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教育理念对军队院校基础教学的启示

2023-11-17 23:14谢梦瑶陈亚萍
科教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张伯苓军队院校爱国主义

谢梦瑶,张 晨,陈亚萍

(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1 爱国教育

张伯苓先生是 “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 ,他长期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这是其教育理念中最突出的特点[1]。他认为 “救国之法在教育”[2],办学的目的是 “培育救国建国人才”[3]。张伯苓身体力行、从一而终地投入爱国主义教学实践,他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爱国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发表爱国主义演讲,以此来启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激励学生的忧国之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周恩来总理正是受益于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一生为国奉献。

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与民国时期大学生战乱不断、内忧外患的成长环境对比强烈。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受复杂社会环境和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趋于多元。这就意味着在新时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大学生感悟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军队院校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教学是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军队学员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大学生,有着卫国戍边、报效祖国的使命,因此基础教学更要注重提高其爱国热情,增强其军人身份的认同感,强化其忠诚使命的责任担当。

新时代军队院校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员在日常学习思考与授课实践中,必须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紧贴官兵思想,深刻把握军队院校学员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努力推动军队院校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一是紧跟新时代,蓄力深耕课堂主渠道。基础教学应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入教材、入教案、入课堂,转化为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实效,真正实现基础教学的思政育人功能。二是关注新动向,聚力紧跟向 “战” 转。基础教学要时刻注重 “为战育人” ,不仅要通过基础军事课程的训练营造实战氛围,树立实战标准,培养学员的战斗血性,在其他基础课程中也要注重将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的培育融注到日常教学中去,坚定学员的从军报国信念。三是采取新形式,借力发展多维度。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授课方式方法的灵活性,采取理论学习与热点解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网上讨论相结合、要点背记与答题比赛相结合等形式,抓好爱国主义思想培塑,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献身军营的思想基础。对军校学员来说,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怀,还是一种责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个志向,而且要身体力行,把 “小我融入大我” ,把个人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行动自觉,真正做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祖国建功立业。

2 道德训练

张伯苓把道德教育看作人才培养的关键,明确提出 “以德育为万事之本” 的命题,强调 “教育范围,绝不限于书本教育、知识教育,而应特别注重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4]。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人之本,是人生之基,是一切工作和生活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注重加强个人品德的修养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塑造为国为民的道德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立德树人是军队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军队院校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基础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军队院校的基础教学教员要坚守爱国奋斗之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之使命。在教学设计上,基础教学教员应将道德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融入课程,选取优秀案例、典型形象鼓舞人、感染人,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使学员受到教育、发生改变。比如, “大学语文” 课程通过讲授作家作品所传达的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的家国情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处世之道, “吾日三省吾身” 的修身之法,达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目的。在身份转变上,基础教学教员既要 “讲好课” 更要 “育好人” ,牢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课程教学中不要空喊口号,而是身教重于言教,要真学、真信、真用强军思想,注重人格感化,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使学员树立人格尊严,崇尚军人荣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文化建设上,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各大重要纪念日的重要作用,让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程学习,而是要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激起学员的情绪体验,方可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 提倡科学

“当办学之初,即竭力提倡科学,其目的在开通民智,破除迷信,藉以引起国人对于科学研究之兴趣,促进物质文明之发达。” 张伯苓认为科学发展对国防建设、国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今者科学与国防建设发生密切之关系,无科学无国防,无国防无国家,预见科学之重要。”

每个大学都很关心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 这个问题。军队院校对接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兼顾军事人才培养和军事科学研究双重需求,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新时代的军校学员不仅要有一颗爱国心,还要把个人理想跟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并结合强军目标,认真学习掌握并能够运用未来军事战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目前,军队院校大多数的基础课程属于科学文化必修课,包含了多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科学知识是军校学员学习专业知识、强化应用能力、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基础。所以,军队院校的基础教学,一方面要夯实学员的科学知识基础、塑造学员的科学思维,像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专业,也需要 “数学建模” “C语言程序设计” “大学物理” 等基础课程作为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培养学员的文化解读、当众表达、逻辑思维、归纳总结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服务于学员未来任职岗位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基础课程的教员要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一方面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加强课堂管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积极贴合 “以学员为中心” 的课堂导向,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小班研讨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容设计要凸显军味、战味,将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与军队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4 重视体育

