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

2023-11-10 00:33石海东
种子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蚜虫药剂病害

石海东

(青龙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秦皇岛 066599)

国家在农业方面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玉米种植方面实现了规模化和集约化,保证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也使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逐年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显著,但是如果选择的药剂不科学或施用不合理,会影响病虫害的防控效果[1]。

1 主要病害的为害特征和防治方法

1.1 玉米大斑病

1.1.1 为害特征

大斑病在世界上许多玉米种植地区都有出现,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对玉米植株健康影响较大。一般先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之后逐渐向上扩散和蔓延,导致整个植株染病。发病后叶片先出现褐色的病斑,之后逐渐扩散至整个叶片部位直至变成焦黄色[2]。

1.1.2 防治方法

选择玉米和其他农作物轮作的方式,避免长时间种植同一种作物而引发病害;做好种植前土壤深翻工作;加强田间除草、灌溉和排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发现患病叶片后要及时摘除,并且统一集中销毁处理,防止病害扩散和蔓延;选择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或者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洒防治,也可以在药剂中添加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1.2 玉米小斑病

1.2.1 为害特征

玉米小斑病主要为害苞叶和果穗等部位,在玉米生长的整个周期都能发病,尤其是抽穗期和灌浆期发病最为严重。小斑病对叶片的为害较大,发病之后会出现明显的病斑,颜色为黄褐色,甚至会出现黑色的霉层。果穗染病之后会出现灰褐色病斑,逐渐腐烂[3]。

1.2.2 防治方法

种植户应该结合该病害的发病特点,采取科学的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可以选择与大斑病联合防治。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在种植之前做好种植地处理工作,将田内的秸秆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玉米秸秆在经过发酵之后才能还田。通过采取翻耕土地的措施,破坏病原菌的生长环境。要加强开展日常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搭配肥料。尤其是在抽雄期和灌浆期要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可以选择25%醚菌酯2 000 倍液均匀喷洒在患病部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1.3 纹枯病

1.3.1 为害特征

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茎秆和果穗部位,出现在拔节期至抽雄期,发病初期患病部位会出现绿色的病斑,病斑会逐渐变大,提高玉米秃顶的概率。另外,纹枯病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使植株汲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下降,导致根部腐烂[4]。

1.3.2 防治方法

要加强开展玉米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发现感染的植株后及时带离田间,集中烧毁处理。种子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害,可晾晒种子2~3 d;通过药剂拌种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可以选择50%辛硫磷乳油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种子均匀搅拌,能够形成一层玉米包衣膜,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可以采取宽窄行的种植模式来改善玉米田间的通风透光性,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施肥的效果。在发现纹枯病之后,可以选择50%井冈霉素水剂2 250 mL/hm2,兑水750 kg/hm2后均匀喷雾防治,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1.4 玉米粗缩病

1.4.1 为害特征

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害幼苗的叶片部位,患病植株的叶片逐渐变厚,颜色逐渐变为浓绿色,并且会造成植株矮化,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从而导致玉米减产[5]。

1.4.2 防治方法

在玉米粗缩病高发地区加强开展防控工作非常关键,主要的防控目标就是破坏灰飞虱的生长环境,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一旦发现杂草中有灰飞虱的迹象要立即清理,并且集中销毁处理,防止病害扩散和蔓延。对发病比较严重的玉米地块,可以喷洒25%扑虱灵,每间隔5 d 用药1 次,连续用药2~3 次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播种之前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工作十分重要,可以选择包衣和拌种的方式,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概率。

1.5 苗期矮化叶病

1.5.1 为害特征

苗期矮化叶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发病后的植株病害程度虽然不同,但是都会出现矮化的症状,早期的矮化比较严重,会导致幼苗根部腐烂,甚至出现死苗。发病后症状明显增强,新心叶部位会出现多个椭圆形病斑,扩散之后逐渐形成条纹,会导致叶片干枯。苗期矮化叶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蚜虫,因此要加强对蚜虫的防控[6]。

1.5.2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仍然是当前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要抓住最佳的用药时期,可以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微肥和叶面肥,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能力。蚜虫是传播该病害的主要媒介,在日常的田间管理中要观察是否有蚜虫出现。防治的药剂种类较多,可以选择20%啶虫脒3 000 倍液,在蚜虫迁移盛期进行喷雾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1.6 玉米茎基腐病

1.6.1 为害特征

玉米茎基腐病病菌从植株的根部入侵,然后迅速在根部扩散和蔓延,为害根部和茎部,严重影响玉米植株正常生长,导致玉米减产。

1.6.2 防治方法

为了减少该病害,做好预防工作非常关键。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在播种之前选择生物型种衣剂拌种处理,可以选择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拌种,能够有效预防该病害。在玉米生长期,可以选择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500 倍液,均匀喷洒在植株茎部即可,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2 主要虫害的为害特征与防治方法

