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陇东南文旅康养基地先行区 打造“养生平凉”的探索研究

2023-11-08 03:10田文孝
发展 2023年4期
关键词:康养全域景区

田文孝

当前,中国康养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健康中国”“积极老龄化”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依然是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确定建设陇东南文旅康养基地,提出把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把文化旅游康养产业作为“强链延链补链”的优势产业。平凉有着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良好优势和基础,建设陇东南文旅康养基地先行区、打造“养生平凉”正当其时。本文为实现建设目标,探索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供商榷。

一、现状分析

(一)自然环境优越。平凉海拔在890至2857米之间,居于黄土高原腹地,陇山横亘南北,森林覆盖率44.27%,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气候条件优越,空气质量好,大气污染少,是宜人宜居、发展养生产业的理想之地。

(二)文化积淀深厚。平凉作为丝绸之路东端重镇,是养生文化发祥最早、源远流长的宝地,有着道源文化、针灸文化、中医文化以及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丰富多样的资源,是发展文旅康养产业重要的人文条件。

(三)发展态势良好。平凉市坚持“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定位,把养生作为带动文旅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培育了一批养生养老、中医药保健等融合景区和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创建皇甫谧文化园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获得“最佳养生宜居城市”“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避暑旅游十强城市”等称号。

(四)服务体系健全。平凉市发展国家A级旅游景区26家,培育旅游专业村42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9个;有各类宾馆540家、星级宾馆饭店19家;各类农家乐541户;旅行社54家(含分社和服务网点),取得导游员资格证220人;国有文旅投资公司8家,民营文旅企业928家,开发文旅商品8大类300多种。崆峒区和泾川县、崇信县成功创建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县)。

二、发展机遇

当前,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呈现千帆竞发态势,与平凉市区位相同、条件相近的天水、陇南周边的汉中、商洛、巴中、十堰,都纷纷将旅游康养作为重要战略选择,干得风生水起,取得了成功经验。尽管平凉暂时还处于“加速赶超”阶段,但也深刻认识到,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考验能力水平的时候,越应该看到发展文旅事业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矛盾日益突出,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陆续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加速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势头正旺,未来五年,我国将形成一个百亿旅游人次和十万亿元消费规模的国内旅游超级大市场。

从省级发展布局来看,“黄河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长征公园”“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陇东南文旅康养基地”等战略机遇,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连接点,为平凉建设文旅康养基地带来了战略契机、提供了重要平台。

从市级发展要求来看,平凉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3659”发展思路中,文旅康养产业链是九大产业链中的核心关键,明确提出要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为10亿级的产业,实现到2026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0亿元,文旅康养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的既定目标。

三、存在问题

(一)龙头景区不强。崆峒山大景区带动引领力较弱,核心景区作用发挥不明显,大云寺·王母官、云崖寺、莲花台等重点景区发展质量普遍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单一,收入主要依靠门票。

(二)产业链条不长。保障现代文旅康养产业体系的“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12要素还不健全,缺少系统配套,度假、康养产品供给缺乏,“过境游”“一日游”比重大,“留不住人”的问题仍然突出。

(三)规划引领不够。市县两级统筹层面上缺少指导政策和发展规划,开发的重点领域、目标布局、结构框架还不明晰,文化旅游康养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康养项目缺少,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结构偏重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较难。

(四)工作机制不力。文旅康养产业是综合性产业,缺少部门协调推进机制,人财物支持不足,乡村旅游、景区森林用地等一些制约因素得不到化解,工作合力不强。

四、对策建议

打造“养生平凉”对策

(一)打造针灸文化养生。皇甫谧生于平凉市灵台县,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医学家和古代“十大药王”之一,最大的功绩是撰写出至今造福人类的医学宝典《针灸甲乙经》,首开世界针灸医学之先河,被尊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于世界文化史的历史名人。针灸是中医治病重要手段,也是养生保健方法之一。平凉作为皇甫谧故里,对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建议充分发挥丰富的中医药养生及旅游资源,以建设皇甫谧针灸养生基地为目标,以“针灸圣地”为主题,着力打响皇甫谧养生文化品牌,重点推进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改扩建皇甫谧文化园,通过针灸鼻祖皇甫谧这张“历史文化名人”品牌的影响力,开发出药枕、膏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皇甫谧系列保健品。

(二)打造旅游休闲养生。平凉生态良好,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境内天然林面积达3.8万公顷,尤其是横跨崆峒、庄浪、华亭、崇信、灵台的67万亩关山原始森林,有发展森林草原休閑度假和避暑旅游的气候条件。建议充分发挥关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崆峒山、龙泉寺、云崖寺、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太统山、莲花台、五龙山、十万大峡谷等重点景区,推出系列养生体验产品,把武术养身、文化养神、服务养心、风景养眼作为打造养生旅游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集生态游览、休闲避暑、野外探险为一体的关山休闲避暑旅游区。

(三)打造中医保健养生。平凉是中药材的天然宝藏,野生和人工种植的药材主要有大黄、柴胡、款冬花、知母、附子、黄芩、板蓝根、牡丹皮、杜仲、黄芪、荆芥等百余种,种植面积12万多亩。建议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加强对现有休闲养生行业的监管,大力发展以食疗、针灸、推拿、刮痧、足疗、水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中医中药养生保健项目。持续深入开展平凉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学校中医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优化《平凉市中医药启蒙教育系列读本》,组织中医药知识养生保健巡讲和义诊活动,传播中医药文化。

