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蒙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2023-11-20 13:37王征梅陆庆九
今古文创 2023年43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王征梅 陆庆九

【摘要】《幼学琼林》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本极具生命力的蒙学教材。在编纂原则上以人为本,重视儿童情感发展,关注儿童的幸福感;在德育方式上中庸辩证,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立私德、明公德、育大德;在内容选择上讲究实用,注重常识教育,有益于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原则上坚持实事求是,对启发儿童独立思考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思想是帮助儿童成长为一个幸福安康的好人,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仍有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幼学琼林》;蒙学教育思想;基础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43-012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3.039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对口支援新疆学前教育专业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号:2021jyxm1298);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研项目“《幼学琼林》蕴含的童蒙教育理念研究”(项目号:hykyyb202001);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育案例”(项目号:hytyldsr31);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创新团队“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团队”(项目号:KCTD202004)。

《幼学琼林》由明朝学者程登吉所著,流传于明朝,风行于清朝,民国时期仍颇受青睐,今日依旧不乏好评,是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史上出类拔萃的蒙学教材。其蕴含的蒙学教育思想或者说它反映出的教育者对儿童教育的期待得到了六个多世纪中国人的认可,这种跨时代的价值,是我们最需要留住的民族智慧精华。本文将逐一探析《幼学琼林》蕴含的蒙学教育思想,借古鉴今。

一、编纂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儿童幸福感

在中国古代童蒙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不突出。“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分士农工商四民,‘学以居位(做官)曰士。’要做官,非通经籍、应科举教师不可……农工商子弟读书,一般不是为了应科举,而是为了略识之无,便于记帐之类。”[1]2567-2568这种教育目的虽然是为了儿童将来可以事业有成或自力更生,但并非關注人本身的发展。明朝时期有学者提出儿童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童真天性,“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2]268不过大多数蒙书还没来得及更新理念,《幼学琼林》却走在了时代前列,体现了当时并不常见的教育思想,即帮助儿童成为“一个幸福安康的好人”。

(一)以人为中心

从编纂思路上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本书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幼学琼林》属于综合性蒙学教材,与之相类似的有《三字经》《千字文》《小学绀珠》等,后者或按知识深浅程度编排,或按教育目的主次编排,或按类书结构“天、地、人、事、物”编排。而《幼学琼林》则按“天地—社会—个人”顺序编排,先介绍宏观世界,然后叙述中观国家,最后阐述微观个人成长发展。例如,按类书原则“朝廷、文臣、武职”应划为“人事”,《小学绀珠》就如此编排,而《幼学琼林》却将其单独列出并置于首卷。再如,“衣服”属于“物”,却被拿出放在“身体”的后面“人事”的前面。可见本书在类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天地—社会—个人”的编纂思路,并将重点放在“人”,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重视儿童的情感发展

《幼学琼林》花了近一卷在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上,这是蒙学教材中罕见的。书中除了父母兄弟,还涉及师生朋友,甚至不避讳儿童好奇的夫妻关系,足以见得作者十分重视儿童身边的亲密关系及情感需求。这与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谋而合。对于小童来说,父母、亲人、朋友就是他们的全世界,充足而稳定的情感体验是他们获得安全保证后最为迫切的需要。但是,儿童并非天生就会处理亲密关系,因此对亲密关系相处方式的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例如,“朋友宾主”篇中写道:“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3]92此类内容对于儿童建立亲密关系、解答情感困惑、避免亲密关系冲突、获得幸福的情感体验,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一直关注如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儿童幸福指数,并出台了“素质教育”“双减”关注留守儿童、防止校园霸凌等相关政策,但如何更加合理地设置具体教学内容仍在探索之中。《幼学琼林》体现的以广阔的世界观看待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儿童成长时序为标准介绍阶段性人事物,特别是关于儿童亲密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或许可以为当下选择、编排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不过,由于时代变迁,书中有些关于亲密关系的指导建议并非符合当下价值观,因此需要加以甄别。

