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2023-11-22 07:37刘永利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卢龙县块根甘薯

刘永利

甘薯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又具有经济作物的特点,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改善膳食结构,使得甘薯兼具特色作物的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等方面,这使得甘薯种植的经济效益更高。此种情况下,应当顺应市场及消费者需求,以生产无公害、绿色甘薯为主,积极应用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地方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甘薯生长所需气候条件

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不尽相同,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灌溉条件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要求,为了能够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需要准确把握植物的生长习性,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以便科学栽培农作物,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基于此,对甘薯生长习性加以分析,其良好生长需要的气候条件为:

1、光照条件

甘薯属于一种喜光的农作物,在选地与栽培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证甘薯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以便在甘薯茎叶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产物制造积累丰富,从而使得甘薯茎叶生长状况良好,块根积累丰富的营养,为促进甘薯良好生长创造条件。从以往甘薯栽培经验来看,甘薯栽培期间未能获得足够的光照,茎叶光合作用状况不佳,可能出现茎叶变黄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甘薯叶片脱落的情况。所以在进行甘薯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选地工作,保证甘薯栽培后日照时间保持在10h/d左右,以便保证较强的光合作用,促使甘薯块根快速形成。

2、热量条件

甘薯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之中,年平均温度需要超过10℃,并且在甘薯生育期内累计有效温度达到3000℃,夏季平均温度要超过22℃。只有在温暖的环境中,甘薯生长发育的过程才能够吸收足够的热量。观察和分析甘薯栽培实际情况,甘薯不同生长阶段对热量的需求情况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甘薯萌芽阶段最为适宜的温度应当在26℃~32℃之间,最低温度应大于16℃;最高温度需要低于35℃,否则将会影响甘薯正常萌芽,导致甘薯产秧苗量大大降低;薯块生根发育阶段,需要保证温度在16℃以上,否则甘薯块根会出现萎蔫现象,导致其根系生长状况不佳;需要保证温度低于38℃,否则将抑制茎叶的发育;甘薯根系发育的最佳温度在25℃左右,如若温度超过30℃或者低于20℃,均会抑制甘薯块根及根系的发育;块根膨大的最理想温度在22℃~23℃之间,注意保证最低温度不低于16℃。所以,在栽培甘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温度管理,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造成甘薯生长状况不佳,影响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

3、水分条件

甘薯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其蒸腾系数较小。基于此,在甘薯栽培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控制灌溉。也就是根据甘薯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水分需求情况,合理地进行灌溉作业,促使土壤内含水量适宜,使甘薯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也避免受水分过多影响,抑制其生长。一般情况下发根缓苗阶段及分枝结薯阶段甘薯的需水量较低;甘薯茎叶生长阶段的需水量会大大增加,此时需要注意观察土壤条件,如若有干旱的迹象,则需要展开灌溉作业,促使土壤内最大含水量保持在70%~80%之间,满足甘薯水分需求,促使甘薯茎叶生长更加旺盛;甘薯块根膨大阶段的需水量也较高,同样需要注意观察土壤条件及甘薯生长情况,合理开展灌溉作业,促使土壤内最大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

二、卢龙县甘薯栽培的气候条件分析

1、光照条件

根据卢龙县气象要素数据调查实际情况,该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54.6h,年日照时数充足,除了11 月和12 月之外,其他月份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达到200h 以上,可满足甘薯光照条件,促使甘薯栽培过程中茎叶能够接受充足的光照,通过光合作用,促使茎叶生长良好,积累丰富的有机物质,这有利于实现甘薯优质高产的目的。

2、温度条件

对卢龙县气候条件予以调查,当地年平均温度在11.7℃,4月平均温度为13.3℃;5 月平均温度为19.7℃;6 月平均温度为23.5℃;7 月份的平均温度为25.7℃;8 月份的平均温度为24.9℃;9 月份的平均温度为20.2℃。对甘薯栽培的温度需求情况来看,卢龙县4 月份温度适合甘薯育苗;5 月份可促进甘薯根系发育;6、7 月份可促进甘薯茎叶良好生长;8、9 月份适合甘薯块根膨大及光合产物积累。所以,卢龙县温度变化情况能够满足甘薯栽培的热量需求,有利于促进甘薯良好地生长发育。

3、降水条件

对卢龙县降水情况予以分析,当地年平均降水量为609.1mm,年内大多数降水集中在4~10 月份,并且该阶段降水为年总量的94%以上。这充分说明了降水条件基本符合甘薯栽培的水分需求,所以卢龙县适合展开甘薯栽培。

