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中介、市场多元化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2023-11-10 13:16郑小碧葛红兵
财经论丛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失败率持续时间存活率

郑小碧,葛红兵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一、引 言

自2001年加入WTO后,通过大力实施进出口贸易,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此过程中,出口无疑在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出口的强力支撑,经济增长难言突飞猛进。施炳展(2011)、薛安伟(2015)等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出口不仅推动了自身经济发展,也促进全球经济增长[1][2]。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企业是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若想持续发挥出口作用,就非常有必要关注企业在出口市场的生存和持续发展问题。陈勇兵等(2012)、范黎波等(2022)都认为出口持续时间可反映出口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3][4]。近年来,从企业层面针对出口持续时间的研究正成为学术界热点。贸易领域已有的大部分理论认为进出口交易实现之后就可一直稳定发展此交易。然而,经典贸易理论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预判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陈勇兵等(2012)发现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平均不足2年、中位值为3年,1年以上的不足70%,达到3年以上的贸易关系的不足50%[3]。企业初次出口往往面临较高的失败率,持续出口3年之后失败率迅速下降,企业出口持续的失败率呈显著的负时间依存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企业出口环境恶化,面临的出口退出风险明显提高,大量企业减少出口甚至退出出口市场,造成短期内出口衰退并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善企业出口状况、发挥出口持续作用是出口贸易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贸易中介对多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具有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Spulber(1996)指出贸易中介具有信息中介的作用,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经常参与跨境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对匹配买卖双方降低出口固定成本等具有重要的作用[5]。Ahn等(2011)基于企业数据的研究,发现生产者能主动根据生产率匹配不同的出口方式,生产率水平处于中等的企业相比其他企业更趋向于使用贸易中介间接出口[6]。Lehtinen等(2016)基于芬兰案例研究发现,在文化距离长、风险高的遥远市场中贸易中介的作用至关重要[7]。Akerman(2018)研究瑞典数据后发现企业出口市场为距离较远、经济规模较小、贸易风险较高的目的地时,产品的固定成本增加、直接出口占比减少,而间接出口占比随之上升,这是因为贸易中介将出口固定成本分摊到多种产品上而产生范围经济[8]。由此可见,贸易中介为更多企业提供从事对外贸易的机会,帮助企业缓解出口压力,但是否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对异质性企业是否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为此,本文根据2005—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利用K-M生存分析方法和补对数-对数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本文主要围绕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展开研究,考察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对其出口持续时间的传导机制,在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阐述企业直接出口和混合出口两种方式的总体情况及企业出口片段的分布特点,实证分析贸易中介对企业不同出口片段长度的影响,分别估计东中西部地区和外资/本土企业的出口失败率,研究不同地区和属性的企业出口存活率及其影响机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二、相关文献综述

Spulber(1996)指出贸易中介掌握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信息,发现市场交易机会后,从卖家那里购买商品转售给买家或帮助买卖双方见面并达成交易[5]。此外,贸易中介还与具体交易活动相结合,确定交易条款,监督合同双方行为,保存交易记录;通过重新组装、添加信息、质量担保等方式提升产品价值,为最终使用做准备。Dasgupta和Mondria(2018)开发一个动态的两国模型,发现在产品质量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贸易中介可有效减轻质量不确定性带来的消极影响,其重要性与信息不对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9]。此外,部分研究还发现在产品差异化较大的领域,生产者更有可能使用贸易中介来出口。郑小碧(2019)利用中国数据研究后发现,贸易中介与出口市场整体经济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当企业出口经济水平较低的市场时,其更加依赖于贸易中介出口,贸易中介的空间集聚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出口[10]。Medin(2020)利用挪威制造业企业的交易数据,发现贸易中介(如批发商)通过降低固定贸易成本来帮助企业进出口,不仅有助于生产商的货物清关,而且在运输和营销代理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贸易量较小的企业往往更偏向于与贸易中介合作,而贸易量较大或贸易量大于某一阈值的企业则倾向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11]。铁瑛和刘逸群(2021)研究发现贸易中介主要通过降低出口固定成本和信息溢出来减轻信息不对称,影响持续性和临时性出口的发生,与不稳定出口发生的概率具有正相关联系,但与其中一次性出口的概率具有负相关联系[12]。葛新庭和谢建国(2022)利用中国数据发现贸易中介有助于企业出口质量升级,分散企业风险,阻断金融危机等外在冲击对企业出口质量的不利影响[13]。Marco等(2022)基于多国数据研究国际市场上选择直接或间接通过中间商进行贸易的公司的生产率水平的异质性,发现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即使无法负担直接贸易的固定成本,也可通过与贸易中介的合作进入国外市场,贸易中介则成为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了解其出口效率和外国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14]。

