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肠镜下钛夹结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观察

2023-11-06 03:35邓菲菲张文玲朱晓义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3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电凝电切术肠镜

邓菲菲 张文玲 朱晓义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34)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无痛肠镜下钛夹与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本院重点收治的114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57例行单独高频电凝电切术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余下57例行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但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术中整体出血量比对照组少,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的不良并发症比观察组多,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未出现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14.03%,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肠镜下使用钛夹与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治疗大肠息肉,效果十分显著,可以降低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并对患者复发率进行有效控制。

大肠息肉属于常见的一种消化内科疾病,是突出于人体肠壁的一种赘生物。近些年以来,越来越多专家对大肠息肉展开深入研究,对其病机和病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有学者表示,大肠息肉的诱因较为繁杂,各个年龄段及性别均会有所涉及,但好发于男性中[2,3]。息肉有较多的类型,多数为良性,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逐步进化成为恶性,因此临床建议通过手术进行及时的治疗干预,并在手术后进行病理相关检查,对息肉性质进行明确。现阶段,临床主要以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作为外科治疗手段,此种手术方式可以对息肉进行有效切除,可以较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术后仍然存在穿孔和出血等风险,特别是息肉较大者在术后很难恢复。因此,有学者提出,在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术的同时,可以结合钛夹进行治疗,能够解决创面出血以及小血管等问题,且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可以降低手术损伤[4,5]。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观点,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114例大肠息肉患者纳入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1月~12月本院重点收治的114例大肠息肉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57例行单独高频电凝电切术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余下57例行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7例,女20例;年龄28~60岁,平均(41.75±6.21)岁;患者体重54~76kg,平均(64.65±3.17)kg;且息肉的直径范围24~41mm,平均(31.63±4.22)mm;按照息肉部位分为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还有乙状结肠四种,例数分别为12例、17例、15例以及13例。观察组男36例,女21例;年龄27~61岁,平均(42.98±3.45)岁;患者体重55~77kg,平均(66.01±1.29)kg;且息肉的直径范围24~42mm,平均(32.42±6.71)mm;按照息肉部位分为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还有乙状结肠四种,例数分别为14例、16例、16例以及11例。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相似性极高,因此两组可以实施组间比较,P>0.05,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会统一批准,患者和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晓。

纳入标准:①有完整研究资料者;②经过临床医师专业诊断满足大肠息肉相关诊疗指标者;③伴有腹痛、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不良症状者;④凝血功能无任何障碍者;⑤既往病史简单清晰者。排除标准:①临床研究资料缺失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溃疡性结肠炎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存在严重的手术禁忌者;⑤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功能出现严重障碍者;⑥患有血液系统类疾病者。

1.2 方法

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做好常规的检查,包括心电图及血常规等。患者若在入组治疗前服用过抗凝药物,则需要停药1周后再实施手术。进行肠镜治疗前1d的17:00,需要给予患者无渣流质饮食,手术前1d的19:00及当天4:00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生产厂家:万和制药,国药准字:H20030827)137.12g(2袋)与2000mL的温开水融合进行口服,每次服用250mL,用药间隔时间在15min左右,一直到患者的大便为清水样即可。手术前4h禁止患者饮水,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密切监测。

本研究使用的设备名称为:爱尔博高频电刀;品牌:爱尔博;规格型号为:VIO200D;金属钛夹: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直径为2.6mm。具体手术方法如下: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双腿屈曲,麻醉后医师借助肠镜来对息肉具体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进行确定,随后再借助高频电凝刀来进行切除。观察组在切除息肉后,再将装有事先准备好的金属钛夹置放器经肠镜活检孔道送入肠腔内,当钛夹张开到相应位置后,旋转推送器对方向进行调整,让钛夹两臂能够压在黏膜之上,且要确保与黏膜的方向处于垂直状态,按压钳柄并将钛夹收紧,确保创面能够完全闭合。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涉及肠穿孔、肠道出血、肠梗阻等;③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展开精准分析,分别用±s和n、%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借助χ2、t来对组间数据差异实施检验,P<0.05时表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经过治疗后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整体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n=57,±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n=57,±s)

组别住院时间(d)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10.58±5.92 59.69±19.63 42.58±8.36观察组5.52±2.15 71.73±18.24 14.71±6.54 t 6.0654 3.3922 19.8238 P 0.0000 0.0010 0.0000

2.2 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

对照组术后出现的不良并发症比观察组多,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n=57)

2.3 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术后经过随访显示,观察组并未出现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14.03%,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n=57)

3.讨论

大肠息肉为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该病的诱发因素十分繁杂,和患者本身饮食、环境、遗传等有关[6]。有学者在临床实践中表明,一些大肠息肉患者出现癌变的风险很大,且大肠息肉出现癌变和息肉本身直径大小、病理类型等具有一定关联[7,8]。总体来说,当息肉直径为2cm时,患者出现癌变的整体风险就会提高,此时癌变风险可能在20%~50%,若是息肉直径超过3cm时,患者发生癌变的概率就会被提高到90%左右。常见的息肉病理类型有管状绒毛状腺瘤以及管状腺瘤等,两者出现癌变风险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中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风险在30%~49%,而管状腺瘤的癌变风险在10%~15%。有学者研究显示,大肠腺瘤的实际癌变时间可能在10~15年,及时给予相应的手术将息肉切除,会使癌变整体发生率降低并使癌变得到控制[8]。临床常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术来对大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实际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穿孔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后续的康复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怎样降低手术全过程的并发症是手术优化治疗的关键所在。钛夹治疗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能够对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逆行有效预防,其可以对出血部位的周边组织以及小血管进行稳固夹紧,将血液流通进行阻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穿孔以及迟发性出血等问题,促使手术安全性有效提高[9]。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术中整体出血量比对照组更少,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的不良并发症比观察组多,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未出现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14.03%,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提示,相较单一的高频电凝电切方法而言,在无痛肠镜下将钛夹与高频电凝电切进行联合治疗,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却可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保证在无痛肠镜之下钛夹与高频电凝电切手术联合治疗的效果,首先要做好术前准备及患者的全面检查。其次,手术过程中要保证全程精细化操作,要求医师对高频电、钛夹以及肠镜等仪器的使用精度以及掌握程度要熟练,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特别是对电凝的控制时间要把握好,一般在3s以内,防止对正常的黏膜组织以及肠道造成损伤[10]。在使用电凝电切根部的息肉时,要抓准息肉的根部发白这一时机,若是出现较大创面或者较宽残蒂时,就要按照实际情况来使用多枚钛夹实施夹闭处理,同时要将肠内多余的气体排出,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以及穿孔的整体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无痛肠镜下使用钛夹与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治疗大肠息肉,效果十分显著,可以降低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并对患者复发率进行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电凝电切术肠镜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68例分析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42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