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开发与设计

2023-11-16 14:19顾芹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跨学科植物作业

摘要 从学科整合的视角,立足语文学习的根本,进行跨学科作业的开发与设计,应当摒弃以假乱真、以点概面、以意为之等问题,注重目标导向、问题先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历过程,在真实体验中学会综合运用,自然形成关键素養和技能。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精选学科资源,设计出并列串联型、逐层递进型、多元渗透型等作业形式,让语文跨学科作业成为助力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 跨学科作业 学科整合 真实问题 作业设计

引用格式 顾芹.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开发与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3(32):68-71.

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变革就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1]。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从学科整合的视角,立足语文学习的根本,进行跨学科作业的开发与设计,可以让语文跨学科学习以更融通、更有效的方式向纵深推进,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语文跨学科作业是根植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任务,应用语文课内外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在跨界与融通中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一种作业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缺乏清晰的目标意识和科学的作业理念,语文跨学科作业就难免陷入以下几种困境。

1.以假乱真的形式主义

有的作业一味追求“跨学科”的标签,自以为做到了多点发散和学科整合,实际上却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例如,为指导三年级学生完成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份跨学科作业。

我的植物朋友

①搜集类:搜集有关植物的歌曲,唱一唱,记一记;查阅有关植物的诗词,读一读,赏一赏。

②调查类: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校园里的哪些植物最受学生欢迎。

③制作类:选择一种喜爱的植物,进行多角度观察,完成记录卡;通过摄影、绘画等方式,给喜欢的植物制作一张名片。

④习作类:围绕“我的植物朋友”,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成一篇习作,并与同学分享。

这项作业看似涉及多个领域,包含搜集调查、记录制作、表达分享等活动形式,但是学生容易满足于蜻蜓点水式的完成任务,缺乏实实在在的探究学习。搜集资料时,不经筛选整理,在记录卡上随便复制、粘贴词句,习作中也不乏网络资料的堆砌;做调查问卷,没有设计调查模板,没有统计调查结果,仅仅口头问答、汇报而已;吟唱有关植物的歌曲、诗词,更是热闹的模仿秀,很难留下思维的痕迹……对此,我们应当注意,语文跨学科作业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学科联结,更好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重构知识框架,凝结语文素养。

2.以点概面的虚无主义

一些教师不舍得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跨学科作业上。尤其对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师关注的是书本知识掌握得牢不牢,学业质量测试能不能过关等。由此,语文跨学科作业难免会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这样以点概面的学习方式,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也无法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生长。

以五年级语文跨学科作业“我的美食地图”为例,这项作业包含以下三个过程性任务:首先,调查了解家乡的美食有哪些,寻找值得品尝的美食;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制作一道美食,从选料、技法、口感等方面介绍美食的特征;最后,设计一份“我的美食地图”,宣传家乡文化。这一作业需要从劳动实践、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然而,作业过程中因时间限制,有的学生会跳过前两项,直接设计美食地图,有的甚至请家长代劳。因为学生知道,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少数优秀的作业成果,而不是每位学生的作业过程。

为此,我们要坚守“以学为本”的设计理念,一方面要淡化对学业成绩的过分追求,面向全体,关注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跨学科作业中获得有价值的体验;另一方面要给予充足的时间,重视各阶段作业的监控与反馈,鼓励学生反思作业的全过程,启迪学习的真智慧。

3.以意为之的主观主义

有些语文跨学科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直接发布作业内容或方案。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与作业的主题确定和方式研讨,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预设的路线走。看似亲历了作业过程,但是对作业的目标、意义以及各阶段的评价要求,却无从知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任务,而丧失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主动规划的意识。

如三年级语文跨学科作业“中华传统节日”:

任务一、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搜集并整理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

任务二、参与节日文化活动,说说自己的活动感受,了解中华文化。

任务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任务四、展示活动成果,小组评议。

这一作业是根据综合性学习设计的,学生就某一问题能深入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一些不太适切的要求,学生是否有更好的想法和创意等。诸如此类的情况,教师一般会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评估。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评估是否合理?这样的作业能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所有的问题分析和具体规划都被教师的方案直接取代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如果事先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再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规划,适时调整作业内容和方式,搭建学习支架,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获得更真实、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二、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厘清认识,明晰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将跨界学习的优势转化为语文学习的效能,真正为学生发展蓄势。

