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对社会隔离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023-11-09 07:02何奕康刘熠芳蔡睿婷邓逸凡万文明付文宁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发文热点图谱

何奕康,刘熠芳,蔡睿婷,邓逸凡,万文明,毕 玥,付文宁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武汉 430030)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武汉 430030)

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又称社交孤立,是一种主动或被动地与社会脱轨的状态,表现为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缺乏,活动参与、社会互动、人际交往处于某种断裂或绝缘的状况[1]。研究表明,社会隔离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不亚于酗酒、抽烟和肥胖,长期的社会隔离不仅会增加孤独、抑郁的患病风险,同时也会提高个体的早死率、死亡率[2-6]。目前,欧美等国家针对社会隔离展开了广泛的实证研究[7-9],但是针对其知识结构演化进行系统回顾的研究较少。如何能够在大量文献中精准、客观、全面地把握研究热点与前沿,成为众多研究者面临的难题。CiteSpace 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直观、准确地对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索研究知识结构及趋势[10]。本研究应用CiteSpace 5.7 软件,对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近二十年发表的社会隔离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及可视化分析,探索社会隔离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今后社会隔离领域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social isolat*”、“emotional isolat*”为检索词进行标题检索,检索时限为2001 年1 月1日至2023 年8 月20 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文献类型精确为“Article”,检索语言为“English”。排除标准:重复发表文献;报纸、会议摘要、专利、成果、图书;与社会隔离主题无本质关联的文献。

1.3 分析方法

采用CiteSpace 5.7 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绘制社会隔离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利用国家合作、机构共现、关键词共现及突变、引文共现等方法探究社会隔离的研究热点、前沿及关键文献[11]。在CiteSpace 软件中将时间切点设置为1年,关键词的节点阈值设置为35。图谱修剪算法常规设定为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 法。共现图谱中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节点越大表示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相互联系,连线的粗细表示联系程度大小。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表示节点的重要程度,中介中心性大于0.1 的节点为关键节点。聚类分析中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 Q)表示聚类节点联系程度,聚类轮廓平均值(Silhouette, S)表示聚类主题关联性,Q 值大于0.3 表明建立的聚类结果是显著的,S值大于0.7 则代表本次聚类分析的结果高效可信[12]。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

共纳入1 953 篇文献。2019 年前社会隔离研究领域的发文量较少且增长缓慢,2019 年后发文量激增,2022 年发文量则略有回落。截至2023年8 月20 日,2023 年已发表165 篇文献,从折线图可以推测,2023 年有关社会隔离的论文数量将继续减少,见图1。我国社会隔离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05 年,自首次发文以来,我国学者的发文量持续增加,直至2020 年,发文量突破10 篇,2021 年发文量为36 篇,2022 年发文量则高达44篇,2023 年发文量为36 篇。

图1 2001—2023年发文量统计图Figure 1.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from 2001 to 2023

2.2 空间分布

发文量排名前3 的国家依次为美国(634 篇)、英国(207 篇)、中国(192 篇),占总产出文献量的52.89%,见表1。

表1 国家发文量及中心度Table 1. The number and centrality of publica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研究机构共现图谱的网络密度为0.002 8,包含623 个节点和534 条连线。如图2 所示,发文较多的研究机构依次为伦敦大学(UCL)、密歇根大学(Univ Michigan)及圣保罗大学(Univ Sao Paulo),分别为37 篇、18 篇及17 篇。另外,伊利诺伊大学(Univ Illinois)、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 London)等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开始得较早。我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 Sci),发文量为15 篇。我国科研机构在社会隔离领域的起步较晚,交流合作局限于国内,缺乏国际间的协作。

图2 研究机构合作图谱Figure 2. Co-occurrence map of the main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2.3 关键词分析

频次排名前15 的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见表2,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social isolation(753 次),其次为loneliness(488 次),这些节点代表社会隔离领域的研究热点。