此外,在关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研究中,Besede和Prusa是贸易领域最早关注到企业进出口持续问题的学者,之后大量研究者受其影响开始探讨这一话题,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才慢慢兴起[15]。Besede和Prusa(2006)基于美国出口数据发现美国贸易持续时间较短,如果一个企业从一开始能在出口市场上生存下来,渡过出口危险期后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中断的稳定出口。国内关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研究起步较晚。邵军(2011)采用中国企业出口数据及生存估计法,发现企业出口片段均值不足3年、中值只有2年,企业初始贸易额、目的地整体经济水平等因素明显改变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存活率或失败率[16]。Kostevc和Kejžar(2020)使用斯洛文尼亚的贸易数据,认为企业与出口目的国的双边FDI流入/流出提高了企业在该市场的出口存活率,当企业为特定市场提供多种产品时,出口失败的风险下降6%;当企业向多个市场出口同样的产品时,出口失败的风险下降47%[17]。因此,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作用大于出口产品多样化。魏昀妍和程文先(2021)利用中国数据研究后发现,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企业的出口风险,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且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老年企业(经营时间超过30年)、国有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较大[18]。程凯和杨逢珉(2022)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影响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存活率,并主要通过影响进口中间品的两个因素(降低价格和增加品种)来降低企业出口失败率,最终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19]。

综上,学者们阐述了多种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作为直接影响企业出口方式之一,贸易中介向更多企业提供从事对外贸易的机会,帮助企业缓解出口压力,但至今鲜有关于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在关于贸易中介的现有文献中,大部分研究侧重于企业生产率水平、信息不对称和出口固定成本等。本文的可能贡献包括:一是对已有贸易中介文献的扩展,除考察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外,还验证分析其中可能的中间传导机制;二是已有研究主要选择2005年之前,考虑到2004年7月1日以前企业进出口外贸经营权实行审批制度,使用2005年之前的数据易高估贸易中介的影响作用,故以2005年作为企业出口数据的起始年份,从而使研究本身更具普适性;三是由于贸易中介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继续从地区、属性和市场多元化水平等方面对此结果予以异质性分析,确保更深入细致地探讨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贸易中介掌握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少交易中的“搜寻和匹配”成本,降低企业出口失败率,延长出口持续时间[5]。借鉴陈勇兵等(2012)的研究,本文将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定义为企业从开始出口一直到出口失败的无中止的时间长度[3]。在面对关税减让、汇率波动等外部冲击时,企业在不同出口模式下的出口行为会随之改变,从而影响是否与贸易中介继续合作[20]。在面临货币升值时,直接出口企业的对策主要来自大幅削减交易产品数量,而不是降低产品价格;相对而言,间接或混合出口方式的企业的交易产品数量下降幅度较小。这说明间接出口的固定成本较低,企业趋向于通过改变产品组合方式来降低汇率的不利影响,交易总额较为稳定。此外,贸易中介还缓解信贷约束带来的消极影响,因而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间接出口或混合出口[21]。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市场需求疲软,企业信贷约束加剧、融资困难、出口大幅下滑,不同出口方式的企业数量都有所减少,间接出口企业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在遭受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为解决资金周转等难题,企业选择快速售出商品。而贸易中介长期处理产品营销问题时积聚大量市场信息并影响产品的最终价格,外部冲击严重时市场极度不稳定,贸易中介的议价能力增强,其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因此,贸易中介在企业遭遇外部冲击时可缓解其骤增的出口压力。

研究假说1:贸易中介可帮助出口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和发展约束造成的出口压力,提高企业出口存活率,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起到积极作用。

国内外学者一直认为出口市场多元化是分散出口风险、弱化外部冲击和稳定企业出口的有效方式。如果企业同时采取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将提高其未来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22]。这主要是由于采用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的模式的企业进入新出口目的地的成本降低所致。因此,为获取高额利润,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进一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分散贸易风险,降低在出口市场的失败率。此外,贸易中介集聚可有效提升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概率,促进市场、企业和产品信息的流转,从而增加间接出口和混合出口的企业数量,还扩展目的地数量[10]。出口的风险与企业的出口市场数量呈负相关联系。换言之,企业出口失败率随出口目的地数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出口目的地数量的减少而升高[23]。因此,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的高低显著影响企业在出口市场的存活率,出口到市场分散的地区明显有助于企业降低出口退出风险[24]。如果发展中国家能提高企业出口存活率、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那么企业的出口业绩将大大提高,保持甚至提升出口国地位[24]。

