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计划”背景下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2023-12-10 18:47王菊花彭梦玲宋祥军阮祥春丁建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双万计划生理学动物

周 杰 王菊花 彭梦玲 涂 健 宋祥军 阮祥春 丁建平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条件[1]。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的基础工作,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1-2]。教学团队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双万计划”的具体工作需要教学团队来实施和落地。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必修课。动物生理学理论性与实践性强,与其他基础学科及专业学科相互渗透、推动,是这些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获批为国家级一流课程,课程所依托的动物医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学团队是支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基层单位,对实施教学运行、提升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是“双万计划”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

1 教学团队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团队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1]。教师团队包括学科团队、科研团队、教学团队、人才团队、社会服务团队、创新团队等。在“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大背景下,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任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3]。这对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团队建设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内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首先是一个学习团队,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科建设能力。特别在教学上,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化,做到培训常态化,学习终身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也是一个合作团队。教师全员进入基层教学组织,通过集体备课、课程讨论、相互听课等,唤醒团队合作意识,优化团队合作环境,发挥团队作用。加强教学梯队建设,通过导师制,促进教学团队中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还是一个实践团队,能根据学科发展、专业发展的趋势,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实践锻炼和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出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人民满意的精英人才[3-4]。

2 动物生理学课程

生理学是研究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早在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生理学或医学奖即作为五大奖项之一,生理学是生命科学中最有吸引力的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的核心[5]。动物生理学是生理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正常(健康)动物机能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是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验检疫、生物科学、生物制药、应用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各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动物生理学把基础学科各课程的内容与专业紧密联系起来,被称为“桥梁学科”[6]。在动物医学临床实践中,动物生理学不仅是动物病理学、兽医药理学等的基础,而且对疾病诊断、疫病预防、疾患治疗及护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动物科学生产实践中,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畜禽饲养,畜禽育种、繁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动物生理学还是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也是这些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进一步的深造。因此,加强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现状

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共有7 人,其中教授3 人,副教授2 人,高级实验师1 人,讲师1 人。年龄方面50 岁以上2 人,40~50 岁3 人,30~40 岁2 人。其中博士6人,学士1人。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教学名师为带头人,学历层次高,年龄、学缘、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近年来,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进行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规划教材建设,以及教学示范课建设。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团队以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为基础制定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成为育人大纲。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通过课程重塑,凝练符合学科特点和专业发展的教学内容。通过转变理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实施启发式讲授、探究式讨论、互动式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实行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团队主编《动物生理学》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和《动物医学实验教程》系列教材等4部[5,7]。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了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实验网络教学资源。通过科教融合指导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通过国家师资培训项目、导师制、听课制、实践锻炼、集体备课等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团队成员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获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 项,获全国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5人次。团队负责人获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动物生理学课程获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下课程)。

4 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教育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发展目标是:从学校发展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建设一支与国家一流课程相匹配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4.1 通过师德建设,提高思想素质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确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培训学习,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到“以德立身、以德育人”。

4.2 通过“引”“培”并举,提高业务水平

制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并立足在职培养,通过在职攻读学位,参加专业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

4.3 通过传帮带,提升团队教学水平

教学团队建设是长期的工作,面临着新老交替。教学团队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

4.4 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改革能力

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共同承担教学研究项目,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并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固化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改革的能力。

4.5 通过科教、产教融合,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团队通过科教融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深入兽医临床和畜牧生产实践一线,掌握专业需求和发展,使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教学团队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双万计划生理学动物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浅析“双万计划”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金课建设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森林工程专业课堂实物教学探索
“双万计划”背景下商务经济学专业建设内涵探讨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