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12-06 12:31曾宇丽
农技服务 2023年10期
关键词:凤冈凤冈县茶园

周 利,曾宇丽,王 敏

(1.凤冈县乡村振兴局,贵州 遵义 564200;2.凤冈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遵义 564200;3.凤冈县政府办公室,贵州 遵义 564200)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乌江北岸,大娄山南麓。凤冈县种茶历史悠久,茶产业是凤冈县五大主导产业之首,全县茶园规模和茶叶产量位居贵州省第二,并先后荣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十大最美茶乡”“全国重点产茶县”[1]“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凤冈县多措并举全面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切实促进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凤冈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对凤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围绕其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发展对策。

1 凤冈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凤冈县14 个镇(街道)87 个村(社)中共有70 个村(社)发展茶叶产业,总面积3.33 万hm2,涉茶人口27 万余人。县内茶树品种26个,茶叶企业287 家。2021 年,全县干茶年产量6.2 万t,总产值55.5 亿元。茶叶销售主要以批发或订单加工为主,优势产品毛峰茶主要销往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山西、陕西、四川、重庆等省份和省内的贵阳、遵义、安顺等地。同时,成功创建“凤冈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2020 年成功入选首批100 个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名单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三大名茶”“贵州十佳影响力品牌”“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等荣誉。凤冈县茶产业在种植、加工、质量管控、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方面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1.1 种植面积及品种快速发展

从2003 年开始,每年以0.2 万~0.3 万hm2的规模推进茶园基地建设,茶园面积快速发展至目前的3.33 万hm2,茶叶基地遍布全县14镇(街道),茶树品种由福鼎大白茶、浙江中小叶种等常规品种增加到含龙井长叶、黄观音、金观音、黔湄601 等无性系良种共26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排名挤入贵州省前列,茶产业已成为凤冈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

1.2 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

出台《凤冈县有机茶生产、管理与加工技术规程》《凤冈县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实施细则》《凤冈县锌硒乌龙茶地方标准》《凤冈县锌硒绿茶地方标准》等生产和加工标准。推进“畜-沼-茶-林”生态循环建园模式,以农户为基本单元、以发展茶叶为核心、以建沼气池为基础、以畜禽养殖为辅助,在茶园中套种红豆杉、雪松、香樟、桂花等花卉苗木,有效提升茶叶品质[2],形成了独特的“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茶行有树、树中有花”茶旅一体生态茶园。全县茶叶企业初步实现贯标(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标准)全覆盖,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凤冈锌硒茶”系列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口感等均得到有效统一。

1.3 茶叶质量管控成效明显

一是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体系。不定期对种植大户、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企业的茶园、茶青、茶叶成品进行抽样检测,实现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监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在茶叶种植管理、质量检测、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环节和全过程实现信息的可追溯查询。

二是严格控制农药投入及使用。全县农药经营网点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及跟踪监管服务。同时,通过发放茶叶生产技术明白纸、设立违规农药有奖举报制度等,有效遏制茶园中违规农药的使用,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创新管控模式。组建以茶叶企业和合作社为一级网络,村民组为二级网络,村委会为三级网络,镇(街道)为四级网络,县直相关部门为五级网络的“五级防控”网格化管理构架。搭建“五位一体”(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管理模式,建立合作社盈利机制,激发合作社对质量安全的管理积极性。推行“3+2”管理模式,即镇、村、组三级组织按照镇主导、村主责、组主抓的思路开展工作,茶农和茶企为2个利益主体制定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村规民约,落实村民自治,强化行业主体责任,增强茶农自律意识,全方位提升群众的茶叶质量安全意识。

四是积极开展质量安全相关认证工作。积极推进“二品一标”认证,完成茶园绿色认证0.13万hm2,有机认证0.2万hm2。积极开展绿色防控,建成茶树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2 个,示范面积0.3 万hm2,辐射全县3.33万hm2茶园。

