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研究

2023-11-05 14:08杜芳唐敏
高教学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民族文化文化自信

杜芳 唐敏

摘  要: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情感强化和主体实践中生成的。根据这样的生成逻辑,应该通过以下路径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引导作用;重视文艺作品的情感催化;抓实大学生的文化实践;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激发大学生文化创新与创造。

关键词:文化自信;民族文化;文化认知;文化实践;后疫情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0-0083-04

Abstract: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it is essential to cultivate cultural confi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ensure our cultural security,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generated from their cultural awareness, cultural identity, reinforcement of emotional effects and principal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generative logic, we should improve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following paths: to fully utilize the guidance of classroom education; to focus on the emotional catalyst of literary works;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o motivate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national culture; cultural awareness; cultural practices; post-epidemic era

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有充分的肯定、对本民族的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才能真正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有何意义?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是怎样的?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该选择哪些路径?

一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意义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四个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背后一定是以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支撑,以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底气。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承担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信念,才能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国式现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和颠覆,处于无威胁和安全的一种状态。国家文化安全直接涉及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形象。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给推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敲响了警钟。若不重视自身的意识形态安全,中国必将重蹈苏联的覆辙。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强势话语、先进的技术载体、强大的文化工业生产能力,对像中国这样借助改革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企图把人们思想搞乱,然后浑水摸鱼、乱中取胜”[2]。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中国的文化安全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如何维护文化安全,成为融入世界的中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大学生是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是互联网技术使用的生力军,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和文化扩张的主要目标和受众。大学生自身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能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任,能继承革命文化,不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就没有用武之地,国家的文化安全就能得到有效的维护。

第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期待,也是大学生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德”字当先的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和重要内容。此外,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对中华文化产生真正的认同,才能在实践上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理想、学说、价值观等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尊崇,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4]。文化自信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将在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情感强化和主体实践的基础上生成。

第一,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中生成。文化认知是生成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所了解和认识,才能对这种文化产生认同、情感,才会有进一步的实践。这里的文化认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和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前,说到坚定文化自信,许多人认为就是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这里的文化主要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曾经独具特色、一领风流,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毋庸置疑,但今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飞速发展着的中国蕴含着的文化才是我们更应该了解的。在文化的发展中,只有现实的、生动的当下实践,才是唯一的源头活水。二是了解和认识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历史。历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以文化的形态去传承和书写的。没有历史的积淀,也就没有文化。毛泽东同志曾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一再强调尊重历史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6]。增进大学生文化认知,必须让大学生了解文化赖以存在的土壤,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了解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三是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赖以产生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回到其产生的“环境场”去认知。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自信,一方面源于这种文化蕴含的内在魅力,另一方面在于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7]。这样的发展奇迹提升了我们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自信,提升了我们对中国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除了经济发展奇迹,中国近几年的“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等都是增进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的切入点。

第二,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中生成。“认同”一词在英语中用“identity”表示,一般指“同一性、统一性”等。汉语中的“认同”,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认同作为概念,强调的是主体对同一性、共性的内在自觉与体验,即主体的承认、接受和皈依。“认同”的核心意义是“承认”“认可”。可见,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内心的承认和接受。有文化认知,并不一定会产生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在文化认知基础上,对这种文化内核进行进一步的价值判断和心理选择。文化认同可以认同象征这种文化的外在符号,比如,中国的舞狮、剪纸、茶、春节、旗袍和武术等,但这些不是文化认同的重点。文化认同主要在于认同这种文化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和内核价值。所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在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党的十八大上,这一价值体系被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8]。大学生只有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实践上真正践行,也才能生成真正的文化自信。