1.目标导向,回归“初心”

与传统作业相比,语文跨学科作业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它打破了学科边界,使学生在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新的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合作、沟通、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素养,我们在制定跨学科作业目标时,要不要面面俱到呢?显然不需要。设计语文跨学科作业,首先要以语文学科为本位,紧扣新课标要求,制定适切的核心目标,即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了目标的指引,作业主题的选择、作业内容的取舍、作业效果的评价等,才能有据可依,作业的实效性才能有所保障。

以四年级下册《绿》一课为例,为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可分步设计以“绿”为主题的跨学科作业。

①课前观“绿”

实地探究:观察大自然中的绿,学会多视角了解绿;联结记录:预习《绿》,用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绿”的色彩。

②课中赏“绿”

体悟表达:朗诵诗歌,任选一处独特的表达,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诗意;学会创作:结合课前观察,尝试创作诗歌片段;对比赏析:比较《绿》与《西湖漫笔》节选,合作讨论表达上的异同。

③课后思“绿”

综合赏析:查阅有关资料,赏析表现“绿”的作品;探寻意蕴:从生活的角度寻找绿色,思考“绿”的意义。

这样的作业贯通课内外,既紧扣教材,又超越教材。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探究和演绎,在诗歌、艺术和社会之间体验跨界学习,习得表达方法,萃取语文智慧。

2.问题先行,牵引“重心”

新课标指出,“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提炼、表达、呈现学习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聚焦现实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发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创见、开发、决策、调研等能力。这是跨学科作业区别于传统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例如,语文跨学科作业“我的植物朋友”可以借助问题链进行改进。

我的植物朋友

①我与植物面对面(我准备怎样了解植物朋友?)

结合科学课“植物的一生”一课,提出与植物有关的问题,小组合作规划跨学科作业流程,尝试设计思维导图和评价量规。

②我与植物手拉手(我的植物朋友是谁?)

观察寻找—查阅资料—记录信息—制作名片—介绍植物

③我与植物心连心(植物朋友是怎样长大的?)

学习观察方法—完成观察记录—撰写观察日记—讲述养护故事

④我与植物共成长(如何陪伴植物朋友生长?)

实践延伸:招募班级小园丁—开辟班级植物园

这一作业蕴含的是综合化、情境化的问题,力求实现以下几点:第一,关注学生最想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作业步骤及量规的设计,熟知作业要求,并尽力按要求完成;第二,给予学生更多的时空,使其置身于广阔而真實的场景中,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灵活把控作业时间;第三,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制约,关注解决真实问题所必需的一系列方法和材料等,形成资源包,提升实践经验。

3.学生为本,围绕“中心”

跨学科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而不是全部由教师所主导。作业的意义在于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其在设计、决策、探究和创造中自主建构和生长。据此,对上述语文跨学科作业“中华传统节日”做了一些调整:

①作业前期准备——打开话匣讲传统

以传统节日为话题,小组合作交流各自了解的节日及基本信息,提出自己的疑问,调动对传统节日的美好回忆。

②作业内容讨论——各抒己见议传统

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介绍给别人,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要注意什么问题?下面的提示对你有启发吗?

★如何针对自己感兴趣且未知的内容深入探索?

★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搜集整理?

★如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有逻辑地介绍一个节日?

★如何总结归纳这一节日的主要特征?

③作业过程规划——分层选择研传统

★我会记录:选择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小组合作开展调查研究,通过PPT、视频、情景剧、宣传海报等方式介绍节日信息或描绘节日场景。

★我会传承:结合诗词中的传统、舌尖上的传统、笔端下的传统等语文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会策划:通过寻访调查,思考哪些传统节日的风俗面临淘汰或需要变革,尝试策划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表达。

④作业成果展示——心灵手巧绘传统

小组分工,自选方式展示成果,如宣传卡、书画作品、电子小报等。

语文跨学科作业要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根本,尊重个性化的喜好,允许学生独立创建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团队,计划并展开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自主拟定目标,选择内容和方法,尝试深入探究、合作研讨和自我反思。教师除了必要的反馈指导,不作过多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唤醒学生探究的热情,迸发更多的创意。