张伯苓被称为 “中国注重体育的第一人” 。他认为体育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 。当年张伯苓在北洋舰队实习时,目睹了中日军人之间身体素质的巨大差距,深感没有强健的体魄,强大的国防也就无从谈起。张伯苓希望通过体育训练培养大学生顽强过硬的综合体能基础、坚韧不拔的体能训练作风、吃苦耐劳的思想意志品质、拼搏向上的体育竞技精神。

军队院校的教育模式和体能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员体能训练的持续性和规律性,军事体能课程作为军队院校基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已成为军校学员的一种日常锻炼习惯。尤其是近年来军队院校聚焦靠拢部队要求,将军事体能达标作为学员获得毕业证的前提条件,军校学员的体育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目前军队院校体能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训练科目相对单一,兴趣类体能运动发展不够充分,课程以外的组训方法不科学,运动损伤未能得到有效防治等。

新时代军队院校体育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进一步强化、规范体育课程。严格执行军事体育训练成绩建档制度,明确体育教学的原则、目标和内容,科学分析学员训练形势;提高考核标准,严格抓好军校学员军事共同科目联考,通过军事共同科目联考制度推动军校学员体能素质提升。二是注重激发学员体育学习的兴趣。军队院校的体育训练不能仅仅拘泥于基础课程的教学上,还应将体育与美育、健康教育等结合,组织多种类别的体育赛事、组建各类体育运动代表队,丰富体育活动、弘扬体育文化、激发学员热情。三是开展第二课堂,创新教学训练方法。通过定期开展校内外实践、邀请专家来校授课、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平台等形式开展专项培训,丰富军校学员体育课程学习内容,更新体能训练观念,科学施训,减少运动损伤,提升组训能力,提升军事训练和实践效果,提升学员的单兵作战能力,提升其战场适应能力。

5 团体意识

张伯苓竭力提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各类课外团体活动。张伯苓认为, “国人团结力薄弱,精神涣散,原因在不能合作,与无组织能力。” 他希望通过社团组织,增强国人团结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当前,地方大学的社团活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管理不够规范、缺乏专业指导、经费紧张、场地等硬件条件无力支撑,以及活动内容老旧、缺乏创新、实践环节单一等问题。在军队院校,综合素质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社团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与补充。军队院校的综合素质项目区别于地方大学,具有 “姓军为战” 的特色,重点突出对学员基础体能、技能、指挥能力和带兵打仗等工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在组织开展中根据实际需要创立各类综合素质项目,根据实战化要求大胆设置训练科目,坚持贴近部队、贴近实战、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到与大纲贴合度紧、与学员适应度高、与时代同频度强。

以某军队院校为例,开设综合素质项目近百项,区分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特长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军事和身心素质培养等类别,其中基础教学类教研室开设的综合素质项目占一半以上,该军队院校的综合素质项目对提高学员整体素质、建设校园文化、引导学员适应军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际开展中,军队院校基础教学教员要想发挥好综合素质项目的积极作用,应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设置实践活动。综合素质项目切实做到精讲多练,由教员引领、学员主导,让学员多多参与,多多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增强学员的上课热情。二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员备课时要及时更新调整讲授内容,授课时要及时关注学员的反馈动态,课后还要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提高综合素质项目教学和实践的质量。三是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综合素质项目应着重培养学员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探索精神和开拓精神,以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应用能力,强化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6 结语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各国军队院校都在加快转型,新体制下我国军队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管理等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军事教育面临全面转型升级的考验,建打仗院校、强打仗学科、育打仗人才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军事教育的主题。在国家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的特殊历史时期,军队院校必须立足时代需求,结合院校特色,选取先进教育理念,指导新时代军队院校基础课程的发展。

总的来看,民国时期教育家张伯苓深入践行其教育理念,在培塑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加强科学知识学习、提高体能素质、强化团体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学行并重,真正帮助学生成为为社会、为国家所用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可以为新时代军队院校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提供有益指导。

猜你喜欢
张伯苓军队院校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张伯苓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校长当如张伯苓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张伯苓在教育与政治之间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张伯苓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