表2 频次排名前15的关键词Table 2. The top 15 keywords with the frequency

如图3 所示,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共包含690个节点和1 361 条连线,Q 值为0.726 2,S 值为0.873 8,表明聚类结果显著且各聚类之间内部联系强,结果可靠、高效稳定[12]。本研究提取了前8 个聚类,绘制成关键词聚类可视化知识图谱,不同的色块代表了不同的聚类,聚类大小随着聚类序号的增加而减小,本研究中最大的聚类为#0 loneliness。

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Figure 3. Keyword cluster analysis diagram

相较于关键词频次,关键词突现可以代表研究热点的转变。如图4 所示,2001 年以来社会隔离领域强度排名前15 的突现词为prepulse inhibition、animal model、hippocampus、stress 等。开始最早、持续热度最久的关键词是prepulse inhibition、animal mode,2018 年研究热点转变为older people,2020 年研究热点转变为COVID-19。

图4 排名前15的最强突现关键词Figure 4. Top 15 burst words

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可以揭示社会隔离研究在不同时间的分布特征,显示不同时间段社会隔离的研究热点,见图5。根据时区图可以大致将社会隔离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3 个阶段:①2001—2007 年:该阶段为社会隔离研究起步阶段,研究热度较高,处于发展上升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理机制和负性心理,stress、loneliness、brain、prefrontal corte 等为研究热点。②2007—2019 年:该阶段社会隔离领域的心理行为研究分支较少,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可塑性以及认知,mental health、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结合关键词突现图可以发现,该阶段是生理机制研究的喷发期,相关研究井喷式涌现,生理机制研究趋于完善,2016 年至2019 年相关研究热度逐步下降。③2020—2023年:该阶段社会隔离领域的研究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COVID-19 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图5 关键词时区图Figure 5. Timeline map of keyword clustering

2.4 共被引分析

引用频次排名前10 的文献见表3,社会隔离领域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献是Holt-Lunstad J 等于2015 年发表在Perspect Psychol Sci的“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as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a meta-analytic review”[13]。

续表3

如图6 所示,中介中心性最高的文献是Holt-Lunstad J 等于2010 年发表在PLOS Med的“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mortality risk: a metaanalytic review”[14],其中心度为0.38。

图6 文献共被引图谱Figure 6. Co-occurrence map of the literature

3 讨论

从发文量可以看出,近20 年来社会隔离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 和2022 年是标志性节点,发文量在2019 至2021 年间急剧增加,这是由于2019 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隔离、社会疏远和检疫措施使得我国COVID-19 确诊病例数减少96%,因此世界范围内人们为了防止感染新冠肺炎,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自我隔离[15]。鉴于大规模隔离带来的健康成本,世界卫生组织和神经心理卫生专家建议医疗卫生工作者应尽可能审查社会隔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证据,为公众提供预防和干预指导,这引起了学术界对社会隔离的广泛关注[16-17]。2022 年社会隔离相关文献产出略有减少,可能与新冠疫情的形式变化有关。在2019 至2022 年间,部分学者聚焦新冠疫情导致的隔离政策、伦理的讨论以及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随着疫情的形式变化,疫情相关的社会隔离政策研究势必减少。此外,有研究者指出社会隔离是个人社会关系不足的客观表现,随着疫情隔离的客观条件在全世界大范围减少,增加了社会隔离领域调查的难度[18]。

我国学者的发文量在2005 年以来持续增加,2021 年发文量为36 篇,2022 年发文量为44 篇,2023 年文量为36 篇。据此推测,我国学者的发文量将持续增加,未来社会隔离领域的研究在我国仍是热点话题。

