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治疗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3-12-11 10:52张雪奇兑秋李张云娜冯彬彬杨朝帅韩俊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胰汤知网承气汤

张雪奇,兑秋李,张云娜,冯彬彬,杨朝帅,韩俊泉,王 红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以急性上腹痛、腹胀为主症,伴恶心、呕吐、发热及血清胰淀粉酶升高为特征。它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的特点,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调查显示,全世界AP 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为(4.9~73.4)/10 万[2]。我国目前还缺乏有关AP 流行病学的全面资料。目前对于AP 的治疗方法,中医和西医都有一定的发展,由于西医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且不良反应较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不良反应较少的中医药方法治疗AP[3]。

Cite Space 软件是由陈超美教授参与研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4]。本研究应用Cite Space 6.1.R6软件,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PubMed 数据库中的数据,对中医药治疗AP 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后续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中文文献资料来自中国知网,开展以“AP*(中药+中草药+中成药)等”为主题的高级检索。检索自2000 年1 月1 日-2022 年12月31 日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23 年2 月21 日。从PubMed 中获取英文文献数据, 进行主题为((((((((((((Pancreatitis, Acute Edematous[MeSH Terms])OR (Acute Edematous Pancreatitides [MeSH Terms]))OR (Edematous Pancreatitides, Acute[MeSH Terms]))OR (Edematous Pancreatitis, Acute[MeSH Terms]))OR(Pancreatitides,Acute Edematous [MeSH Terms])) OR(Acute Edematous Pancreatitis [MeSH Terms])) OR(Pancreatitis, Acute [MeSH Terms])) OR (Acute Pancreatitis[MeSH Terms])) OR (Acute Pancreatitides[MeSH Terms])) OR (Pancreatitides, Acute [MeSH Terms])) OR (Pancreatitis, Acute Hemorrhagic[MeSH Terms])) OR (Pancreatitis, Acute Necrotizing [MeSH Terms])) AND ((((Chinese medicine[MeSH Terms]) O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SH Terms])) OR(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eSH Terms])) OR(Chinese patent medicine [MeSH Terms])) 的高级检索。检索时间2000 年1 月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的文献。检索时间2023 年2 月21 日。

1.2 数据筛除 1) 非中医药治疗AP 的文章及会议、新闻、通知、报纸等。2)论文题目、关键词、作者、年份、期刊等基本信息不完整的文献。3)排除兽医类文章。4)重复文献。

1.3 数据整理 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出中文文献1 295 篇,把检索到的文献按照中国知网中的“Refwork” 格式导出,用软件能够识别的名字“download_*”重新命名后导入Cite Space6.1.R6,并进行格式转化、查重,最终得到1 293 条有效信息。从PubMed 纳入英文文献169 篇,把检索得到的文献以PubMed 中的PMID 格式导出,将导出文献导入Cite Space6.1.R6 并转为软件能够识别的WoS 格式,查重后最终得到169 条有效数据。

2 研究结果

2.1 发文趋势分析 中医药治疗AP 的年发文量大致可分为3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0—2007 年期间的年度发文量增长趋势较为平缓,表明此阶段中医药治疗AP 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2008—2021 年期间年度发文量虽然有波动,但是发文量较多,都在60 篇以上,2010 年年度发文量最多(96 篇),说明在这一阶段中医药治疗AP 已经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第三个阶段2021—2022 年期间年度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这或许是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实验的开展难度增大。PubMed 的年发文量比较稳定,都在10 篇左右,2014 年和2020 年的发文量最多有14 篇。见图1。

图1 2000—2022 年中国知网和PubMed 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AP 的年发文量趋势图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按照普赖斯定律[5]计算M=0.749×(N max 为该领域内的最高发文量)。

中国知网的文献分析共得到651 个节点,46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 2。根据普赖斯定律可知,在中国知网中发表论文≥3 篇的为核心作者,共有43 位。发文量前十名的作者见表1。虽然国内研究中医药治疗AP 的作者较多,但网络密度较小,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研究中医药治疗AP 团队主要有5 个,张肇达、周总光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胰腺微循环[6-7]”“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8]”;陈国忠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外治法[9]”“核因子-κB 信号通路[10]”;李刚、陈海平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大黄、丹参对TLR-IL-1R 信号系统的影响[11]”“大黄丹参上调βarrestin 基因表达[12]”;卓越、田桦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大黄[13]”“β-胡萝卜素[14]”;刘志苏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清胰汤[15]”“胰必清[16-17]”;其他团队虽有合作,但是合作较少,联系较松散。

