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漏斗伞属分类研究

2023-11-14 01:15杨丽枫郭耀宾魏铁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彭泽薄壁孢子

杨丽枫,王 科,杜 卓,郭耀宾,魏铁铮

(1.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 森林公园管护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3.沈阳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漏斗伞属(Infundibulicybe Harmaja)是Harmaja[1]基于杯伞属的漏斗杯伞[Clitocybe gibba (Pers.)P. Kumm.]为模式种建立的,目前隶属于担子菌门、蘑菇纲、蘑菇目、未定科,是一类具有漏斗形菌盖、长延生菌褶和水滴形光滑担孢子的腐生伞菌[1]。该属真菌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地区[1-5]。

戴芳澜[6]报道了产自我国的肉色杯伞[C.geotropa(Bull.) Quél.]和膜质杯伞[C. infundibuliformisvar. membranacea(Vahl) Massee]这两个种,分别为肉色漏斗伞[I. geotropa(Bull.) Harmaja]和漏斗伞[I. gibba(Pers.) Harmaja]的异名,是漏斗伞属种类在我国最早的报道。赵琪等[7]报道了产于我国四川的红褐漏斗伞(I. rufaQ. Zhao, K.D. Hyde,J.K. Liu & Y.J. Hao),是我国的第一个漏斗伞属新种。刘虹等[8]基于产自山西的模式发表了又一新种——红银盘漏斗伞(I. hongyinpanL. Fan & H.Liu)。徐济责等[9]发表了产自我国东北地区的粗糙漏斗伞 (I. trachysporaJ.Z. Xu, J.C. Qin & Yu Li)。He 和Yang[10]报道了我国分布的双孢漏斗伞(I. bisporaZ.M. He & Zhu L. Yang) 和椭孢漏斗伞(I. ellipsosporaZ.M. He & Zhu L. Yang)两个新种,以及另外5 个漏斗伞属种类。此外,臧穆和夏榆[11]报道了阿尔泰漏斗伞[I. altaica(Singer) Harmaja]。魏铁铮等[12]也报道了我国的碱紫漏斗伞[I.alkaliviolascens(Bellù) Bellù]。

在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大型真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漏斗伞属种类5 种,其中双孢漏斗伞、红银盘漏斗伞和细鳞漏斗伞为内蒙古新记录种。本文对这5 种漏斗伞属真菌予以描述和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收集与形态鉴定

标本采自内蒙东部地区,同时针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菌物标本馆(HMAS)馆藏的产自内蒙古自治区的漏斗伞属标本进行整理和重新观察鉴定。依据标本野外照片和采集记录信息,观察和整理标本的宏观特征。借助光学显微镜,主要观察干标本的担孢子、菌盖表皮等重要的显微特征。用手术刀片切取各部分组织,浸没在5%的KOH 溶液,置于1000 倍显微镜下观察。参照漏斗伞属各相关物种的核心形态分类文献的描述,对标本进行形态分类鉴定。

1.2 DNA 提取、ITS 序列扩增和测序

运用CTAB 法[21]提取干标本DNA。使用PCR仪,以提取物为模板,选择ITS5(5′-ggaagtaaaagtcgtaacaagg-3′)/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13]为扩增引物,对其ITS 片段进行扩增。PCR 产物由擎科生物有限公司测序。参照和对比已发表文献中各相关物种的可靠的ITS 序列(相关序列的NCBI 登录号见表1),使用MEGA-X(V10.2.6)[14],基于最大似然性分析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1000 次重复的序列回归递进(Bootstrap)得到分枝支持率。

表1 用于漏斗伞属系统发育分析的ITS 序列

2 结果

2.1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本研究获得源自内蒙古自治区漏斗伞属5 个种14 份标本的ITS 序列。从GenBank(https://www.ncbi.nlm.nih.gov) 下载了上述物种及其近缘种的可靠的ITS 序列19 条,作为系统发育分析的参照序列。以肉色香蘑[Lepista irina(Fr.) H.E. Bigelow]的2 条ITS 序列作为外群。全部35 条ITS 序列组成矩阵,通过手工比对进行排序后,采用MEGA-X 进行最大相似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用于系统发育分析的各物种ITS 序列及相关信息见表1.

