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丽的女园丁》谈拉斐尔古典油画中的人文关怀

2023-11-09 18:52李云龙
东方收藏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关怀美学

摘要:回归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成为一种核心思潮,艺术家们纷纷投身于人文主义精神建设。其中,以拉斐尔最为典型,他主张回归生活、取材现实,以理性、尊重人的角度进行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凸显出人性之美,弱化了宗教色彩,并结合现实生活,以世俗化的笔法塑造出了神态温和、心地善良的母亲形象,其油画作品《美丽的女园丁》便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作。文章从拉斐尔绘画中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借用人文关怀中人类的情感与体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概念,从而窥见拉斐尔古典油画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文艺复兴;拉斐尔古典油画;人文关怀;美学

拉斐尔是意大利著名的绘画大师,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逝世时年仅37岁。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300多幅作品,其绘画风格独具韵味,是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在拉斐尔的古典油画中,经常描绘圣母、圣子亲昵等场面,其作品以理想化的形象而闻名,注重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姿态和眼神,传达出其情感和思想。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合神圣与人性的元素,彰显母爱的力量和温暖。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给予平等的关注和尊重,意在展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其画面表现的重点,通过人物之间的眼神交流、身体姿态,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拉斐尔的古典油画作品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类情感和命运的关怀与思考。本文旨在分析《美丽的女园丁》创作的形式美法则,进而研究拉斐尔古典油画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一、《美丽的女园丁》创作背景分析

(一)社会背景

拉斐尔生活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被神学统治下的欧洲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缺乏活力。该时期的绘画雕塑作品虽以宗教题材为主,但非常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的力量、刻画人性的善良。随着人文主义的出现,主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观念得到深度首肯,倡导解放人性,推崇自然的科学观,肯定了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地位。拉斐尔自幼就接受了比较正统美术教育的熏陶,15岁时来到佩鲁贾,进入佩鲁吉诺画室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充分展现出了自己过人的绘画天赋。24岁时,拉斐尔离开佩鲁贾前往佛罗伦萨。在那里,他努力奋斗,大量的圣母像应运而生,如著名的《索利圣母》,以及今日依然令人反复叹赏的《格兰杜克的圣母》《美丽的女园丁》便是这个时期最好的作品。

(二)文艺复兴的艺术理论发展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人的思维从“神性”转向“人性”。随着透视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科学技术与绘画结合,从视觉上强化了故事内容的真实感。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逐渐弱化“神”的角色,而是突出人物主题,人物的形象开始摆脱宗教说教元素,取而代之的是亲切、真实而又普通的世俗化人物形象。拉斐尔追求的正是这种理想化的美,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表达对人类智慧、美德与情感的赞美。

二、《美丽的女园丁》画面形式分析

(一)画面构图

在《美丽的女园丁》(图1)中,只见圣约翰单膝下跪,耶稣站在母亲身边,依偎着圣母的腿。其构图形式为等腰三角形,用这种方法布局,不仅使画面变得协调统一,也使得画面更加稳固,让人们从运动的观点和视觉来观赏,看到一位善良、和蔼的母亲取代了神圣、庄严的圣母。拉斐尔对于绘画空间中每一个出现在画面里的元素都有较为精确的排列,使得作品具有统一的和谐性和结构的平衡性。

此外,拉斐尔的《索利圣母》(图2)、《田野中的圣母》(图3)等作品都是采用这种形式,画面均呈三角形构图,并且整体都是没有运用直线的,也没有过多尖锐的角度,背后的风景更是映衬了这一点。其既能让观者领悟到直观的形象,又能够沉浸在一种和谐的幻觉之中。圣母坐在草地上,背后没有光环的照耀和宏伟的教堂,而是一些柔和过渡且流畅的线条,两个孩子依偎在母亲的腿部,而母亲则温情地注视着其中的一个孩子,将他的手臂轻轻挽起。笔者认为,拉斐尔已经习惯于在画作里的人物行动中折射出他的童真、善良以及仁慈的“人”的气息。

(二)色彩运用

在《美丽的女园丁》的三个人物形象中,只有圣母着衣,整体画面颜色明快、色相清亮。拉斐尔运用藏青、红、黄,以及后面天空大片的蓝色形成鲜明对比。圣母上衣为鲜艳的红色,两个袖子为金黄色,斗篷为藏青色,与身后蔚蓝的天空构成红、黄、蓝三原色。通过三原色互相对比的关系,使得圣母看起来更加典雅、从容。圣母的蓝色披衣自然地搭在腿上,披肩和头饰都十分考究,衣服圆领的刺绣图案具有意大利的典型民族特色,充分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发展。这种颜色的搭配是人文主义时期绘画十分推崇的颜色,既能与宗教绘画中的灰色、褐色区别开来,又能获得一种稳定感。

