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育

2023-11-06 14:09李吉洪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培育

李吉洪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要让学生在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感悟家国情怀的存在,用家国情怀来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家国情怀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核心支柱。在进行家国情怀培育的时候,要将其视作核心要素,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超越知识的学习,为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寻找归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家国情怀的解释是: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很显然,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家国情怀的两个关键词。当然,仅有这样的理解还是不够的,要想将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也需要具体的培育途径。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教学为例,谈谈家国情怀的培育。

一、家国情怀的理解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要具有国际视野,要有理想有担当。实际上在理解家国情怀的时候,可以对这一概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溯源。我们常说的“国家”这一概念,就包含了“家国一体”的思想。有研究表明,“家国一体”思想是中国古代国家架构与治理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正是这一理论,使得中国社会弥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个体人生价值的核心;助个人成才,助国家治理,是家庭的价值核心;民为邦本,君人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成为治国理政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在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只有中华传统文明得以延续,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

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时,教师要做的显然不是向学生介绍抽象的家国情怀概念,而是让学生在相关历史知识的

学习中感悟家国情怀的存在。

笔者以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当中,家国情怀是最为关键的,也是其他四个要素的最终旨归。只有明白了家国情怀的这一地位,才能够在实际教学当中寻找到正确的培育途径。

二、家国情怀的培育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家国情怀的培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相应的体验过程,要能够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感悟。如此,以身体之、以心悟之,才能让家国情怀发芽、生根。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家国情怀的培育,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努力既包括理论角度的梳理,也包括实践角度的探索。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家国情怀的形成过程表现出一定的历史逻辑,有研究认为其经历了恋家情怀、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三个层次的文化发展,其包含着主体对家国共同体的认知、感念、理悟和实践。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教学为例。很多学生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但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00多年的奋斗、成立后如何突破内忧外患并不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材料,让学生去分析并综合,从而形成相关的认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历程,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开国大典的举行,国歌、国旗、国徽的由来等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沿着历史脉络进行梳理,从而勾勒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大致线索。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占有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国人的坚强脊梁。

三、家国情怀的体现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夠认识到在面对当下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卡脖子”的时候,也需要中国人挺直脊梁。当一个学生说出“挺直脊梁”的时候,其他很多同学都很动容。学生的这一学习表现,意味着他们形成了关于家国情怀的理性认识;同时,也意味着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认同了自己的国家,认同了当下中国的选择。笔者以为这就是家国情怀最真实的体现。

这也提醒每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家国情怀培育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形成深挚的爱,对于中国所面临的挑战,能够做到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形成家国互利共存、家国一体同构、家国荣辱与共的认识,体现出显著的归属认同、责任使命等。于是,家国情怀也就进一步得到巩固。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培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略谈“家国情怀”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