二、立德方式中庸辩证,注重润德育人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4]3蔡元培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5]299《幼学琼林》并未凸显出强烈的“育才”诉求,不过却将“育人”的期待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弟子规》《三字经》相比,本书并未渲染浓厚的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忠君守礼”道德教化色彩,而更多地站在普通大众角度,关注儿童优秀品格、品行、品味的培养。

(一)“润物细无声”

相较于道理的生硬宣讲或德行的一味强调,《幼学琼林》的德育方式更偏向道德浸润。与《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相比,其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故事性呈现最多。例如“天、地、物”部分在介绍相应常识之后,还会转移到与之相关联的人伦道德上。“天文”篇云“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4]7“鸟兽”篇有“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4]303这种道德教化方式中庸适度,致力于学习者的体悟,学习效果往往更高效且收获更深刻持久。当下立德树人正在探索新的实施路径,课程思政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幼学琼林》中“润物细无声”故事式的德育方式或许能为当下“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借鉴意义。

(二)立意高远,立足平实

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道德三个不同层面。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6]203,《幼学琼林》中虽然也有所体现,但并未刻意拔高,既秉承了儒家学者的一贯理念——追求君子人格,也融入了为人父母的基本期待——培养一个好人。这些期待和追求体现在人生各个角色之中,其中强调最多的当属“孝悌、仁义”。例如“祖孙父子”篇写道:“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4]66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4]64这两个故事既要求做晚辈的要孝顺长辈,又指出做长辈的对晚辈要宽宏大量。没有刻板地遵守“父为子纲”,而是道明了互敬互爱、一家和睦的民间智慧。又如,“遇贼争死,赵李以身代弟”[4]73“煮豆燃萁,谓其相害”[4]73。两个故事分别从正反面列举了不同的兄弟关系,以此教化儿童理解兄弟之间“悌”的意义,择善而从之。

今天,年轻一代肩负着强国梦,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个人私德公德的树立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当下,在仍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中、在世界多元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纷扰下,我们的崛起之路颇为不易,个人私德公德的树立也遇到了更多的诱惑和挑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对于儿童而,“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学会劳動、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7]3-13私德立,公德明,则大德不远矣。

三、内容选择讲究实用,提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明朝教育受科举制影响极大,但《幼学琼林》却并未完全被科举制主导。“《幼学》一书,诚多士馈贫之粮,而制科度津之筏也。”[4]4它既包含了科举所需的经典诗赋,也包含了市井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一)注重生活常识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十分讲究“礼”,其外化可体现在物之上,比如古人的穿衣、饮食、器用、住宅。“饮食”篇云“待人礼衰,曰醴酒不设;款客甚薄,曰脱粟相留。”[4]184一是让儿童了解待客的食物规格;二是让儿童知晓若规格不够如何表达歉意或诚意。又如“器用”篇曰“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4]198让儿童理解生活器物的制造并非易事,需要人们共同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出现有的生活器物条件。虽然这些内容并无深奥大意,但都是儿童生活中会遇到或者好奇的事物,在适当程度内进行阐释对儿童认识了解周围事物、顺利适应生活有很大帮助。

(二)注重社交常识

居于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素来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即便是儿童也需要知晓简单的处世之道。“人事”介绍了为人处世的经验,希望儿童稍大之后明白人情世故,利于社交。作者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成长环境,介绍了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场景,例如说话聊天、宴请赠礼、与人相交、与人共事等。有些场景仅作描述,说明礼节,如“贺入学曰云程发轫,贺新冠曰元服加荣”[4]154。有些场景则举正反例进行评论,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此魏征之对太宗;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此子产之讽子孔”[4]168。处世经验的介绍极大地开阔了儿童的眼界,让其提前预见了日后的社交生活,有利于儿童更顺利地融入身边的小社会,减轻社交压力。

