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科研思维促进中医外科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2023-12-13 19:14冯营营刘晓訸史菀鑫宋连英张耀圣商建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外科学学术交流课题

冯营营 刘晓訸 穆 俊 史菀鑫 王 旭 宋连英 张耀圣 商建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泌尿外科,北京 100100)

随着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医疗行业对医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临床、科研两手抓,医学生需要同时具备高超的临床诊疗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医学需求的医学家[1]。在中医专业中,中医外科学既是一门主要的临床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实践科学。中医外科学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外治法和极具中医外科学特征的内治法是其重要特色[2],“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贯穿始终[3]。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中医外科学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不仅应具备较扎实的基本知识、较强的临床能力,更应拥有良好的科研素养[4]。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临床业务水平的持续提高,才能将科学方法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临床诊治效果[5]。

1 中医外科研究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重临床轻科研 对科研思维认识不足由于中医外科学本身的学科特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重点是培养临床能力,忽视了科研能力[6]。因此,出现了研究生毕业后在课题申请、论文撰写、学术交流方面捉襟见肘的现象[7]。中医外科学研究生本身不仅缺乏科研激情、科研时间,还尤其缺乏科研的观察力和科研思维;然而临床学位的社会职能,也使其满足于看好病、完成临床工作。从既往的学生中不难看出,专业型研究生平时将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临床能力的培养上。中医外科学研究生在读期间虽然有课题研究的要求,但所做的课题多是导师已有的项目,缺乏自己独立申请课题的机会,而且短期的课题研究在助力全面提高科研能力和获得科研成果方面还远远不够。相关调查[8]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科研的重要程度以及必要性,但对科研活动了解不足、参与度不高,在数据库的使用情况、文献的阅读频率、撰写论文的情况、参与科研课题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

1.2 教学模式固化 研究生科研能力弱化目前,临床教学的方法仍以“灌输”为主,尤其是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知识。教科书上只有针对专业知识的内容,而有些科研知识是经验产物,需要教师突破教材来教授。但大部分研究生导师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身,工作繁忙、自顾不暇,很少有时间传授,导致学生的科研热情不高,对科研钻研学习的主动性差。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发现问题后找规律,并总结与创新,这就是临床科研的过程。

此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以临床技能培养为第一要务,将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考核作为质量评比标准;然而,对科研能力的考核相对不足。虽然多数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但是这并没有作为毕业考核的指标[9]。

2 解决对策

2.1 强化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蒋继锋等[10]认为,科研能力的不断训练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是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要充分发挥导师的科研引领作用,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欲望;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等多种途径,将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培养科研思维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

研究生导师的科研引导作用对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导师具有一定的课题申报、课题实施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首要责任人;在传授学生临床技能的同时,也应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不仅要对临床知识有更专业、更扎实的掌握,还要培养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这样才是研究生学习的目的。研究生导师可以从标书撰写、文献检索、课题实施、课题结题撰写等各个环节进行培养,使将来学生毕业后有独自撰写标书和课题实施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现有的课题,以实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临床设计方法、课题申报技巧等科研问题。导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一部分科研兴趣比较强的学生加入自己的项目团队中,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课题讨论、查阅文献、撰写论文并发表等。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欲望。对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应发挥其临床优势,以临床实际问题为依托,注重对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同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和科研技能,为其以后进行科研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11]。中医外科学以动手操作为主且专业特点更直观,比如中医皮肤病学科、中医肛肠学科。基于其特殊性及直观性,研究生在入学前就对所选专业具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并通过科研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以科研能力的培养助推临床业务的提高,这也是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的。

学术交流与讲座是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专业型研究生,尤其是中医外科学研究生,平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临床实习或手术操作上,很少有时间参加学术交流与讲座,导致其只能在本专业的知识层面上不断精进,从而忽略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通过学术交流与讲座,提高研究生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助力其业务能力的提高。学术交流的形式很多,包括院外的学术讲座、院内组织的科研培训以及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等,无论哪种方式,研究生都能在其中汲取一定的科研知识,为自己科研能力的提升创造一定条件。中医外科学研究生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多学科的学术交流,临床和基础等不同方向都应得到提升。相对于内科学,由于中医外科学更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狭窄等特点,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跨学科、跨知识的交流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能提高中医外科学研究生学习本专业外知识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将科研考核纳入中医外科学教学考核体系中课程考核是对研究生学习效果的评定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鉴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途径[12]。目前中医外科学考试仍以闭卷的形式进行,以课本知识点的掌握为出发点,但是对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举一反三能力没有相应的考核手段,显然不符合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5]。倘若以科研能力的考核作为学生能力考查的重要方面,开创科研能力考核的评比,那么对学生自身科研思维的培养,对为国家培养出高层次、具有科研能力的医学科学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专业知识考核与科研思维能力考核相结合,制定科学的科研考核标准、形成合理的中医外科学考核体系迫在眉睫。可将文献阅读、实验操作、论文撰写三大块纳入科研考核内容,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以为教育的推进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3 结语

科研思维能力是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代表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推广以科研思维为指引的中医外科学的科学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中医外科学人才,而且对于建设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大学具有重大意义。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积累和应用医学知识的重要保障,更是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和医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10]。通过从学生、教师、学校不同层面加强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医学生“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参与科研—主持科研”的“四步走”模式,从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科研人才[13]。

猜你喜欢
外科学学术交流课题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