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报创新发展策略

2023-12-01 06:58高冰郭晓勇束鹏刘晓婧贾彦彬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报新时代创新

高冰 郭晓勇 束鹏 刘晓婧 贾彦彬

摘 要:高校学报作为科技传播的学术载体,承担着传播科学发现、引领一流学术水平、促进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高校学报构建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增强高校学术影响力。在新形势下,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发展高质量学术期刊,高校学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突破困境,寻找出路,推进高校学报的长远高质量发展,提出8个方面发展策略:增强创新意识、严把学术质量、完善管理机制、打造专业特色、注重选题策划、加强队伍建设、加快融合发展、提升服务意识。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思路,打造具有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提高对我国科技创新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高校学报;新时代;创新;发展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University Journals in the New Era

Gao Bing Guo Xiaoyong Shu Peng Liu Xiaojing Jia Yanbin1

Abstract:University journals,as academic carrier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a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disseminating scientific discoveries,leading top-notch academic levels,and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University journals have built an important academic exchange platform that serve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enhancing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s.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 country has issued corresponding policies to develop high-quality academic journals,and university journals are also facing new challenges.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dicament,find a way out,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s,8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proposed:enhancing innovation awareness,strictly controlling academic quality,improving management mechanisms,creating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paying attention to topic planning,strengthening team building,accelerating integrated development,and enhancing service awareness.These strategies provid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s,creating characteristic professional academic journals,and improving service level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

Key words:University Journals;New Era;Innovation;Developmen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2]等文件,明确办刊目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要把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重大任务,科技期刊要围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标志着中国正在加速发展高质量学术期刊。

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刊过程中要把准政治站位,关注专业特色,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编辑出版一流期刊,扩大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3]新时代随着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学报在激烈的竞争中迎难而上,亟需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的自强之路。高校学报的创新发展,是由传统办刊模式向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办刊模式的转变。可以从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职能定位等方面创新发展,通过转型为专业期刊、建设特色栏目、助力学科发展、期刊传播方式和出版模式变化,对高校学报的长远高质量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增强创新意识,坚定职业信念

高校学报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打破传统办刊模式,创新期刊工作方式。[4]从思想上改变是创新发展的关键,让编辑有机会去接触和学习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编辑的创造力,让编辑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期刊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要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在引导舆论、传播先进思想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学报编校人员善于判断形势和分析问题,向读者和社会传达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各类论文编校质量,打造高质量学术期刊。同时,要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以创新意识关注学科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預测,创造性地完成对学术论文的审定、编辑和出版工作。

出版学术期刊不仅一项技术性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学报编辑应增强职业认同感与文化使命感,坚定崇高职业理想。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和编辑素养,切实履行编辑职责,专注、勤奋、务实、敬业,并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远大职业理想而奋斗。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有效整合不同类型的信息,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从文字加工编辑转型为组织、策划、推广并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能型编辑,提高出版工作的创新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面向国际的战略策划和综合拓展能力。

二、严把学术质量,提升编校水平

高校学报具有社会公认的科学价值,报道相关领域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现实指导意义,积极促进学科发展。因此,保障学术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编辑出版流程高标准严要求,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遵守《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条例,严格执行重大选题备案、“三审三校一审读”等相关制度,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减少稿件中的错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

202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指出“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项”。规定高度关注期刊的学术水平、出版质量各项指标,期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科技期刊不仅要严格检查科学内容,还要提高编辑校对质量。编辑的素质关系到编校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报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提高学报编校质量的整体水平,需要严格控制审稿、编辑、校对、定稿等出版流程,促进学报的高质量发展。[5]通过创建审稿专家数据库,可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稿件评审、专栏优化、提高论文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执行相关的出版标准和规则,特别是对不同学科类型、不同专业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及发现稿件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的能力。编辑应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用科学的观点严把学术质量关,以创新性、学术性和传播价值为标准选择稿件,提升学报整体质量。

三、完善管理机制,健全评价体系

学报是反映高校科研、教學成果的窗口与学术交流的平台,对促进学校科研水平、教育改革、学术交流等方面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作为学报的主办单位,高校更应努力提高学报管理发展的新境界和新水平。依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制定客观、科学的编辑人员选拔机制,选配高端出版人才;落实《关于深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充分考虑编辑工作特点,畅通职称晋升渠道;建立编辑评价与激励机制,科学公正的评估编辑人员的职业发展、薪酬体系和福利保障,让编辑有作出贡献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加大对学报编辑部的资金投入,适当提高审稿专家薪酬和作者稿酬,改善办公环境和硬件条件。

加强高校学报总体性的制度建设,注重服务期刊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提高办刊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6]自觉贯彻落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文件精神,健全以收稿、审稿、编辑、校对为主体的流程制度;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加强编校人员的分级管理,满足多样化需求;建立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制定详细实用的培训和评价考核体系,支持奖惩措施起到激励作用。

四、打造专业特色,服务学科建设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突出优势领域,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专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高校学报具有内向性、综合性、学术性等特点,学报必须发挥期刊的专业特点和个性,以质量生存,靠特色发展。高校学报可以根据各地和各校的特色和实际,在打造名牌专业栏目的同时,积极推进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栏目的开设,促进行业领域发展,充分发挥学报的社会功能。

学校的重点专业和一流学科是学报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决定了学报的特色和影响力。学报应利用大学的优势学科,及时组织、策划和发表相关稿件。学报在创建优势栏目、特色栏目等核心竞争力内容时,应在体现一流学科设计理念,打造提升一流学科水平的学术平台。高校学报应充分发挥本校一流学科的学术前沿优势,及时发表具有创新特色、理论前沿、实践意义的稿件,同时做好后期的发行、宣传、交流工作,在相关行业领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五、注重选题策划,吸纳优质稿源

