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地区桃优质栽培集成技术

2023-12-04 07:54赵仁宗徐小军王新卫
果农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油大果疏果

赵仁宗,徐小军,王新卫,牛 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郑州 450009)

南疆地区属于极度干旱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广为人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即位于此处,这里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虽环境恶劣,但有天山雪水的滋润,又有老百姓千百年的勤奋开垦、耕耘,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灌溉体系,加之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为生产优质特色水果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环境条件,现在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特色林果基地。笔者团队通过多年在南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种植桃的试验和实践,总结集成了一套适合南疆地区的桃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1 品种选择

1.1 中桃金魁

中桃金魁[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早熟、大果、黄肉桃品种(如图1)。露地、保护地栽培均有上市早、品质好的优势。在和田地区6 月15 日左右成熟,果形圆整,果面90%以上着红色,十分美观。平均单果质量250 克,大果质量400克。果肉黄色,硬溶质,较耐运输。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香味浓、黏核、丰产。需冷量中等,露地、保护地均可生产。

图1 中桃金魁

1.2 中农金辉

中农金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早熟、大果、黄肉油桃品种(如图2)。露地、保护地栽培均有上市早、品质好的优势。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73 克,大果质量252 克;果肉橙黄色,肉质为硬溶质,耐运输;汁液多,纤维中多;果实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有香味,黏核。在和田地区6 月下旬成熟。花芽抗霜冻能力强,丰产稳产,管理非常容易。品种适应范围广,在全国大部分桃区栽培,均表现良好。

图2 中农金辉

1.3 中蟠7 号

中蟠7 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黄肉蟠桃品种(如图3)。果形扁平,外观漂亮,树体丰产。平均单果质量200 克,大果质量250 克以上;果肉黄色,风味较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4%;果肉类型为硬溶质,黏核。在和田地区,中蟠7 号在6 月中旬成熟。适合露地和设施栽培。

1.4 中油蟠7 号

中油蟠7 号[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中熟、大果、浓甜型黄肉油蟠桃品种(如图4)。露地栽培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佳的优势。果个大,丰产性好。果形扁平,平均单果质量300 克,大果质量350 克。果肉黄色,硬溶质、致密,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品质上。黏核。在和田地区7 月中下旬成熟。

图4 中油蟠7号

1.5 中油蟠9 号

中油蟠9 号[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早熟、大果、浓甜型黄肉油蟠桃品种(如图5)。露地、保护地栽培均有上市早、品质好的优势。果形扁平,平均单果质量200 克,大果质量350 克。果肉黄色,硬溶质、肉质致密,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品质上。在和田地区7 月中旬成熟。黏核、丰产。需冷量中等,露地、保护地均可栽培。

图5 中油蟠9号

1.6 中油20 号

中油20 号[4]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如图6),在和田地区7 月下旬成熟。果实圆形,外观全红,色泽鲜艳。单果质量185~278 克,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6%,黏核,品质优。留树时间长,极耐贮运。有花粉,极丰产。适合建大型基地、远距离运销。

图6 中油20号

1.7 风味太后

风味太后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的中熟金黄色油蟠桃品种(如图7),在和田地区7月下旬成熟。果实扁平,精致美观,单果质量130 克左右。硬溶质,风味甜香,品质极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黏核,有花粉,极丰产。

图7 风味太后

1.8 中油桃8 号

中油桃8 号[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如图8),8 月中旬成熟。果形圆整,果个大,单果质量205~390 克,果肉纯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8%,风味浓甜,品质极优。硬溶质,耐贮运,有花粉,极丰产。

图8 中油桃8号

1.9 风味天后

风味天后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大果型、黄肉油蟠桃品种(如图9),8 月下旬成熟。果实圆平,单果质量210~380 克,套袋后,果肉及外观均呈金黄色,十分美观。硬溶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风味浓甜、浓香。自花结实,丰产。特色高档果品,市场稀缺,效益可观。

图9 风味天后

2 栽培集成技术

2.1 沟栽覆盖防旱技术

由于南疆沙漠化、盐碱化的土地面积很大,将桃树定植在沟内、沟内覆盖防草布,能有效保持根际水分,防止干旱,减少灌溉次数。也能减少盐碱的危害,沟栽能将盐分集中到沟背上,减少沟内盐分,沟内避风背阴,蒸发量小,返盐轻,而且沟内可大水灌溉,有利于蒸发洗盐。按照定植行宽度,开沟栽树,将桃树苗栽植在沟内,定植后沟的形状保持倒梯形,沟底宽30 厘米,深度保持在15~20 厘米,沟内覆盖防草布。行间生草,在草长到40~50 厘米时刈割。在桃树需要大水灌溉的阶段,如冬灌、萌芽、膨大时,可以直接在沟内灌水。

