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大运河奔流的梁祝传说

2023-12-02 22:30周静书
博览群书 2023年9期
关键词:梁山伯祝英台梁祝

周静书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为吴王夫差肇始。至隋代大业六年(公元605年),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开始大幅度扩修,开凿1000公里通济渠,疏通邗沟,开通淮安至江都而入长江。向北开永济渠1100公里,从洛阳古黄河至涿郡(今北京)。南凿江南河800余里,从镇江到余杭(今杭州)。至元代,因定都北京,经地理学家郭守敬谋划,将隋代大运河截弯取直,保留永济渠河北段,开辟从山东德州经临清、聊城、济宁、微山湖,南下苏北,经扬州过长江,与江南运河联通,直达南端杭州,历时十年,公元1293年开通。形成了历史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

历代形成的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文化交流局面,因大运河的逐代开通而大放异彩,使很多文化类型大飞跃大发展。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祝传说,也因大运河逐渐开通而不断走向大江南北。

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盛名的民间传说,在全国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普遍传播,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标志性民间文化,但它首先发祥于浙东运河一带。我们从现今发现的最早梁祝故事文字记载来看,是清人引用的唐代张读的《宣室志》。全文如下: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肆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有所失。其告父母为聘,而祝氏已字(事)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这段文字目前被公认为是至今发现的最早叙述“梁祝故事”的记载,在这里,梁祝传说的“同装、同窗、同葬”的主体情节已得到比较完整的体现。故事人物的活动地点也很清楚:“上虞”“会稽”“鄞”“鄮城西”,都在浙东运河边上,时间是“东晋”。而更完整和其次早的梁祝传说则发现在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明州知府李茂诚写的《义忠王庙记》,又名《梁山伯庙记》。文中点明了梁祝读书地:“尝从名师过钱塘”,过了钱塘江即读书地点是杭州。此文传说主体情节与张读《宣室志》记载的没有大变化,而细节更丰满,地域更清楚,被历代认为是最完整的早期梁祝传说文字记载。

祝英台嫁马家地点是“鄮城廊头马家”(今宁波西),梁祝合葬地为“鄮西清道源九龙墟”(今宁波梁祝文化园所在地)。

由此基本构成了梁祝传说发生在浙东运河一带的地理图。绍兴、宁波两地是梁祝传说人物的产生地;结识、同窗、访友、逼嫁、合葬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浙东运河边上,包括杭州的三地。

由此可见,梁祝传说中人物是浙东运河边上人,即上虞、鄞鄮等会稽郡境内。如今宁波保存着梁祝晋代古墓、梁山伯庙和姚江九龙墟遗址,绍兴上虞有祝家庄古址,杭州有读书处遗迹及纪念地万松书院。

梁祝传说因大运河畅通而传播辐射。现代梁祝研究先驱钱南扬先生曾在上世纪20年代发表了《祝英台故事叙论》一文,对梁祝“故事流布”做过很精辟的论述,他列举了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及甘肃等六省八处梁祝传说遗迹后,分析认为:“看它从浙江向北,而江苏安徽,而山东,而河北,折而向西,到甘肃。”从钱南扬先生的论断中,我们不难发现,钱先生描述的梁祝传播路线,正与大运河南北走向主轴高度吻合。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梁祝传说从浙东运河向全国传播的详细路径:梁祝传说从浙东运河产生,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途经目前梁祝文化重点传播地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折而向西,在四川、重庆及甘肃等地持续流传,又从大运河沿线两岸向全国内地辐射,形成了如今国内众多的梁祝传说圈。

目前我们看到的梁祝传说较早的是传到紧邻浙江西北的江苏宜兴。从零星史料中,我们看到转引的唐代梁载言着《十道志》记载:“善卷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这是宜兴最早涉及梁祝的古迹记载,《十道志》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684年左右,距梁祝故事发生约300年左右时间,但這里只记录古迹还没有梁祝故事情节。如果这个记载确切的话,从石刻古迹“祝英台读书处”来看,可以推论梁祝传说在当时宜兴民间已经流传了。

我们今天能看到较早可靠的宜兴梁祝记载是南宋(1268年)《咸淳毗陵志》中文字:

祝陵,在善权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其说类诞。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这段文字有“共学”和“化为蝶”的梁祝故事情节,说明当时宜兴一带民间已广泛流传梁祝了。《咸淳毗陵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方志,而这部方志的编成者竟是时任常州知州的宁波人史能之。史能之系鄞县史氏世家史弥巩之子,淳祐元年进士,博学才俊,谙熟史志乡风,考据严谨。可能对家乡浙东的梁祝耳熟能详,撰这段文字时触景生情,这简洁的记述,或许仍是宁波梁祝的记忆。后在明代《宜兴县志》也有类似梁祝文字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冯梦龙的两部作品也记载了梁祝故事。他在《情史类略》中讲祝英台籍贯是“祝家上虞”。而在《古今小说》中则说祝英台是“常州义兴人氏”,梁山伯“苏州人氏”。读书处则是“余杭”(今浙江杭州)。说明在文人创作与民间传说交替中,梁祝故事人物地点在发生不断变异。至清代《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其中宜兴人邵金彪撰的《祝英台小传》,整体仍是浙东运河的梁祝传说。

