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古典舞基训课程融合的有效途径

2023-12-11 22:58林筠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7期
关键词:基训古典舞课程内容

□林筠/文

舞蹈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舞蹈教学法课程作为舞蹈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帮助学生成为教师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以下简称基训课)作为舞蹈专业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实践上与舞蹈教学法课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古典舞基训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古典舞基训课程的内容特点,有效地将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来提高古典舞基训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古典舞基训课程相脱节,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也阻碍了学生更好地与工作岗位接轨。本文分析了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条途径,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促进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与舞蹈教学法课程的有效融合。

1 舞蹈教学法概述

舞蹈教学法课程是一套比较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专业训练课程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系统规范和理论阐述。在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法课程是提升学生教学能力的理实一体课程,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采用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古典舞基训实践课程的融合来帮助学生掌握舞蹈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的规格要领,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艺术修为。

随着高职舞蹈专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舞蹈教学法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教学内容从单纯的舞蹈专业技能培养到教师岗位能力所必备的能说、能教、能演都有覆盖。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古典舞基训课程有效融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和技能,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2 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基训课程的关系

舞蹈教学法课程的设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说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舞蹈教育要开拓专业领域,同时也要加大理论基础课的比重,从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1]。为此,舞蹈教学法课程要广泛开拓专业领域,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结合舞蹈基训课教学实践,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既能进行舞蹈艺术创作,又能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基训课程的关系主要在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更新理论,两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才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服务于舞蹈教育行业。

3 高职舞蹈基训课的现状分析

3.1 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基训课开展已有数年,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教员仍在使用着过去较为保守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意识[2]。传统的基础训练课程教学方式较为简单,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能适时地进行更新。此外,由于部分新老师的授课能力尚未成熟,降低了同学们对舞蹈专业基训课程的兴趣,甚至很多同学都认为这种舞蹈专业课程十分单调,严重影响舞蹈基训课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3.2 缺乏规范的教材

教科书是每一门课程运行的基本依据,也是每一门课程实施的核心,它为老师们进行基训课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基础训练课程没有一套标准的教材进行引导。有的高职院校虽有相应的课程教材,但内容也是由任课老师们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编写的,具有经验性。适用于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专业的、有普遍性的基训课教材还有待完善。

3.3 课程设计与社会发展不匹配

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舞蹈专业,教学要求大都较为宽松,缺少理论性和系统性。在专业基训课程的设计上,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舞蹈教学法的理论课程所占的数量很小,而且课程的类型也不完整,表现出了一种松散的、没有秩序的状况,导致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经常会出现“能跳不能说,能舞不能懂”的情况。这种较大的缺陷,使得我国高职舞蹈专业的教育与教学方式与当今时代对全面型人才的要求背道而驰。

4 高职舞蹈基训课的重要性

舞蹈基训课程是学习舞蹈的一个关键的先决条件,是舞蹈教学中的一个核心课程,它对以后的舞蹈分类学习和舞蹈动作的流畅度都起到了关键的基础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基训课程是所有舞蹈专业课程的基石,只有完成了基训课程的训练,学生才能以优美的姿态展观各种舞蹈技能,使其在舞台上呈现出更优美的舞姿。

4.1 通过基训可培养舞蹈专业素质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旨在培养既对舞蹈技术有全面完整的认识,又能把握中国古典舞的风格与节奏,具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与表现力的舞蹈专业学生。首先,对把杆部分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达到对把上动作训练的熟悉,让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的柔韧性与稳定性,为完成中间跳、转、翻三类动作奠定基础。其次,在没有把杆辅助的情况下,对中间部分进行系统性的练习,提升学生们在中间部分的稳定性和对舞步的掌控力,为以后更有挑战性的动作技巧、表演成品、专业品质等方面的练习打下基础。最后,在基训课中,要重视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要把古典舞身韵贯穿于古典舞基本训练的所有舞姿和技术技能之中,为将来的舞蹈教师岗位提供优质的人才储备。

4.2 基训课可帮助学生提升舞蹈教师岗位能力

舞蹈基训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基本技术和技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舞蹈素质和修养,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古典舞艺术文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和内涵。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舞蹈教师岗位能力,为将来从事舞蹈教育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基训课,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对基本的舞蹈动作要领和风格特点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实践应用到将来的教师岗位上。在舞蹈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舞蹈技能,提升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和示范能力[3]。此外,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让学生自己或分组互相进行动作纠错等。通过一系列措施,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并掌握舞蹈动作的规格要领,也能提升学生的自查自纠能力。

5 高职舞蹈教学法与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融合的有效途径

古典舞基训课程是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于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与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古典舞基训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在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古典舞基训课程相结合时,分析两门课程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舞蹈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舞蹈训练中,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古典舞技巧后,能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古典舞基训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动作,让学生了解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和对舞蹈艺术的情感。在舞蹈教学中,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因此,教师应将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与舞蹈教学法相结合,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5.1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教师在构建完善的古典舞基训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古典舞内容合理分配到不同课时中。同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在课程开始前进行测试并制定相应教学目标,通过制定教学目标能够明确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和侧重点[4]。在基训课上不仅仅是教授每个动作的规格要领,更加要注重帮助学生对基训课程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系统规范进行梳理,为将来从事舞蹈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2 创新古典舞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采取传统的“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方式无法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将简单易懂的知识点交由学生来授课完成,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动作规格要领的记忆和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5]。另外,教师在古典舞教学中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古典舞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运用微格技术画面重复回放,可以清晰地呈现出细节性的舞蹈动作。

5.3 采用理论实践结合的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教师不能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基训课的考核方式大多是传统的技能考核,形式内容单一[6]。学校可以结合基训课本学期的新授知识点进行理论的测试,通过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进行比赛,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测试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基本知识,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古典舞基训课的各动作的规格要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舞蹈教学中。

6 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学法课程与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设计有效教学方案、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等,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古典舞基训课程内容与舞蹈教学法相融合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古典舞基训课程质量。■

引用

[1] 王斐.浅谈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教学[J].大众文艺,2015(19):203.

[2] 熊潇潇.浅析普通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育人价值的来源与体现[J].戏剧之家,2023(1):122-124.

[3] 卓妮妮.高校“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课程融合教学的实践[J].黄河之声,2016(6):45.

[4] 吕玉娟.高校“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课程融合教学的探究[J].体育师友,2020,43(4):29-30.

[5] 蒲志怀.高校舞蹈专业应开设舞蹈教学法课程[J].戏剧之家,2016(14):212-213.

[6] 朱宇翔.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论高师舞蹈专业舞蹈教学法课以及该课教学形式完善的措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6):159.

猜你喜欢
基训古典舞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古典舞基训教学中伴奏音乐风格的有效把握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