虽然时过境迁,《幼学琼林》中关注的这些生活常识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已与当今社会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其关注实际生活、注重提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实用性教育思想却值得我们借鉴。由于现行教学内容采用学科制授课方法,中小学生对某一专业知识的了解更为深入、系统化,但是也出现了知识过于理论化的倾向,学生们可以用这些知识来完成高难度的试卷,但却很难通过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如何与同学舒适且愉快地相处,如何招待自己的朋友,如何与不相熟的长辈交流,如何正确地使用生活中的各种器物等。这些是儿童生活中很平常却很重要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利于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让儿童更加自信、快乐地成长。

四、教学原则实事求是,启发儿童独立思考

与传统蒙学教材相比,《幼学琼林》更倾向于适度地呈现一个真实复杂的世界。文中可以看到各种伦理价值观的呈现,将人间百态、悲欢离合、是非善恶都呈现在儿童面前,让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思辨,从而遵循对的做法。

(一)不回避人间险恶

“祖孙父子”篇中写道:“杀子媚君,齐易牙之人心何在。分甘以娱目,王羲之弄孙自乐。”[4]66如此反差,让儿童感到震惊,也让儿童明白大人并非事事都对,更让儿童理解什么样的祖孙父子关系是正确的。没有刻意地为儿童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是将人世险恶与美好一并呈现给儿童,这在古代乃至当下的童蒙教材中是很少出现的。在我们熟知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千字文》中均没有出现反面叙事,而《幼学琼林》中共有22处反面蒙学故事。[8]32-33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书籍注入了生命力,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思辨空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可以直面真实的世界,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不回避生老病死

对于儿童来说,衰老、疾病、死亡都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死亡更是大家讳莫如深的话题。即便提及,“受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影响,中国的教育只注重人的社会性社会生命,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的存在,个体生命被高度地政治化和道德化。”[9]28因此,古代蒙学教材中对生死的叙述并不多。但《幼学琼林》却在“身体、老幼寿诞、疾病死丧”篇目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对生命的见解,并且没有“重大义而轻生命”的倾向,反而更多教导儿童要尊重生命、安康生活,同时豁达的对待生老病死这件事情。例如“至若发肤不可毁伤,曾子常以守身为大。”[4]128“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4]224对死亡的正确认知,能让儿童更加珍惜生命、关心亲友、热爱生活,此外也能更让儿童在长大后接触到“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10]348时有自己的思辨、判断和抉择。

除以上两点之外,书中不避之处还有夫妻关系、不良职业、讼狱刑罚等等。虽然,也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些不好的现象会影响儿童的价值观,但笔者更认为,与其避而不谈,适度地、客观真实地向儿童展现世界的样貌,然后正确引导,教会他们如何应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更上之策。如果说,从儿童时期就在其可理解、可承受范围内,带其逐步观察真实的世界,在温暖的象牙塔下引导其独立思考、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他在成年之后将能更加从容自信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实事求是是教育者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难点是如何让儿童以最健康的心态了解并且积极、勇敢地面对这个复杂世界。

总之,虽然时过境迁,人们的知识乃至社会的伦理规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幼学琼林》体现的对儿童的期待——成为“一个幸福安康的好人”依旧是现今广大父母的共同愿望,它的知识精华部分依旧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的部分教育思想依旧符合新时代儿童成长的需要,我们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其有益的教育思想促进当代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文郁,唐夫主编.毛泽东读书与评点(第4卷)[M]. 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2567-2568.

[2]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传习录[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268.

[3](明)程登吉原编,(清)邹圣脉增补,谷玉校點.幼学故事琼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3-303.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册)[M].北京:线装书局, 2007:3.

[5]张汝伦编选.蔡元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2:299.

[6]杨伯峻,杨逢彬注释.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21: 203.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13.

[8]代睿.中国古代蒙学故事的传统价值观呈现及叙事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32-33.

[9]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10](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348.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