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驱动:乡村初中高质量发展之思

2023-12-09 23:49
辽宁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住校生晚自习管理者

蒋 健

(浙江省象山县泗洲头镇初级中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地,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我国的教育面貌格局发生变化,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教育的新常态。因此,学校管理者既要对教育工作有更高的站位、更深的思考、更远的展望,引领好学校、教师的发展;又要加强对教育新常态的思考,深挖学校管理中的驱动要素。笔者从时间、作业、活动和教师四要素入手,探索如何生成乡村初中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一、时间要素驱动:多途径优化学生在校时间

目前,在象山县的乡村初中,学生一般由三类组成:第一类是住校生,从周一至周五全天在校;第二类是参加晚自习托管服务的非住校生;第三类是不参加晚自习托管服务的非住校生。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是参加晚自习托管服务的。那么,学校该如何优化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

(一)弹性安排学生到校时间

为保证学生充足睡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中学生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点。不过,因乡村初中有其特殊性,所以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学校管理者既要考虑到住校生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非住校生的特殊情况。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父母职业差异、家庭结构差异等,设计学生弹性到校时间。

针对住校生,学校要在学生起床至8 点上课之间作出合理的安排。比如,开展晨间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寝室内务整理、卫生清洁等活动;还可以开展适当的晨间锻炼,以增强学生体质。针对非住校生,学校要提前摸排,全面了解学生和家长是否有提前到校的需求。比如,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弱或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及因父母要早起上班或劳作而独守在家的学生等,学校可以允许他们在确保充足睡眠的前提下提早到校,开展自习、晨读、晨练等活动。同时,对于这些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需要安排相应的教师开展个性化的管理或指导。

(二)严格落实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要求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21年修订)》对各年级、各学科周课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课时。学校管理者要切实保证每门学科的课时量,不随意挤占和缩减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以及拓展性课程等课时。要立足全面育人,充分认识每门学科的育人价值;要立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培育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的完全落实,以及校本课程的个性实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的主要表现。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学习乐园,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参与、投入、沉浸于每门学科。同时,学校还要每天至少安排一节作业整理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自我整理,给予学生一定的“放空”时间,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形成。

(三)合理设置课余体艺活动

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开展各类体艺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力”,在艺术活动中培育“美”。

学生的课余时间不仅包括大课间活动课、体育活动课,而且包括早上第一节课前、午间、晚自习前等时间段。学校要改变“唯成绩论”的错误观念,把活动的时间还给学生,将各类体育运动、文艺活动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比如,在早上第一节课前组织学生开展适度的晨练、观看早间新闻,午间开展读、写、唱活动,晚自习前引导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散步、慢跑等强度适中的运动。又如,在大课间活动课和体育活动课等时段,组织学生开展室外操、室内操锻炼,将体育与音乐等学科进行充分融合。

二、作业要素驱动:高质量提升师生作业品质

2021 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并从作业总量、作业类型、作业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对教师的作业设计和研究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当前,乡村教师一般采用以配套作业本为主、以网络上的作业资源为辅的方式,但在作业的质和量上均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提高乡村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是乡村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本作业是根据校情、学情而自主设计的作业形式,是实现学生作业“减负”的有效措施,也是考验教师把握学科核心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要求每位教师开展校本作业研究,在作业质量上下功夫,在作业效率上动脑筋,真正发挥作业的诊断和改进功能。对于校本作业的设计,一是可以从数量上把控,如将每门学科控制在一面A4 纸内;二是可以从时间上把控,如所有作业总耗时不得超过90 分钟;三是可以从内容上把控,由教师自主命题与借鉴原题相结合;四是可以从形式上把控,如创设分层作业、弹性作业、活动作业等。此外,学校还应强化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意识,坚持“有发必改、有改必评”的原则。

三、活动要素驱动:多形式发挥活动育人价值

学校是育人之地,不是育分之处,更不是培养“学习机器”的场所。学校应有它的独特之处,有书香之气,有生命活力,有心灵交流,有思维碰撞,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知识海洋。学校要立足于培育时代新人的站位,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

(一)增加学生学科活动实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要想激励、唤醒与鼓舞更多学生,学校需要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一要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授课形式,让师生从室内走向室外,不断扩大教学场域,如带领学生走到实验室、操场,走进社区、工厂;二要鼓励教师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化学习,将前沿、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入学校;三要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力量,增加学科活动,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使其在活动中学习、应用、实践和反思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具身学习”中获得能力提升。

(二)创设学生德育体验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肖川教授曾说,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德育不仅需要“知”,也需要“行”,更需要“知行合一”。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是营造校风、学风,增进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手段。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践行,在活动中感悟意义、领会价值。学校可以根据现有资源,结合重大纪念日、节假日,积极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体验活动。例如,在五四青年节开展“青春力量”主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在建党日开展“不忘初心”主题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开展“勿忘国耻”主题活动,在国庆节开展“强国有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同时,学校还要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形式,如朗诵、演讲、文艺汇演、研学旅行、课本剧等。

四、教师要素驱动:高格局引领教师整体发展

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之基,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之本。学校管理者要有更高的战略格局,加强对教师的多重关怀。

(一)加强教师在校生活保障

初中学校晚自习托管的开启,意味着参与晚自习管理的教师在校时间延长,其对家庭的投入时间则减少。因此,学校管理者要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学校管理中,要切实保障教师在校的饮食、住宿条件,让教师能吃得好、住得好,从而产生更多的归属感。对于积极参加晚自习托管服务的教师,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一定补助,还要在学校评价政策上予以倾斜,让辛勤付出的教师获得幸福感。

(二)注重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不仅要关注教师的生活,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只有在个人专业成长上获得成就感,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辅导和教育科研等能力,是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保障。

学校要全方位、多维度地制定教师培养方案,利用“借外力、发内力”的方式,达成“借力打力”“内外联动”的效应。学校管理者要主动为教师搭台、铺路、牵线,想方设法地为教师成长助力,让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例如,实施“新教师三年培养计划”“青蓝师徒结对工程”等,广邀名优骨干教师到校进行面对面指导,常带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同时,还要引导教师树立“以科研解决问题”的意识,形成“以课题研究破解问题,以论文撰写反思问题”的良好氛围。

总之,乡村初中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时间、作业、活动、教师四要素的驱动,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高质、高端、高效领导。学校管理者要有破旧立新的勇气和担当,积极转换办学思想,引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要积极挖掘驱动学校发展的新要素,形成学校管理的新常态,最终实现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住校生晚自习管理者
脸上有光
培养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初步尝试
农村初中住校生管理浅谈
祸从口出
在家晚自习vs在校晚自习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住校生班主任的工作探讨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