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方法探讨

2023-11-19 01:36卢新林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8期
关键词:九江市天敌害虫

武 琼,卢新林

(九江市武宁县农业农村局,江西九江 332300)

0 引言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种植历史,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也对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虫害防控是水稻种植中的重要环节,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理念的影响之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发展与运用。但想要得到推广并实现对传统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全面优化,还需要持续地研究,因此探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九江市水稻病虫害概述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高,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长。地质条件方面,以丘陵地形为主,坡度较缓,土壤以红壤为主,适合种植水稻。九江市的地质气候条件在为水稻种植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其高温高湿的自然环境也诱发了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并为害虫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水稻种植受病虫害的影响较大,病虫害状况较为严重。现阶段,九江市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包括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等。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意义

目前,水稻种植中采用的防控方法大多是传统的药物防控,存在着种类选择与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粗放的农药施用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害虫的抗药性提升,病害加速变异,陷入提高农药施用量的恶性循环,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核心在于“绿色”,即主要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控,通过提升措施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保障病虫害防控的效果[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应用效果,同时适应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水稻种植。同时,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也将为技术的推广创造更好的条件,能够转变水稻种植户以往凭借经验的传统种植模式,提升水稻种植户对病虫害防控知识的了解以及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意愿,从种植者的角度避免农药滥用现象的出现,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水稻种植的规模化。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不仅能够推动水稻种植模式的优化,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种植户种植水稻所需要的成本,同时提升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深入研究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水稻种植成本的同时实现增收,产品也更符合绿色无公害的理念,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价值也比普通稻米更高。另一方面,生物防控手段的应用也开辟了水稻种植户新的营收渠道,如稻田养鸭,既能起到害虫防控的作用,又能为种植户带来附加收益。总之,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落实。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方法

3.1 化学防控

化学防控是现阶段水稻病虫害防控中采用的主流方法,有着较强的普适性与针对性,因此应用范围也最广,成为水稻生产对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防控法的优势在于相关药剂的开发较为完善,同时体系也已经发展成熟,为化学防控的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缺点在于其效果发挥很大程度上受水稻种植户素质的限制,需要对药剂的选择与用量做出严格控制。比如,在防控九江市常见的纹枯病时,可选择施用井冈霉素A或己唑醇,喷施在水稻植株的中下部,以1次/7天的频率施用2~3次。

对水稻病虫害的绿色化学防控可以向着两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施用技术上的优化,可以通过开发辅助设备与用药用来计算软件,规范农药施用方法,确保农药的施用效果,在控制农药用量的前提下,保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将资源投入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中,植物源农药中杀灭害虫的有效物质,从植物中提取而成,在达到化学农药防控效果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负担也相对较小。

3.2 物理防控

物理防控是基于部分害虫的天性开发出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方法,利用其对光线的趋向性以及对特定颜色的敏感度,采用针对性的理化手段,对害虫进行诱捕、诱杀,起到减少稻田害虫数量、营造良好水稻生长环境的作用。其优势在于,门槛较低,无需花费高昂的设备成本,同时操作较为便捷,缺点则是无法做到普适性,只能捕杀具有特定天性的害虫。常见的物理防控法包括灭虫灯、粘虫板与性诱导剂诱杀。

灭虫灯是通过释放特定波长的光线,吸引特定种类的害虫聚集,再利用附加的其他装置实现灭虫。现阶段,较为先进的灭虫灯已经可以做到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光波的波长,提升了这一病虫害防控方法的泛用性。粘虫板的颜色主要有黄、绿、蓝三种,模拟自然环境中对害虫吸引力较高的颜色,对其进行诱捕,技术门槛低,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投入也相对较小,唯一的缺点在于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一般,在水稻植株上方10~15 cm处悬挂粘虫板,可以达到较好的害虫捕杀效果[2]。性诱导剂则是通过模拟特定害虫在繁殖期间释放出的特殊信息素,实现对害虫的诱杀,有着无污染、高效率的特点,同时可以与其他物理防控手段形成较好的配合。比如,对九江市较为严重的二化螟虫害,可以采用专门的二化螟诱导剂对其进行诱杀。

物理防控法的不足在于成本低的手段难以保证害虫的防控效果,效果明显的又往往成本偏高。因此,物理防控今后应该向着降低成本、提高效果的方向进行研究。比如将粘虫板与其他病虫害防控手段进行复合,或开发灭虫灯的多波长光源。

3.3 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指利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天敌关系,通过引入水稻虫害的天敌来达到消灭虫害的目的。生物防控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效果好,同时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对生态环境几乎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然而,阻碍生物防控手段推广应用的是其对水稻种植户的高要求。种植户不仅需要了解害虫及其对应的天敌,选择其中能够治理害虫同时对水稻无害的品种,还需要考虑到天敌的投放本身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以九江市多发的水稻螟虫为例,水稻种植户可以针对性投放赤眼蜂对其进行灭杀。赤眼蜂作为螟虫的天敌,幼虫可以寄生在螟虫的卵中,消灭水稻螟虫。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赤眼蜂的投放时间,让赤眼蜂的繁殖期与水稻螟虫的幼虫期相对应。此外,还可以在水稻田中间作诱虫植物,方便灭杀害虫,避免水稻受害。

在对生物防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时,重点在于如何降低生物防控的应用门槛。一方面,需要对害虫进行深入研究,关注害虫的生长过程、谱系以及天敌关系,围绕不同水稻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天敌的选择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天敌进行针对性培育,对其消灭害虫的性状进行强化,同时降低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4 农业防控

农业防控虽然是新时期兴起的病虫害防控技术,但是其思想源头却早已有之。事实上,从古到今农民对水稻性状的有意培育与选择都可以视作农业防控的思想发源,并且在新时期历久弥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病虫害防控是病虫害预防与控制的简称,但上述几种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大多将重点集中在事后控制,事前预防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农业防控即贯彻预防优于治理的理念,采用农业手段对绿色水稻的病虫害进行防控,包括对种植土壤的处理与良种的选择等[3]。农业防控的优势在于其与绿色水稻生长过程的紧密结合,能够通过预防的手段,节省后期面对病虫害时花费的人力物力。在后续对农业防控技术的研究之中,应将重点放在其推广上,只有种植户了解这一理念,掌握相关的预防技能,才能起到更好的病虫害防控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流域,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长,常见病虫害包括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等。研究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能够提升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在提升水稻种植户经济收益的同时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与农业防控四个方向,目的在于提升效果、降低使用门槛与削弱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九江市天敌害虫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我的“自画像”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不老的情缘(合唱)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老年大学校歌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