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2023-10-31 10:33李金波常治国杨长德张伟光董法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采矿工程卓越

李金波,常治国,杨长德,张伟光,董法

(新疆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23)

2018 年9 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1],提出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地方高校应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体系,搭建校企育人实践教学平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2017 年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新疆工程学院矿业工程与地质学院结合地方煤炭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地方经济发展对煤炭开发类人才的实际需求[3-6]、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定位与目标,持续推进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大力开展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煤炭企业需求的采矿人才。

1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预测储量居全国之首[7-8]。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煤炭产能日益降低,内蒙古、陕西、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煤炭产能的接替区,这对新疆煤炭开发利用等工程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9-14]:一是数量逐渐增多,二是质量不断提高。因此,新疆高校需要持续培养大量能够满足煤炭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的采矿技术与管理人才。

新疆工程学院是“因煤而建、因工而兴”的省属公办地方应用型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开设历史时间较长、特色鲜明,因而,需结合当前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能源发展结构,大力开展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15]。

2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现状与核心问题

2.1 实践教学现状

新疆工程学院是一所老牌的煤炭本科院校,具有60 余年的办学历史,为新疆煤炭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但随着煤炭绿色安全高效生产理念和智能采矿技术的发展,新疆煤炭企事业单位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高级采矿专业技术人才和矿业开发等相关领域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旺盛。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煤炭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其原因是:一是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有限,不符合煤炭企事业单位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二是实践教学环节不够完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的开设有限;三是实习实训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较少,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学生实习岗位与专业学习匹配性不高。

2.2 实践教学改革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是采矿实践教学观念滞后;二是采矿实习实践教学条件具有局限性;三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应用创新能力不足;四是实验教学工作缺乏大平台的有力支撑;五是实践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2.3 实践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2013 年,新疆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开始探索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此同时,新疆煤炭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且考虑企业未来发展,为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基地共建共享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制定政策支持实践教学改革,鼓励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协同育人,大力提倡开展校企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3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与实施

3.1 改革方法

(1)高校以构建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企业生产实习课程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综合—生产实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深化校企合作与校企协同育人,深入开展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的交流合作,依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学校定位、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引导与支撑关系,构建与校内课程融合、四年贯通式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所示。在采矿卓越班级学生大一至大三期间,教师重点进行理论教学,以校企“协同—交互”模式,引导煤炭生产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采矿人才的培养,通过构建能力要素或单元,构建能力本位的理论教学环节与课程体系。高校通过深入企业广泛调研,掌握企业对采矿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力求培养的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毕业生满足企业需求,且能被企业直接聘用。在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大四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实践教学,改变采矿工程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整合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三项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能够有一年的时间在生产企业真实环境开展实践教学与工程训练,强化工程应用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目标。

(2)构建“五环节、三层次”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实习实训课程模式。教师以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目标,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以“目标+中心”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从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五个环节,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课程设计与专业综合能力、应用与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入手,制定适合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实习大纲、组织制度及考核标准等配套方案与制度。

(3)构建共建师资、共建课程、共建基地、共建平台、共建专业、共同培养的“六共同”校企深度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合作机制。具体为:以企业接收学校教师现场锻炼、学校聘用企业导师进校讲学的方式共建师资;以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方式共建课程;以校企联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方式共建基地;以校企联合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方式共建平台;以校企共同拟定专业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式共建采矿工程专业;以学校开展理论教学、企业提供实习实践场所的方式共同培养学生。

3.2 改革方案与实施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大一至大三的六个学期,学生在学校开展理论学习,在大四两个学期,学生在企业开展实践训练。在教学计划实施的前六个学期,教师主要开展所有理论课程的教学和部分课程实验等实践环节,实现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基础技能培养的全覆盖。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类课程,夯实理论基础;在实践训练阶段,学生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企业轮岗锻炼等实践环节,与专业理论课程紧密衔接,分层次递进开展,强化理论学习,加强实践锻炼。

大四两个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目标与计划、共同指导管理、共同评价考核,且以学校指导教师为引导,以煤炭生产企业为主导,确保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能够开展为期一年的生产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与工程训练。企业阶段的学习与实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行与管理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采矿工程实践能力、综合技能、工程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使其拥有职业技能及参与矿山采矿工程项目研发、管理和工程实施的能力。

4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1)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受到用人单位认可,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2)突破了企业实习难题,经过多年与企业开展“协同—交互式”人才培养改革实践,采矿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得到完善和优化,为学校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很好的辐射与示范效应。目前受益学生已近500 人。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成效显著。新疆工程学院与多家知名矿山企业合作共建一批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教学团队提升了业务水平,促进了科研能力的发展,签订了科研合作项目,实现了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服务的校企共赢。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大创项目”立项、采矿实践作品大赛获奖、学生参与完成专利申请与论文撰写等实践成果丰硕。

(4)师资队伍成长迅速,通过在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得到提升,业务素质有了大幅提高,对开展专业课程理论教学起到重要作用。

(5)历经6 年的教学改革实践,采矿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不断探索与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院强化了采矿工程生产工艺、工程实践、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方面的教学,学生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院形成了对采矿卓越班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组织、考核和评价机制,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实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新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成效明显,具一定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5 结语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综合型和强能力,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改革成效显著,具有较强示范性和可复制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打破了传统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了适合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了与校内课程融合、四年贯通式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

(2)整合了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三项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为期一年的煤矿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实践教学,切实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了以能力提升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培养新模式。

(3)构建了以校企双导师制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立了长效运行机制,形成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目标与计划、共同指导管理、共同考核评价,且以学校指导教师为引导、以煤炭生产企业为主导的新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4)通过“六共同”校企协同育人长效合作机制,与煤矿企业集团签订了产教融合协议,共建校外优秀实践教学基地,调动企业主动深入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很好地解决了资金、场地、技术指导等实践教学难题。

(5)实现了学习、毕业、就业的关口前移,完成了以工程实践与就业为导向的一站式培养,缩短了毕业适应期,实现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转正的校企无缝对接,提高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对口就业质量。

(6)改革模式具有较强示范性和可复制性,对兄弟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采矿工程卓越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