第三,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情感强化中生成。大学生有对文化的认知、认同,并不代表着大学生会在实践中进一步践行文化,还必须经过情感的催化和强化,坚定大学生的这种文化认同。大学生产生文化自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理性的因素,也有非理性的因素。理性因素,比如对文化蕴含的价值的认同,这个过程中会经过价值分析、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这都是主体的理性思考;非理性的因素,比如无意识、直觉、情感、意志和欲望等。理性因素很重要,但非理性的因素,尤其情感因素在大学生的文化生成中不可或缺。心理学认为,情感对人的定向行为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个体的情感认同是其定向行为的内在动力。“情感,由于它的发动,所引发的全身性神经系统工作以及所携带的荷尔蒙能量,使其成为推动人定向行动的内在动力”[9]。因为没有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强化,任何文化认同都不可能持久。大学生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如果内心对其产生了满意、赞赏、喜爱等积极的态度,那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客体,已经内化为主体的意识。情感强化的最高级是信仰。信仰是内心真正接受并自愿为之奋斗的坚定信念。“信仰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10]。其不是一般的认同,而是深刻的认同、炽热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的有机统一。人一旦有了坚定的信仰,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受自己的信念指导,就会沿着既定的目标和理想奋力前行。大学生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这样的信仰,才能生成持久的、稳定的文化自信。

第四,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践行中生成。从哲学角度看,践行通常指人们遵从某种思想、观念或准则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相互转化的过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认同、情感,实质上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就是大学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外在的客观对象转化成自身的思想观念或行为准则,也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化成自身生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仅有这一过程,并不代表着文化自信在大学生身上会生根发芽。大学生还必须回归到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需要进一步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当性。这一过程实质就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才能真正生成文化自信。

三  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根据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逻辑,将从以下路径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引导作用,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和认同。这里的课堂主要包括三类: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养课、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1]。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中国独特的故事融入思政课,让学生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认同。人文素养课堂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中国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和比较文学等课程也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大学生文化认知和认同。另外,大学专业课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课程。专业课教师可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挖掘本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第二,借助电影、电视剧、歌曲和书籍等文艺作品,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情感催化。“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12]。好的文艺作品,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比如2021年河南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圈粉无数,其用情景剧的方式演绎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又用流行“手法”展示了一个“博物馆奇妙夜”,让“博物馆”的“宝贝”们活起来,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吴京主演的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美帝国主义殊死较量的故事。电影里的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感动了上亿观众。这些文艺作品是我们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最好载体。

第三,重视校园文化实践。近几年,教育部办公厅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举办了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全国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学好思政课,以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活动得到了不少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视,也得到了全国大学生的关注和响应。寒暑假时,一些学校开展了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分享一个家乡红色故事及党的二十大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被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纷纷转发。这些文化主题、思政主题的社会实践既让参与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还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第四,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自信。文化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互鉴。这种文化交流可以是中国的大学生走出去,比如海外留学、参加国际志愿者、参加海外实习、参加国际比赛、出国旅游和参加国际夏令营文化交流等;也可以是国外的大学生走进来,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生到中国参加的夏令营、汉语桥、留学等。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中,大学生可以了解外来文化,从而在比较中审视和理性看待自身文化,发现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

第五,激发大学生文化创新与创造。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熟悉青年人喜欢的流行文化、熟悉青年人习惯的青春话语,大学生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流行文化进行对接,以流行文化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青年群体传播。在这一方面,李子柒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很值得借鑒。大学生可以借助哔哩哔哩、抖音,制作反映当今中国发展成就、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短视频。这样的文化创新活动,既让大学生获得了文化上的情感满足,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总之,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唯有认清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意义,深入了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才能找到切实的路径扎实推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49.

[2]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7.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4] 杜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探索,2017(2):163-168.

[5]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6]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7]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8] 习近平.决胜全民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9]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

[10]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

[1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6-7.

[1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基金项目: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路径研究”(22YJA710005);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研究”(2020GXSZ160);2023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校级质量工程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地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第一课’教学实践探究”(7023310224)

第一作者简介:杜芳(1975-),女,汉族,陕西洋县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文化领导权。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民族文化文化自信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