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背景下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与实践策略①

2023-11-17 21:26孟宪彬徐文娜
现代教育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强国高质量建设

孟宪彬,徐文娜,贾 苏

(辽宁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强有力支撑。各级各类教育都应围绕这个总体目标,结合自身功能定位改革创新发展,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总体目标的实现。教育强国建设既要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设计,也应有对区域层面目标任务的分解和改革创新探索。各地区要在深刻认识理解教育强国战略意义和本质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分级分类确定发展思路,推动改革创新,在实现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实现教育强国的总体目标。

一、教育强国赋予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3]。教育强国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置战略和先导战略,既对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又对增进人民福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

(一)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

学界关于教育强国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不同学者对该问题的认识既有差别也有共识。从教育本体论层面来看,教育强国主要指向教育系统内部,即“教育实力强大”;从价值论层面来看,教育强国主要指向教育系统外部,即“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教育强国在这两个层面的内涵相辅相成、高度统一。本体论意义上的“教育强国”(教育实力强大)是一个历史比较概念,是指在教育综合实力、培养能力、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突出地位和强大影响的国家。从历史角度来看,它代表着我国绝对教育实力的不断提升,体现了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阶段的转变;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它代表着我国相对教育实力的提升,体现了我国教育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影响力。价值论意义上的“教育强国”(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重在体现教育的工具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教育强大”提升服务国家建设和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力,为国家强盛提供充足的人才、智力支撑与道德、价值引领。

综上所述,教育强国从本质上是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它既要服务于人的现代性成长,也要支撑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需要。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教育强国,需要满足全过程的教育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适切性的服务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潜力等四个方面内在要求。[4]通过教育使国家强大,即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服务支撑功能,着力满足支撑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增强文化自信等价值需求。

(二)教育强国的关键特征

教育强国与经济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英、法、德、美等世界教育强国形成和演进的经验证明,经济发展是教育强国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顺势而为是世界教育强国成长的重要经验。[5]一方面,教育发展需要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政府提供充足的投入与坚实的保障,世界历史上的教育强国都是以其国家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当前排名靠前的教育强国也基本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排名靠前的国家垄断。另一方面,经济强国需要强大的教育提供支撑。历史经验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依靠资源等因素可以成为富裕国家,但是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育为国家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那么富裕国家经济发展就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效保障的经济实力,同时国家发展也需要高水平的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恰逢其时。

教育强国要根植于国家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国家教育强国建设的演进过程和发展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使国家间互相借鉴和学习成为可能,但因不同国家资源禀赋、政治体制、教育历史、文化传统各不相同,教育强国建设也会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教育战略源于国家战略,更是应对国家战略危机、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政策工具,教育强国建设也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只有根植于本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才能有效支撑和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6]这既是对教育强国内涵的解释,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根本性质的规定性阐述,是我国教育强国的根本属性。

教育强国建设曲折艰辛,富有挑战性。历史经验表明,各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都经历过反复试错和实践探寻的过程,教育强国建设必然是一个成败起伏交错的演进过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环境日渐复杂,世界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更要关注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但无论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还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突破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的、非常态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需要自己寻找发展方向、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的新阶段,教育强国建设不可能再走跟随式的发展道路,而是需要基于中国特色,走一条别国没有走过但符合我国实践逻辑和未来逻辑的道路。尽管建设和发展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但其发展结果又充满必然性。

(三)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学界的系统理论研究,也需要区域层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积极思考、主动实践探索。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主线,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围绕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也要紧密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应对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强国赋予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加深刻、丰富的时代内涵。

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这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导向依然存在,教育服务的多样化选择不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等问题凸显。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实现理念转变,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决拒绝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换取当下优质发展,关注个体全面发展,以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7]

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公平与质量并重的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基础教育具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价值定位,这决定了其自身价值位序的首位是公平,核心是有质量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基本解决机会公平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通过教育资源均衡有效分配进一步消除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提升教育获得感。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实质是区域内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不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受益面不够广的表现。[8]因此,要在巩固教育公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将高质量发展成果由部分推及整体,人人共享高质量教育发展成果。

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创新、超越的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战略转型的价值定位,决定了基础教育要通过系统改革创新,增强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和丰富性,迸发教育创新活力,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涉及教育系统内外部诸多影响因素、矛盾和条件约束,必须以教育观念的重构、教育系统的再造和教育育人功能的整体优化为抓手,推动基础教育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破解影响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实验和创新持更开放的态度,围绕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进一步攻坚克难,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9]