表1 中国知网发文量前十名的作者

PubMed 的文献分析共得到449 个节点,1 30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3。根据普赖斯定律,可知PubMed 数据库中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5 篇,共有17 位。发文量前十名的作者见表2。虽然PubMed中发表的中医药治疗AP 的文章较少,但是网络密度比较大,说明作者之间合作较为密切。在PubMed中发表中医药治疗AP 的论文多为中国学者,其中“Xia Qing”发文量最多(39 篇),图中可以看出核心作者都在该团队中,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预测入院时AP 严重程度[18-20]”“柴芩承气汤[21-22]”等。

表2 PubMed 发文量前十名的作者

2.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对所纳入的文献做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中国知网中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共得到655 个节点,156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发文量前十名的机构见表3。虽然国内研究中医药治疗AP 的工作机构多,但网络密度较小,说明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较弱。

表3 中国知网中发文量前十名的机构

PubMed 中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共有节点166个,连线217 条,网络密度为0.015 8。发文量≥3 篇的机构见表4。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华西医院(47篇),其次是杭州第一人民医院(9 篇)、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 篇)、四川大学(5 篇)。机构之间网络密度较大,说明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多,合作关系较紧密。

表4 PubMed 中发文量≥3 篇的机构

2.4 关键词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文章的关键词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对关键词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各时期中医药治疗AP 的研究热点、发展历程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节点具有中介中心性,可以体现节点的重要程度,当中介中心性≥0.1 时,将此节点称为关键节点[23]。

对从中国知网中收录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共得到470 个节点,1 116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0 1。词频前十名的关键词见表5。可以看出中介中心性较大的关键词有:中药(0.34)、胰腺炎(0.34)、清胰汤(0.24)、中药治疗(0.16)、大黄(0.13)、护理(0.11)。

表5 中国知网中词频前十名的关键词

PubMed 中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共得到126个节点,314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39 9。词频≥2次的关键词见表6。可以看出关键节点有:AP(0.94)、重度AP (0.36)、大承气汤(0.33)、中药(0.23)、柴芩承气汤(0.19)、清胰汤(0.18)。

表6 PubMed 中词频≥2 次的关键词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是采用LLR算法来分析关键词之间的紧密程度,从而得到中医药治疗AP 的研究热点[24]。

中国知网中文献关键词的聚类结果,模块值Q=0.534 7(Q >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平均轮廓值S=0.852 8(S >0.7),说明聚类结果是可靠的且具有较高效率[4]。聚类详情如表7 所示。聚类大致可分为3 类:聚类#0、#2、#3、#4、#6、#7、#11 为治疗类;聚类#5、#10 为动物实验类;聚类#9、#12 为中医证型治法。

表7 中国知网关键词聚类详情

PubMed 中文献的关键词聚类结果,模块值为Q=0.738 2(Q>0.3),平均轮廓值S=0.951 2(S>0.7)。聚类详情如表8 所示。可以看出英文文献中多用“清胰汤”来治疗AP,其次是“柴芩承气汤”“大黄素”“大承气汤”。

表8 PubMed 中关键词聚类详情

2.4.3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的意思是关键词在短期内出现频率显著升高,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较为清晰地展示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

中国知网中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共得到19 个突现词,如图2 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AP 的研究热点趋势,关键词“中药治疗”“治疗组”“治疗”“护理”等是早期临床治疗方面研究,“芒硝”“大柴胡汤”“炎症因子”等是近期的临床治疗方面研究。

图2 中国知网数据中关于中医药治疗AP 的关键词突现图谱

PubMed 中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共得到4 个突现词,如图3 所示。可知PubMed 数据库中文献展示的发展趋势是“大承气汤”到“柴芩承气汤”,“柴芩承气汤” 将来仍然可能是中医药治疗AP 方面的研究热点。

图3 PubMed 数据中关于中医药治疗AP 的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论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数据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和PubMed 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的1 293 篇和169篇有关中医药治疗AP 的文章的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了解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P 的研究内容、热点以及预测未来研究方向。

