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害对草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2023-11-13 12:10吴一鸣辽宁省北票市林业和草原事务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害鼠鼠类鼠害

文│吴一鸣 (辽宁省北票市林业和草原事务服务中心)

鼠害在很大程度上削减草原的产草量,因此做好鼠害防治工作对整个草原地区而言至关重要,如果无法第一时间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就会造成草原地区自然资源流失,阻碍经济发展,面对一些拥有大范围天然草原地区,鼠害产生不但会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而且会影响当地部分居民经济收入。因此,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和制约草原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从根本上抑制草原鼠害。

一、鼠害种类和负面危害

1.种类。据我国初步调查显示,在我国发现的草原鼠类达200多种,草原上所存在的种类足有百余种,东北地区以黑龙江为例,草原鼠类有十余种,包括大仓鼠,草原鼢鼠、东北鼢鼠、长爪鼠、黑线仓鼠、东方田鼠等诸多鼠类,其中草原鼢鼠和东北鼢鼠属于草原害鼠。在我国西北地区,单是青海地区草原鼠危害面积已达到800多万平方米,高原鼠、高原鼢鼠是作为西北地区草原两大主要害鼠,并且作为高原地区存在的害鼠,生存能力较强,危害性更大,据相关数据显示,一只成年高原鼠一天可吃80克左右草量,此外,高原鼠繁殖能力强大,增长速度惊人,对西北地区草原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2.害鼠危害。草原害鼠通过对土壤的挖掘和盗用,降低草原原有生命力,其次,草原害鼠的盗洞行为使草原覆盖面积减少。草原害鼠在进行挖掘行为时,会将下层土壤推至上层形成土丘对地面牧草造成掩埋,并且因为下层土壤营养缺乏,只能生长一些杂草,草原原有生物对此并不喜欢,这也会造成草原原有生物缺失,导致生态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常见的草原鼢鼠等一些害鼠常年在土壤下层活动,相比于在地面活动的害鼠,地下害鼠所造成的土丘更大,当此类土丘数量增加形成土丘片时,会造成草原区域,寸草不生,致使牧草绝种无法丰收。此外,一些草原鼠在秋季丰收时,开始囤积牧草,造成草原地区原有畜产量减少,致使牧区居民生产力降低,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草原害鼠在草原上频繁活动,造成草原裸露面积加大,降低土壤含水量,加快土壤水分蒸发速度,草原生长受到严重阻碍。

此外,草原害鼠的啃食行为,导致草原植被退化,害鼠啃食植物原有根系,使草原植物无法正常汲取营养,导致大量地上植物死亡,造成草原沙漠化。我国西北地区,高原害鼠对草原危害更加严重,高原鼠恐怖的繁殖力以及食草能力,对高原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破坏西北地区整个草原生态平衡。

二、鼠害的防治措施

1.双重防治措施。针对草原所存在的鼠害,可以利用捕鼠夹、捕鼠笼、枪击等物理方式进行防治。此外,可以利用毒诱、熏蒸等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鼠害防治。但是,草原鼠害大面积发生后,因为数量多、范围广,因此,很多地区无法采取利用物理工具进行鼠害防治。目前,很多地区采取化学防治方法利用二氧化硫和磷化铝等化学物质进行熏蒸,达到短时间内草原鼠密度降低。化学防治因其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得到各地区更好地推广使用。

2.科学防治。草原鼠害防治从生物和生态类两方面进行,生物类有效防治,是根据草原中动植物和草原鼠类之间的关系,对草原害鼠展开针对防治,其核心举措包括利用微生物灭鼠等措施。正式灭鼠阶段,给鼠类接种带有疾病的微生物,之后通过接种鼠类在其整个鼠群进行传播,达到根除鼠害的效果。此外,利用鼠类天敌达到鼠害灭除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

利用生态学防治,其核心是结合鼠类日常生活习性对此进行针对性破坏,从科学的角度制定鼠害防控措施,从根本上帮助草原土壤提高质量,规避草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发生,从破坏害鼠所适应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步开展分区放牧以及对畜牧管控,即使以上诸多措施并没有办法根除鼠害,但是破坏鼠类所适应的生存环境,可以实现部分地区草原鼠害根除效果。

3.加强鼠害重视。草原鼠害能否有效防治直接决定整个草原地区生态环境能否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牧区经济的增长,这些举措的实施需要结合当地有关部门正视草原鼠害。草原鼠害治理,不是一朝一夕,是一项长期艰苦奋斗的工作,并且,这并不是仅凭一个部门能够解决,需要诸多部门,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因此,必须从相关管理人员层面加深对草原鼠害的重视,转变思想意识,加强草原鼠害控制。