二、教育强国建设中区域基础教育的使命任务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10]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经济基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传统差异较大,在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各省、各县区基础教育发展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教育强国建设要正视各地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差异性,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禀赋和辐射带动作用,尊重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特色优势,引导各地因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11],增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通过区域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整个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目标的实现。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基础教育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外在价值体现在支撑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转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等方面。

(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服务体系中覆盖面最广、战线最长、影响力最大,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重要阶段。建设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基础教育又是教育强国的基石,基础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尤为凸显。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基础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基础教育的关键战略任务就是通过聚焦发展全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好基础工程,筑牢强国伟业的教育根基,筑牢民族复兴的人才根基。

(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战略转型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提出到2035 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12]的发展目标。知识经济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是影响大国竞争的“关键少数”,具有“非对称”的战略意义[1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已上升到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高度。要完成“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4]的战略部署,教育战线就要把有效培养一批能够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重要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各级各类教育和社会一体化融合培养,协同培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础教育阶段重在育苗培土,肩负着早培育、早发现的战略任务。基础教育要增强育人价值自觉,增强教育服务的多样性、丰富性,尊重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坚持普遍培养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常态化机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战略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推动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重要力量,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关切是人人享有高质量教育发展成果。[15]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各级分类教育中,只有基础教育具有扎根广袤农村大地的优势。向广大农村孩子提供就近的、公平的教育服务,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既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促进共同富裕要解决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问题,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基础教育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最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阶段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提高基础教育保障水平,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群体的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让每个孩子因教育而出彩。这对于增加不同群体接受高等教育和实现社会性流动的机会,进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四)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16]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始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强国建设也要把满足人民需求、解决民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教育事关亿万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的11 个领域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显示,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排第一位[17],《2020 年全国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达到83.79%,这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能够明显提升民众获得感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发展高质量基础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求。

三、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策略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18]提升区域基础教育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力、贡献力,需要充分认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联动性,对深层次、多因素、全局化的教育问题进行系统改革。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素质基础为出发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落脚点,坚持“公平”与“优质”并重的价值导向,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基本主线,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支撑,以科学有效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为牵引,以激活教育治理体系活力为保障,以教育数字化赋能为动力引擎,促进教育内外部各要素、各环节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发展的优质化程度和水平,加快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教育资源充足、教育质量优良、育人成效显著的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

(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教育资源供给的充分性与平衡性,省级政府应通过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增加专项经费的方式提高对困难地区的支持,着力缩小省域内不同地市、县区之间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切实兜住办学条件底线;市级政府资源配置应向农村县区和经济欠发达县区倾斜,着力缩小市域内不同县区之间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县区级政府应加快推进优质均衡县区创建,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差距。

推动城乡整体发展。科学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根据人口流动趋势和实际常住人口规模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动态配置调整教育资源,在人口聚集区域新建、改扩建城镇学校,满足新增人口教育需求;根据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对生源不足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适度推进集中办学;在偏远、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的地区,保留必要的村小或教学点,确保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就近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加大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力度,探索学校用地的多功能使用和资源共享途径,实现多所同层级学校资源互补、多所不同层级学校资源共享,建构立体的片区学校联合体,使区域内学校实现组团式协同发展。

统筹校际均衡发展。完善师资、课程、管理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校际协调发展。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加大校际均衡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运行机制,合理确定管理权责,着力解决人财物资源调动难度大、推进程度参差不齐、办学实质性成效不高等问题,切实提高运行和管理效能。进一步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建立突出教师教育教学实绩的教师评价制度,适时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实现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

切实保障群体公平。扎实推进弱势群体关爱制度化、精准化,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实现弱势群体学生与其他学生群体的同等待遇和精准化帮扶,切实提供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发展差异,杜绝简单化、一刀切或面向少数“优秀生”培养方式,增加教育选择的多样性,注重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

(二)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开展创新性、开放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通过课堂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使课堂教学成为引领青少年的思想和培养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坚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构建多元化的思政课程体系,注重思政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推进课程方案转化落地,通过行政牵头、科研引领、教研推进、层层培训、协同联动的方式,指导督促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反馈和指导改进机制,推进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实施。聚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难点问题,探索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模式。

