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体系 提升育人品质
——北京市丰台区第八中学“至真”课程优化的实践与思考

2023-11-14 06:56王建婷北京市丰台区第八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立德课程体系育人

王建婷 _ 北京市丰台区第八中学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专家指出,课程整体育人是当下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培养人和如何培养人的社会回应和教育映射。北京市丰台区第八中学始终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坚守育人目标,引领课程育人,不断丰富与完善“至真”课程体系。

1.细化育人目标

我们系统研读了2014年以来关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资料,以及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均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基于立德树人总任务,通过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整体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

基于立德树人总任务和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我们开展自下而上的“我心目中的至真少年”研讨活动。大家经历了几轮“独立思考—同伴研讨—干部提炼—专家指导—师生认同”的研究过程,最终整合成了“培养知行合一的新时代至真少年”的学校育人目标,具体描述为:健身心、尚品德、善学习、懂合作、会审美、求创新。学校以此作为一级目标,系统构建了新时代“至真”少年培养的三级目标体系。

2.迭代课程体系

育人目标体系的明晰,让我们对进一步构建课程变得更加有底气。多次研讨论证后,我们基于贯通培养和融合育人的课程建设总思路、基于“五育”并举理念、基于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校课程特色,系统构建了“五育”并举的“三层级五领域”的“至真”课程体系(如下图)。课程体系与学校育人目标紧密相连,解决了之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双减”阶段,我们将课后服务课程视为课内学习的重要延伸和补充,视为学校特色育人的重要载体。学校在“五育”并举的“三层级五领域”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统筹校内外资源,统筹课内课后两个时段,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构建课内课后服务协同的课程连续体,实现了两类课程的贯通。学校课程模型中的虚线代表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课程的融通。

3.完善课程设置

学校基于“至真”课程的新思考,进一步完善了“至真”课程的设置与安排。按照北京市课程设置的文件要求,学校基础课程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拓展课程的必修课程统筹时间分年级设置,拓展课程的选修课程在课后服务中进行,各学科在不同年级的学时进行统筹安排。

其中,基础课程中的课后服务课程主要包括课业辅导和洁美课程;拓展课程中的创客、戏剧等必修课程安排在课内实施,花香、生态养殖等选修课程安排在课后服务时间,供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愿选择参加。同时,拓展课程中的课内和课后服务课程,很多都是融通的,没有严格的界限。

4.优化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上,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基础课程创新化实施、拓展课程融合化实施、个性课程特色化实施、课后服务课程一体化实施的路径。

以拓展课程的融合化实施为例。学校将五个领域课程育人目标与丰台八中学子形象的内涵进行关联,开发了凸显“融合理念”的六大特色课程群。六大课程群的构建以学习方式为核心,在充分遵循学科自身逻辑的基础上,提倡跨学科整合主题学习;将学习方式相近或者相融的学科组合在一起,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构,还通过课程群的整体构建,从学习关系、场域、评价等方面形成整体变革和提升,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和育人样态。

以节日课程为例,此课程整体框架包括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冬至6个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都设有微课程群。例如,“清明节”课程,以节日、节气、节律三部分来诠释清明的内涵。其中,“清明是一个‘节日’”,大家是这么思考的:清明节是一个家庭聚会的节日,亲人团聚,敬老孝亲,传承家风。清明节时不仅跟在世家人团聚,还要跟亡故的祖先、亲人对话,祭奠追思,感恩先人。清明节不仅追忆自己的祖先,同时追思英雄先烈,重温英雄事迹,感受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因此,我们开发了追念、家风家训、缅怀、诗文等微课程。这些微课程涉及语文、生物、体育、历史、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实践。

在课时安排上,我们打通了课内课时和课后服务时间,采用长短课方式实施。例如,在“沉浸式”体验环节,我们统筹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班团队会课时和课后服务时间,全体学生走班体验每一项微课程。

课程结束后,学生会依据《“至真”少年成长手册》完成“学习效果评价”。学校正是通过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诊断在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评价结果不断优化课程的顶层设计、课程实施及教师的培养机制,以评价带动整个课程体系的内生式发展,以落实国家的育人要求、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学校聚焦课程建设,将党的意志、思政建设融于课程、课堂之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帮助学生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立德课程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