1.4 品牌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统一标识管理、统一宣传口径、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门店风格、统一技术标准的“五统一”原则,维护“凤冈锌硒茶”公共品牌形象,目前已有44家茶叶企业申请使用“凤冈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进“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战略,与杭州西湖区签订“东有龙井·西有凤冈”战略合作五年行动纲要,成功举办“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与茶文化论坛和“东有龙井·西有凤冈”浙黔茶业大会等活动,与贵州省茶周刊、贵州日报、贵州商报及杭州中茶院开办的“茗边头条”微信平台进行合作,大力宣传“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品牌,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有效提升。

1.5 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

积极开展市场渠道建设,建立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销售网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分别到浙江、上海、山东等地招商。借助一年一度的贵州茶博会,举办凤冈锌硒茶采购商采风活动。充分发挥产地优势,精准对接,促使凤冈茶叶快速融入目标市场,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完善产品包装、打造微型茶馆19 间,“凤冈锌硒茶”专卖店累计达263 间,产品销售专柜累计达3 274 个。初步形成“代工+自营”“线下+线上”多维度、多元化、多方式的营销模式。茶叶出口逐年提升,从2015 年茶叶出口数量不足200 t,金额不足1 000 万美元提升到2020 年出口茶叶2 074.76 t,出口金额9 200万美元,连续两年稳居贵州省第一。

2 凤冈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

2.1 优势

2.1.1 气候 凤冈县地理位置接近北纬30°的茶黄金纬度带,具有高纬度、低海拔、寡日照的气候优势,年平均温度15.2 ℃、年平均降雨量1 257.1 mm、年平均湿度为25%~80%,无霜期长达302 d,雨热同季,适合茶树生长。

2.1.2 土壤 锌硒同聚是凤冈茶叶特色及优势,所产茶叶中锌硒等微量元素适中,锌含量40~100 mg/kg,硒含量0.05~4.0 mg/kg,且完全来源于茶树对土壤中锌硒的天然吸附,使凤冈锌硒茶具有内含物质丰富、色泽绿润、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绿亮、叶底嫩绿鲜活等独特品质。凤冈尚有未开发的宜茶地资源0.48 万hm2,分布在海拔500~1 100 m区域,且多为黄壤,土层深达80~200 cm,pH 4.5~6.5,土壤重金属和农残含量符合茶产地环境条件。

2.1.3 劳动力 凤冈全县人口45万人,其中在当地务农的占30%左右,初中以上学历占50%左右,高中以上学历占30%左右,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农村人员占40%左右,可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劳动力资源。

2.1.4 文化 凤冈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和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唐代茶圣陆羽在其所著《茶经》中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唐·黔中道思、播、费、夷州地理位置图》,古夷州治所就在今凤冈县绥阳镇。宋代《华阳国志》中载:平夷产茶蜜;乐史《太平寰宇记》中载: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土贡;今《凤冈县志》载:锌硒特色、有机品质,对凤茶给予了充分肯定。另外,凤冈县野生古茶树分布较广,民间长期以来就有熬油茶、品茶点、煨罐罐茶及祭茶的习俗,唐宋时期的“煮茶”遗风、“吃油茶”的传统习惯流传至今,茶歌、茶诗、茶戏也丰富多彩。

2.1.5 政策机遇 近年来,国家、贵州省、遵义市均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举措,为凤冈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其中重点有:2017 年11 月农业部出台的《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2018 年10 月贵州省委出台的《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黔党发(2018)22 号],2019 年3 月遵义市出台的《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市的实施意见》遵党发[(2019)4号]等系列政策文件。

2.2 劣势

2.2.1 机构人才较弱,产业突破难 县、镇(街道)、村茶叶专业人才缺乏,茶叶工作统筹推进、茶叶技术推广、技术指导跟不上。种茶、制茶、卖茶、茶艺等相关专业人才较缺乏,茶叶从业人员后续培养及职称评定、职业等级鉴定等方面还处于空白。部分茶企精深加工、市场拓展等方面人才匮乏,存在断代现象。

2.2.2 茶园管理缺位,品质保证难 全县茶园推行网格化管理后,随着“双有机”(中国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和欧盟有机认证)战略的深入实施,禁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和高毒高残留农药成效明显,茶叶质量大幅提升。但目前茶农普遍缺乏病虫害识别能力,在预防措施、防治药品的选择上方向不明,加之茶叶种植面广点多,农业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对茶农进行有效的田间技术指导。