4.制定明确方案。面对不同地区鼠害防治,要求防治人员,结合各地不同情况,分地分区制定科学灭鼠方案,通过对鼠害地区实地考察,落实每一阶段治鼠工作,明确各阶段工作人员责任,根据不同草原鼠害类型,开展有效治鼠措施,不断提升鼠患地区防治措施。

5.遵守制度规定。近几年,草原地区相关单位,为保证草原鼠害防治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各级单位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和办法,将具体制度落实到每个负责人身上,以此来提升整个地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和实施效率。

6.全面治理。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投入成本低且安全的措施实现整体化鼠害防治措施。但是,想要从根本解决鼠害防治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科学方法将鼠害防治工作和植被恢复工作同时进行,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并在此防治措施中需要推进生物酵母进程,加快科研成果,扩展一体化发展,为后续草原草场植被的恢复提供技术支持。除了科技运用,防治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原始人工捕捉,加强生物防治,发挥微生物防治效果,从多方面开展草原鼠害防治工作。

三、草原建设和管理

1.及早预防鼠害。面对不同地区存在的鼠害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季节原因,使得植被生长,同时鼠患也在增加,为保证植被覆盖率和生态平衡,各个地区应当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按照分级负责,加强部门之间合作,确保整个防治工作有效、有序开展。

2.做好鼠患防治宣传。加强防治队伍建设,落实到每一位防控工作人员,确保整个草原鼠害防治措施能够顺利进行。加大防治草原鼠害宣传范围。发挥基层一线力量,采用短信、微信、电话、报纸等媒介方式发布相关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同时,定期对防治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和自我防护措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自我防控措施,防止相关人员和草原牲畜受伤死亡,确保工作人员和生产安全。

3.加快防治。当地农牧部门,应该围绕草原鼠患发展形势,进行药剂挑选、防控技术的实时更新,加强各部门对草原鼠患专业防治工作深入研究,为提高鼠害防治效率,在进行鼠害防治工作时,选择不易产生二次中毒的生物手段进行防治,以避免人畜中毒。确保能更好掌握生物投放技术,协同专业技术人员一同进行生物毒饵发放,提高整个鼠患防治工作效率和效果。

此外,当地应该针对居民投功投劳,进行专项补贴发放,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草原鼠害专项补助,将药品进行统一获取,并组织草原鼠害严重地区农牧民一同进行防治,确保草原鼠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科学规划,扩大范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很多草原沼泽开始干涸,杂草种类开始增多,绿植覆盖率低下,土壤水分蒸发严重,土壤变硬变干,为草原鼠类提供适应生存的环境条件以及食物源头。在此基础之上为草原鼠提供了适应的繁殖环境,促使鼠害生长迅速,破坏草原草场植被,导致草原沙漠化进程加快,造成区域失去放牧价值。因此,需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提升当地区域生态效益。

春季,利用生物措施对鼠类进行大面积生物诱杀;夏季,利用食物链规律联合禁牧捕杀区域草原害鼠;秋冬季,组织大批牧民开始开挖鼠洞,破坏害鼠生存环境,实现草原植被重新生长。

围绕草原原有生物规律,加强专业化治理,对不同地区、不同范围展开因地制宜科学化管控,并结合大型器械开展鼠害防治工作,确保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扩大防控范围。

面对一些草原面积较大地区,进行部分区域大范围灭鼠。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是长期工作,需要技术人员支持和专业人员参与,需要资金不断流入,因此,当地单位应当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增加资金收入。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力量,大规模开展灭鼠活动,长期遏制鼠类生长,恢复草原原有生态环境,草原生态和当地牧民协调发展,促进草原地区可持续化进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不同地区开展鼠害防治工作相关过程中,需要利用科学防治措施分析不同阶段草原鼠害所面对的问题,并制定相关制度,确保防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维护草原生态发展。此外,当地单位也应当及时转变鼠患思想认识,提高自身重视程度,将草原植被恢复工作和鼠患灭绝工作同时开展,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鼠害的防治工作,防止草原沙漠化进程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发生,争取得到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保障草原防鼠工作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害鼠鼠类鼠害
新疆南部农区鼠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灌阳县稻田害鼠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调查①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甘肃省森林害鼠综合管理对策
2015年云霄县农区鼠害监测结果
巴里坤县草原鼠害防治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