选题策划是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做好特色栏目选题已成为学术期刊追求卓越的重要途径。[7]学报要打破传统的雷同型、封闭型、综合型的出版模式,必须精心策划选题,打造精品栏目,直接关系学报品牌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学报应高度重视社会热点问题或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在重要时间节点认真组织专栏,主动创新推出相关文章。重视热点问题引导,寻求社会共识、提升文化自信、服务区域社会。关注本领域的难点话题,积极刊发具备较高学术价值、创新价值、文化价值的稿件,为解决学术界问题、创新研究成果、推动学术传播、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贡献力量。

高质量的学报选题,可以让学报获得特色学科领域的稳定稿源,还能提高学术质量和品牌形象。选题是编辑在栏目策划的基础上精心挑选稿件的过程。在选题方向上应具有开放性、导向性,能体现地域特点、学校特色或学科优势;选题在学术标准上应具有前瞻性、创新性,体现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在时间维度上应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应该能够长期专注于某些专题。通过学报编辑的精心策划,不断探索选题的新思路,保障了期刊优秀稿源,进一步提升学报的影响力。

六、提升编辑素养,加强队伍建设

编辑的专业素养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术期刊的出版者应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掌握新闻出版相关的政策法规,熟悉编辑差错质量的判定规则,提高编辑工作的规范性。称职的学报编辑需要具有扎实的写作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对文稿内容价值的判断识别能力;通过日积月累的编辑理论与实务知识学习,提高文字加工和编校水平,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信息重组能力,肩负起学报高质量发展的崇高使命。

高校学报应合理规划编辑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编辑团队,可以有效提高出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培训编辑提高创新意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具有创新观点的论文。支持高校办刊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的双向流动,将优秀的科研学者引入办刊队伍,促进学报编辑队伍的整体提升。

七、多媒体数字化,加快融合发展

数字化信息时代,高校学报要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拓展科学技术研究的学术传播渠道。加强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利用多媒体技术搭建门户网站、采编系统、公众服务号、论文推送等信息化平台,及时更新学报刊发的内容和刊物发展动态,为作者、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稳定的阅读体验。发挥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数字出版,拓宽学报传播渠道。[8]

高校学报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出版机制,适应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学报编辑要提高数字化技能,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进行信息检索,重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收集相关专业最新学术成果和发展趋势,为学报专题和专栏开辟创新的视角。创建数字网络平台,帮助学报适应智能移动发展的趋势,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应用。结合高校学报自身的宣传手段,创造性地运用新媒体思维,促进高校学报在新媒体时代持续有效发展。

八、提升服务意识,打开办刊思路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的读者市场逐渐壮大,开门办刊、增强服务意识是目前重要的工作内容。办刊是个系统工程,高校学报要树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团队建设理念,应牢牢把握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宗旨。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耐心及时解决作者的疑问,悉心指导作者修正在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地挖掘出高质量稿件。

打开国门,国家迎来了改革开放;打开编辑部的门,期刊才能与国际接轨。在转型时期,编辑必须走出编辑部,与作者和读者交流,发掘市场需求;拜访专家,组织优秀稿件,邀请学科编委,展示和宣传期刊成果;参加行业会议,捕捉行业研究热点动态;走进其他编辑部,取“他山之石”破解自身难题;参与项目课题申报,以研究推动创新;参加国际出版交流,了解国际期刊集团化运营模式;尝试新媒体平台,帮助论文快速传播。通过各方面的交流,编辑才能博采众长,形成期刊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认清当前的发展趋势,组建和维护作者群体,在封面和版式设计、栏目设置、选题策划、宣传渠道等方面树立自身品牌,扩大行业影响力。[9]

九、结语

高校学报在新时代的发展建设中,要以质量为引领,主动追求创新发展,为繁荣学术研究而坚定前行。高校学报定位要高、融合要快、特色要强,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严把学术质量关,向专业期刊转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完善数字化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寻求特色化发展道路。[10]在保障出版质量的前提下,找准工作定位,整合优势资源,调动各方有效互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把握时代机遇,更快地适应期刊行业的发展,创造新时期刊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2019-08-16[2023-04-01].http://www.gov.cn/xinwen/2019-08/16/content_5421699.htm.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EB/OL].(2021-06-23[2023-04-01].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772/76539.shtml.

[3]赵新科.新时代高校学报新入职编辑培养的实践和思考[J].传媒论坛,2022,5(18):97-99.

[4]张盛男,治丹丹,张文颖,田文强,白晨,刘志刚,董明纲.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素养提升路径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5):83-85.

[5]张冬冬.地方高校学报编校质量的提升路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24(4):109-112.

[6]王朗,李佛源.高校综合性学报发展趋势的研究[J].传媒论坛,2022,5(19):106-108.

[7]胡晓梅.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42(6):172-174.

[8]余炳晨.2类专业背景的科技期刊编辑业务能力培养与思考[J].编辑学报,2022,34(5):581-585.

[9]孙国军,赛汉其其格,徐阳.地方高校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以《赤峰学院学报》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7):44-48.

[10]高伟云,程勇.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与选题策划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2,35(6):74-77.

(责任编辑 朱梦琳)

收稿日期:2023-01-08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2021年医学期刊专项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医学期刊创新与发展研究”(CUJS-YX-2021-4-12)成果。

作者简介:高冰(1979-),男,吉林白城人,硕士,编审,研究方向为期刊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高校学报新时代创新
发挥高校学报职能,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我国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分析
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全媒体时代非核心类高校学报出版发展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