研究假说2:贸易中介可帮助企业提高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分散企业出口风险,降低出口失败率,有利于企业从知识外溢中获益,从而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起到正面影响。

相比于本土企业,外资参与的企业往往具有更高的出口存活率且出口持续时间更长。一般而言,外资企业在与国外的联系中更占优势,拥有优秀的技术、管理、营销人员等,在出口市场的持续时间较长,因而无需花费较高的价格通过贸易中介出口来降低出口失败率。本土企业在外贸出口中遇到不少问题(如融资困难、出口渠道不畅、人才欠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等),更有可能主动通过贸易中介出口。企业所在地区对企业的出口影响也较大。众所周知,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减反增并逐渐演变为大范围的发展失衡,这一状况严重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25][26]。自对外开放以来,造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对技术密集型工作岗位和劳动力流动诸多限制的放开[25]。中西部地区技能型劳动力的流失使其发展愈加缓慢,而东部地区大量吸引技能型劳动力加速了经济建设进程,最终进一步拉大二者的发展差距。长期以来,东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都高于中西部地区[26]。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差、与海外市场联系较少,即使是从事国际出口贸易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其规模往往较小、发展起步较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对自身的帮助较大,有利于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而东部地区的出口企业与海外市场联系紧密,同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较小,拥有前沿的生产技术,生产率水平更高,具备一定的自主出口能力,通过贸易中介出口对其出口持续时间的边际效用不如中西部地区企业显著。

研究假说3:就不同属性和不同地区的企业而言,本土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更有可能从中获益,对其出口持续时间的正向影响较为明显。

四、数据说明与特征事实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以2005年为研究样本起始年份,主要是考虑到2004年6月之前企业进出口外贸经营权实行审批制度,2004年7月之后采取备案登记制度,企业可自主选择出口方式。采用2004年之后的数据可更加准确地估计贸易中介作用,使研究结果更具普适性。参照Yu(2015)的研究,清洗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并对海关数据库进行年度整合计算,通过企业名称、出口年份、企业邮编及电话号码后七位数将处理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进行匹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左删失。如果企业在2005年出口,那么我们就无法保证企业在2005年之前没有出口,进而无法观察到企业出口的具体起始年份。为此,借鉴陈勇兵等(2012)的方法,直接将左删失的观测值予以删除处理,即仅保留2005年未曾出口而2006—2014年有出口记录的企业样本,出口持续时间片段最长的为9年。(2)右删失。样本数据终止于2014年,2014年之后的企业出口情况无法了解。为此,采用K-M生存分析法估计企业存活率和失败率。(3)企业多个出口持续片段。部分企业出口海外市场后停止出口,但退出该市场至少一年后又重新出口,所以同一企业可能存在多个出口持续片段。大量的研究表明,即使企业经历一个或多个出口持续时间片段,把企业第1个出口片段当作唯一的出口片段的处理方法和将企业多个出口片段视为互不相关的出口片段的处理方法得出的出口片段分布特征相类似。因此,为避免样本遗漏问题,本文假定企业的多个出口片段互不相关。

(二)统计分析

1.企业出口方式。表1显示,出口企业既存在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又存在于海关数据库,除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年份外,其数量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考虑到数据样本的左删失问题,在删除2005年出口企业后,发现上述趋势基本保持不变。由于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缺失出口交货值这一指标,无法计算该年直接出口和混合出口的企业数量,故所用样本仅包含直接出口和混合出口两种方式。从第4、5列看出,虽然直接出口的企业数量及占比大于混合出口,但通过贸易中介混合出口的企业占比一直高于28%。如果没有贸易中介,大量企业将减少出口甚至无法出口海外市场,足见其对企业出口方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出口企业的数量骤降,2009年直接出口企业大幅下降,但混合出口企业不降反升。可见,当面临外部冲击时,更多的企业会选择与贸易中介合作,以降低出口风险、提高出口存活率。

表1 企业出口方式

2.企业出口片段类型及时间长度。表2显示,在109829家出口企业中,大概79.25%的企业在2005—2014年只有1个出口片段,即企业首次出口后要么持续出口,要么中止而不再出口海外市场。2个出口片段的企业20002家,意味着它们退出海外市场至少1年后又重新出口,其占比约为18.21%。而3个及以上出口片段的企业仅为极少数,不足总体企业的3%。这表明绝大部分企业只有一次出口机会,退出海外市场后难以再次出口,因此企业应重视出口的连续性,不轻易放弃出口市场。

