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母亲再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1-08 13:37闫敬敏张军张丹杨钰荣潘玉洁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早产儿生育意愿

闫敬敏 张军 张丹 杨钰荣 潘玉洁

目前,国内少子化问题日益突出,破解这一问题,促进人口全面健康发展刻不容缓。据估计,全国每年约有100万~150万早产儿出生[1],并且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早产率大幅上升[2],早产儿母亲这一群体数量不容小觑。生育意愿是实际生育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调查早产儿母亲再生育意愿,对于了解和预测这一群体的生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再生育意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形成,并持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周围环境的联结性,该理论包括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系统[3]。微观系统即个体系统,包括影响个体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子系统;中观系统指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小规模群体,包括家庭、职业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指规模更大的群体,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社区、政策、社会文化、风俗等[3-4]。既往研究[5-17]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职业、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现有子女数、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支出、丈夫参与育儿、祖辈帮扶育儿、传统文化观念、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户籍、互联网等因素会对育龄人群的再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但具体到不同群体,以上因素所起的作用并非完全相同。本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将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为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层面,分析各层面早产儿母亲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促进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以及生育支持政策的构建提供支持。见图1。

图1 再生育意愿的社会生态影响因素Figure 1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Influencing Reproductive Intention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的2018年数据,CFPS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实施,样本覆盖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8年共完成约15 000个家庭的访问,采集个人问卷约44 000份。CFPS采用多阶段、内隐分层和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系统概率抽样方式,抽样由三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行政区/县,第二阶段为行政性村/居委会,第三阶段为家庭户。前两个阶段的抽样使用官方行政区划资料,第三阶段使用实地绘制地图获得的家庭住址。在同级行政层,根据社会经济水平对区/县或村/居排序后,从随机起点以等距方式抽取,按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进行内隐分层抽样,第三阶段由于没有经济水平指标的数据,就借助地理信息,按照社区内行走路线对家庭户进行排序[18]。CFPS数据库包括家庭经济库、家庭成员库、个人库、少儿库等子数据库,少儿库主要包括16岁以下儿童的基本信息、发育情况及与父母相处情况等。由于本研究关注的是早产儿母亲,研究人员首先从少儿库中根据孩子的编码匹配其母亲得到8 735个样本,根据胎龄<37周的纳入标准剔除6 510个样本。育龄女性[19]广义上理解为有生育能力的女性,WHO界定育龄妇女的年龄为15~49周岁,考虑到国内女性18岁成年,因此根据年龄为18~49岁的纳入标准剔除431个样本。剔除因变量存在缺失以及多个自变量存在无效值和缺失值的149个样本,最后共得到1 645个样本。

二、方法

1.调查工具:CFPS的问卷是由北京大学研究团队设计,主要包括社区、家庭、成人以及少儿四种主题问卷,旨在追踪收集个人、家庭、社区层面的数据[18]。本研究从CFPS问卷中筛选研究所需变量。(1)因变量。本研究定量分析国内早产儿母亲再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所以采用cfps2018person中qka202题项,即期望孩子数(个)为因变量,将已有子女数大于等于期望孩子数的母亲视为没有再生育意愿(赋值为0),已有子女数小于期望子女数的视为有再生育意愿(赋值为1)。(2)自变量。根据已有文献的梳理以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框架,影响再生育意愿的因素主要分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宏观层面。本研究微观层面因素主要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状态、婚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自评健康状况,中观层面因素主要为现有子女数、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教育支出、配偶以及祖辈帮扶育儿情况,宏观层面因素主要包括户口、是否使用互联网、是否有养老保险、是否有医疗保险、认为“传宗接代”的重要程度。

2.统计学处理:采用Stata 16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 26进行统计分析,由于少量自变量存在缺失(低于5%),因此对计量资料采用期望最大化法填补缺失值。对调查对象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和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早产儿母亲的再生育意愿现状以及样本分布特征

本研究中已育二孩的早产儿母亲比例最多,为52.8%,已育一孩的早产儿母亲比例为31.0%,还有少许已育三孩及以上的早产儿母亲,现有子女数的均值为1.9,期望子女均值为2.1。在1 645名早产儿母亲中,408名有再生育意愿,占比24.8%(408/1 645)。71.9%(1 182/1 645)的早产儿母亲希望有两个孩子,且主要为一男一女。早产儿母亲的年龄为32.0(29.0,37.0),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居多,为70.4%(1 158/1 645),农业户口较多,为83.2%,74.7%处于在业状态。75.3%使用互联网。对生活满意的占69.4%(1 141/1 643),对婚姻满意的占80.5%(1 325/1 645),79.5%(1 306/1 642)自评健康状况良好。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为5.3万,5万以下比例最多,为40.3%,其次为5万~10万,占36.0%,10万以上比例最少,为23.7%。年教育支出的中位数为3 000,教育支出在3 000元以下和5 000元以上较多,分别占45.4%、41.0%。3 000元~5 000元仅占13.6%。祖辈提供育儿支持的占比42.1%,仅有6.1%的丈夫参与育儿。92.5%具有医疗保险,59.2%有养老保险,68.1%(1 118/1 641)认为“传宗接代”重要。见表1。