2.2 高光效“Y”字形树形培养技术

高光效“Y”字形是桃树宽行(行距4~5 米)密植(株距1.5~2.0 米)最适宜的树形(如图10),而宽行密植是桃树速生丰产的栽培方式,也便于机械化操作。

图10 “Y”字形树形

桃树“Y”字形树形干高30~50 厘米,两主枝对生,垂直于行向,向行间延伸,两主枝夹角为50°~60°(小苗栽植第一年注意用竹竿绑缚,如图11 所示)。成形后,整个树可着生60~80 个大小不等的结果枝,树高2.5~3.0 米。树体结构简单,整形容易。树冠透光均匀,果实分布合理,有利于优质丰产。属于质量型栽培树形。

图11 绑竹竿

2.3 水肥一体化技术

桃园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节肥、节工、高效、高产、优质、环保的综合优点[6],它能将肥、水融合,在桃树最需要的时期,定点、定量、均匀地施入果树根际吸收部位,因此,对肥水的利用率很高,特别是干旱的南疆地区,效果非常明显,省工省力。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管理上百亩的果园,能在几个小时内将施肥和灌水问题同时解决,省时省工,节省工时费90%以上。降低地表湿度,减少杂草丛生和病虫害,减少除草投入和病虫防治成本,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效益,降低投入、增加产出。果园肥水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减少农药投入,增效30%以上,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

建议南疆地区水肥一体化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南疆地区风沙大且频繁,铺设在地面的滴灌管易被风刮动,导致位置偏移,有时也会被埋在沙子里,极易堵塞出水孔,故将滴灌管置于膜下(或防草布下),既避免了风沙造成的不利影响,又能减少根系周围的水分散失。

2.4 花果管理技术

2.4.1 疏花疏果对花量大、坐果率高的品种进行疏花疏果,保证营养集中供应,生产出果个大、品质优的果实。

在桃树的花芽膨大露红时,视树龄树势进行疏花。中庸树、盛果期树必须进行疏花。幼树、旺长树可以不疏花只疏果。疏花疏果时,应将桃留在结桃枝条的中前部背下,对幼旺树的结桃枝只抹掉背上的花芽即可。根据果枝留花蕾,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留3~5 个单花蕾,中果枝留6~9 个单花蕾,长果枝留10~15 个单花蕾。

疏果是根据树势和结果枝长势定果,不留朝天桃和枝条基部桃,应留在枝条的中前部和枝条背下果。疏果要分2 次进行,不应一次性疏果定果,以防裂核或坐果不良。第1 次疏果时间为花后2~3 周,第2 次在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生理落果后。定果时要尽量保留果形端正、着生在枝条中部并朝下生长的果,以防止套袋后发生日灼。并根据品种和目标产量定果:一般晚熟的大果个品种,30 厘米以上的长果枝留果3~4 个,15 ~30 厘米的中果枝留果1~3个,15 厘米以下的短果枝留果1 个或者不留。早熟的小果型品种可适当多留果。疏果要在花后1 个月内完成,在桃硬核期完成定果,为套袋做好准备。

2.4.2 果实套袋套袋栽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果品质量[8],提高销售价格,使果农增收。果实套袋能防风沙,使果面洁净、美观、着色均匀;防止油桃裂果;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喷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防止农药污染;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

套袋时期一般在疏果、定果后(花后30~50天)。套袋前5~7 天喷一遍杀虫防病药剂,喷药后10~15 天以内完成套袋。

套袋方法:撑开袋口,托起袋底,使两底角的通气放水口张开,使袋体膨起。手执袋口下2~3 厘米处,套上果实后,从中间向两侧依次按“折扇”的方式折叠袋口,袋口上方从连接点处将捆扎丝反转90°,沿袋口旋转一周扎紧袋口。

解袋时间根据品种的成熟期和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成熟采收前7~10 天。在有些情况下,如生产纯黄色果品,最好带袋采收,避免上市前见光着色,还能减少运输中的机械损伤。

猜你喜欢
中油大果疏果
花光卉影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科学疏果 葡萄高产
中油交通,“气”势如虹
大果桑葚的栽培技术与综合利用
“中油13 号”油桃引种表现及设施栽培技术
“中油平台”正式上线旨在打造联动生活平台
三峡强德勒红心柚果实疏果套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