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推动学校“双减”政策提质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作业设计水平和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深入落实新课程方案、新课标,准确把握课程育人目标,深刻理解学科育人价值,指导学校细化学科课程育人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9]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关注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坚持学生导向和合作导向,强化实践育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区域实际和学校特色,深入推进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坚决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严格落实《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严肃查处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行为,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完善省、市、县、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律自强,形成自觉践行良好师德、维护良好师风的有利环境。

大力加强教师素质能力建设。教师队伍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保障。加强“双减”“双新”背景下课程教学研究与指导,聚焦新课标的新变化及各学科新课标的落实,省、市、县、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研训活动,切实让新课标在区域落地落实。推进科研、教研、培训与评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度融合,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作用,提高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加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积极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教师。坚持师范教育培养对接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加大全科教师、紧缺学科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需教师的培养力度,突出对教师专业精神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建设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分层分类分专题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质量,探索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加大区域教师研修平台应用推广和培训力度,以信息化赋能教师专业化。充分发挥省、市、县、校四级教研的专业支撑和引领作用,深入研究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切实引导广大教师熟悉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精神、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20]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坚决减少非教学事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干扰,优化课后服务师资供给,支持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调整教师工作时间。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根据教育教学实绩落实绩效工资,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实践。

(四)深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切实扭转评价导向。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持续推进各级党委、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决克服“唯升学”“唯分数”的倾向,不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更加注重评价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实际成效,并作为对学校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对校长和教师实施考核表彰的重要依据,引导和促进学校持续改进提高办学水平。

深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多样化。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弊端的有效路径,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实质性应用。[21]畅通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通道,在保持高考通道绝对主体地位的同时,探索建立一套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通道,遵循拔尖创新人才特点和特质,更有效率选拔、引导拔尖创新人才。深入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个质量评价指南,构建符合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的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形成更公平、有活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格局。

(五)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党对基础教育的方向引领,确保基础教育的正确方向。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支持教育发展,切实履行政府政策条件保障责任,保障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建设,深入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优选配强党组织书记和校(园)长,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建立新型政校关系。处理好政府办学主体责任和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明晰政府和学校权责边界。政府主要承担完善宏观管理、把握政治方向、政策保障、经费支持、资源供给、校长选任等职责,对学校具体办学过程中的发展路径不应过多干预。对于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规范使用教材、遵循教学基本要求、重大决策制度、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的监管,政府也要遵循监督过程化、维度多元化、认证常态化的原则。推动教育行政由全面管理向有限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科层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依据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注重加强分类管理,实施精准定向赋权,构建差异化的监管方式。

深入落实中小学办学自主权。落实教育部门党组织对中小学校长的考核权、聘任权,实现管人与管事的统一。落实人事工作自主权,落实副校长聘任、学校内设机构设置和中层管理人员聘任、教师招聘、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五个扩大”。扩大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中小学根据办学实际,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自主提出年度预算建议,自主执行批准的预算项目,由学校对预算资金进行全过程绩效管理。尊重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基于办学理念和特色构建校本课程体系,鼓励教师探索符合学校和学科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有效衔接、融通。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与贯通,通过招生、培养改革,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大中小贯通培养,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促进普职融通,将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上升为教育基本政策,在基础教育阶段以抓好劳动教育为重要契机,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深度融合。[22]树立“大教育”观念,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促进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实现优势互补。

(六)加强教育数字化战略支撑

优化数字化基础条件。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加快推动区域网络设施升级改造,改善学校基础网络环境,优化网络运行环境,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网络实现安全高速互联互通。全面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建立起基于物联网的校园感知环境,满足师生基于云、网、端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需求。[23]

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推动数字化广泛应用于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重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加大培训力度,结合本省实际探索融合应用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国家平台”在助学、助教、助研等方面的作用。根据本省需求和实际能力,统筹省、市、县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与应用,进一步整合省、市、县三级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共治共享、协同服务。从学生真实需求出发,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体系,服务学生学习和成长。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大教师信息素养及教学能力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能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满足融合式学习和自主学习需求。[24]建设教师在线研修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智慧服务,以研训业务为载体,遵循教师学习规律,创新教师专业成长范式,增强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设,上好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和建立自主化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和定制化发展方案,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强国高质量建设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