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返乡发展的乡建与扶持因素价值范畴与建设思路

2023-11-19 01:36郭晓纯陈爱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建设

郭晓纯,陈爱丽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925)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等目标。为了实现此重大目标,需要大批时代新人为之奋斗,将自己的命运同农村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农村大地创造非凡青春业绩。在此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群体凭借乡土情结、农村熟悉度与适应力等优势,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农村大学生是指生长在农村且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大学生。然而,通过现有报告和调查数据,农村大学毕业生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他们在就业上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也面临着城市立足难、囿于农村较差生活条件不愿返乡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多难”。据中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失业率高达30.5%,农村高职高专毕业生城市就业情况亦不客观[1]。面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据笔者走访,大批农村毕业生仍未将返乡发展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选择之一,其中来自农村建设和就业创业扶持因素成为阻碍其返乡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探究乡建因素(农村建设)和扶持因素的价值蕴意和建设思路对推动农村大学生返乡发展投身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1 乡建:返乡发展的生活品质因素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基本释义是在乡村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充实新精神,其美丽程度与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返乡发展的农村大学生之切身利益,因而成为其择业地选择的重要参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这些重要论述不仅突显人民中心的乡建核心,顺应农村大学生返乡的现实诉求,还体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契合农村大学生对乡村建设的最新憧憬。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已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迫切需要,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对农村影响格外体现在乡村建设这个“生活品质”上。乡村建设是影响农村大学生返乡发展的客观因素,也是来自“生活品质”方面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回到家乡终归要生活一辈子,如果城乡一体化建设差距过大,农村生活品质差,是不可能吸引到足够的学子返乡发展的。

1.1 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价值和建设思路

1.1.1 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价值范畴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创造理论,不能弱化作为人民群众的主观需求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对于旧生产关系的维护者,由于他们的物质利益和需求只有在旧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所以他们总是试图通过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发展框定在既有的社会生产方式中;而农村大学生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部分,他们总是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出现在历史舞台中,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创造者,应特别注意的是,他们参与历史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目的也定然受自身物质利益和需求的支配,按照马克思对物质利益首要需求的预言,这时广大农村若仍旧纯粹依照原始穷苦状态进行生产与生活,那么终究会因其与人民利益、需求与发展愿望背道而驰而不足以激发农村学子们返乡创造农村新历史的热情。

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日呈严重失衡趋态,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的经济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就业机会各自在质与量上差别均相当明显;二是城乡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严重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格外显著。农村大学生多数曾在物质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呆了数年,已感受到极大便利,已产生一定物质需求,这些不足之处其对此现状最有切身体会,81%的学生认为城乡在物质文明的巨大差距对他们的返乡选择有不小影响,其中89%的学生认为其会囿于“农村生产力状况不足以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而放弃返乡,可见就业问题是最能让学生们关心的;另外,还有64%的农村大学生认为自己可能会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不佳而放弃返乡发展。

1.1.2 发展农村物质文明的建设思路

要从广大农村学子最急需改善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入手,增强符合农村大学生“返乡”条件的物质文明建设,提升生活品质。一是农村除了要制定地域性产业重振计划,要有一些特色产业,比如规模化的种植业或养殖业来扩大经济存量外,还需考虑到学生的理论知识层次(如经济学、法学、农学、医学、文学等),多创造使得该类型学生有用武之地的产业岗位,增大他们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掌握了技术理论的农村大学生更接近于当下要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在入职后还要注重培养其产业实操的技术和能力。二是要因地制宜持续加大财政对农村住房、农村道路、农村能源、农村饮食卫生、农村改厕及其他公共设施的投入,特别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要持续重视与加强对农村信息网络工程打造的建设投入。农村不能再是“脏乱差”与“落后”的代名词,从硬件设施入手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新环境、新房舍、新设施是时代“刚需”,可按照民办公助、自下而上、以奖代投、民主监督的思路,明确农村建设的阶段性工作目标,防止层层压指标。在阶段性的改善措施取得成功后,进一步采用循序渐进的做法,以点带面,建设的重点可从基础阶段的局部改善农村生产、居住和生活条件发展为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可适当发展商业、服务业,加强农村的交通、通讯、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福利水平,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差距。

1.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和建设思路

1.2.1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范畴

虽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应把发展着重点投于物质文明创造,但绝不能忘记人的发展是目的,而物质财富的增长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的道理。未来农村社会若只以经济发展为导向而忽视村民的精神发展,没有一个长远的资源开发计划和较高的村民素养,极易导致物质建设走弯路,出现许多社会问题。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农村调研时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面貌。”[4]可见党中央对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辩证唯物主义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能发挥巨大力量,恰逢现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处于开局阶段,在短时期内乡村物质文明建设在进展程度和改观程度具有局限性的境况下,更需发挥精神因素的重要反作用来坚定留守建设信念,这也是为吸引现阶段在外观望的农村大学生返乡而亮出精神名片、打好精神底色的可行举措。