三、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对近些年卢龙县甘薯种植业发展实际情况予以统计,种植面积高达16 万亩。为了实现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当地农民调整甘薯种植结构,实施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生产优质、无公害的甘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助力乡村振兴。具体而言,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为:

1、科学合理地选择田块

甘薯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首先就需要在具体应用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的过程中,注意严格把关地块的选择,以便在后续甘薯栽培的过程中保证土壤条件良好,能够为甘薯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光照、水分及养分。对于地块的挑选应当以土质肥沃、有机物质丰富、通透性较强、土壤疏松、水肥充足为准,如若有条件应当保证2~3 年轮作换茬。为此,在具体挑选田块的过程中应当对不同地块的土壤条件予以检测,进而选择最为适合的地块。在此基础上依据土壤检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地措施,比如土壤密实度较强,土壤不疏松,相关种植人员应当进行整地处理,对土壤予以深耕,促使土壤土质更加疏松;土壤肥力不强,则根据甘薯栽培需要,选择优质的有机肥料,进行施肥作业,从而改善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最大持水量不能满足甘薯种植需求,则需要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溉作业,增强土壤的含水量。

2、甘薯高产栽培方式的选择

(1)合理设计产量构成模式

甘薯高产综合栽培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地下块根的产量。对以往甘薯栽培情况予以分析,影响地下块根产量的因素较多,包括单位面积栽插株数、单株结薯数和单块薯重等。基于此,为了能够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在具体栽培甘薯之前,需要结合卢龙县甘薯种植的实际情况,优化设计产量结构,包括甘薯品种的选择、土壤水肥的控制、栽培季节的安排、田间管理的规划、单产主攻目标的制定等,从而有效协调各个影响因素的关系,以便甘薯栽培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品质与产量。

(2)精栽早栽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卢龙县的气候条件,促使甘薯生产发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光照、水分及养分,应当注意精栽早栽,也就是相关种植人员应当注意了解天气变化情况,重点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展开甘薯栽培作业。通常情况下可以在4 月下旬进行甘薯栽培,并且尽量在5 月上中旬完成栽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甘薯栽培要选择晴朗的天气,如若为阴天栽培甘薯,那么其可能受低温的影响,导致甘薯栽培效果不佳,不利于促进甘薯快速且良好地生长;栽培之际注意了解土壤条件,采用带水栽插,通过适当的浇水,促使甘薯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需要注意合理控制甘薯栽培的间距,并且采用浅栽的方式,以便提高甘薯的成活率;栽培甘薯,尽量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壮苗,并且对不同质量、不同大小的幼苗予以分级栽插,以便促使所有幼苗均能够良好生长,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地膜覆盖

4 月份栽培甘薯后可能出现温度多变的情况,那么甘薯幼苗可能受低温环境的影响,导致其生长状况不佳,难以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此种情况发生,需要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也就是在甘薯幼苗栽培后再覆盖地膜,并且用土压好地膜,提高地膜的覆盖效果,避免大风等恶劣因素导致地膜破坏,无法为幼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在地膜覆盖完成后,最好在当天破孔放苗,放苗时用细土将膜孔压好。也可以先覆膜,后破孔栽苗浇水,栽后用土压好膜孔。

3、科学合理地展开田间管理

(1)明确甘薯生长过程

甘薯生长经历四个阶段,即扎根缓苗阶段、分枝封垄阶段、块根茎蔓同长阶段、薯块膨大阶段。

①扎根缓苗阶段

在甘薯幼苗栽插后,晴暖的天气条件下3~5 天扎根,8~10天缓苗,同时叶子开始生长,30 天后出现分枝,这一过程中幼苗生长较慢,营养需求较少,种植人员需要注意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并及早查苗补苗,适当地施肥,促弱苗转壮。

②分枝封垄阶段

在栽培后30~35 天后出现分枝,并且地下块根形成,地上茎叶在充分的光照之下进行光合作用,快速且良好地生长,使之逐渐繁茂起来。这一过程中甘薯植株不仅进行地上营养生长,还积累营养,为促进薯块良好生长创造条件。主要是茎叶光合作用使得同化物增加的结果。伴随着茎叶生长茂盛,会发生新老叶更迭的情况,同时出现块根第一次膨大。