经手工比对和排序的矩阵的每条ITS 序列有882 个碱基(包含缺失的碱基位点),最大相似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见图1。从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本文报道的内蒙古自治区分布的漏斗伞属种类所在分支都具有较高的支持率。根据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结合形态分类研究,将本文所研究的漏斗属标本鉴定为碱紫漏斗伞、双孢漏斗伞、漏斗伞、红银盘漏斗伞和细鳞漏斗伞 [I. squamulosa(Pers.)Harmaja]等5 个种,其中双孢漏斗伞、红银盘漏斗伞和细鳞漏斗伞3 个种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次报道。

2.2 分类学

碱紫漏斗伞

Infundibulicybe alkaliviolascens(Bellù) Bellù,Bresadoliana 1(2): 6 (2012)

菌盖直径3-4.5cm,初期平展,中央有较浅的凹陷,成熟后漏斗状,边缘有时成波状;表面褐黄色、浅褐色至黄褐色,中央有时略深,有放射状条纹,湿润时有时轻微水浸状,变干后有轻微裂纹。菌褶宽至3mm,长延生,近白色至奶油色,间距近,不等长,有时有分岔和横脉,边缘平滑。菌柄3-5×0.3-0.5cm,中生,近圆柱形,基部有时膨大,与菌盖同色或略浅,纤维质,有丝光,有纵向细条纹;实心至松软。菌肉白色至污白色,薄,肉质,松软;气味有菌香味,味道淡。担孢子印近白色。遇KOH 溶液(20%)菌盖和菌柄表面紫色。担孢子7-9.5×3.5-5 μm,近椭圆形至水滴状,无色,薄壁,表面光滑。担子22-30×5-7μm,棒状,无色至近无色,薄壁,有4个担孢子梗。囊状体未见。子实层菌髓规则,菌丝直径3-10μm,近圆柱形,无色,薄壁。菌盖表皮单层,菌丝直径5-10μm,平伏,有浅黄褐色至浅褐色的内含物,索状联合常见。

研究标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然保护区,43°33′32.07″N,117°37′21.12″E,海拔1743 m,白桦林,2018 年9 月3 日,魏铁铮、彭泽文、庄剑云和刘铁志,8670,HMAS 279979。

图2 内蒙古自治区漏斗伞属

碱紫漏斗伞的典型特征是子实体表面遇KOH溶液变紫色。这个种与常见的漏斗伞宏观形态很相似,但其担孢子长度可达9.5μm,而漏斗菇的担孢子长度体内过程小于6μm。从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来看,碱紫漏斗伞与I. kotanensisM. Ishaq, Fiaz& A.N. Khalid 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二者宏观形态也较为相似,但后者的担孢子3.8-6.7×2.6-3.6μm(Ishaq et al. 2019),显然小于碱紫漏斗伞的担孢子。

双孢漏斗伞

Infundibulicybe bisporaZ.M. He & Zhu L.Yang, Mycologia 115: 702 (2023)

菌盖直径3-6cm,初期平展,中央有凹陷,后凹陷加深,成熟呈漏斗形,有时边缘呈波曲状;表面中央浅褐色,周围略显褐色至浅黄褐色,边缘颜色浅,不黏,光滑,湿润时呈轻微水浸状,边缘有时有放射状的沟纹。菌褶宽至3mm,长延生,近白色至奶油色,间距近,不等长,边缘平滑。菌柄3-6.5×0.3-0.8cm,中生,近圆柱形,基部有时略有增粗;表面不黏,有微小纤维状绒毛,湿润时轻微水浸状,有细小纵向条纹,有时有丝光;近白色、奶油色至略显褐色;中央松软,纤维状。菌肉薄,近白色至污白色,肉质,松软;气味不显著,味道淡。担孢子印近白色至奶油色。担孢子4-6×3-4.5μm,近椭圆形至水滴形,无色,薄壁,表面光滑,稀少。担子16-24×4.5-6.0 μm,棒状,无色至半透明,薄壁,多数有2 个孢子梗,少数4 个孢子梗。囊状体未见。子实层菌髓规则,菌丝直径3-10μm。菌盖表皮单层,菌丝直径4-10μm,近圆柱形,平伏,内含浅褐色色素。索状联合常见。

研究标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43°31′09.58″N,117°11′03.23″E,海拔1315 m,沙地云杉林,2018 年9 月4 日,8778,HMAS 255506;魏铁铮、彭泽文、庄剑云和刘铁志,8782,HMAS 290092;8791,HMAS 255508;43°30′51.16″N,117°10′45.80″E,海拔1342m,沙地云杉林,2018年9 月4 日,魏铁铮、 彭泽文、 庄剑云和刘铁志,8826,HMAS 290112。