表2 企业出口片段类型

表3显示,在全样本中,55.64%的企业出口持续时间长度仅1年,21.44%的为2年,7.47%的为3年,只有少数的企业持续出口海外市场4年及以上。在第1个出口片段和仅有1个出口片段的企业样本中,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分布均与全样本类似。具体而言,55%以上的企业出口片段只有1年,约20%的为2年,7%的为3年,仅20%以下的企业出口片段达到4年及以上。这一结果证明了前文观点,即把企业多个出口片段视为互不相关的持续时间段的全样本与企业第1个出口片段和仅有1个出口片段的子样本的存活时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由此反映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总体上较短,大多数不超过2年。

基于以上公式,本文利用stata软件对不同样本、不同出口方式、不同地区及不同属性的企业分别做出口生存函数估计。图1呈现了K-M生存估计函数的企业出口存活率曲线。左上方图显示,不同样本的企业出口存活率曲线总体趋势较接近,企业出口在初始年份失败率最高,存在负时间依存性。仅有1个出口片段的企业出口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全样本和第1个出口片段企业),而第1个出口片段企业的出口存活率低于其他两类(全样本和仅有1个出口片段企业)。不过,上述三个样本都显示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为2年。右上方图按照出口方式将全样本企业分为直接出口和混合出口两组并分别做出口生存函数估计,发现通过贸易中介混合出口的企业在延长出口持续时间的表现上优于不通过贸易中介直接出口的企业,前者的出口存活率明显高于后者。左下方图按照地区将全样本企业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组并分别做出口生存函数估计,发现东部地区的企业出口存活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出口前3年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存活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之后两者才十分接近。右下方图按照属性将全样本企业分为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两组并分别做出口生存函数估计,发现外资企业的存活率高于本土企业,即外资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出口表现优于本土企业。外资企业在出口第1年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存活率差距较小,而第2年明显超过本土企业,意味着外资企业相比本土企业能更好地缓解较高的出口失败率问题。

五、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目前,研究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连续时间相关的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另一种是与离散时间相关的补对数-对数模型(Cloglog)。这两种模型的变量都是风险率。我们将前文的匹配数据转换成生存数据且为离散状态,故选择补对数-对数模型,并设定以下的模型:

cloglog(1-hijt)=β0+β1Intermediaryijt+βkX+μj+μt+ε

其中,j是省份,t是年份,被解释变量cloglog(1-hijt)是省份j的企业i在t年出口海外市场的失败概率,解释变量Intermediaryijt为企业是否通过贸易中介进行出口并用虚拟变量0或1表示,X是控制变量,μj、μt是省份和年份固定效应,ε是扰动项。β1表示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总体影响,如果其系数符号为正,证明贸易中介提高了企业出口失败率,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存在负向影响。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企业出口持续时间(cloglog(1-hijt)),以年衡量。这里,将企业出口失败的年份设定为1,保持出口的年份设定为0,2014年保持出口片段的每一年也都设定为0。

2.解释变量:贸易中介(Intermediaryijt)。它是指从卖方低价买入产品再高价出售给买方来赚取差价或帮助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平台。本文基于匹配数据,采用綦建红和李丽丽(2018)的方法设定贸易中介虚拟变量,当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时赋值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1)全要素生产率(ETFP),以LP法衡量;(2)初始出口额(IEA),以企业刚建立出口关系时的交易总额衡量;(3)融资约束(EFC),以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与企业资产总计的比值测度;(4)出口强度(ES),以出口交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值衡量(取对数值);(5)企业年龄(Age),以企业出口当年年份与成立年份之差衡量(取对数值);(6)企业规模(Size),以企业全年平均雇佣人数衡量(取对数值);(7)利润率(Profit),以企业营业利润与销售额的比值衡量(取对数值)。

六、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表4是在控制固定效应的前提下分别引入核心解释变量和多个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1)列仅加入贸易中介,发现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显著降低其出口失败率,优化了企业海外出口市场的表现。(2)—(4)列在前述基础上加入全要素生产率、初始出口额等控制变量,发现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风险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但显著性和方向不变。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初始出口额、出口强度、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和利润率与企业出口风险呈负相关联系,而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风险呈正相关联系,表示融资约束的增加提高了企业出口失败率,进而抑制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延长。