(四)打造运动健身养生。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源于道文化,是平凉人民的宝贵财富。金庸先生评价崆峒武术“威峙西陲”,是与少林、武当、峨眉、昆仑等齐名的五大武术流派之一。建议进一步重视和加大崆峒文武学校支持力度,鼓励民间开设弘武堂等武馆,有效地促进崆峒武术的传播光大。紧紧抓住构建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的重要历史机遇,把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作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广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国民间流传的传统运动养生项目,举办崆峒登山节等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发展体育运动事业,大力推动运动养生普及。

(五)打造美食膳食养生。平凉有汉、回、蒙、满和朝鲜等多个民族聚居,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在崆峒泾河流域创造了我国最早的农业,悠久的多民族雜居历史文化与重要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崆峒大地深厚的人文地脉与丰富的饮食文化渊源。建议优化打造以平凉红牛宴、广成先祖宴、李广家宴、王母长寿宴等为代表的十大养生宴席,进一步创新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庄浪暖锅、泾川罐罐蒸馍、华亭核桃包子、静宁烧鸡等地方名优产品。重点打造以道、佛教素斋系列为主的养生饮食,推动形成独特的平凉地方名优小吃、养生饮食、特色菜系等餐饮知名品牌。

打造“陇东南文旅康养基地先行区”对策

(一)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平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按照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创建进展,建议分“三步走”完成目标:第一步,2023年推进完成华亭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泾川、崇信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第二步,2024年完成静宁县、灵台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第三步,2025年前完成华亭市、庄浪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市70%县(市、区)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加快推进三个重点景区建设。打造以崆峒山为“龙头”、大云寺·王母官、关山大景区为“两翼”的大景区发展格局。崆峒山大景区是文旅康养产业链的龙头,也是建设全市文旅康养基地的核心。建议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抓好崆峒山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推进景区环境面貌有更大的提升。高水平编制崆峒山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策划,谋划实施一批经营性项目,打造国内先进生态康养旅游度假景区。大云寺-王母官大景区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以“佛祖舍利”“王母祖祠”“海峡基地”“百里石窟”为核心文化IP,进一步规范景区管理秩序,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解决好道路交通影响景区景观和发展空间的问题。突出西王母民俗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品牌,挖掘丝路文化内涵和佛教艺术元素,培育寻根谒祖、两岸交流、道家养生产业,打造集祈福朝圣、民俗传承、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关山景区按照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西北旅游休闲养生福地等总体定位,高质量、高水平编制发展规划、和产业策划,利用好生态、森林、避暑比较优势,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培育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知名品牌。

(三)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培育乡村旅游优质产品,加速推进乡村旅游由“观光旅游”向“内容消费”转变,创新“乡村+露营”“乡村+研学”“乡村+康养”“乡村+文创”等新业态。通过培育乡村旅游企业、旅游合作社、招商专业运营公司等多种渠道,建立“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股份合作制”等管理运营模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乡村旅游用地的指导和保障,探索租赁、置换、流转等模式,盘活农村闲置农房、村集体用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

(四)加快推进文旅康养产业聚集区建设。突出“集群”式发展理念,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区域功能定位,围绕高质量建设重点景区、文旅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园区、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夯实文旅康养基地的“四梁八柱”。建议崆峒区重点围绕“崆峒山一中心城区”景城一体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扮演好“依托区”角色,打造高质量旅游城市品牌;泾川县重点围绕“大云寺-王母官—温泉小镇”文化休闲温泉康养度假区建设,创建国家温泉旅游名镇。华亭市、庄浪县围绕“莲花台—云崖寺”大关山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以“关山大景区”“庄浪梯田”为核心品牌,打通旅游廊道促进一体化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崇信县围绕“龙泉寺—崇信县城”全域全季旅居康养区建设,把全域作为“大公园”“康养园”来建设,在康养旅游乡村串点布线、旅居养老公寓、旅居康养小院等业态上创新。灵台县围绕打响“皇甫谧针灸”文化品牌,利用好世界针灸联合会针灸拜祖基地、国家级中医师承基地等品牌,做好“中医药+旅游+康养体验”深度融合文章,把皇甫谧文化园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医针灸专门性特色性文化产业园。静宁县围绕“静宁苹果”“红色旅游”品牌,集中力量打造全国红色经典景区精品线路,发展苹果产业“产、学、研、培”全产业链基地。

(五)加快推进品牌宣传推介。围绕打响“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进一步健全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建议借助“大媒体、大节会、大事件”开展宣传活动,集中资源和资金,借助国家、省级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自媒体优势,多频次宣传平凉旅游形象。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等交流,强化与兄弟市州和发达地区文化旅游合作,形成共同促销联合体。大力开展智慧营销,加强与互联网旅游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深度合作,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对客源地的市场调研,提高市场营销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六)加快推进协调保障机制建立。文旅康养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行业和产业,建议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制定文旅康养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配套政策体系,出台文旅康养基地建设实施意见、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等。发挥“财政+产业平台”资金的撬动作用,注重引入市场机制。强化旅游用地用林保障,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向旅游领域倾斜。加强人才保障,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鼓励规划、旅游、艺术等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到基层挂职等方式帮扶文旅康养发展。

猜你喜欢
康养全域景区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某景区留念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