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运用

2023-11-10 00:33高付威
种子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条锈病蚜虫药剂

高付威

(沈丘县北杨集镇人民政府,河南 周口 466302)

沈丘县北杨集镇基于当地四季分明、降水量充沛的气候条件和科学的栽培技术,生产的优质强筋小麦已经进入国内、国际市场。为保障我国粮食供应的稳定与安全,需要进一步加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 小麦栽培前的准备

1.1 选种

在小麦种植前需要选种,筛选优良小麦种子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步骤。传统的小麦种植中,农户会根据种植经验选种,无法保证小麦品种能完全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农户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在网上查询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结合大数据的分析优选最佳品种。小麦应选择耐肥、抗旱、抗倒伏的品种,且本身应具有一定的抗逆能力。例如,由中国农科院和棉花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半冬性早熟品种“中麦578”,不仅抗病能力强,还具备较好的抗倒伏能力,熟相好、产量高、适应能力强,最高产量为11 778.0 kg/hm2,在河南省广泛种植。另外,由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郑麦1860”综合抗性较好,穗层整齐、饱满度较好,最高产量为12 457.5 kg/hm2。选种不当会直接影响整个种植区域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农户应重视选种环节。选好小麦品种后,农户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清除干瘪破损的种子和杂质后进行晾晒,确保种子的饱满度、纯度。为保障小麦的产量,提升小麦的抗逆能力,还要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药剂拌种,拌种一般在播种前3~5 d 即可,并将拌好的种子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备播[1]。

1.2 整地

小麦的种植区域选择地势平坦且便于灌溉的地块,同时确保种植地的光照和土壤符合小麦的生长需求。沈丘县北杨集镇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东黄河冲积平原与淮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总体地势较平缓,可以结合实际种植地块的灌溉条件和排水条件以及当地农机设备条件考虑。小麦种植地块的前茬作物应选择玉米、花生和大豆等,通过轮作和间作的种植模式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选好地块后需要整地,根据前茬作物品种整理土地。如果前茬为玉米,需将玉米的茎秆粉碎作为肥料。耕地时深度应不超过30 cm,翻耕后需将土地压实,以免水分过度蒸发。为了保障小麦的播种质量,应在大面积播种前小区域试播,检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确保小麦发芽率在90%以上。

1.3 施肥

农业种植活动会导致土壤养分的下降,因此,为保证土壤肥力,需在种植小麦前施足底肥。一般情况下,同一块地连续2 次种植小麦会导致土壤肥力流失严重,影响小麦健康生长,应采取轮作倒茬的种植模式。若前茬为玉米,玉米秸秆粉碎后撒入土地中,能有效增加土壤孔隙度,提升土壤肥力。深耕后需要施入底肥,一般选用干鸡粪。干鸡粪中富含有机质,能有效补充土壤的养分含量,还能起到增强土壤渗透能力的作用。施入适当的干鸡粪能促进小麦根系吸收营养的均衡性,提升小麦的免疫能力和细胞活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施入富含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聚谷氨酸二胺肥料,施入量为750 kg/hm2,能增强小麦根部的亲水性和保水能力,使小麦根部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提升小麦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2]。

2 优质高产小麦栽培管理

2.1 小麦栽培

小麦种植需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具体根据种植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决定。沈丘县北杨集镇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10 月中旬,气温在10 ℃以上,以不超过25 ℃为宜。小麦的生长情况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应重视小麦播种期温度的变化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小麦播种的密度和深度,播种过深不利于小麦出苗,过浅则不利于小麦扎根,过冬时还容易遭受冻害。通常小麦的播种深度为3~5 cm,种植人员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保小麦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3]。