清康熙年间的《仙踪记略》记述梁山伯是“吴郡江苏” 人,祝英台是“国山”(今宜兴)人。但后“梁为鄞县令”,“葬四明山下”。说明宜兴流传梁祝仍脱胎于浙东运河上的梁祝传说,而时间上大大迟于浙东,只是人物籍贯变换了。宜兴如今有善卷洞、英台阁和梁祝琴剑之冢等古迹遗址。

梁祝传说在大运河经过江苏扬州的江都,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节点。清代扬州学者焦循在《剧说》中提道:“吾郡(甘泉,今属江都)城北槐子河旁有高土,也呼为祝英台坟。”钱南场先生在《祝英台故事叙论》中也列举了梁祝遗迹:“江苏江都(墓)”。全国各地梁祝传说遗迹达几十处,凡古代有梁祝建纪念性建筑的地方,梁祝传说必定盛传无疑,虽然至今江都没有收集到具体的传说,这里“祝英台坟”也历经沧桑,已无踪迹。但曾经有过的梁祝遗迹,仍抹不去梁祝广为传颂的历史轨迹。

明清之际,梁祝在浙江至江苏流传过程中互为交替,相互融合,但主体仍是浙东运河梁祝传说的原型。

安徽与江苏一样,紧邻浙江,其中六安市舒城几百年来盛传梁祝。舒城地处江淮之间,水系与大运河相通。在舒城曾有两座古老的书院,一座是花梨山上的“梨山书院”,另一是座春秋山上的“春秋学堂”,这些地理人文环境为梁祝传说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条件。

舒城流传的梁祝传说,明显传承了浙东运河边上的梁祝。如舒城的《金童玉女下凡》,与宁波流传的《金童玉女下凡记》的梁祝出世的传说如出一辙;《祝英台传奇》中扮装求学时“姑嫂打赌”情节,访祝、同窗读书等情节,与宁波、杭州、绍兴的传说基本类似。还有舒城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讲到梁山伯学成后,当上了县令,“鞠躬尽瘁,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组织民众救灾抗旱,“修塘筑坝,疏通河道”,最后累倒在任上。这简直是宁波鄞县“梁山伯清官传说”的翻版。甚至梁山伯殉职的年龄,终年只有“21岁”,与鄞县令梁山伯也不差分毫。

因此,舒城流传的梁祝传说与浙东运河产生的梁祝在主题思想,主体情节和主要人物上,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其主要变化,是在人物籍贯、故事发生地点完全移到了舒城区域范围,并且结合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和自然环境,衍生了丰富多彩的故事细节,使舒城的梁祝传说,显得别有风姿和特有的引人魅力 。

大运河经长江,沿长江向西南至重庆合川、铜梁,那里也是梁祝传说的传播圈。史载合川曾有梁祝的墓及碑,但今天的合川区域内尚未发现。而今我们考察紧邻的铜梁区曾有过梁山庙和祝英寺等多处遗迹。如今梁山庙已毁,尚留有一口古井;祝英寺现改作祝英小学。清代《铜梁志》对此有记载。历史上合川曾管辖铜梁,统称合川,这梁祝墓可能原在铜梁。如今铜梁区全德镇祝英村仍流传着梁祝传说。

山东济宁是历史上大运河北上沿岸的重要城市,是运河文化的汇集地,也是梁祝传说的重要传播圈。从古籍方志记载中来看,明代万历三十九年,胡繼修《邹志·墓陵》曰:唐代有“梁山伯祝英台墓在吴桥”,这个记载如确实,至少说明唐代在济宁一带已有梁祝传说传播了,但至今未有实据可以证实,而且济宁古籍和地方志也没有唐时的梁祝故事记载。而现今发现的有梁祝故事记载的是,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刻立的济宁邹县《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