采用CiteSpace 对某一领域相关文献关键词的分析,有助于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高频关键词统计结果来看,近20年来社会隔离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孤独、 抑郁症、压力、老年人、新冠疫情。随着老龄化加剧,超过60 岁的老年人将持续增加,而老年人是社会隔离、孤独、焦虑的易发人群,这也可以解释老年人为排名前15 的高频关键词。但是社会隔离与所有年龄段人群的不良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且社会隔离对年轻人具有长期影响[19]。从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社会隔离领域缺少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今后可开展该群体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聚类分析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核心关键词的语义关联,帮助研究者归纳某一领域的研究主题。通过聚类分析并结合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可以看出某一领域的演化动态和发展脉络,并预测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及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社会隔离一词由Berkman 等[20]于1979 年在社会关系与死亡关系的研究中首次提出,随后由心理和精神学家研究其与心理、行为的关系,尤其是在21 世纪初大量有关压力、孤独、支持、行为等的研究产出。随着社会隔离研究热度的增加,生理学家也开始试图从动物模型方向对社会隔离进行生理机制的研究。从时区图可以发现,从2001 年开始,有关动物模型、成年老鼠的关键词少量出现在图谱上[21]。2004 年至2007 年间,生理学家聚焦垂体肾上腺轴、皮质酮、前额叶皮层等研究,与此同时,社会心理学家从风险预测的角度对社会隔离进行研究[22-24]。这种研究盛况持续到2007 年,2007 年至2019 年间发文量虽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是缺少新兴研究方向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热点。该阶段社会隔离领域的心理行为研究分支较少,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可塑性以及认知,生理机制新兴研究热点较少,一部分研究方向由动物模型转向人的研究[25-26],可能是由于生理机制研究已趋于完备。2019 年至今,研究热度转向对COVID-19 的研究,与之相关的社会支持、心理可塑性、不同人群、创伤后应激等可能重新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突现是指在短时间内发表文章中出现频次极高的关键词,能表明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程度和被关注度,突现长度越长,说明该关键词热度持续时间越久、研究前沿性越强。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19 年修订版》的数据,2018 年全球65 岁及以上人口史无前例地超过了5 岁以下人口数量[27]。因此,2018 年有关社会隔离的研究热点转为对老年人的研究,而近3 年的突现关键词则表明社会隔离的研究热点聚焦于新冠疫情以及心理健康。

共被引文献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识别某一领域的经典文献。本研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来自Holt-Lunstad J 等[13],阐述了孤独和社会隔离是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在社会隔离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中心性最高的是Holt-Lunstad J 等[14]于2010 年发表在PLoS Med的一篇有关社会关系和死亡风险的综述。从引用频次排名前十的文献可以发现,研究者已经对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及其导致的不良健康结局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由国家合作图谱可知,美国占据了重要的节点,以634 篇的发文量居首位;中国居第三(192篇),首篇文献出现在2005 年。由关键词频次以及最强突现关键词可以发现,社会隔离研究一部分集中于老年人[28]。美国作为典型的老龄化国家,社会隔离领域相关研究起步早、关注度高,因而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和重要地位。而近年来我国进入老龄化的高速发展期,老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增加,国内学者围绕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研究也随之增加[29]。此外,发文机构可视化分析显示,科研机构之间合作松散,发文量、中介中心性均不高,尚未形成研究的核心机构。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跨地区的科研交流。尽管当前社会隔离领域的研究相对完善,众多文献已探究了社会隔离影响健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机制,但是有研究表明种族与社交网络的模式有关,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区域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晚年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30-31]。因此,国内学者可以在紧跟国际热点研究的同时,将社会隔离研究本土化,可以从社会支持、创伤后应激、认知、新冠疫情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也可以尝试对不同特征人群的社会隔离差异性进行研究,例如青少年群体、农村和城市人群、不同职业人群等。另外,社会隔离干预也可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对于既往处于社会隔离的人群,科研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来阻断社会隔离的迟发影响。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社会隔离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系统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通过系统回顾可以发现:社会隔离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22 年后略有回落;COVID-19 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社会隔离领域的研究热点;社会隔离领域的生理机制研究、危险因素预测等研究相对完善,但高质量干预性研究仍缺乏,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社会隔离的研究人群范围较窄,有关青少年的研究相对较少;社会隔离仍是我国研究热点,国内学者可以尝试将社会隔离本土化,探究我国人群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健康结局的影响。

尽管本研究选取了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社会隔离领域的知识演化,但未对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缺乏国内外数据的对比,未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隔离领域的研究进展。未来研究拟纳入中文数据库,并增加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以期对社会隔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猜你喜欢
发文热点图谱
热点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