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模式下的森林康养产业建设

2023-12-11 11:50马庆洋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康养森林建设

马庆洋

(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此背景下,国家森林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成为研究热点。森林康养是林业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疗养方面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中国大部分居民对森林康养有较高的兴趣。森林康养产业主要通过提供旅游、休闲和疗养等服务创造经济效益[1-3]。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经济开发,森林康养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也称PPP 模式。PPP 模式旨在向社会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森林康养产业涉及内容广泛,资金及专业人员需求量较大,中国许多地区都采取PPP 模式来进行森林康养产业建设,该模式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来募集资金,结合专业的运营手段并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具有较好的建设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本研究结合实际案例,探究PPP 模式下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森林康养产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背景

森林康养理念于19 世纪40 年代提出,城市空气恶化导致不少居民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最初德国学者发现森林环境对治疗、缓解居民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于是提出森林康养理念[4]。

亚洲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相邻的日本、韩国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森林康养产业建设经验。1982 年,日本开始推行“森林浴”活动,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范以及先行示范,为该国森林康养产业建设打开了局面。后续政府逐渐退出,由社会资本接手森林康养产业的运营和发展[5],既减轻了政府的资金压力,又利于社会资本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促进了产业的发展。韩国于1988 年开始施行自然休养林制度,旨在通过良好的森林环境帮助居民调节身体健康,提升其免疫力;休养林建设逐步完善后,韩国政府将重心向森林疗愈偏移,森林疗愈是在原有休养功能上增加了专业的医疗设施和疗养指导人员,希望通过提升疗效,起到更好的疗养作用。韩国在森林康养产业建设方面主要采取政府出资的方式,通过政府的长期规划和主导作用来保障产业发展的稳定性[6]。

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森林旅游、休闲疗养、体育健身等,出于资金、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考量,大多选择PPP 模式。国内学者对PPP 模式下的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展开了研究,李瑞杰等[7]以云南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梳理大量文献,总结出要在制度、资本融入和社会参与度等方面加深研究;何思笑等[8]通过多项空间关系指数和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厘清浙江省森林康养资源存在空间分布不均且发展进度不平衡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韩立红等[9]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寻找产业融合对森林康养产业的影响,提出应根据不同人群构建不同的产品体系,从而加强产业专业化程度的对策与建议。以上研究针对森林康养产业的多个问题进行各自分析,缺少彼此之间的联系,本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出PPP 模式下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存在的共同问题。

2 SWOT 分析法

2.1 优势分析

2.1.1 资金优势 森林康养产业涵盖旅游、医疗和餐饮等多种产品服务。产业开发过程需要大量且稳定的资金支持,中国在林业方面传统的融资形式主要是国家出资,这种形式给政府增加了财政压力。采用PPP 模式则可以从社会上吸纳个人资本,募集项目建设资金。PPP 模式对参与企业的资金状况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可以为项目建设资金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2.1.2 技术优势 森林康养产业开发涉及业务范围较广,需要大量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仅依靠政府可能会出现专业人员不够的情况。PPP 模式引入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企业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为了利益最大化,企业也会在建设开发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有效保障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效率[10]。

2.1.3 风险分担优势 森林康养产业项目一般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后期运营良好才能实现盈利,具有较大的风险性。PPP 模式项目是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建设运营的,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法,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发生概率。项目风险最优分担法并非是平均分担,而是综合各参与方的经济收益占比以及风险应对能力来进行风险分担的占比分配。收益越多,风险分担能力越强,其承担的风险就越大[11,12]。此外,也可以根据各参与方的职能特征,结合风险类别进行风险分配[13]。森林康养产业PPP 项目根据其在不同模块产生风险的原因,可以对各参与方进行有效的风险分配,发挥该模式风险分担的优势。

2.2 劣势分析

2.2.1 服务劣势 森林康养产业主要的业务是提供休闲疗养、旅游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项目,但是中国在相关服务项目的开发上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并没有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价值,且由于PPP 模式的社会资本需要经过后期运营实现成本的回收及后续的盈利,但部分康养基地把房产的销售与租赁作为该产业的主要收入手段,因此违背了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初衷[14]。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在提供康养服务上与其他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无法突出森林康养的特色,与国内其他休闲旅游产业相比较,也无法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2.2.2 开发劣势 森林康养这一理念引入中国时间较晚,并且刚开始时人们对森林康养的关注度也不够高,所以发展趋势较为缓慢。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森林康养迎来了好的发展机遇。但中国在森林康养产业开发上欠缺经验,需要时间和资金去弥补。PPP 模式下森林康养产业的开发由企业负责,但实际上国内具有该产业开发经验的企业数量十分有限,加上政府在招标过程中对参与单位设置的门槛较高,很容易导致参与建设开发的单位相对固定,导致开发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良性的市场竞争,从而减缓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速度。