邹县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共843字,正文756字。开头曰“外纪二氏梁祝出处费详”,说明当时这里梁祝传说还未与当地地名挂上钩,而梁祝传说是“访诸故老传闻”,说明碑记中梁祝故事是根据民间传说整理的。祝英台是富家独女,因为体恤父亲无子读书登科而叹息。于是“变笄易服,冒为子弟”。与梁山伯“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祝英台先归,邀山伯去访,“英台肃整女仪出见”。后三伯病故,祝英台为保许婚贞节,悲伤而死。乡人“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以遂生前之愿。”这里的梁祝传说主体情节“女扮男装”,“三载同窗”“死后合葬”,与浙东运河的梁祝传说基本相同,只是思想内容上有所变异,祝英台是为孝顺父亲,“可振门风,以谢亲忧”去读书的,对梁山伯忠贞不渝是坚守“心许为婚”,不易“初心”,但又“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只能“舍身取义”。这也反映了孔孟之乡济宁民间浓厚的儒家思想心理,从孝善节,守信重义。但从传说的细节上看还是显现了浙东运河梁祝的印迹,如宁波北宋《义忠王庙记》载:祝英台读书“负笈担簦”,济宁邹县碑记曰:“从者负笈”;宁波庙记载:“英台嫁鄮西廊头马家”,济宁邹县碑曰:“西庄富室马郎”,宁波梁山伯墓在高桥东面,济宁邹县碑记说:“山伯葬于吴桥迤(以)东”,实际上邹县原梁山伯墓是在吴桥西面,而且是当地梁氏祖坟群葬之地;传说中两地合葬“阴配”风俗也惊人相似,都因为梁祝两人生前相爱,忠贞不渝,亲人乡里将他们合葬成礼。因此,济宁的梁祝传说是浙东运河衍生传承的结果,那里至明代才兴盛起来,我们推测自元代大运河“截弯取直”贯通京城后,加速了运河沿岸文化交流。济宁的梁祝至早还是从元代传过去,发展起来的。因此济宁一带无论是梁祝墓,明代重修墓碑记,还是邹城峄山书院,梁祝读书洞及梁祝泉等梁祝传说遗迹,基本上是明清时代的产物。

大运河经江苏江都、淮阴与淮河相交,穿洪泽湖向西南通向河南汝南。河南一带梁祝传说兴盛,尤其是驻马店的汝南,是梁祝文化的重要传播圈。汝南的梁祝传说及古迹,在早期古籍中记载甚少,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民间传说、歌谣、曲艺、戏剧后,河南及汝南才兴起梁祝文化。因为这些文艺样式中梁祝出现了河南一些地名,如开封府,洛阳等举国皆知的古都。因此纷纷把梁祝传说人物指向了河南各地。特别在汝南有朱董庄、梁岗、马乡等地名,更把梁祝故事串联在一起。汝南的梁祝为什么兴起较晚,我想与运河水系交通僻远有关,它从大运河由南到北,经洪泽湖入淮河,向西长距离间接进入汝南一带。故我们遍查当地相关古籍和地方志,也只查到清代以后的记载,当然梁祝传说在民间可能已经较早流传,梁祝歌谣和戏曲也早已在那里传唱了,但它不会明显太早,否则当地方志与古籍也是会有记录的文字,不可能没有影踪。

汝南的梁祝传说认为,故事发生在西晋,但至今全国没有发现早期古籍有记载西晋的梁祝传说,看来也只能作为民间的地方说法。中原地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梁祝传说中把梁祝同窗读书地点,指认在红罗山书院。红罗山说它是山,也不过是十几米高的土坡,这书院原为报恩寺,因山似高台,又称台子寺,其历史甚至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我去实地考察时,院旁尚存一棵躯干枯死的银杏树,其生长年限也已达一千多年,当地人随手一指,为梁祝所植。门前有一口井,也叫梁祝井,正因为中州汝南历史文化底气足,难怪他们把梁祝故事发生时代随口一传到西晋。民间传说中时代概念的模糊性随变性也是它的特性。

汝南的梁祝传说与浙东运河的梁祝大同小异,如女扮男装,三载同窗、十八相送等。明显的区别是汝南称祝英台为“朱英台”,所以她的家乡是朱董庄。当地人告诉我河南语音“祝”与“朱”难分,故传成“朱英台”了,而从全国梁祝传说来考察,“祝英台”是大众所传,称“朱英台”显然是小众了。同样还有如“草桥结拜”,汝南梁祝传说是“曹桥结拜”,因为语音上也是“草”与“曹”难辨,再说他们那里是有一座曹桥,我去考察时已是一座水泥小桥了,周边长满了青草,他们说也可以称为“草桥”。

汝南现存的是马乡两座梁祝大墓,位置在沿中原古道两边,梁山伯、祝英台各自一墓,我过去论文中一直引用为“梁祝双墓”。但近几年陆续发现一些资料表明,这里原为两孝女墓。最早是一位河南籍的教授告诉我,他从小在那里长大,小时看到的是两孝女墓,现在被改成梁祝墓了。后发现康熙《汝阳县志》、嘉庆《汝宁府志》及民国《重修汝南县志》记载都证实是明代二孝女墓。特别是《重修汝南县志》卷首、古迹名胜摄影刊载着二孝女墓照片,就在这个位置,而且志中古迹名胜摄影中唯独没有“梁祝双墓”,这实在不可思议。由此可推测,现在的梁祝双墓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路晓农先生在《梁祝的起源与流传》一书中,也对此做了具体考证,在此不再赘引。

