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3-11-29 20:12
科教导刊 2023年28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教育

叶 青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8)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时代大势。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道德,也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1 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和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生态伦理、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使其具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责任感。在新时代,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是保护环境的基础。通过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第二,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是指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遵循和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培养他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具有生态责任感和生态道德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引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培养他们的绿色意识和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2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背景与存在的问题

2.1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第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阵地,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的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大确定了未来将推进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目标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诉求。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高校应当积极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责任,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

第三,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逐步提高。高校应当顺应学生的需求,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

2.2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和概念在高校教育中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尚未形成共识,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认知和深入理解。

第二,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还不够全面和创新。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忽略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同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教材资源,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为。

第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机制和平台建设也面临一定的困难。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机制,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同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平台和活动也相对匮乏,无法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和体验。

第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教师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同时,缺乏教师培训机制和资源的支持,无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 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索

3.1 制订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和规划

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环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时代,高校应制订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和规划,以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制订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目标是关键。高校应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需要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目标体系,并将其与学科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其次,制订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规划是重点。高校应该制订具体的教育规划,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专业课程,同时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教学方法方面,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团队项目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方面,应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环保活动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案,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

3.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创新

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高校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创新。

第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和关注环境问题。此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原理和实践,培养其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责任感。第二,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和体验的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境意识,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和虚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和互动交流,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态文明的知识。第三,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与环保组织、企业、社区等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行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3.3 建立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平台和实践机制

新时代,高校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索中,建立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平台和实践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措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空间,促进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首先,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平台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和渠道的教育资源。高校可以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网站或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同时,可以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展览、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其次,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机制包括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上的环保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实践生态文明的理念。同时,高校还可以与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实践性的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平台和实践机制,高校能够提供更多元化和全面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高校建立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平台和实践机制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问题,需要高校与各方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专业知识。其次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高校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设计吸引人的活动和项目。最后是评价和监督机制的建立,高校需要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和监督措施,确保达到教育效果。

3.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

第一,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高校应该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课程,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生态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认识和专业素养。第二,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因此,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生态保护区、参与环境保护项目等,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第三,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育交流活动等,让教师们相互交流经验和分享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第四,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制订相关政策,对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荣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5 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首先,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能够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社会和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源,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场所、专业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其合作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其次,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交流能够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和企业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应用场景,通过与社会和企业的交流,高校可以了解社会和企业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使教育更贴近实际需求,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社会和企业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高校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社会和企业中的专业人士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经验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