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文化的鲜明特征

2023-11-16 03:49杨自沿 王可煜
群文天地 2023年5期
关键词:青海民族文化

杨自沿 王可煜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他还重点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青海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认为首先需要做好青海地域文化命名和找准青海文化在中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方位。这里重点探讨青海地域文化命名问题。

关于青海的地域文化命名, 迄今为止大致有5种意见。其一,将青海文化命名为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其二,命名为青藏高原文化,因而称之为青藏文化;其三,命名为水文化,因而称之为三江源文化;其四,直接称之为青海文化;其五,命名为文化包容与民族共荣的文化,即河湟文化。

5种命名,见仁见智。我们建议以“河湟文化”命名青海地域文化,理由如次:

河湟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地域文化的形成由来已久且丰富多彩。从全国来说有齐鲁文化、中州文化、燕赵文化、两淮文化、八闽文化、江西文化、陇右文化、西域文化等地域文化形态,河湟文化从发展传承序列上看应该是陇右文化的一个分支,从它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饮食、民俗、民间艺术等诸多因素看,与陇右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受明清时期移民实边的历史影响,又保留了不少江浙、秦晋等地的文化遗存现象。河湟地区的早期是古代羌人聚居的中心地,羌文化在炎黄文化早期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古代羌人所创建的昆仑神话及昆仑文化是河湟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河湟文化的重要亮点。

河湟文化类型丰富。河湟地区因悠久的多民族共同开发繁衍生息历史和不同生产方式长期共存而成为多元多样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福地。河湟文化是历代先民在一定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结晶,有着独特的文化类型。如以柳湾原始公共墓地、喇家史前灾难遗址、马场垣遗址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以藏族文化、回族文化、土族文化、撒拉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瞿曇寺、佑宁寺、隆务寺、夏琼寺、班禅故居、文都寺、街子清真大寺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花儿”会、赛马会、纳顿节、六月歌会为代表的民俗民间节庆文化;以土族婚礼、土族“邦邦会”、撒拉族婚礼、乐都“九曲黄河灯”、循化藏族螭鼓舞、热贡艺术、河湟“花儿”、河湟皮影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以民族刺绣、服饰、剪纸、雕刻、黄河奇石等为代表的民族工艺美术文化,等等。