表4 基准回归结果

(二)稳健性检验

本文利用第1个出口片段和仅有1个出口片段的企业样本进行回归,发现所有变量的符号及显著性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说明基准估计较为稳健。表5的(1)、(2)列显示,在不同样本中,企业出口失败率与贸易中介和除融资约束外的控制变量都呈负相关联系,而与融资约束呈正相关联系。比较(1)、(2)列后可见,在仅有1个出口片段中,企业是否通过贸易中介出口对其出口存活率的影响更大,对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作用更明显。(3)、(4)列分别是Probit和Logit的回归结果,发现所有变量的符号及显著性也与基准估计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就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企业出口失败率的影响程度而言,Probit模型中的贸易中介及控制变量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弱于Logit和补对数-对数模型。(5)列是更改核心解释变量衡量方法后的回归结果,以进一步检验基准估计的稳健性,发现贸易中介和所有控制变量的显著性及符号方向不变,再一次证明基础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三)内生性分析

本文采用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分析解释变量可能存在选择性偏误的内生性问题。其中,企业是否通过贸易中介出口可能不是随机行为,而与企业自身特征相关联。为克服以上问题,采用倾向得分法,将匹配数据随机排序后按照1∶1、1∶3、1∶5、半径匹配等进行处理(回归结果见表6所示),发现贸易中介的估计系数符号及显著性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再次表明贸易中介这一途径的使用可明显提高企业出口存活率,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表6 内生性分析结果

(四)中介机制检验

本文基于匹配数据来计算企业层面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指标(Md)。这里,采用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的绝对指标(Md1)和相对指标(Md2),以间接验证贸易中介降低企业出口失败率、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作用机制。绝对指标是企业出口市场数量,相对指标是企业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HHI)。HHI越低,说明企业出口市场的范围越广,市场多元化水平越高;HHI越高,说明企业出口市场的范围越窄,市场多元化水平越低。

表7报告了中介作用机制的总体验证结果。(1)列表明贸易中介明显降低了企业出口失败率。(2)、(4)列表明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显著增强出口市场绝对多元化水平和相对多元化水平。(3)、(5)列在(1)列的基础上分别加入Md1和Md2,发现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失败率的系数依旧显著为负,贸易中介的系数的绝对值减小,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的提高可降低企业出口失败率,分散出口风险,增加企业出口存活率,证明出口市场多元化是贸易中介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中介机制。

表7 中介机制检验结果

(五)异质性分析

表8的(1)、(2)列给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证明贸易中介对不同地区的企业出口持续时间都具有正向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更强。融资约束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存活率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说明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海外出口市场的生存率关联程度较低。相比于东部地区,除贸易中介外,出口强度也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出口存活率。此外,企业按照属性划分为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两类,发现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的影响程度与其属性存在联系。贸易中介对两类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本土企业的作用更强。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和利润率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联系,且对本土企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外资企业。考虑到市场多元化水平是贸易中介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主要机制,因而将其纳入异质性分析中。为此,全样本按照HHI划分为市场多元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前50%)和市场多元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后50%)(见表8的(5)、(6)列所示),发现贸易中介在市场多元化水平较高的样本中对企业出口失败率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可能是因为这部分企业倾向于根据自身特点通过贸易中介出口来进一步放大优势,从而出口到更加分散的国家或地区,以降低风险。

表8 异质性分析结果

七、结论与启示

本文对贸易中介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展开分析,得出以下的3点结论:(1)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起到正向作用,且该作用通过了一系列检验;(2)就异质性企业而言,贸易中介对本土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3)通过对贸易中介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之间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能增强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提高企业出口存活率,这一影响机制是造成贸易中介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呈正向作用的主要途径。

本文得到的启示:企业通过贸易中介出口对其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起到积极作用,利用贸易中介出口对出口存活率较低的企业而言是更加现实的选择。因此,重视贸易中介并正确引导企业出口是有效改善企业出口、发挥出口持续作用的关键所在。对政府而言,应适度放松对贸易中间商的限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贸易中介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贸易中介的优势地位。对企业而言,应正确认识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没有出口经验的企业可考虑与贸易中介合作,尝试开拓海外市场,初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状况;已有出口经验的企业可通过贸易中介扩展出口市场数量,提高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分散出口风险、积累出口经验,以更高效率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

猜你喜欢
失败率持续时间存活率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种植体早期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失败率33%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失败率33%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把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