2.2 除草补苗

小麦苗期最重要的就是培育壮苗,尽量保证苗齐苗壮。对于冬小麦来说,一般会通过秸秆还田疏松土壤,在暖冬干旱的情况下,需要注意小麦根系裸露的情况,此时根系裸露容易被冻伤,不能在这个时期喷施除草剂,否则将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配制除草剂时,需要采用二次稀释法。由于大部分除草剂的性状都较为黏稠,若只是在兑水时粗略搅拌,可能会导致药剂未完全化开,影响除草效果。二次稀释法是指先兑少量水稀释药剂,配制成母液,再将母液倒入喷雾器内添加适量清水搅拌均匀。除草有利于提升土壤透气性,优化土壤结构,有利于小麦的健康生长[4]。

2.3 水肥管理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水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种植小麦时要防止小麦遭受旱灾,在干旱期到来前,农户需要对小麦田进行灌溉,使小麦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传统的灌溉方式为喷灌或开挖畦,科学把控灌溉时间、灌水量。灌溉的关键期为开花后到收获前7 d 左右。现阶段,多地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微灌,能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冬小麦来说,可以在冬至前后加强灌溉,通过增加土壤含水量达到防冻效果。在保证小麦水分充足的同时,还要科学施肥,可以在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补充肥料。一般底肥选用腐熟粪肥或复合肥,追肥则需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选择。通常在小麦叶片发黄或者生长速度明显缓慢时尽快补充,特别是小麦抽穗期。灌溉时需要避开大风天气,以免小麦发生倒伏。

3 小麦病虫害防治

3.1 小麦病虫害的预防

小麦病虫害的预防是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病虫害不仅会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还会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水平。为保证小麦稳产,具体可根据小麦的生长特征分为以下3 个阶段防治。

一是播种前。在选地环节,由于小麦根系能深入地下3 m,轮作和间作有助于避免小麦病虫害的遗留和繁殖。处理种子时,选择拌种的药剂必须能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并且适应土壤环境,以降低种植地的虫源密度,提升小麦抗逆性。

二是小麦返青期。小麦进入返青期容易遭受病虫害侵扰。通过对当地小麦历年病虫害的高发期数据分析进行预测,在小麦种植区域布置好高压汞灯、黑光灯和振频式杀虫灯等杀虫工具,还可以通过生物或化学防治手段,在病虫害暴发前配制相关药剂喷洒小麦叶面。

三是小麦抽穗期。农户应加大对小麦抽穗期的监控力度,实时监测小麦生长变化,在小麦感染病虫害前进行药物防治。小麦的抽穗期一般选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喷雾,在小麦抽穗20%~70%阶段喷施,并搭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三唑酮乳油,既能有效提升小麦的抗病能力,还能增加小麦粒重。为避免增加小麦病虫害的抗药性,需注意轮换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麦种植区域的真菌毒素污染[5]。

3.2 小麦常见病虫害

3.2.1 蚜虫

蚜虫对小麦的为害较大,从小麦苗期一直到穗期都是高发期。麦蚜虫的繁殖速度较快,对药物具有很强的抗药性,难以根除。在小麦苗期,蚜虫会吸食小麦叶片汁液,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茎秆和穗部遭受损害。小麦叶片和茎秆遭受蚜虫的侵扰后会导致养分大量流失,小麦缺乏营养便会停止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小麦大面积枯黄死亡。在小麦抽穗期,蚜虫会影响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小麦的灌浆速度,降低小麦产量。防治小麦蚜虫时,每100 kg 种子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500 g,或18%噻虫胺·噻呋酰胺悬浮种衣剂1.0~1.5 kg 拌种。该药剂会通过小麦根系吸收后抵抗蚜虫的侵害,且药效持续时间长。还可以利用蚜虫的趋光性采取物理防治手段,在小麦田间布置杀虫灯进行诱杀。一般蚜虫较密集的区域可密集布置,蚜虫少的区域少布置,在天黑后开启,杀虫效果较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以搭配水肥管理措施,在农田管理期间控制氮肥施用量和灌水量,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若蚜虫情况比较严重,需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可以采用啶虫脒、抗蚜威和吡虫啉等药剂科学配比后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3.2.2 麦蜘蛛