2.2.3 品牌形象模糊,外宣推广难 全县茶叶品类涵盖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茶叶产品涵盖翠芽、毛峰、绿宝石、红宝石等,但都冠以“凤冈锌硒茶”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其中部分茶叶的产品名称(产品商标)未分类登记注册,导致外地消费者对凤冈县茶叶产品的认知混乱。同时,“凤冈锌硒茶”尚无具体的品牌形象、品牌标志、品牌口号及代表产品,导致品牌推广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由于缺乏专业营销团队和营销方法,加之曝光率较低,导致凤冈锌硒茶知名度始终不高。

2.2.4 文化挖掘不足,茶乡建设难 凤冈县茶文化历史悠久,与茶有关的人、物、故事较为丰富,但在茶文化挖掘与保护传承上的力度不足。同时,凤冈县虽为贵州绿茶的主产区,但在贵州绿茶发展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距离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的“茶乡”尚有一定差距。

3 凤冈县茶产业发展对策

3.1 深入挖掘茶文化

一是护茶树,正茶史。加大茶文化研究力度和深度,追溯凤冈茶发展历史,持续加大探寻、保护、开发古茶树的力度,收集整理民间茶故事,汇编凤冈茶文化专著,形成“茶以文兴、文以茶扬”的良好局面。二是习茶道,育茶人。为知茶、爱茶、学茶、兴茶的茶业工作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给予涉茶专业人才更多支持。三是办茶会,兴茶事。持续开展茶文化宣传,多开展采茶、祭茶、斗茶等茶事活动。坚持茶-康-旅融合发展,讲好茶故事、做好茶生意、做足茶文章。打造凤冈锌硒茶博物馆、展览馆,全方位展示凤冈锌硒茶的品牌文化。四是习茶礼,成茶俗。传承好茶灯、茶戏、茶歌、茶礼等文化遗产,把茶文化与凤冈“拿茶”“喝油茶”“奉茶敬茶”等婚俗文化、饮食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凤冈特色的茶文化体系。支持茶企建设茶文化阵地,借助产品展示厅、文化墙、文化长廊等广泛推广茶文化,不断增强凤冈茶文化底蕴。

3.2 综合提升茶品质

一是做精茶园管理。坚持适区适种、适品适种原则,抓好茶园品种改良和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林下种茶模式,加快盘活低效闲置茶园,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推进高标准茶园建设,推动茶叶种植面积总体稳定。对有机茶园、绿色茶园、欧标出口茶园、机械化采摘茶园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管理档案,试点推行“优扶茶园”模式,积极探索茶园托管等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标准化水平。二是做实质量监管。狠抓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在农业投入品销售端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在农业投入品使用端对茶园基地开展巡视巡查,在茶青采摘端开展茶青质量安全检测,杜绝农业投入品使用未达到间隔期开展茶青采摘收获及乱用投入品行为。不断完善智慧茶园监控系统,用活用好茶叶质量安全大数据溯源平台系统,将生产、加工、流通信息全部纳入追溯管理,全方位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三是做好认证检测。持续推进欧标茶园打造,夯实有机、绿色、雨林联盟等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做强茶叶质量安全根基。建设具备专业资质的农残检测实验室,匹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承接茶企、茶农农残检测业务,出具市场认可的检测报告,降低农残检测成本,同时聘请专业评茶团队,对茶叶产品进行品质把控。

3.3 做强茶加工

一是规范加工企业发展。大力实施茶企升级改造,推动煤改电、煤改气和安装除尘降噪等节能减排设备,支持企业改造连续化、智能化、清洁化加工生产线。二是统一加工标准。对凤冈茶产品加工、分等分级、储运保鲜、包装标识等关键环节进行规范,不断提升县内茶企茶叶产品的统一性,为市场销售环节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壮大加工规模。引导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茶企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发展大型茶企牵头、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茶农积极参与的茶产业化联合体。四是拓展加工深度。立足凤冈经开区现有精深加工企业,加强新式茶饮、茶酒、茶菜肴的开发打造,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引进实力强劲、技术先进的精深加工企业,开发更多茶叶精深加工产品,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3.4 大力开拓茶市场

