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3-11-08 15:40
新文学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乔叶女作家文坛

李 勇

1998年,二十六岁的乔叶在《十月》杂志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下午的延伸》。不知道当时这篇小说究竟进入了多少人的眼目,而谁又会料到,那个有些清新,但在当时并不起眼的作者名字,尔后会在中国文坛成为一个醒目的存在。

小说家乔叶的养成,当然是有赖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这里既有其自身的,比如天赋、生活阅历等;也有外在的,像河南这块土地,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乡变迁;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可以细细分析和道来,从而让我们窥见一个转型时代中国当代青年作家的长成。

“青年作家”这个称呼冠之于乔叶,已经有些不太恰当。这里不是说的年龄,尽管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乔叶,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青年”。但是,这里的不恰当,主要还是在于“作家”这个称呼之前,还应该有一个更确切的性别指称——“女”。有意思的是,这个性别指称,在很长的时间里是被漠视和忽略的——不是被读者和研究者忽略,而是被作家本人。据陈铎文章所述,乔叶当年是说过“让自己的关注不仅限于女性”这样的话的。很多女作家,比如王安忆等,其实也都有过这样的自我暗示与抱负。区别可能在于,乔叶后来认命了。这种认命,来自她对既往写作的反观,也意味着作为作家的她对自我性别身份的追认。其实,一个女作家,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女性主义话语所统摄,又在多大程度上能突破这种统摄,显现着她内在的复杂性。显然乔叶是具有这种复杂性的。

除“女性”之外,乔叶小说还有一个醒目的特征,那就是对于世俗伦理道德的冒犯。小说家当然是有这个“特权”的,但乔叶的优势和特点可能在于她行使这个“特权”时的力度。余凡说,“没有道德阐释,只有道德现象”——我不知道作家本人是否认可这样的说法,我的粗浅理解是,只展示道德现象未始不暗含着道德姿态,暗含着阐释。今天的作家恐怕很难去写《金瓶梅》《废都》那样的作品,但是对道德现象的展示,仍然会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而像乔叶这样的女作家在这方面的思考和表达,可能更具有一种特殊的启蒙价值。

我是大概二十多年前读到乔叶的小说,这么多年来,有很多难忘的记忆。即便不太知名的一些作品,也每每有过目难忘的细节和感动。一个作家不可能每次下笔都产出精品,但乔叶的语言功底,尤其是她的某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感受力、思考力,甚至几位论者不约而同都谈到的她的某种“叛逆”,却使她相对高产的同时,也能保持相对的高质。她近年的中短篇小说,我并未全读,但从江磊、杨萌迪的文中,能约略窥见其创作的“新变”。“变”,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但变中必然又包含着不变。

高春民谈的是乔叶的新作《宝水》,他从乡村叙事新变的角度谈论了这部作品。从其论述来看,“变”已是近年乡村叙事的常态。时代新变,文学新变,当然不难理解。但作家在求“变”的背后所寄寓的理想或某种更隐秘的心思,我觉得倒是窥探像乔叶这样的“70后”一代作家的一个特别好的窗口。“70后”一代转眼已成文坛中坚,但对这一代作家创作的评价,文坛似乎一直都相对比较保守。这方面原因复杂,难于置评。但从整个代际层面而言,如果说“70后”确有其欠缺和不足的话,那么若从时代(社会历史)和这一代作家的特殊关系方面去探讨,可能会找到一些有价值也有意思的线索。

乔叶是“70后女作家”。既然谈到“70后女作家”,不妨多说一点。乔叶作为小说家踏上文坛的1998年,发生了一件对于她们这一代女作家来说的“大事”:《作家》杂志在那一年第 7 期推出了这一代女作家的专号:“70 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小说专号”。当时登台亮相的是卫慧、周洁茹、棉棉、朱文颖、金仁顺、戴来、魏微七位女作家。恐怕连当时的策划者也没有料到,本是带有商业噱头和造星色彩的一次举措,竟然拉开了“70后”一代女作家登上历史舞台的序幕。此后,除了大浪淘沙,少数人淡出外,大部分竟都留了下来,而且还加入了乔叶、鲁敏、周瑄璞、黄咏梅、盛可以等更多更新的面孔。

谈论这一代女作家,那将是另外的话题了。而以乔叶这“一斑”,窥“70后女作家”全貌,似乎也有武断、笼统之嫌。那么现在不妨只谈谈乔叶,就像本辑五位论者所做的,他们端详,反复揣摩,从而勾勒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当代女作家的面影。这个面影,叠映于“70后女作家”乃至更纷纭的当代作家的面影之中,亦是醒目的。而随着时间流逝,它是否会更醒目?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作家进课堂与‘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2019SJGLX17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乔叶女作家文坛
女木匠
如果当年足够成熟
飞云江的云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穿过市井烟火气的民国女作家
赏 析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