管理模式。

教师是“五个实”课堂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中的引导者,也是主要参与者。要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率,关键在教师,马岭小学以组织新型团队教研为载体,开展多样化的实践,促使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合作、创新、教研等能力,筑牢“五个实”实施根基。

(一)以生为本,创新教研模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城乡结合部小学“五个实”课堂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获得省级专项课题立项后,马岭小学于2021年秋季着手组建教研团队,创新教研模式,改变过去以个人教研为主、不太注重团队教研的做法,并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团队以“研究、实践、成长、共赢”为宗旨,由5~8人,其中至少有1人是有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构成。

教研团队以“学生要获取知识,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作为理论支撑,从学生已知、学生生活、学生兴趣出发,关注全校每一位学生成长,因材施教,尊重生源复杂性与个体差异,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之一,以低年段的一年级数学学科《认识钟面》、二年级语文学科《狐假虎威》为研究实践的切入点,以“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团队教研为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低年段教师成员分工如下:集体备课,推选一名教师上课,一名教师微课展示,一名教师讲述磨课过程,三名教师说课,一名教师评课,一名教师围绕课例做观点报告。低年段全体成员全程参与教研活动,在两周内不停磨课,提出建议;持续拍摄图片与视频;不断修改课件与说课稿;指导说课上课技巧;设计并制作板书等。同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团队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从而达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层层研磨、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目的。课题主持人组织带领低年段教师们在前一周进行备课组活动,主要安排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备课试教磨课听课议课等活动;后一周则进行展示活动,即上课、说课、讲述磨课过程、评课、做观点报告等。开展此教研活动后,有效规范了学生的课堂行为,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激发了教师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师生多元发展,“五个实”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校际联盟,激发教研激情

马岭小学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联盟教学交流活动融入课题研究,与扶新镇、沙垌镇各小学100余人的教研团队共同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研能力等进行探讨、交流。活动中,各镇校、各个教师纷纷带着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展示,大家一起深研教材,深耕课堂,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如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同课异构活动中,龙小丹老师运用了多种信息技术,如设置超链接动漫穿越时空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建造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遮罩、蒙层、拖拽、放大镜和聚焦等功能帮助学生再现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读出感悟;借助隐藏、神奇移动、思维导图、课堂活动等功能为读写结合、总结课堂添加了一剂剂“佐料”,有机地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通过校际联盟交流,搭建起教育联盟校交流沟通的桥梁,助力校际教育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教育发展,为教师成长和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增添前进动力。

(三)推行“1+3+1+X”模式,与市区优质学校同频共振

2022年夏季,马岭小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积极实施“北流市品质教育战略12358工程”,开展了北流市“新形态”教研之语文学科“1+3+1+X”团队展示活动,积极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如何减负增效的小学教研新模式。由资深教研员、广西名师、广西特级教师、玉林名师组成的专家团队莅临马岭小学指导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通过“随机抽签”小程序抽中了二年级语文团队,由蒙雪芬老师执教《太空生活趣事多》。课堂中蒙老师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巧妙设计,把控时间,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捕捉课堂自然生成,让学生有进步、有提高、有收获,既有助于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照到学生未来的可持续进步,这样的课堂才是丰实、高效的。整个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课例展示、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解读、教学策略探究、专家微型讲座、专家现场诊断课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教师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后劲。

团队教研模式如下:

二、构建“五个实”模式,促进教学相长

各方通过不断努力,使独具特色的马岭小学“五个实”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

模式如下:

“五个实”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落实“双减”政策,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点从五大方面,将十五个要素抓实,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明确的目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一)在“备课扎实”方面,要遵循教育的根本要求,扎实备课

马岭小学有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时一味地追求课堂氛围,让课堂变得浮躁、繁华、热闹,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法更加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静静地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情感等。为此,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让备课走向扎实,比如,备课需要立足于基本学情、教材的大纲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认知,促使教师以扎实的态度进行备课,为后期的高效课堂构建做好准备。

