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纲而万目张

2023-11-17 13:33米学良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43期
关键词:音叉梵高关键点

米学良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音叉是一种常见的调音工具,当把一柄音叉的振动频率调到与防弹玻璃相一致的振动频率时,连子弹都无法洞穿的防弹玻璃就会裂成碎片,这就是音叉效应。

材料2:东汉郑玄《诗谱序》中记载:“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以上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人生百事,没有过不去的坎、解不开的难,一旦我们找准“频率”,或善于“举一纲”,或善于“解一卷”,一切皆有可能豁然开朗。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所供材料1中,音叉效应说的是对于有的事物,要收到某种效果,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在于找准它的频率。面对坚硬的防弹玻璃,子彈都“束手无策”,却被一只小小的音叉击碎,关键就在于音叉的频率与玻璃一致,这是击碎玻璃的关键点。因此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找到问题的要害,才能给出精准治本之策,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达到最佳性价比。材料2中,“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意为提起渔网的总绳,所有的网眼便都自然打开;理解了重要篇章的内容,其余所有篇章的意义也就明白了。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只要抓住事件的关键,许多问题便将迎刃而解。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这道文题不是在讲立意和结论本身,而是重点讲“你的联想和思考”,即立意与结论的形成过程。写作时,考生要结合两则材料,寻找共性来确定立意,即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立意:寻真法以攻坚,抓关键而克难;方法得当,事半而功倍;反复尝试,抓住关键,方能突破障碍;切中肯綮找准突破点,人生方有高光;巧干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习作展示一

人生百难前,找准关键点

◎一考生

人生百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会有大大小小的困难出现在我们面前。人生并非行走在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上,而是在崎岖的迷宫中寻找出路,不时就会有难以跨越的高墙挡在我们前面。正如频率合适的音叉可以击碎防弹玻璃,“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当高墙在前面阻挡时,也许我们只需要抽出一块关键的砖,高墙就会轰然倒塌,前方就会柳暗花明,新的路径就会出现。

因此,面对人生百难,我们要找准问题的关键点。

模仿梵高画作出名的赵小勇,仅靠卖临摹的梵高画作就能收获大笔财富,然而在模仿画作销往世界的同时,他却陷入了自我迷茫:自己究竟是画家,还是一个画匠?在观赏了梵高的真迹之后,他找到了解决自己困扰的关键。于是,他抛开梵高模仿者这一身份,创作属于自己的画作。而真正让赵小勇这个名字被更多人知晓是在他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后。中国首位聋人律师谭婷在完成学业取得律师资格证之后,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一个聋人如何出庭?如何在法庭上辩护?这样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谭婷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法律工作者并不只有当律师这一条路可走,普法道路同样任重而道远。于是,她开始发布短视频,进行手语直播,为和自己一样的聋人普及法律知识,帮助了无数在法律方面有困扰的聋人朋友。

赵小勇、谭婷正是在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后,才使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的。社会上不爱学习的风气盛行,韩愈知道关键在于众人“耻学于师”;家中杂乱不堪,让人心生烦躁,人们知道,只留下有用的东西,舍弃其他的无用之物,这才是家里整洁的关键。不同的事、不同的矛盾,有不同的关键点。静下心来,耐心思考,找出眼前困难中的关键点,然后将其击破,人生疑难就可以迎刃而解。

现代社会,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只要找出其中关键,就可以找到对策。网络空间乌烟瘴气,关键在于提高道德修养和加强监督管理;学生就业空间过小,许多人毕业即失业,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他国频频对我国发动科技制裁,关键在于加强我国科技水平,加快创新发展……更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具备一双能找到关键点的慧眼,以及一颗愿意耐心寻找的心。

人生百事有百难,要走出一条鲜花丛生的道路,要奔向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就要积极寻找关键点。破难事,只有找准难事的关键点,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点评

作文开头结合文题所供材料提出解决“难以跨越的高墙”这一难题的办法,迅速自然地引出中心论点“面对人生百难,我们要找准问题的关键点”。接着就赵小勇、谭婷二人找到各自问题的关键点使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的事例进行论证,边叙边议,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最后就目前社会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具有现实意义。作文思路清晰,内容环环相扣。

习作展示二

寻真法以攻坚,抓关键而克难

◎一考生

音叉在生活中仅是一种调音工具,但当我们找到音叉与某一个东西相一致的频率时,即使是防弹玻璃也可击碎。

正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任何事物都有其致命点。因此,无论面对多大的问题,我们只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可以攻克难关,让问题迎刃而解。

“举一纲”在于找准事物的关键。凡事皆存在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找准关键的振动频率,就是发现问题之所在,这时再去解决问题,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袁隆平反复试验发现了缺乏天然雄性不育稻株,给杂交水稻研究找到了突破口。这里所需的不育稻株就是杂交水稻研究之关键,不育稻株问题的解决,让杂交稻的研究实现突破,让最终实现“禾下乘凉梦”成为可能;屠呦呦不懈尝试,发现萃取温度是研究青蒿素的关键,最后终让研究难题得以攻克,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可见,寻找到问题的关键,我们便会豁然开朗。

正是因为他们找准了解决困难的关键,而不是没有目的地苦干,才豁然开朗,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可见,成功不只需要坚持不懈,找准钥匙才是打开大门的关键。

揆诸当下,学习是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事,那么抓其关键的方法是否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要学习新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就要抓住关键。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话告诉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则“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所说的“类”即指“举一纲”或“解一卷”这一关键,只有理解并掌握了这类核心知识,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只要最重要的核心不变,都能用此法解决问题。我们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关键,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这样学习,我们自然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并能树立自信、激发潜能。

生活中难免会遇事受挫,这时我们就需要保持冷静,仔细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把握其关键,并循序渐进,最后必将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如曲径通幽后的豁然开朗一般。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寻真法以攻坚,抓关键而克难,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万里国魂今尚在,今朝不负盛世情。让我们抓住关键,不断奋斗,攻坚克难,书国之华章!

◆点评

作文标题即中心论点,旗帜鲜明。开头在引述材料的基础上快速地就中心论点“寻真法以攻坚,抓关键而克难”进行阐述。然后在进行举例论证时,文中运用了袁隆平、屠呦呦等具体事例,论证精当,说服力强。接着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展开论述,针对性强。结尾提出号召,呼应开头,再次点题,突出中心。整篇作文结构清晰,论证充分,可读性强。

猜你喜欢
音叉梵高关键点
梵高的世界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星月夜》和梵高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被盗窃的梵高
自制音叉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破坏性实验研究
医联体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锁定两个关键点——我这样教《送考》
共振音叉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