双孢漏斗伞的典型特征是担子通常具有2 个担孢子梗,仅少数情况下有4 个担孢子梗。He &Yang(2023)描述这个种的菌盖黄褐色至红褐色,担孢子大小为6-11.5×4-6μm。本研究发现的标本菌盖颜色较浅,呈轻微水浸状,推测是由于浸水造成的脱色。另外,本研究标本的子实体不成熟,担孢子数量稀少且较小。这个种在宏观形态和系统发育上与漏斗伞、红银盘漏斗伞和大孢漏斗伞(Infundibulicybe macrosporaM. Ali, J. Khan, Niazi & Khalid)等种类相近。然而,双孢漏斗伞的担孢子明显比漏斗伞和红银盘漏斗伞的担孢子大,而大孢漏斗伞的担孢子可达10-13×6.2-9μm (Ali et al. 2020),明显大于双孢漏斗伞的担孢子。

菌盖直径3-7cm,初期浅漏斗状,成熟后漏斗状,边缘有时成波状;表面奶油色、浅黄褐色,浅褐色至黄褐色,中央有时略深,边缘有放射状条纹,湿润时有时轻微水浸状,变干后有有时有轻微裂纹。菌褶宽至3mm,长延生,近白色至奶油色,间距近,不等长,有时有分岔和横脉,边缘平滑。菌柄3-5×0.3-0.5cm,中生,近圆柱形,基部有时膨大,近白色至与菌盖同色或略浅,纤维质,有丝光,有纵向细条纹;实心、松软至中空。菌肉白色至污白色,薄,肉质,松软;气味有菌香味,味道淡。担孢子印近白色。担孢子4.5-7×3.5-4.5μm,近椭圆形至水滴形,无色,薄壁,表面光滑。担子23-27×5-7μm,棒状,无色至近无色,薄壁,有4 个担孢子梗。囊状体未见。子实层菌髓规则,菌丝直径4-15μm,近圆柱形,无色,薄壁。菌盖表皮单层,菌丝直径3-8μm,平伏,有略显褐色的内含物,索状联合常见。

研究标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然保护区,43°31′23.06″N,117°34′07.47″E,海拔1280m,落叶松、白桦和柳属混交林,2018 年9 月2 日,魏铁铮、彭泽文、庄剑云和刘铁志,8603,HMAS 279938;117°32′12.53″N,43°32′44.29″E,海拔1673m,白桦林,2018 年9 月3 日,魏铁铮、彭泽文、庄剑云和刘铁 志,8722,HMAS 255494;8728,HMAS 290061;8744,290068;巴林右旗,赛罕乌拉保护区,正沟,44°13′05.99″N,118°44′23.74″E,海拔1168m,白桦、黑桦和山杨阔叶林,2018 年9 月7 日,彭泽文、庄剑云和刘铁志,31,HMAS 290169。

漏斗伞的菌盖和菌柄的颜色变化很大,可以从奶油色至红褐色。He & Yang(2023)的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界定的漏斗伞为复合种,存在5个进化分支,其中在我国分布的漏斗伞存在3 个进化分支。本研究的所依据的序列与产自北美的漏斗伞的序列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个种与大孢漏斗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后者的担孢子明显大于漏斗伞的担孢子。

红银盘漏斗伞

Infundibulicybe hongyinpanShanxi Univ. J.,Nat. Sci., Edit. 2019(1): 277 (2018)

菌盖直径6.5-11cm,成熟后漏斗状,边缘有时呈波状,有时开裂;表面肉褐色至褐色,有时因潮湿而褪色成浅褐色至黄褐色,边缘有轻微放射状条纹。菌褶宽至3mm,长延生,近白色至奶油色,间距近,不等长,边缘平滑。菌柄3-5×0.3-0.5cm,中生,近圆柱形,基部有时膨大,与菌盖同色或略浅,纤维质,有丝光,有纵向细条纹;实心、松软至中空。菌肉白色至污白色,薄,肉质,松软;气味不显著,味道淡。担孢子印近白色。担孢子6-8×4.5-6μm,近球形至水滴形,无色,薄壁,表面光滑。担子28-38×5-8μm,棒状,无色至近无色,薄壁,有4 个担孢子梗。囊状体未见。子实层菌髓规则,菌丝直径4.0-15μm,近圆柱形,略膨大,无色,薄壁。菌盖表皮单层,菌丝直径3-8μm,平伏,有浅黄褐色至浅褐色内含物,索状联合常见。