表1 早产儿母亲的样本分布特征及与再生育意愿关系检验 [ 例(%)]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mothers who had given premature births and relationship with fertility intention [n(%)]

二、早产儿母亲的再生育意愿的单因素分析

使用χ2检验分析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互联网、健康状况、现有子女数、丈夫参与育儿、祖辈帮扶育儿、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教育支出、户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传宗接代”重要程度与再生育意愿的关系。统计结果发现,在1 645名调查对象中,早产儿母亲的再生育意愿与年龄、受教育程度、互联网、生活满意度、现有子女数、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教育支出、户口以及“传宗接代”的重要程度有关(P<0.05)。见表1。

三、早产儿母亲再生育意愿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再生育意愿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到统计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35岁、40<~≤45岁、>45岁)、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高、本科及以上)、现有子女数(2个、3个及以上)、家庭年教育支出在5 000元及以上、“传宗接代”重要程度(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为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早产儿母亲再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able 2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fertility intention among mothers who had given preterm births

讨 论

一、早产儿母亲的再生育意愿不高,两个孩子成为生育主流

从总体水平来看,早产儿母亲的再生育意愿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已有二孩的母亲较多,已经满足了自己的生育意愿。多数母亲希望生育两个孩子,这与周宗社等[20]调查发现的重庆市育龄女性的理想子女均数(1.92)较为接近,并且其调查的样本中农业户口占比为70.8%,与本研究样本比例也较为相似。理想子女数为两个的早产儿母亲中,希望生育一男一女的为主流,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多为农业户口为主。刘景琦等[21]对农民家庭的生育决策进行研究,发现农民总是倾向于生育“一儿一女”,实现“儿女双全”。

二、微观层面:再生育意愿受早产儿母亲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30<~≤35岁、40<~≤45岁、>45岁年龄组相较于25岁及以下年龄组更倾向于不再生育,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25~35岁的女性处于其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比起生孩子导致职业中断,更多人愿意投身于工作中[22-23]。而40岁以上的女性考虑到自身年纪以及担忧母婴的健康,其再生育意愿也会被抑制[24-25]。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小学及以下的教育水平,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高、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的早产儿母亲不希望再生育,这与张丽萍等[5]研究结论一致。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相比孩子的数量,更加注重孩子成长的质量;其次,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好,生育会使女性面临更高的机会成本;最后,随着受教育水平的升高,女性的初婚初育年龄推迟,降低了生育多孩的可能性[5, 26]。

三、中观层面:再生育意愿受现有子女数和家庭年教育支出5 000元及以上因素的制约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现有子女数的增加,早产儿母亲的再生育意愿降低(表2)。这与周宗社等[27]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可能与生育以及养育成本过高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年教育支出在5 000元及以上会制约再生育意愿。当下,为获得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及其带来的累积效应,为了孩子的教育,家长常常不惜一切代价,教育支出已占养育成本的很大比例[28-29],这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孙小蒙等[11]研究表明,子女的教育支出制约了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降低他们生育“二孩”、“三孩”的可能性。臧微等[30]研究也表明,教育的支出成为家庭成本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了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国内于2021年推出“双减”政策,但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一些困难,如教师胜任力不足,学生适应力不强、家长参与度不高、社会环境不良等,这不仅增加了家长的焦虑,还使得一些培训机构恶意涨价,超时收费等[31]。

四、宏观层面:“传宗接代”观念依然存在并影响再生育意愿

本研究结果显示,“传宗接代”观念能够影响再生育意愿,并且这种观念越浓厚,再生育意愿就越强烈。传宗接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随着西方生育观念的流入逐渐被冲击和淡化,但多项研究表明它依然存在并影响国内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32-33]。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观念能促进再生育意愿,但它会带来男孩偏好、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长此以往反而不利于提高人口生育率[34]。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个体在生活中逐渐接触到新型生育观念时,传统的文化观念才会逐渐减弱,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会逐渐消失[35]。

猜你喜欢
早产儿生育意愿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