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但也应看到,总体上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较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以往一味重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文化建设却相对落后,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这就不利于村民打破传统小农的狭隘观念,也不利于他们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再加上级有关部门采取的文化宣传形式较直接、老套、单一导致影响有限,所以农村村民素质、道德与纪律意识普遍不尽如人意,思想道德建设所取的实效性作用与预想有差距。

1.2.2 发展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思路

迫切需要规划先行,因村制宜。进一步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村民幸福指数的大事来抓,本着“实际、实用、适度”的原则,根据村史村貌和经济基础,尊重群众意愿和需求,因村制宜,建设好文化中心、活动中心等基础硬件设施,综合考虑村居历史传承和经济发展走势来选择文化设施,营造和谐适宜的文化环境。对此,可考虑开放农村小学现有操场作为村民日常锻炼的场所,也可投资建设简易健身设备。同时还要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不仅为大学生返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村民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不至于与现代社会生活相差太远,也能从整体上有针对性地消除我国国民素质修养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农村软肋”,为农村政策更好得到落实奠定人文基础。一则应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丰富载体途径,以“草根化、地气化、现代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照亮思想凝聚民心。再则在确保农村教育基本得到保证后,提高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吸引大学生返乡,农村的生活就不能太单调,可考虑创建一个个集现代文化、休闲娱乐、科技生产宣传为一体的“农家文化大院”,在这个大院里保存农村的特色之外,再借鉴城市的部分娱乐方式以改造农村单调枯燥生活,增强农村生活的趣味性与宜居性。

1.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建设思路

优良生活品质,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从“重物质”升华到“重生态”,是人类理性认识的一次重大提升。我们党现阶段大力提倡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5]。过去,我国在发展经济时没意识到这一点,过度从自然界中汲取了太多消耗性资源,导致现如今很多农村既没经济又失资源优势,生态千疮百孔、环境一再恶化,这也成为大学生们返乡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不少学生心之向往的欧美乡村之所以吸引人,不仅由于其上学、购物、娱乐等生活条件与城市水平相差不大,更在于其空气和环境等生态因素也比城市更加宜居。虽然我农村相当时间内在物质生活条件上仍无法与发达国家媲美,但我们却可在现有生态基础上多做保护与改善工作。为了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应立即停止当下对农村生态的肢解行为,严格实行令行禁止的生态管理体制机制,并重新树立“顺应自然、重视生态、保护环境”的全民意识,这样,重构优美乡村生态就极其可能。

2 扶持:“返乡”的保障因素

保障是一种交互动态的有限支撑和支持。扶持,是保障的基本形式之一。农村大学生的“返乡”发展意愿还需充分利用“扶持”这个保障因素。总书记指出,“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性与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与协调作用”[6]。有些人认为,应该紧紧抓住“扶持”与“待遇”二者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推动大学生返乡的进程中,要做好扶持的工作或者做好保障的工作只需无止境地提高工资待遇即可在农村人才资源引进上高枕无忧。二者有共同点,扶持的它源物质表现形式就是“待遇”,但不能把这两个词绝对连接起来,它们的属性、内生动力不同决定了其作用不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持”在保障方面发挥的打底子作用比“待遇”更有效、更持久。

2.1 政策扶持是方向保障

2.1.1 政策扶持的价值范畴

农村学子返乡的推动进度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程度具有逻辑和历史一致性,重在提高精准扶贫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成效,政策扶持利于解决其中“扶持谁”“谁来扶”以及“怎么发展”的规划问题,体现政府的主体性,在农村学子心理上发挥方向性的“定海神针”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初主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会议首次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时间表和路线图,“第一步”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虽说农村大学生返不返乡纯粹出于个人发展眼光和职业抉择,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但外部政策诱因也能对农村学生主体行为的选择产生重要驱动作用。对此,前教育部长周济曾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

2.1.2 政策扶持的建设思路

近年来,面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和“农村大学生农村就业难”两个社会现象之间的矛盾,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诸多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和文件,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朝一夕,当前这一矛盾依旧突出,要进一步从政策设计上充分认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聚焦突出问题,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当前农村政策问题之一表现在体制机制仍较不完善,不仅缺乏科学的、贴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一张好蓝图”,而且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激励政策和管理政策机制。现有体制机制既不能很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吸引住人才,对待已留学子也不提供具体可行的管理模式,致使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带动机制。政策扶持不是海市蜃楼、镜里观花、水中望月,不能用宽泛模糊的政策扶持来淡化具体扶持政策的作用。不仅农村振兴需要外界一一对口帮扶,铺好农村大学生“返乡”之路也要具体细化的扶持政策起作用。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吸引本地外出人口返回小渔村创业奋斗就是扶持政策好的典型案例。借鉴“深圳经验”的可行举措,切实有效解决农村人才普遍遇到的生活、发展、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瓶颈,才能安定农村学子的心,防止更严重的人才流失。农村政策的问题之二还反映在政策执行和落实效率低、周期长的“人为”问题。总书记多次指出“让群众苦等”是严重的作风病,要不得,反复强调“增强‘四个意识’,这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因此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统筹好政策落地进度安排、推进实施等工作,把制度自信转化为行动和效率,才能打造完全让农村大学生满意的返乡政策体制。