麦蜘蛛也是小麦病虫害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感染麦蜘蛛后,小麦会出现植株短小、叶片白斑的情况。麦蜘蛛严重会导致白斑变黄,小麦枯死。麦蜘蛛泛滥多发于干旱天气,因此,可随时关注天气情况,在干旱期到来初期,加强麦蜘蛛的预防工作。轮作的种植模式能有效防治麦蜘蛛,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也有助于减少小麦田中的虫源。小麦收获后要及时浅耕小麦田,并消毒杀菌,抑制土壤中的虫源。由于麦蜘蛛的潜伏期较长,要定期清除田中杂草,并在发现麦蜘蛛的第一时间通过灌水灭杀麦蜘蛛。也可以采用2%阿维菌素或15%哒螨灵乳油300 mL/hm2兑水30~45 kg 或15%扫螨净乳油225~300 mL/hm2兑水喷雾小麦田,防治效果显著。

3.2.3 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症状为叶片干枯、茎节腐烂,最终全株枯死,极易导致小麦减产。防治小麦纹枯病主要是在选种阶段,尽量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在播种前,将小麦田中的杂草清理干净,避免杂草携带病菌而导致小麦感染病菌。在拌种时,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和三唑酮等药剂,对于防治纹枯病效果显著,能降低发病率。若纹枯病严重,可选用化学药剂喷洒,如烯唑醇、戊唑醇等。在纹枯病发病初期,应及时使用药物防治,若后期病情严重,需适当增加药物喷施次数,确保能达到相应的防治效果。

3.2.4 赤霉病

小麦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感染赤霉病,感染后小麦会出现苗、穗、茎的腐烂。苗期主要是种子带菌或者土壤中病菌侵染,一般干燥的环境下病穗呈现枯白症状,潮湿环境下,穗壳从最初的水渍状褐色小斑点逐渐扩散并呈现粉红色霉层。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麦穗病斑处会形成粉红色胶状霉层,并产生许多蓝黑色小颗粒,逐渐扩散到全穗,使麦株基部腐烂,甚至枯死。防治小麦赤霉病时,应在小麦扬花初期喷药,选择下雨前,合理控制施药剂量,连续喷施2 次,间隔期为7 d。在小麦扬花初期,可用43%戊唑醇300~450 g/hm2、40%戊唑·咪鲜胺悬乳剂375~600 g/hm2或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900~1 350 g/hm2、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25~375 g/hm2、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600 g/hm2、48%甲硫·戊唑醇可湿性粉剂780~930 g/hm2、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g/hm2兑水450~675 kg/hm2,于小麦扬花初期喷雾。

3.2.5 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发病时不仅会影响叶鞘,还会对茎秆和穗部造成危害。发病初期,小麦叶片会出现绿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逐渐演变成橘黄色疱疹。小麦幼苗阶段由于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发病,严重时会使小麦整体减产60%以上。防治条锈病的关键在于监测天气,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监控小麦种植区域的温度,并通过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捕捉空气中的病菌含量。在监测设备发现小麦条锈病菌的第一时间进行药物喷洒控制。防治小麦条锈病菌的最佳时间是早上或者晚上,尽量避免天气晴朗的中午,否则药物快速挥发,难以对条锈病菌起到有效的治理作用。另外,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农机设备,例如无人机喷洒,既能保证药物喷施的均匀性,还能提高药物杀菌的效率。无人机喷洒还能有效避免农药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效抑制条锈病菌的蔓延速度。工作人员在配制药剂时需要注意,尽量不要每次喷洒相同药物,以免条锈病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效果较好的药物有粉锈宁粉剂、氰烯菌唑、烯唑醇、戊唑醇等。

4 结束语

种植人员应加强对小麦选种、选地和整地的重视,提升小麦的抗病性。在小麦播种后,需注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信息化技术和农业科技的辅助下,使优质高产的小麦种植技术得到充分运用。

猜你喜欢
条锈病蚜虫药剂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蚜虫婆婆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