(二)在“上课丰实”方面,要让课堂教学过程丰实而高效

马岭小学大致有两种上课情况:一是部分教师喜欢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进行授课,这虽然能够节约时间,但是却忽略了基本学情以及学科的基本特点。二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引导,或者在引导的过程中没有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让教育教学始终处于碎片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引导管理课堂的过程中需要从自我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方面来丰实课堂,通过互动、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让课堂目标、内容、过程、氛围等均与城乡接合部的小学发展情况进行更加有效的融合,对教学内容去芜存菁、提纲挈领,将教师“教”与学生“学”完美融合。

(三)在“听课充实”方面,要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获取经验充实自我

教师在听课时要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节课奠定基础。要积极汲取其他教师的长处,然后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对比,去发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再以全面革新的理念来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探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是,教师的听课需要多元化,也就是说,教师需要仔细聆听自己所任教科目的课例,同时还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聆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讲课,进行跨学科听课学习,最后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情况下不断丰富与提升自己的课堂效率,为实现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在“评课真实”方面,要做到真实、客观的评价

针对一些老师存在重听轻评、敷衍了事、平淡肤浅、面面俱到、以偏概全等问题,课题负责人就此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活动,让全校教师认识评课是课堂高效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入反思和真实评价,同时也需要主动去对所听课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总结,然后在进一步总结的过程中为他人以及自己的高效课堂提供更多的资源。为此课题负责人还引导教师运用三二模式及时肯定亮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进行点评,同时指出评课包括七大板块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是否体现学科特点、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个性化处理教材、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内容是否丰实、学生学业水平是否得到发展与提高等。

(五)在“布置与评改作业牢实”方面,要重在夯实基础,让学生行稳致远

按照国家“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作业负担是主旨要义。马岭小学组织开展作业设计培训,及时更新理论,各年级各学科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提倡教师从单纯布置作业走向二次开发教材练习,调整、补充、自选、改编、教师自编、师生共编作业,实现作业有趣、有效、有料。马岭小学建立了作业集体教研制度和作业公示制度,根据不同班情、学情设计了基础巩固型、能力发展型、探究拓展型、实践创新型等不同层次作业,探索“基础+拓展+弹性+个性”等多种模式分层作业。

针对生源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异大、课堂中拖拖拉拉不完成、培优补差在课堂中很难落实、学生缺少自觉订正习惯的实际情况,马岭小学教师做到:及时改,抓牢基础;及时讲,夯实基础。作业设置由统一作业变成分层作业,落实培优帮差;批改方式由课后批改变成课堂走动批改,尽量用好每一分钟,给基础欠缺的学生多一些帮助;作业评价由等级换成积分,引进激励机制,给予每位学生梯级进步的机会;评讲作业由个体效率变成团队效率,课堂中及时找出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节约教师单独评讲时间,大面积提高作业辅导效率。

综上所述,在构建“五个实”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解读“五个实”的主要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详细落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三、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确保“五个实”落地见效

教学模式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和实践。为此,马岭小学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课程标准》,围绕“五个实”的主要内涵来构建新的综合评价体系,以确保“五个实”教学模式能有效落实,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融入课堂教学、自我评价中,让学生成长过程得到全面关注。

一是改进结果评价。在课堂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改进结果评价,在关注分数量化的基础上来进行等级评价,累加积分,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有更全面的认知,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为其在课堂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前提。二是强化过程评价。在关注结果,或者关注某一个点的基础上来进行过程评价的强化,比如,马岭小学在进行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中,要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体验美的内涵的过程,并针对其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关注和评价,最终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科的核心要素,进而逐渐形成核心素养。三是探索增值评价。教学效果如何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必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来进行道德、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评价,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结果,也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道德、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进步。

“五个实”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和新课标中的评价要求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才能够让评价更符合国家教育改革以及学生成长的需要,才能够让课堂管理效率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

四、结论

经过实践后,马岭小学在“五个实”课堂教学管理研究中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深化和思考:一是需教育教学理论深度的支撑;二是要借力教育专家领导来充实研究;三是团队教研新模式有待在全校各学科全覆盖;四是持续挑战新入职新调入教师的专业能力。

今后,马岭小学将依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立足新课标、新教材,基于核心素养,破除课堂教学管理难题,相信不断健全的“五个实”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必将成为马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猜你喜欢
马岭教研作业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不舍马岭 森林中的美好时光
河北村民义务守护古长城20年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作业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我想要自由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