2.1 蓟马

2.1.1 为害特征

蓟马经常出现在苗期,对玉米幼苗造成很大的伤害。该害虫的成虫和若虫为害性较大,主要汲取米心叶的汁液。另外,蓟马的个头小很难被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的难度。受害心叶的生长能力受到影响,不能正常抽出,导致幼苗死亡[7]。

2.1.2 防治方法

一是在间苗和定苗过程中,发现有虫害苗要直接拔除,并且带到田外集中烧毁。发现患病叶片后要及时摘除,便于新生叶片生长。科学浇水和施肥能够促进幼苗正常生长。二是可以选择药剂喷洒防治,施用40%毒死蜱乳油1 5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直接喷洒玉米叶片,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2 二代黏虫

2.2.1 为害特征

在玉米苗期,以2、3 代黏虫害为主。该害虫主要啃食玉米的茎叶组织,导致玉米缺刻,甚至造成玉米减产,大约减产50%以上,阻碍玉米产业发展。

2.2.2 防治方法

做好该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关键,应该选择在幼虫低龄时期防治,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可以采取人工去除的方式,防治黏虫幼虫。二是选择糖醋液加入少量洗衣粉能够诱杀成虫。在成虫产卵的过程中,将配制好的药液放置在田间能够起到诱杀效果。三是选择药剂防治的效果明显。在幼虫3 龄期之前,可以施用金高克高效杀虫剂300~450 mL/hm2,兑水后均匀喷雾防治。此外,也可以选择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 倍液,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8]。

2.3 玉米螟虫

2.3.1 为害特征

玉米螟虫对玉米苞叶部位的为害较大,也会为害果穗和叶片,严重影响玉米的发育,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

2.3.2 防治方法

生物性药剂的效果明显、应用广泛并且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也不会灭杀天敌,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苏云金杆菌是当前施用最广泛和效果最稳定的生物杀虫剂之一,在用药过程中要控制好剂量,用量为5 625~7 500 mL/hm2,如果虫害高发期每间隔3~4 d 用药1 次,用药2~3 次即可。也可以利用玉米螟虫的天敌,可以在田间释放适量的赤眼蜂,要控制好释放量。与此同时,玉米螟有明显的趋光性特点,也可以选择杀虫灯诱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减少玉米螟虫带来的经济损失[9]。

2.4 玉米蚜虫

2.4.1 为害特征

玉米蚜虫的繁殖能力强,对玉米植株的破坏力大。表现为大量的蚜虫聚集在玉米植株表面,主要汲取玉米汁液。

2.4.2 防治方法

可以利用玉米蚜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进行防治。蚜虫有明显的趋光性特点,可以选择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也可以将黄板悬挂在玉米田诱杀蚜虫。在发现蚜虫之后,选择20%噻虫胺悬浮剂150 g/hm2,兑水375 kg/hm2均匀喷洒,防治效果显著。

2.5 地下害虫

2.5.1 为害特征

地下害虫会影响玉米植株健康生长,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和蝼蛄,为害播种之后的玉米种子,在后期还会啃食玉米苗,导致玉米生长迟缓,甚至造成植株的死亡[10]。

2.5.2 防治方法

在播种前,可以选择40%甲基异柳磷或者50%辛硫磷等药物拌种,或者将药物兑水浇灌到根部,能有效预防地下害虫。撒毒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要制作好毒土,药剂和粪便均匀混合,能够有效灭杀土壤中的病菌和幼虫。地老虎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要分析该害虫的生长特性,抓住最佳的防治关键时期,然后施用40%氧化乐果1 000 倍液防治。此外,地老虎会直接为害幼苗的根部,应该抓住该虫害特点,做好人工捕捉幼虫的工作,可以在清晨将幼苗的根部扒开,捕杀幼虫。针对地下害虫,科学开展土壤管理工作也非常关键,要创造不利于害虫繁殖的土壤环境,能降低发病率[11]。

3 综合防治技术

一是除做好田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外,还应该选择药剂喷洒防治。二是科学开展田间管理工作,将玉米周边的杂草清理干净,破坏玉米害虫的生长环境,减少病原菌和虫卵的数量。三是坚持轮作倒茬,能够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四是在玉米播种前要彻底清理田内的秸秆,出苗后应及时清除玉米苗附近的秸秆或者其他覆盖物,破坏病菌和虫卵的生存空间。五是科学的中耕松土和培土,要及时排出田间的积水,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否则会影响根系生长活力,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12]。

4 结束语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一旦发现有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扩散。另外,有的病虫害初期症状比较明显,种植户要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检查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病虫害,要积极应对,防止病虫害进一步蔓延,保证玉米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蚜虫药剂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蚜虫婆婆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