3.1 研究现状 从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分析可知,自2019 年以后发文量逐年下降,或许是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实验的开展难度增大;又或许是疫情使AP病谱发生变化。胆石症是AP 的最主要病因,胆石症早期多伴有发热,因为疫情原因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所以胆石症导致的AP 患者减少;酒精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疫情期间酒精消耗量减少,故酒精导致的AP 患者减少;或许是中医药治疗AP 的研究较为成熟,不再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国内,主要研究机构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发文量都在15 篇以上。发文量最多、合作最密切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Xia Qing”团队。虽然各个机构或团队内部合作较紧密,但是基本都是各大高校及其附属医院间的合作,跨地区的各团体之间及各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因此,建议各机构、团队之间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沟通与协作,为中医药治疗AP 提供更完善、更有效的诊疗方案。

3.2 关键词分析 从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知,中英文文献中“清胰汤”“大黄”“护理”“大承气汤”“柴芩承气汤”等关键词中介中心性较高,表明这些是中医药治疗AP 的研究重点,也表明这些汤药对AP的治疗效果较好。有研究表明“大黄”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25]、c-jun 氨基末端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 信号通路[26]来治疗AP,大黄游离蒽醌通过抑制TLR4、NLRP3、Caspase-1 蛋白的表达使得Caspase-1 活化减少,从而减少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 促炎因子的分泌,抑制全身炎症级联反应的发生[27]。“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4 味药组成,研究表明其可以抑制IL-18[28],抑制核转录因子、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从而降低全身性炎症反应,降低血清淀粉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等作用,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平均住院时间[29]。“柴芩承气汤”由大承气汤加柴胡、黄芩化裁而来,研究表明其可以通过促进线粒体细胞色素C 的释放,减轻胰腺腺泡细胞的坏死;可以降低AP 大鼠内毒素和炎症因子IL-6 水平,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还可以减少AP大鼠全身和肺组织白蛋白的渗漏而改善气道功能,进而减轻胰腺、肺组织病理损伤[29]。

从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可以看出,这几个汤药中“清胰汤”出现频次最高,聚类的规模最大,证明“清胰汤”在AP 的治疗中使用较多、疗效较好,该方面的研究也多。其是由大柴胡汤化裁而来,流传最广的是吴咸中教授研究整理的南开版清胰汤[30]。AP初期多气机郁结,表现为腹痛腹胀、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属少阳阳明合病,以清胰汤主之[1]。由柴胡、大黄、黄芩、胡黄连、白芍、木香、延胡索、芒硝8 味药组成。柴胡和解退热,大黄泄阳明热结、行气消痞共为君药;芒硝苦寒下泄为臣药,助君药祛实积;黄芩、木香、白芍、胡黄连为佐药,黄芩清热泻火解毒,柴胡、黄芩相配为伍,一升一降,相辅相成调整阴阳枢机,白芍敛津液泄邪热而养脾阴,胡黄连清热燥湿;延胡索既为佐药又为使药,与木香合用,加强行气活血止痛,引诸药直达病所。全方用药清热解毒不寒凝,利湿化浊不燥烈,有清热解毒、通腑泄浊、通利气机之功[30],这可能也是“清胰汤”相比其他汤药的优势所在。研究表明清胰汤可能通过抗炎、减少胰酶激活、抵抗钙超载、促凋亡等多途径、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发挥抗AP 的作用[31]。

这几个汤药中均含有中药“大黄”“芒硝”,这两味中药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学者可以加强在“大黄”“芒硝”方面的研究。从聚类、突现分析可知,中医治疗AP 给药途径多样,有“口服”“中药灌肠”“外敷”,其中聚类“中药灌肠”的区域规模最大,证明“中药灌肠” 是中医药治疗AP 的常用给药方式(“中药灌肠” 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一种常用外治法,通过肛门给药,能避免药物刺激上消化道,这样也降低了胰腺受到的刺激,药物作用时间长,操作简单方便,无并发症[32])。在研究逐渐深入、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研究已不限于治疗方法的探讨,开始着手探究内在机制,寻求治疗AP 的更好办法。

3.3 研究局限性 本文以中国知网和PubMed 作为数据库,其文献数量和来源有限,可能会漏掉其他数据库中高质量的文献,剔除无效的文献难免会有主观偏见,无法全面地反映本领域的整体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量收集更多的高质量文献,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对比分析。尽管本研究有一些局限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这一领域的现状,希望能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胰汤知网承气汤
清胰汤通过lncRNA-PVT1竞争性结合miR-146a靶向TRAF6参与重症胰腺炎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著作权使用声明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清胰汤对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Meta分析
基于知网的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
近三年维吾尔语言研究情况综述
HowNet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便秘8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