河湟文化特征鲜明。一是根源性。黄河地区一直被视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历史文化长河的源头。纵观河湟文化在黄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乃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河湟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是人们踏入青藏高原的必经道路之一。人类何时踏入青藏高原并适应高原环境,是青藏高原科学界和古人类学术界一直在研究的重点课题。最新的考古成果把青藏高原人类史提前至距今16万年。河湟地区的人类史理应早于青藏高原。同时,河湟地区又是人们探察黄河源流以及不断迁徙往返最频繁的地区,李白就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慨叹。此外,河湟地区作为早期黄河流域先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较为发达的原始文明。以柳湾出土文物这一项为例,已被列入20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当地发掘出的马厂类型、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辛店文化、齐家文化等1730余座墓葬,跨越了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出土文物37920余件。其中出土的彩陶器文物有近20000件,其数量之多、制作技术之先进,堪称远古文化中的翘楚,被誉为中国的“彩陶王国”和“彩陶故乡”。裴文中先生在《中国史前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一书中指出,“彩陶发达的中心无疑是在黄河流域,西起青海,东迄河南,青海史前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一脉相通之处,其为中国文化的孕育地,当无疑问也。”翦伯赞、顾颉刚、戴传贤等也都有类似的论述。因而可以说,河湟文化铸就了黄河流域文明的文化内核之一,推进了黄河流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二是地域性。河湟谷地位于青海省的东部,相对于青海省整体的海拔高、多山地、降水少、植物覆盖率低、气候干燥、多风缺氧的地理气候特点来说,这里的平均海拔仅在1500米至2000米之间。河谷之间的地域与气候条件的宜居性表现在,其具有便于灌溉的水系、适宜耕牧生息的肥沃土壤,这为远古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先决条件。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各民族在各自的文化生存发展中,发挥着独具特色的生存智慧,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生存实践中,渐渐融合成了以东部的河湟地区为地域中心,以其所衍生的生存生活状态为精神内涵的河湟文化。与此同时,河湟地区山河交错,形成高山、峡谷、盆地共同构成的高原河谷地貌特征。从地域文化角度看,多民族风俗习惯、民间工艺、建筑艺术、戏曲文艺、绘画雕塑、传统节庆、服饰饮食在此地共存、交流、融汇,形成特质鲜明的河湟文化景观,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河湟地域特色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河谷文化。地域性是河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三是多元性。河湟地区文化丰富多彩,以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于此,形成了文化内涵的多元性。从古至今,湟水流域就是文化的交汇中心,河湟文化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结合而成的文化瑰宝。农耕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及先进的文化程度,对其他民族文化影响深远。青海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以畜牧业为主,兼及农业。青海东部的几个世居民族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也由原本的畜牧业转变到农业。共同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民族的多元必将造成文化的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使文化发展得更加多元又保持着独具特色的魅力。这些民族从语言到宗教信仰,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有自己习俗和内涵,保持着特色,形成了风格迥异、内涵独特的文化。四是包容性。河湟地区聚集了多种文化,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河湟文化是不同民族在吸收汲取各自先辈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而形成的。比如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和喇家遗址历史文化遗存,见证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包容的历史。再如土族文化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牧业文化进行重构,并汲取了藏汉两族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农业文化。和土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撒拉族和东乡族文化,也是多种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人数较多,是各族文化建构过程中文化的主要提供者。而且这种文化都已不是纯粹的原生型文化,而更多的是一种融生型文化。此外,河湟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包容能力与改造融合能力。河湟地区不仅是我国历史民族聚集地区,同时也是多种文化传播的交汇地带和焦点地区。这里是联系祖国内地和西藏高原的唐蕃古道的核心地带,作为各种文化的中转站、过渡带,也成为中西方民族文化交融的“熔炉”,凸显了这一地区文化的包容性。五是创新性。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文化的形式及内涵不断更新变化,表现出它的创新性。从古至今,河湟文化都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如古代昆仑神话中绚丽多彩的彩陶艺术、壁画艺术、岩画艺术、彩绘艺术等,无不凸显着河湟文化的活力。到了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河湟文化与时俱进、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大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载体形式上,新兴的城市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网络文化、广播文化、军营文化等日新月异;表现内容上,歌咏、曲艺、图书、绘画、影视、动漫、舞蹈、戏剧等丰富多彩;产业发展上,河湟文化这个“无烟工业”的不断发展,不仅满足着河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对河湟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六是传承性。河湟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传承传统,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几千年来,世居青海的人民形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坚韧的精神,特别是在我省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孕育并弘扬了青藏公路精神、柴达木精神、湟源牧校精神、小高陵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等。在新青海建设中,以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为核心,形成包含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并最终提升概括为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是源于浩浩五千年中华文明,源于河湟文化中鲜明的人文符号和高贵品格,源于世世代代的青海人与自然抗争、顺时前进的伟大实践,时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青海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河湟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从专业学术期刊来看,以“河湟文化”一词为主题,在学术网站——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截至目前相关文章约有400篇,而以“河湟”一词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更是高达2000余篇,其中专业学术期刊1652篇;从高校研究情况看,“河湟”主题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截至目前有395篇。这其中,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近些年的博士论文:《多元信仰文化与族际互动——基于青海河湟地区的民族学研究》《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河湟流域民间信仰研究》等文章的下载量均超千次,有的甚至高达3500余次,充分说明了高校对于“河湟文化”研究的关注程度;从报纸方面来看,仅在中国知网上“河湟”主题相关的报道就有236篇,各大媒体的新闻则更是多不胜数、难以统计。这其中不仅有《青海日报》《海东日报》《西宁晚报》等长期予以关注,而且人民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等也是经常有相关内容的报道;从专著方面来看,当前网络可查询到的就有近百部之多。近年来,《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青海河湟民歌及地域文化研究》《河湟历史文化论集》《河湟藏珍·民族民俗文物卷》《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明清河湟土司与区域社会》 《区域的交错与变奏:河湟地区历史文化研究》《国家、移民与地方社会:河湟汉族研究》《多元视域下的河湟文化》《河湟史地探研》等著作汗牛充栋,而且其中多是由人民出版社等权威机构出版发行。另外, 《河湟民族文化丛书》包括《河湟史话》《河湟人物录》《河湟佛道文化》《河湟古建筑艺术》等12册,《河湟民间艺术丛书》包括《雕塑》《刺绣》《皮影》《剪纸》《漆艺 掐丝》《石艺 皮艺》等6册,这些丛书融知识性、学术性、文学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河湟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古迹、民族宗教、自然风光、文学艺术、民俗风情、地方名人等自然人文资源,展示了河湟地区文化资源的多样性、独特性和独有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将河湟文化置于黄河文化四大分支文化(另外三大分支文化是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之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这是我们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的重大指导和根本遵循,更是我们加快河湟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大契机。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也指出:“挖掘河湟文化、昆仑文化厚重积淀和丰富内涵,提升影响力。推进青海文明探源、优秀民族文化等领域研究,提炼展示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青海精神标识,打造‘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化符号。”

名正方能言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综观全国的地域文化的命名规则,基本上是以某一主体文化为基础来加以命名的,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青海地域文化的命名亦是如此。目前西宁、海东以全省2.96%国土面积容纳了全省64.5%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还要多于此)、贡献了全省62.9%的经济总量,这一片高天厚土所孕育的河湟文化成为青海的主流文化当无疑问也。鉴于上述,我们认为以“河湟文化”命名青海地域文化是合适的,我们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青海篇章。

猜你喜欢
青海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美青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青海行七首(录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