一是抢占国内市场。依托茶博会、农博会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凤冈锌硒茶”推介活动,按照宣传口径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风格统一、门头装饰统一、标识管理统一“五统一”要求,引导企业聚合资源、抱团发展。加大与大型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专卖店、物流配送中心对接,创新发展线下销售渠道。二是做强电商市场。大力开发电商市场,建立统一的线上销售团队,在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网、中国制造、亚马逊等境内外知名电商平台拓展终端市场开设旗舰店。加大与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合作力度,通过直播带货方式加大线上销售力度。三是主攻国际市场。瞄准茶叶进口大国市场,对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开展财务指导、税务管理等业务培训,大力支持茶叶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充分利用国企优势,加快推动国企注册进出口外贸公司,强化出口贸易人才培育,加强与海外市场对接,实现茶叶企业出口业务逐步由第三方出口向自营出口转变。加大与遵义综合保税区和遵义外贸集团的合作力度,招商引进一批出口贸易企业入驻开展出口业务,依托遵茶、湘茶、中茶等集团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加强对欧盟、美国、东盟等茶叶主流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和研判,提高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能力,推动提升凤冈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3]。

3.5 全面打造茶品牌

一是做好品牌规划。聘请资质高、口碑好、实力强的品牌经营团队,立足凤冈锌硒茶实际,从品牌战略、市场定位、生产包装、产品形象等方面,做好品牌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凤冈锌硒茶品牌战略体系建设,推动凤冈锌硒茶公用品牌从塑造向经营突破升级[4]。二是强化品牌管理。鼓励支持企业制定企业标准,探索高低标“双标”管理机制,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制定发布“锌硒毛峰”代表产品生产标准和加工规程,聘请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生产加工顾问,指导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出台相关政策,优选并支持实施主体按照“锌硒毛峰”标准生产加工,逐步提升凤冈锌硒茶产品辨识度;发挥行业协会职能职责,建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完善公用品牌授权和“五统一”管理机制,保障产品口碑及质量。三是注重品牌传播。坚持品牌引领,明确品牌定位,统一宣传口径,挖掘和创造品牌故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在公共场所、公交工具、景区酒店等大力宣传公用品牌,凸显凤冈茶叶品牌核心价值。强化活动推介,积极参加各类茶叶博览会及展示展销,提升凤冈锌硒茶的市场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6 加大茶科技支撑

一是借力高校院所提高科研水平。加强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力度,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训,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促进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5],形成“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集中攻关高效栽培、品质识别、绿色防治、灾害防控等关键技术,不断增加茶产业的新技术含量。二是借力数字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广泛引进茶园整理、茶树修剪、高效植保、机械采摘、精深加工等先进装备,推进茶园生态控草等技术应用,不断提升茶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高茶叶下树率,在茶叶施肥、除草、机采等环节推广机械化。三是借力智慧服务提高产业效能。利用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借力先进地区的智慧服务,打造数字茶园、智慧茶园,健全茶叶溯源体系建设,用科技成果赋能茶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4 结束语

凤冈县气候与土壤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种植,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和浓厚的茶文化积淀,依托这一优势条件,结合劳动力资源及相关政策扶持,当地茶产业在种植、加工、质量管控、品牌建设、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一定发展成效,但在专业技术人才、茶园管理、品牌宣传、文化挖掘拓展方面仍存在不足。今后,凤冈县需坚持以“双有机”战略为引领,充分发挥现有优势资源禀赋,突破茶产业发展瓶颈,抓住品质和品牌两大关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在茶文化、茶品质、茶加工、茶市场、茶品牌、茶科技上着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管茶向卖茶转变、粗放式加工向标准化加工转变、塑造品牌向运营品牌转变,推进茶产业纵深发展,真正实现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

猜你喜欢
凤冈凤冈县茶园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凤冈县关工委的“桑业”情怀
贵州凤冈县永安热矿水成因分析
凤冈:初心致远 红绿辉映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贵州凤冈乡村“杀年猪”习俗及其文化解读
东有龙井 西有凤冈
凤冈县华莲家电关爱天桥中学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