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亲手采摘数学知识之果

2023-11-26 04:07张益新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导学绘制数学知识

张益新

【摘要】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一般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负责听讲,进行背诵记忆,把现成的知识之果囫囵地吞进去。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复习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整理复习,亲历实践练习,亲手采摘数学知识之果。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情境;地图;竞赛

复习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一般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或者学期教学结束之时,教师都会组织学生复习,此时就少不了复习课。复习课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知识梳理课、专题练习课、综合评讲课等类型。小学数学复习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数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结构,通过多元练习,学会迁移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数学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复习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探究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关键能力与良好的数学品格。我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教学手段方法,激活学生主体意识,赋予学生学习力量,引领学生自主采摘知识之果。

一、开启一次快乐旅行,让复习课变得有趣

兴趣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若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必然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提高学生在复习课中的学习效果和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自主复习的意识。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枯燥无味,教师单靠讲解数学概念、公式,学生只靠听记接受数学知识,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高效数学复习课应当是充满情趣的,学生心情愉快,兴趣盎然。

玩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喜欢游玩,每到春游或秋游时,学生个个生龙活虎,情绪高涨。如果数学复习像一场旅行,学生可以欣赏沿途的美景,可以尽情玩耍,采摘甜蜜的果实,享受成功的体验,学生一定会乐不思蜀。教师可以把数学复习变成一场旅行,让数学复习变得有趣好玩。

每一堂复习课是一场有意义的美好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不妨组织学生玩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开心快乐中整理复习。教师可以把知识整理游戏化,将数学练习形式游戏化,用游戏激发学生复习兴趣,用游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例如,在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时,笔者把复习课上成一堂游戏课,设计了“打地鼠”“找朋友”“寻宝藏”“捉迷藏”等一系列游戏,带领学生边游戏边整理,边游戏边练习,在愉快的游戏中复习数对知识,灵活应用数对解决各种问题,深入体会数对的含义和价值。总之,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趣化数学学习,以充分取悦于学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创设一个复习情境,把数学知识藏起来

小学生喜欢捉迷藏,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新奇的神秘的事物比较好奇,对普通的显性的东西并不稀奇。教师直接把现成的知识果实摆在他们面前,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把知识果实都藏起来,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或许他们对这种方式更感兴趣。探寻知识的过程更容易给学生带来惊喜和刺激,教师不妨把知识藏起来,让学生去寻找。

藏知识是一种技巧,教师既不能让学生一眼就看见,也不能一直找不见。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把数学知识藏入情境之中,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场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之中,使抽象的知识若隐若现,让数学知识可感可知,给数学知识披上神秘外衣。教师在数学复习课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历,设计生活化的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学习。例如,在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生态农场”情境:王大伯准备新建一个生态农场,农场里有长方形的花圃,平行四边形的鱼池,三角形的养鸡场,梯形的养鸭场。根据情景图中的数据,你能算出生态农场中各个场地的面积吗?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生活化场景,融入了几种图形的面积,给学生形象直观感知,诱发学生对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展开回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各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提供一张复习导单,让学生心中有方向

有效的复习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而不是漫无目标的游走。有效的复习要有计划有目标,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要想让学生顺利抵达终点,可以给学生提供路线图,为他们指引方向,给他们保驾护航。复习导单是指在复习课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的学习单,是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的工具,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支架。如果说创设情境解决知识落脚点的问题,复习导单则解决了学生复习目标与方向的问题,让学生心中有方向,复习有力量。

导单式复习是提高复习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好的复习导单中设计了有效的问题和学习任务,问题聚焦核心概念,任务具有清晰的层次性。复习课中要充分利用导学单,让学生借助导学单有效先学,利用导学单踊跃展示交流,教师借助导学单组织教学,借助导学单诊断评价。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份导学单:①说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②写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和面积计算公式。③说说什么是周长?常用的周长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④写出下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⑤明辨是非。⑥单位换算。⑦解决问题。在这张导学单中,1到4项旨在引导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周长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归纳,5到7项让学生应用面积和周长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在导学单的辅助下,学生的自主复习成效显著提高。

四、绘制一张知识地图,给数学知识安个家

数学复习课一般是对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系统梳理总结,是把所学知识建构出框架体系。复习课就像小孩搭建城堡一樣,新课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如同一个一个的积木,复习课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把这些个积木组装拼搭,制作出一个立体的知识城堡。高效的数学复习课应当是思考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是做思合一的课堂。有经验的教师在复习课中会组织学生思考设计,引导他们亲手绘制一张知识地图,一步步的把相关知识关联起来,用图文的形式直观展示出来,描绘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图。绘制知识地图,是在给数学知识安家。教师在引导学生绘制知识地图时,要唤醒学生的学习经历,激活学生的能动思维,引导学生回顾反思,将数学知识有机关联,让它们分别回到各自的家。

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网络图,让知识变得有条理有结构。知识地图其实也是思维导图,知识地图的绘制充分显示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暴露的学生的思维轨迹。教师可以借助知识地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逻辑思维、深度思维等数学思维能力,借机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知识地图的模式有多种,如树形图、气泡图、圆圈图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和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绘制模式。在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中,首先要组织学生把单元所学的概念、定律、性质等知识都罗列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梳理出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概念与次概念,再用各种图形、符号把这些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形象直观关系清晰的知识网络图。例如,“因数与倍数”单元的概念比较多,有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为了帮助学生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牢固的知识结构体系,笔者教学生绘制概念图,先和学生一起把本单元涉及的概念都梳理出来,然后画出一大棵,用树干、树枝、树叶代表不同概念,让学生按照概念的主次把各个概念分别放进相应的位置。在绘制概念图时,笔者采取先导后放的方式,先指导学生画树形图,然后再让学生尝试画气泡图、鱼骨图等,知识地图帮学生有效归纳整合了概念,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系统思维能力。

五、开展一场练习竞赛,促进学生迁移应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坚持“生本理念”,做到“限时讲授”“让学促思”。有效的复习课同样要凸显“学生主体”“精讲多练”,教师要把课堂时间给学生多一点,让学生充分的迁移应用、练习巩固。复习课除了要帮助学生系统建构知识,更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能力取决于学生知识、方法的迁移能力,取决于他们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能力。若想促进学生的迁移应用,必须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强练习动能。

【参考文献】

[1]朱松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9(24).

[2]黄丽.小学数学高学段复习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2(06).

猜你喜欢
导学绘制数学知识
Art on coffee cups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放学后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