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火罐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2023-11-16 10:12肖梦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火罐胸闷稳定期

魏 敏 肖梦梦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门诊一部,江西 南昌 33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具有持续性、进行性气流受阻的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见临床症状有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伴随着患者病情反复,有害物质、气体吸入肺部,造成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病情加重,进而导致患者肺部功能快速下降,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1]。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确切病因尚未清楚,部分学者[2]认为可能与慢性支气管炎相似,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和自身机体因素的影响。近年,有学者[3]提出,平衡火罐疗法可以很好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呈现本虚标实的特点,其中又以本虚为主,而平衡火罐疗法具有温阳散寒、宣肺止咳、健脾化痰、激发经气等功效,能有效地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虚咳喘等证候。基于此,文章将重点探讨平衡火罐疗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0 年1 月—2021 年8 月收治的6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单双数分组,其中双数为对照组(34 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单数为研究组(34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平衡火罐疗法。对照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40~83 岁,平均(66.43±6.97)岁;病程5~30 年,平均(12.74±5.19)年。研究组男19 例,女15 例;年龄42~85 岁,平均(67.08±6.83)岁;病程5~32 年,平均(12.96±5.30)年。2 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4]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期间未参与其他研究;临床资料完善;患者或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背部皮肤不完整或有皮肤病者;严重肾脏、肝脏功能不全或损伤者;合并严重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患血液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患者入院后,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氨溴索及多索茶碱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祛痰及平喘治疗。共治疗14 d,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严格观察患者药物反应,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1.3.2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平衡火罐疗法,即常规治疗方式同对照组,然后每周进行不少于2次平衡火罐治疗,共14 d。主要步骤:关闭门窗,指导患者以俯卧位接受治疗;选取2 个大号玻璃罐,在患者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处进行3 个来回的闪罐,第1个火罐从大椎自上而下,第2 个从腰阳关自下而上;闪罐完成后,将生姜油涂抹在患者背部,沿督脉至膀胱经附近进行3 个来回的走罐;最后在大椎、肺俞、膏肓、脾俞及肾俞等穴位进行5~10 min 的坐罐。注意进行揉罐、走罐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破坏患者皮肤,造成感染等情况,同时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嘱咐患者施罐当天不能洗澡,并注意防风保暖。

1.4 观察指标(1)中医证候积分:应用中医证候积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积分项目包含患者咯痰、咳嗽、胸闷及喘息气促的症状,症状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及无4个等级,其中胸闷、气促的呼吸困难评分(MRC)4 级、痰量100 mL 以上及频繁咳嗽为重度,计6 分;胸闷、气促MRC 3 级、痰量50~100 mL 及间断咳嗽为中度,计4分;间接胸闷、气促MRC 2级、痰量10~49 mL及间断咳嗽为轻度,计2 分;无胸闷、气促MRC 1 级以下、痰量10 mL以下及无咳嗽为无,计0分。总分为24分,积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2)临床疗效: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其中显效为患者喘息减轻,痰量减少,胸闷、气促等症状基本消失,肺功能为Ⅰ级;有效为患者喘息稍减轻,咳嗽咯痰情况好转,胸闷、气促等症状稍好转,肺功能Ⅱ级;无效为患者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症状均未有所好转,肺功能Ⅲ、Ⅳ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s,分)

表1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34 34治疗前14.09±2.31 14.13±2.24 0.06>0.05治疗后8.59±2.13 5.01±2.08 6.01<0.05

2.2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处于久病肺虚状态,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继而导致患者出现气血两虚、脾失健运、肾不纳气等情况[5]。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和稳定期容易互相交替出现,进一步加大了治疗的难度,造成患者在经过长久的治疗后也未能痊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采取保守的治疗方式,以减轻和缓解症状为目的[6]。而平衡火罐疗法具有温经散寒、宣肺止咳、降逆平喘、健脾化痰及扶正祛邪等功效,能有效地减轻和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气虚咳喘等证候[7]。

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体内有宿痰,症状以咳嗽、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为主;病因主要为患者正气亏虚、受到外部寒气入侵等,这会使患者病情急性加重、肺部功能快速下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8]。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出现咯痰、咳嗽、胸闷及喘息气促等症状的程度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1)大椎是人体手足三阳经与主一身之阳的督脉交汇点,使用火罐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从大椎开始闪罐,可以有效激发该穴阳气,进而鼓动周身阳气,同时又自下而上从腰阳关进行闪罐,与大椎首尾呼应,共同起温阳补气、驱寒扶正的效果。(2)背部督脉穴位和膀胱经上的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与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因而在患者肺俞、膏肓、脾俞及肾俞等穴位进行坐罐,可宣肃肺气,将患者各个腧穴湿气拔出,起到降逆平喘、补益肺气、健脾化痰等功效,有效抵御风寒入侵[9]。

中医理论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气血越旺盛,患者生命力越强。平衡火罐疗法通过刺激患者督脉等,振奋人体阳气、促进血液流动、增强免疫细胞活性,进而提升机体免疫力[10]。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平衡火罐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原因:(1)平衡火罐疗法通过刺激患者督脉和膀胱经上的穴位,加强患者相关位置血液供应、提高血液流速及氧气量,起到扩张血管和调整末梢神经的作用,进而改善微循环、促进内分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通过激发患者体内经气和疏通经络,使各经脉气血运行通畅,自动调节和改善机体疲劳,促进肺功能的恢复,使临床治疗效果提升。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应用平衡火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咯痰、咳嗽、胸闷及喘息气促等症状,对提升临床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火罐胸闷稳定期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闪火罐加温和灸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含氯消毒液在火罐消毒中的运用体会
火针加火罐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浅述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