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创“落地”人才“生根”

2023-11-25 02:23杨春旋
浙江人大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丽水市丽水落地

杨春旋

“人才科技融合是大势所趋,希望政府能立足产业定位、科技方向,做好人才科技融合的文章。”近日,浙江新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的心声,在丽水的地方性立法中得到回应。

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通过,全国首部以人才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法规《丽水市促进人才科技融合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3年12 月1 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全文共七章三十九条,从产业导向、平台建设、要素集聚、服务保障、监督和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指导。

山区也能搞创新,加快发展更须搞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强调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互为支撑、整体联动。

“山区也能搞创新,加快发展更须搞创新。”近年来,位居浙西南的丽水将“创新引领”作为开辟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的“金钥匙”,大力实施人才科教强市战略。但对标省委提出的实现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宏伟目标,丽水市在人才基础、产业环境、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仍有差距。

2023 年2 月,市人大常委会将人才与科技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列入年度立法计划,成立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领导为“三组长”的立法起草领导小组。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还是传承丽水崇尚人才优秀文化的现实体现。

“建议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培养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要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办学问题。”……

2023 年6 月26 日,基层立法联系点座谈会上,来自浙江广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丽水技师学院等的代表围绕条例草案建言献策。这是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一个缩影。

2023年10月17日,《丽水市促进人才科技融合发展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举行。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问卷调查、教科文卫“心连心”代表工作室等多渠道,向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征求立法意见,参与人数达1 万余人次。

为进一步收集社情民意,市人大常委会还特别在有关科技创新平台、人才科技企业、产业园区等地专门设置了4 家动态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共召开各类座谈会30 余场,参会600 余人次,征集意见建议1200 余条。

丽水市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部是条例的动态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我们提出的13 条意见被部分或全部采纳!”丽水市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部部长吴正华说,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指导下,该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联系企业人才的优势,多次针对法规重点条款征集高质量意见建议。

破解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两张皮”现象

“不同于当前全国各地单纯的人才发展立法和科技创新立法,丽水的法规努力在‘融’字上做文章,努力在人才科技如何融合上下功夫,以此破解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两张皮’现象。”丽水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的出台,对于加快完善人才科技融合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什么是“人才科技融合发展”,创新融合机制,厘清工作职责。

条例首次明确,人才科技融合发展是指以“产业定位科技、科技索引人才、人才支撑产业”为基本逻辑闭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相适应的人才科技配套发展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的有机融合。

同时,条例从法律上明确了人才科技融合发展的工作体制、工作机构以及各责任单位职责要求,破解人才与科技的工作壁垒,并通过建立完善人才科技“跨山统筹”机制,促进人才科技资源跨区域、跨领域优化配置和有序合理流动,努力破解人才科技工作壁垒。

围绕怎么实施“人才科技融合发展”,夯实融合载体,强化融合能力。

条例聚焦产业导向,要求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科技支撑需求清单和紧缺人才目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聚焦平台建设和要素集聚,要求以人才科创产业平台、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为载体,整体提升区域人才要素和科技创新要素聚集能力。

聚焦丽水实际和短板,条例秉持着人才“为我所用”理念,一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才科创“飞地”的作用,形成发展在“飞地”、贡献在丽水的创新模式;另一方面,专门规定了对本土人才培养、柔性引才等内容,并推动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对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企业人才、青年人才、银龄人才的引育。条例专门鼓励丽水籍专业人士以及华侨回乡创新创业,让不少华侨和外地创业人才感到欢欣鼓舞。

围绕如何保障“人才科技融合发展”,营造融合环境,完善服务体系。

一直以来,地处山区的丽水面临着科技成果落地难,转化率偏低的普遍性问题。为提升科技转化资源聚集力和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条例专门规定政府设立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依法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的额度定为80%以上,在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为相关单位保留一定自主权。

在“服务保障”部分,条例从数字赋能、职称保障、中介服务、司法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激励和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定,加强人才科技融合工作的服务和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还借助人大监督刚性,规定了市、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开展对人才科技融合发展工作的监督。

丽水市委人才办、科技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全力抓好条例宣贯工作,进一步推动条例落实落细,以人才科技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丽水市丽水落地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法律何以难落地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