2.2 资金扶持是利益保障

2.2.1 资金扶持的价值范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是农村学子心向往之的现代农村。实践检验了“政治与经济相互融合”的真理性,推动农村大学生返乡发展作为响应党和国家政治号召的迫切结果,离不开财政资金支持“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革命年代,“看见穷人受苦就会流泪”的毛主席立足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的出发点,多次给穷苦人民捐钱捐物保障其基本生活并依靠追求公平公正、实施土地实质改革以解放农村贫困群体;改革开放时,邓小平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开启改革,在1987年接见外宾时向世界发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自始,资金投入在多年扶贫工作中成为重要一环,我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可见,重视应用资金扶持的经济手段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也是当下解决农村学子返乡发展问题的必施良策。

当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财政增收不容乐观,但是党中央坚定“扶持资金不能减”的决心没有变、多次细化举措、统一思想、加大宣传,宁要少上一些大项目,也要确保资金投入明显到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中明确提到,“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扶持。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是保障”[7]。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在读农村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其老一辈人对物质的追求上,即想通过留在城市努力奋斗多积攒些钱来改善生活,81%的农村大学生表示其不愿返乡是被迫无奈于城乡“资金”“工资”的不小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其中69%的学生认为自己若是得到合理资金扶持会义无反顾选择返乡发展。

2.2.2 资金扶持的建设思路

在现阶段,应进一步加大对口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谁家的孩子谁来抱”,国家、地方、企业应把为“携手奔小康行动”和“万企帮万村活动”提供资金扶持看成一种自身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和治理文化,既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又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与技能。以利益支持的途径,使外出打工者以及在外学习的农村大学生返乡,前提是他们能获得不低于同行业城市打工的收入(对于有意创业者,享受比城市创业者更大资金优惠与补贴力度);以精神规约结合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发农村学子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源”,从源头上鼓励农村学子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自身的脱贫致富,实现农村社会的欣欣向荣。

2.3 家庭支持是精神保障

2.3.1 家庭支持的价值范畴

人是自然性动物,拥有着丰富的精神情感需要,其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场所还是家庭。社会学从个人自我发展角度曾有论证,家庭支持能帮人实现精力恢复、增进身心健康和提升幸福感,因而农村大学生的个人职业抉择在得到家庭充分支持后,必将由于获得了一种精神保障力量而能助其在“三农”事业发展上如虎添翼,反之亦然;从民族复兴角度,家庭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千万家庭向上向善亦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肺腑之言“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没有千万农村家庭坚定支持的乡村,也必定因其丧失推动振兴的原始精神动力而使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得到延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熟人圈的社会现实,而当中讲求“人情世事”的重灾区更当属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出来的孩子除看重亲友与街坊邻居的“看法”外,更在乎家人的看法,这便也埋下忧患因子,家庭意见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农村大学生返乡发展与否的择业选择。有48%的农村大学生表示,自己的家长曾经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表达过“勿回乡”的期盼,并表示这对他们日后进行职业选择有一定影响,可见家庭支持系统与农村大学生“返乡”发展意愿的紧密性。

2.3.2 家庭支持的建设思路

重视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农村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对农村大学生“返乡”的关心、支持,而乡亲邻里也要摒除偏见、成见。对此,应处理好农村的“里子”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关于在外人口返乡的宣传思想工作。一是要在农村深入阐释、宣传各项乡村振兴改革政策与年度表,使农村的人民群众了解、理解并支持党和国家的迫切需要;二是要加强农村才子返乡的正面宣传、亮点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群众最注重实际,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返乡”鲜明事实来鼓舞其农村生活的家人们。此外,推动农村学子的家庭支持,还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必须”,第一个就倡导要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农村大学生多数均来自贫困家庭,靠贷款上大学。如果他们返回家乡就业若干年就能抵消其贷款,势必会吸引一些大学生返回家乡。有的多子家庭的学生还存在弟弟妹妹需要读书的情况,父母也需要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支撑孩子读书。如果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不仅能给自己解决生活之忧,还能给家庭成员带来一些优惠政策,当然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返回家乡。

3 结语

总体而言,在推动农村大学生返乡发展的众多潜在因素中,来自乡建与扶持的力量必当因其起重要作用而对缓解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现状大有用处。二者协调统一、不可分割。新时代,我们在解决农村学子返乡意愿低的棘手问题时,需要充分彰显乡建的力量与扶持的力量,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返乡与农村振兴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村新一代与农村的和谐互动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大学生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学生之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