大运河穿越黄河北上,历史上在河北河间有梁祝传说遗迹。清代焦循引林一清《钱唐遗事》云:“林镇属河间府,有梁山伯祝英台墓。”作者将它归入“钱唐遗事”来述说,说明出处在浙江。钱南场先生也将它列入梁祝遗迹之一:“河北河间(林镇墓)。”日本梁祝研究学者渡边明次先生曾寻访到河间,发现有一个叫“梁家村镇”,但没有找到梁祝墓遗迹。当地人和文化局负责人告诉他说,河间有梁祝的传说,但没有发现梁祝墓遗存。

在古代史志中,我们发现河北有不少梁祝的记载。如明嘉靖(1549年)《正定府志》卷之七古迹,“吴桥古冢”条载:“在元氏南佐村西北,桥南西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激,略不骞移,若有阴为封拥者。相传为梁山伯墓,不然,必有异人所藏蜕骨也。”明崇祯(1642年)《重修元氏县志》,也沿袭记载,称“相传为梁山伯祝英台氏之墓”。此外,清康熙《古今图书集成》、清乾隆《元氏县志》、清同治《元氏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只不过是否存在梁祝古墓,争议不一。但至少可以证明,明清时期,河北正定元氏那里,梁祝传说已广为传播,不然人们不会说:“相传为梁山伯墓”,并载之方志。《梁祝的传说》一书也收编了河北流传的梁祝传说。

大运河北上折而向西,经黄河梁祝传到甘肃清水。清代《清水县志》原记载有梁祝墓及传说故事:

祝氏,讳英台,五代梁时人也。少有大志学儒业,为男子饰,与里人梁山伯游,同窗三年,伯不知其女郎。祝心许伯,伯也无他娶。及学成归家,父母已纳马氏聘矣。祝志唯在伯。伯闻而访之,不得而恚卒,窆邽山之麓。祝当子归,道经墓侧,乃以拜辞为名,默祷以诚,墓门忽开,祝即投入,墓复合。

清水流传的梁祝仍是浙东运河上梁祝,祝英台为男子饰”,“同窗三年,伯不知其女郎”,“父母已納马氏聘矣”。“道经墓侧,墓门忽开,祝即投入,墓复合。”这明显带着最早浙东梁祝传说的影子,只是时间是“五代梁时”,地点在邽山之麓。推论梁祝传说在五代十国以后才流传到甘肃清水。那里流传的梁祝故事多重在结局,如《祝英台投墓殉情》与宁波梁祝殉情表述基本相似。只是清水的梁祝殉情后,分别化为红烟和绿烟融合在一起。这样表述的景象或许是全国梁祝传说中唯一的。

在大运河流域及贯通的长江、黄河、淮河等水系区域,梁祝传说几乎无处不在,梁祝遗址也不止上述所叙,还有江苏南京的高淳、山东曲阜、胶州及全国其他地区。

中国大运河作为中华文化之河,在千年历史上为中华大地各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梁祝传说的流布是其中的显例。综上所述,我们根据梁祝传说历代古籍文献记载的时间先后来描述传播路线:梁祝传说最早在浙东运河发祥,并在区域内流传了数百年后,借助各个历史时期大运河陆续扩浚贯通,特别是经隋代、元代的大幅度疏通,梁祝传说沿京杭大运河北上过太湖,到江苏宜兴,顺长江向西南至安徽舒城,直至重庆合川、铜梁。继续向北到南京,越长江至扬州江都一带,穿洪泽湖,入淮河,向西至河南汝南。又从大运河北上跨淮河,经山东微山湖,至济宁邹县、曲阜一带。沿黄河向西达甘肃清水。越黄河向北至河北河间一带,使梁祝传说在一些重要的传播圈落地生根,衍生了一大批梁祝读书处、梁祝墓等梁祝遗迹,致使梁祝到处是家,四处有故里。这正是梁祝传说的文化魅力所在,正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梁祝传说源于人民的生活,又高于真实的生活。通过中国大运河的交通便利传播交流,人民大众以深深喜爱的热情不断口耳相传,将当地的民俗信仰,风土人情融合创造,使梁祝的传说情节日益丰富,故事日益生动,流布日益广泛,铸成了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举世闻名的千古经典。

(作者系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宁波大学兼职教授。)

猜你喜欢
梁山伯祝英台梁祝
梁祝年
有趣的汉字:比
我和“梁山伯”的故事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梁山伯问路
大型传统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从舞蹈本体出发的老题新作
谈《梁祝》中祝英台的人物塑造
改装读书和草桥结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