③块根茎蔓同长阶段和薯块膨大阶段

甘薯植株叶面积系数达到高峰并回落,营养从茎叶转向地下薯块,促使块根迅速增大,营养物质积累增加,使之膨大效果更佳,实现优质增产的目的。

(2)科学地开展田间管理

甘薯不同阶段生长情况不尽相同,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基于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跟踪了解甘薯生长的实际情况,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以便促使甘薯能够良好生长发育。在发根缓苗阶段,需要遵循早管早发的原则,深入到田间地头,详细了解甘薯幼苗生长状况,查看是否缺苗,如若存在这一情况,应当及时补苗,并且在补苗之际尽量选择茁壮的且生长状况良好的幼苗,以便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检测土壤条件,如若养分不足,则需要轻施肥,满足幼苗养分需求。分枝封垄阶段则甘薯植株叶面积系数逐渐达到3 左右,养分和水分需求均较高,此时相关种植人员应当根据甘薯植株生长的实际情况及土壤的肥力状况,展开施肥作业和灌溉作业,促使植株茎叶良好生长。又因为从封垄期到茎叶高峰期植株叶面积系数在3~4.5 之间,此时,正值盛夏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阴雨多、光照不足,很可能造成甘薯植株养分吸收不足,导致其生长状况不佳。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当注意及时且有效地落实降湿排涝工作,改善不良气候条件对甘薯植株生长的影响。

(3)注重保叶增重

甘薯茎叶生长到最大值后其长势逐渐平稳下降,叶片内的部分营养转向块根,促使薯块膨大。这一阶段如若未能做好田间管理,那么可能造成叶片过早衰老,导致其养分流失,致使薯块难以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不利于其增重。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需要注意根据植株茎叶生长情况,合理地规划和展开施肥作业,比如脱肥薯田喷施0.5%尿素溶液、生长偏旺薯田喷施0.2~0.5% 磷酸二氢钾、2%过磷酸钙浸出液,也可喷施膨大素、助壮素等。根据苗情喷施3~4 次,保证叶面积系数维持在3 以上。

(4)注重防治病虫害

对卢龙县常年甘薯栽培实际情况予以了解,甘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病害和虫害,可能侵害甘薯茎叶、块根等部位,导致甘薯生长状况不佳,甚至枯萎死亡,难以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所以,实践应用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在田间管理阶段还要注意正确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性,重视病虫害防治。也就是对以往病虫害发生情况充分了解,分析病虫害发生的诱因及发生时间,进而制定并且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比如生物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及化学防治措施等。

为了生产无公害、绿色的甘薯,防治病虫害应遵循防范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观察甘薯植株生长情况,在病虫害发生之前或即将发生之际,实施生物防治措施或物理防治措施,比如利用生物药剂来喷洒甘薯植株等,以便有效防范病虫害的同时,也能保障植株良好生长。如若病虫害出现大面积暴发,则需要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也就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合的化学药剂,合理控制其浓度和用量,在通过喷洒化学药剂消除病虫害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甘薯的影响,促使甘薯良好地生长发育。比如甘薯麦蛾、甘薯斜纹夜蛾和甘薯天蛾等虫害发生,可采用烟碱·苦参碱、氯氰菊酯等农药在3 龄前喷杀,从而达到消除害虫的目的。

4、适时收获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甘薯品种的块根成熟并没有明显的标准,因此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如若依旧有适宜的温度及足够的光照、营养、水分的支撑,有利于块根生长,可以尽可能地延长生长而不要收获。如若温度偏低、光照不足或者湿度较大,则意味着光照不佳,无法满足块根良好生长。那么此时可以收获甘薯。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自然环境的温度低于18℃,那么块根难以生长膨大;如若自然环境的温度在18℃以上,且有充足的水分、养分的支持,那么块根依旧能够良好生长。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时机来收获甘薯。通常情况下地温降至15℃以下块根停止生长,此时收获块根最为适宜。另外,避免甘薯腐烂变质,还要注意加强对存储环境的控制,也就是要注意适当的控制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并且适当的通风,避免薯块感染病菌、腐烂和遭受鼠害等,导致其品质下降,产品损耗。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促进卢龙县甘薯种植产业快速且良好的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需要正确认识到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加强对该项技术的研究,以便优化甘薯栽培,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所以,在我国甘薯市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广大甘薯种植户应当高度重视并且积极引用甘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一方面通过生产无公害的甘薯,满足大众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还应进行绿色、有机甘薯的生产,供应高端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甘薯产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活条件。

猜你喜欢
卢龙县块根甘薯
让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卢龙县人大常委会用制度体系创造性规范乡镇人大工作的调查与启示
卢龙县绿鑫苗木(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卢龙县“孤竹小金米”丰产优质种植技术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木薯块根拔起的最大应力数值模拟及试验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卢龙县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
药用植物珠子参新鲜块根DNA提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