2.2.3 政策执行力劣势 作为PPP 模式下参与方中的重要一员,政府对项目有巨大的影响。森林康养产业在国内仍属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社会资本大多处于观望阶段。为了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国家乃至地方政府都颁布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在项目实际开展阶段,政府在很多政策上并没能执行到位,不执行、执行缓慢现象普遍存在[15],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2.3 机遇分析

2.3.1 生态发展大趋势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着经济高增长率,但是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为此,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许多产业都对生产方式进行了修改,以求将生产污染最小化。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生态产业逐步得到重视,这些产业以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为主要产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16]。为了能持续盈利,相关公司还会对周围的生态圈加以保护,实现良性循环。森林康养产业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20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文强调森林康养产业的重要性,胡映等[17]认为该产业具备良好的商业前景。国家支持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有效助力。

2.3.2 人民健康意识提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加上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人们的健康意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8]。森林康养产业将休闲疗养、旅游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作为主要产品,符合人们缓解疲劳、保养身体的需要。这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只要把握住机会固定一部分客源,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再加以改进,就可以帮助产业步入正轨。这对森林康养产业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2.4 威胁分析

2.4.1 竞争威胁 国内有单纯的康养项目,还有诸如乡村康养、海岛康养、温泉康养等文旅型康养项目。森林康养产业核心是利用森林资源提供康养服务,与其他康养项目会形成竞争关系,要想开发好森林康养产业项目必须突出其特点,才能与其他康养项目形成差异。在借鉴日本、韩国在森林康养产业项目开发上的成功经验,加强学科之间交流合作,做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森林资源的优势,将森林产生的芬多精类物质、负氧离子与疗养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康养效果[19]。PPP 模式下森林康养产业项目的运营规划主要由社会资本方负责,这就要求社会资本要进行合理的、长期的规划,其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持续地对森林疗养功能进行研究开发,及时更新服务,才能保持森林资源优势的最大化。

2.4.2 不可控因素威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反复,对人们的外出意愿、出行选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森林康养这类户外项目也受到了冲击。除了疫情,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也是不可控因素。森林康养项目一般选址距离城市较远,交通不便,消费者很容易因为气候、交通等因素放弃森林康养的行程计划。这些不可控因素也是后期运营需要考虑的。

3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通过风险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数量关系建立,其中PPP 森林康养产业系统质量(T)、优势指数(X)、劣势指数(Y)、机遇指数(Z)、威胁指数(W)、风险分担状况(X1)、技术水平(X2)、资金状况(X3)、服务质量(Y1)、开发水平(Y2)、政策执行力度(Y3)、国家政策(Z1)、人们的健康意识(Z2)、行业竞争力(W1)和不可控因素(W2)各风险因素计算如下。x为基础值常量,本研究作为示例将公式各部分权重值均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对权重值重新分配。

根据SWOT 分析提出的各项影响因素,结合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PPP 森林康养产业质量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1 所示。

该模型基于SWOT 分析提出的各项影响因素,反映出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在实际使用中将结合项目情况代入处理后的基础值,系统模型根据风险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及数量关系展开仿真模拟,最终计算得到PPP 森林康养产业质量评分,对项目的立项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 小结与建议

4.1 小结

中国PPP 模式下森林康养产业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继续优化。在风险分担、产业布局、产业专业化等方面需要多加注意。本研究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代入相关数据,获得项目的建设质量指数,客观反映出项目的建设质量,以期在森林康养产业开发建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2 建议

通过SWOT 分析,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PPP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展开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1)项目风险合理分担。PPP 项目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双方应发挥好各自在项目建设中的优势,尤其是在项目风险的分担上,政府应积极兑现政策福利,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工期的压力;企业则利用自己的专业性控制好项目风险。只有政府与社会资本通力合作才能实现PPP 模式的最大价值。

2)产业发展特色化。森林康养产业作为康养产业的一部分,为了与同类产业区分开来,需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社会资本方应利用自己开发方面的专业性,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培养专业的康养指导人员,帮助消费者正确参与到康养的过程中,保障康养的质量。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制定出各自适合的康养方案,给予消费者舒适的消费体验。以此扩大森林康养产业的潜在客户群体,在行业中形成竞争力。

3)产业布局合理。森林康养产业的建设与开发需要依托充足的森林资源,所以在项目的选址上容易出现局部密度高的现象,如同一区域出现多个森林康养项目,导致有限的客源过度分散,甚至出现因项目质量差距大,导致客源严重倾斜的现象。运营收入是PPP 项目的主要收益来源,失去稳定的客源对项目的整体发展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项目失败。因此,规划阶段要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控制好区域内的产业密度,避免过度竞争。

4)深化产业挖掘。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森林资源、医疗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进行深度挖掘,科学合理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森林康养的最大效果。项目运营阶段,社会资本方要同时兼顾运营和研发,这对社会资本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这时就需要政府给予帮助,通过政策补贴或其他扶持手段减轻社会资本方的压力,只有项目双方通力合作,才能助推中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康养森林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