三、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类型选择

根据作业内容的特点,跨学科作业可分为并列串联型、逐层递进型、多元渗透型等形式。教师应依托各学段的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统筹规划,灵活设计。

1.并列串联型

这类作业往往针对某一话题,横向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会综合考虑、共同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产生新的理解和建构。例如三年级上册的跨学科作业方案:

发现秋叶之美,创编绘本故事

①巧用资源,探寻秋叶之美

围绕秋叶,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取资料,让创作的绘本故事更富创意。例如,可以模仿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观察秋叶的形状、质感,探寻其独特之处,用活泼有趣的文字进行介绍;可以借鉴数学知识,巧妙测量叶子的周长和质量;还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研究叶子的生长变化过程,制作秋叶标本。

②群文阅读,助力绘本创作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绘本故事的特点和创作元素;对比阅读《蚯蚓的日记》《科学绘本》等,思考它们的不同之处,了解绘本的不同特色。

③勤于实践,见证素养生长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会观察、记录、调查、研讨,形成活动方案、研究记录单、研究报告等,团队合作,发挥所长,创造并分享研究成果。

这项作业以“创编绘本故事”为任务载体,引导学生串联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资源,积“少”成“多”,将一片小树叶整合成了一个大世界,用创造的方式学习语文,拓宽视野,积淀素养。

2.逐层递进型

此类作业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需要由浅入深,进行纵向递进式的思考。作业要求连贯有序,各个板块环环相扣,自然达成作业目标。以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跨学科作业“我的心灵自画像”为例:

我的心灵自画像

①发现心灵

通过心理观察、心理游戏、问卷测试等方式,发现自己的心灵样态,对可能存在的孤僻、嫉妒、焦虑等心理隐患进行自我诊断。

②抒写心灵

以日记、周记的形式,抒写生活中的真实情绪,如快乐、悲伤、欣赏、抱怨等,记录自己的内心世界。

③剖析心灵

用发自内心的文字,完成“我的心灵自画像”。通过习作表达,透视真实心理,实现心理调适。

④重塑心灵

根据心灵自画像所反映的问题,编演简单的心理剧。通过对剧中角色的感受、换位思考及综合评价,学会自省、自悟、自纠和自律,规范心理行为,重塑阳光自我。

这一作业将语文和心理有机整合,通过“发现”“抒写”“剖析”“重塑”四个层次的逐步推进,使学生学会文情并茂地表达,懂得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和疏导,实现语文素养和心理素质的同步提升。

3.多元滲透型

参照新课标中关于第二、三学段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像活动设计、文化体验、方案策划、研究报告等项目,涉及范围广,学习周期长,需要以语文学科为主线,展开多元发散和多维渗透,以拓宽学习的视野,培养结构化思维。如学习了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之后,可利用写研究报告这一形式,安排学生在假期中开展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调查研究。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日常语言、行为习惯、环境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现象和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搜集、调查、整理、分析等方式,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撰写研究报告。有的关注到网络语言对小学生的消极影响,从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使用原因及规范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针对高年级学生近视率高的现象展开调查,阐述近视的现状、原因以及预防方法等,发出“注意用眼卫生,呵护明亮眼睛”的倡议;有的研究了夏季电动车骑行佩戴头盔的问题,以图表的方式展示不同道路、不同时段的头盔佩戴率,强调正确佩戴合格头盔的重要性;还有的围绕“‘双减后的暑假生活”这一主题,通过走访同伴、家长和培训机构,了解小学生暑期学习艺术课程、加强课外阅读及参与社会实践的比例,探寻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告别补课、网游,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历练成长……诸如此类的跨学科作业,从语文课本渗透到大千世界,从多样化走向更优化,促进学生在“大语文”环境中学以致用,形成语文能力。

新课标指出“坚持创新导向”,“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3]。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跨学科作业是最能体现创新导向的一种作业方式。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追求开放、整合、灵动、创新的新型作业样态,让跨学科作业成为助力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引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6,2.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跨学科植物作业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快来写作业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作业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