研究标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然保护区,117°32′12.53″N,43°32′44.29″E,海拔1673m,白桦林,2018 年9 月3 日,魏铁铮、彭泽文、庄剑云和刘铁志,8708,HMAS 255493;8743,HMAS 255499。

红银盘漏斗伞的典型特征是有较大的子实体,菌盖通常为较深的褐色,担孢子近球形至水滴形。这个种在形态和系统发育上与I. geotropa(Bull.)Harmaja 的较为接近,二者都有近球形的担孢子,但后者菌盖的颜色通常较前者浅。本研究发现受环境条件影响,这个种不同个体的菌盖颜色可以存在很大的颜色差异,因此,其准确鉴定主要基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

细鳞漏斗伞

Infundibulicybe squamulosa(Pers.) Harmaja,Annales Botanici Fennici 40 (3): 217 (2003)

菌盖直径3-6.5cm,初期平展且中央凹陷,后凹陷加深,成熟后宽漏斗形至漏斗形,边缘通常呈波曲状,有时开裂;表面黄褐色、红褐色至褐色,中央与四周颜色差异不明显,不黏,光滑至有纤维状绒毛,成熟后有细微纤维状小鳞片,湿润时呈轻微水浸状,边缘有放射状的条纹。菌褶宽至4mm,长延生,近白色至奶油色,间距近,右二分叉,边缘平滑。菌柄3-5.5×0.3-0.7cm,中生,近圆柱形,基部有时略有增粗;表面浅褐色、红褐色至褐色,不黏,有微小纤维状绒毛,有细小纵向条纹,有时有丝光湿润时轻微水浸状;中央松软至空心,纤维状。菌肉薄,近白色至污白色,肉质,松软;气味不显著,味道淡。担孢子印近白色至奶油色。担孢子6.0-10×3.5-4.5μm,近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无色,薄壁,表面光滑。担子16-22×5.0-6.0μm,棒状,无色至半透明,薄壁,有4 个孢子梗。囊状体未见。子实层菌髓规则,菌丝直径4-10μm。菌盖表皮单层,菌丝直径3-10μm,近圆柱形,有时略膨大,平伏,内含浅褐色色素。索状联合常见。

研究标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43°31′09.58″N,117°11′03.23″E,海拔1315 m,沙地云杉林,2018 年9 月4 日,魏铁铮、彭泽文、庄 剑 云 和 刘 铁 志,8762,HMAS 255505;8765,HMAS 290079;8795,HMAS 255510;43°30′51.16″N,117°10′45.80″E,海拔1342m,沙地云杉林,2018年9 月4 日,魏铁铮、 彭泽文、 庄剑云和刘铁志,8804,HMAS 255512。

细鳞漏斗伞的典型特征是菌盖表面黄褐色、红褐色至褐色,有纤维状小鳞片。在系统发育上,这个种与漏斗伞和大孢漏斗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后二者菌盖都缺乏显著的纤维状小鳞片。He 和Yang[10]在报道我国漏斗伞属真菌时,引证了一份产自云南的细鳞漏斗伞的标本 (ZMHe74) 及其ITS 序列(OP964651),但未提供形态描述及其他相关信息。本文提供了这个种的形态特征。

3 讨论

漏斗伞属种类在形态上的变化范围较大,给这个属物种的形态鉴定造成很大困难。同一物种的菌盖颜色易受子实体含水量和环境湿度的影响,不同采集物,甚至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色差,在鉴定时,需要结合其他形态特征,加以仔细甄别。另外,子实体的发育状态,尤其是担孢子的成熟度,也影响着这个属的准确鉴定。此外,基于ITS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鉴定可以有效地区分大多数漏斗伞属种类,为相似种的区分和解决复合种等分类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与我国西南地区等主要林区相比,内蒙古和华北地区的漏斗伞属真菌的资源调查和分类研究相对薄弱。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预见本地区将有更多的该属真菌种类被发现。

猜你喜欢
彭泽薄壁孢子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Particle captured by a field-modulating vortex through dielectrophoresis force
Effect of Joule heating on the electroosmotic microvortex and dielectrophoretic particle separation controlled by local electric field*
磁流变液仿生薄壁吸能管及其耐撞性可控度的研究
超小型薄壁线圈架注射模设计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种薄壁件的加工工艺介绍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彭泽 “3+X”让基层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