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切片诊断

2023-11-01 14:30符春贝
新教育·综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高中物理

符春贝

【摘要】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是一种借鉴医学诊断的教学研究工具,以教学目标、课堂导入、课堂提问、预设与生成、课堂拓展、教学语言、课堂小结、作业设计、课堂板书、教学反思等教学环节作为切入点,通过录像、现场、录像与现场结合的途径观察课堂教学,聚焦教育教学行为,改进教师课堂教学,从而优化教学设计,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切片诊断

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一堂好的物理课应当有个夺目的导入。仅仅占课堂三五分钟的导入却是一节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精彩的导入能立马把学生带入课堂,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整个课堂学习氛围,给接下来要进行的教学环节的展开开个好头。

一、高中物理课堂导入设计存在的问题

1.导入时间过短或过长

好的课堂导入应短小精悍,时间控制在3到5分钟。导入时间过长不仅没起到辅助课堂的作用,还会影响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开展;导入时间过短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导致课堂开头呈现“蜻蜓点水”的结果。

2.为了导入而导入

一些老师在没下功夫弄清楚学情或没分析教材的前提下,光想着怎么导入能吸引学生,怎么导入能激起学生兴趣,结果适得其反且设计的课堂导入往往与本节内容联系不紧密甚至毫不相关,不光浪费教学时间,还造成学生对学习目标理解的混乱。

3.导入缺乏设计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大门,而教师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很重视课堂导入,往往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导入,或者说根本没有进行课前导入,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几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几课”。没有根据学情设计的导入以及没有导入直接授课,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并且感到枯燥乏味,这不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也直接影响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堂导入的作用

1.吸引眼球

10分鐘的课间时间,学生或在补觉,或在嬉戏打闹,或在思考上节课遗留的问题,这就给教师10分钟后的课堂带来了挑战,如何快速地把学生从课间这种或迷糊或兴奋的状态拉到课堂这种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思考的状态,课堂导入作为这两种状态的分割线,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立马抓住学生的眼球,快速地把学生拉入探索物理科学的世界中。

2.激发好奇心

一节课45分钟,而高中物理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环环相扣,需要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那么如何让学生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呢?这个年纪的学生还保持着对这个世界万物的好奇心,有一探究竟的心理,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初始环节,笔者认为只要导入的时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就能带着这份好奇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跟着老师的步伐一步一步揭开物理学科的神秘面纱。

3.直指教学目标

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大部分教师在导课时常常直接抑或间接指明教学目标,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对高中生而言这种直白的导入有利于其有目的且有方向地进行学习,并且这种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导入也节约了教学时间。

【案例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课堂导入设计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掌握由电势求电场的两种方法。

(1)正交法。

(2)等分法。

这种单刀直入的导入,高三学生能快速地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

三、课堂导入的形式

1.实物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模型、图片等实物进行导入能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操作起来简单,这种简单明了的导入,不但能立马抓住学生的眼球,还能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模型,让学生从抽象化物理概念转换到具体化物理模型,体现高中物理学科素养中所提出的“科学思维”这一素养内容,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质点、参考系”课堂导入设计

展示图片:百米赛跑、球场上飞滚的足球、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提问:这三张图片上的物体状态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

师:物体的相对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人在百米赛跑时候手脚前后摆动、足球向前滚动的同时也在转动、苹果向下掉落的时候也在滚动,可见一个物体并不只是进行单一的运动,我们怎么精准地描述他们的运动呢?通过本节课“质点、参考系”的学习,我们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视频导入

在课堂初始时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作为导入,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下,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期待每一次的物理课堂,刺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驱动力。

3.实验导入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素养指出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发现物理问题,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可提高其交流、动手操作、总结、反思的能力。因此教师利用实验演示作为导入,一些操作难度不高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而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这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3】“向心力”课堂导入设计

师:课前老师传授了两位同学一点“武功秘诀”,现在请这两位同学上来演示给大家看。

学生展示:成功把三个骰子立起来。

讲台下的其他同学惊呼掌声一片。

师:同学们,想不想为师也把这个“武功秘诀”传授给你们?

生:想!

师:那么现在为师就来告诉大家,骰子能立起来的原因是“向心力”。那么向心力怎么使它们立起来的呢?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将会一点一点教会大家这个“秘诀”。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以上实验进行课堂导入,成功让学生带着想学习“武功秘诀”心理,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4.复习导入

如果上节课的知识点与这节课的知识点是关联的,教师就可以把上节课知识点作为导入,通过复习的方式以旧知串联新知,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巩固旧知。

【案例4】“牛顿第二定律”课堂导入设计

师:在上节课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什么实验结果?

生: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师:那么,任何物体都符合这个实验结果吗?

生:符合。

师:大量的科学家做了很多次类似的实验,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以及观察到的事实,发现都可以得到与上节实验同样的结果。由此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也是本节课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

这种复习导入的方式不仅可帮助学生加深上节课的记忆,还能直接引出本节课题。

5.时事导入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要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把最近我国发生的、学生关心的,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事作为导入,既能引起学生共鸣,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识,从而体现高中物理学科素养中所提出的“科学态度与责任”这一素养内容。请看下面教学案例。

【案例5】“反冲现象—火箭”课堂导入设计

播放视频:2023年5月10日晚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市龙楼镇成功发射;墨鱼遇到危险时“喷墨”逃生。

提问: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受力和动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分析总结出反冲现象及特点。

师: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是中国首个滨海火箭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大家以后有机会一定要现场观看火箭发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反冲现象—火箭”。

选择文昌火箭发射视频进行课堂导入让作为海南人的学生感到十分自豪,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欲望。

四、高中物理课堂导入的要求

相较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加大了难度,并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学生在刚接触高中物理时会觉得知识难于理解,甚至有些学生会选择放弃物理的学习,这对后面的选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出优秀的课堂导入?笔者认为需要做到如下四点。

1.把控时间

课堂导入时间不宜太长或者太短,但是要求简洁明了,一般时间控制在3到5分钟。杜绝滔滔不绝、绕弯、隐晦,要指向明确,语言精炼。

2.紧扣教学目标

课堂导入是为了加强教学效果,其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认真揣摩教材与课标,提炼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导入。

3.符合学情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而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学生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性,也存在共性,因此导入的设计要符合学情。

4.富有趣味

巴班斯基说: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者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知活动积极化。学生主动学习物理,主动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是兴趣得到激发,教师应精心设计趣味性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高中物理课堂导入进行切片诊断,发现课前几分钟的课堂导入虽短小,但却是一堂高质量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教师万万不可忽视、轻视。相信为师者多研究课程标准、勤于学习、善于分析学情、瞄准教学目标,一定能设计出精彩的课堂导入,让学生不畏惧物理,爱上物理。

【参考文献】

[1]肖荣,黄宏新,车云霞.论课堂导入及其设计[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馬向辉.重视课堂第一亮相—课堂导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11).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备考可从认知策略入手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