(三)拉斐尔的艺术主张与人文主义理念的契合

拉斐尔的艺术主张与人文主义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受人文主义影响,他追求画面形式的完美、人物形象的完整、精确的人体比例、典雅的姿态,以及和谐稳定的构图,这与人文主义中肯定人的价值和发展理念相吻合。与此同时,他非常注重人物内心的表达、情绪的传递。其对情绪的细腻捕捉,用柔美的姿态将人物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和谐、美好的画面,强调了对人性的表达。拉斐尔还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颇有研究,从中汲取的经验和技巧是人文主义者对古典文化景仰和借鉴的缩影。拉斐尔的作品大多具有教育和启迪的作用,通过绘画创作出宗教和道德的主题来教育和引导观众,唤醒人们在宗教束缚下对美的向往,这表明拉斐尔遵循了人文主义对知识的追求和教育的目标理念。

三、《美丽的女园丁》中的人文关怀

拉斐尔的绘画主要围绕三个人物——圣母、圣约翰、耶稣展开,圣母的形象以仁慈、善良闻名,耶稣与圣约翰都是以幼儿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笔者认为这种美与拉斐尔的思想及其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变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圣母以其美丽端庄的形象抚慰了大众的心灵,在封建剥削的压迫下,唤起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美丽的圣母像被赋予了拯救世界的使命以及传达人文主义思想。画面中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平民女性形象,则蕴含了拉斐尔对爱与美的表达,因此才能创作出他心中完美的作品。

画中的圣母展现着母爱的情感,她微笑着,眼神温柔,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在与大自然和花草的亲密接触中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她用慈祥和蔼的目光注视着孩子,温柔地抱着耶稣,给人一种温暖和安全的感觉,这些举动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母爱的情感是普遍而深沉的。画中的孩童也展现出纯真的情感,他们的眼神明亮而纯净,描绘了孩童天真无邪的内心世界。通过画面所传递的和谐、宁静和专注等元素,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与人类的情感体验相关的美好氛围。拉斐尔和他的圣母像在我们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透过他的圣母像,我们好像真切感受到了圣母玛利亚的善良仁慈,以及她那爱主爱人的宽广胸怀。在文艺复兴时期新柏拉图主义艺术理想的影响下,拉斐尔画中想要表达的是“人”本身的世界,而跟神学无关,画面依旧显示出与他性格相符的柔和,以及优美的画风和十分协调的色调。

四、结语

作为画家,拉斐尔以作品的清晰性与和谐精神著称,这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典型特征。通过对拉斐尔《美丽的女园丁》的笔墨与内涵探讨,我们发现他笔下温柔贤惠的圣母像唤醒了那些处在封建剥削下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勇气,以突出“人”的存在感为重点,着重追求美丽、幸福与完美。拉斐尔将宗教人物的形象进行了更加世俗化的表现,画面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使得他们更加平易近人,圣母更具有母亲的神色和气质,从而成为后世古典主义画家难以超越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郭琳.德性政治: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权力合法性的再造[J].学习与探索,2023(08):70-77.

[2]陶子昕.欧洲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论析[J].艺术百家,2016,32(S1):55-57.

[3]张春彩.人文主义思潮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偏向——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例[J].大舞台,2013(08):257-258.

[4]吴琼.画与思: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与德国思想两百年[J].文艺研究,2022(09):33-53.

[5]郁火星.西方艺术史中的瓦萨里艺术批评体系分析[J].艺术百家,2019,35(04):6-11+140.

[6]丁宁.早期的印象——中国人眼中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J].美术观察,2014(11):143-147.

[7]邹琼辉.拉斐尔圣母像创作的美学特性研究[J].大舞台,2014(05):35-36.

[8]王鲲.拉斐尔圣母像的和谐人性美[J].文艺研究,2011(08):157-158.

[9]王洪香.人文主义色彩的体现——拉斐尔作品中的圣母形象[J].电影文学,2008(10):154.

[10]刘晓东.拉斐尔的圣母子像与圣像画的惯例[J].新美术,2009,30(04):70-80.

作者簡介:

李云龙(2000—),男,汉族,安徽阜阳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在读本科生,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美术历史与理论。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人文关怀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纯白美学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