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坝光国际生物谷鸟类多样性调查

2023-12-14 04:43余欣繁黄玉源温海洋余华金王伟民许旺张蔚昌杨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生态保护多样性

余欣繁 黄玉源 温海洋 余华金 王伟民 许旺 张蔚昌 杨志明

摘要 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深圳市坝光国际生物谷采用样带法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7种,隶属于16目42科,占深圳市有记录鸟类种数(366种)的29.2%。其中,留鸟56种(占比52.3%)、旅鸟8种(占比7.5%)、夏候鸟9种(占比8.4%)、冬候鸟34种(占比31.8%)。共记录国家Ⅱ级及以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此次调查对坝光国际生物谷的鸟类资源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结合该区域植被分析鸟类群落构成,可为深圳市坝光国际生物谷的鸟类监测、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坝光国际生物谷;鸟类资源;生态保护;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Q 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3-008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3.019

Survey on the Diversity of Birds in Baguang International Biovale in Shenzhen

YU Xin-fan1, HUANG Yu-yuan2, WEN Hai-yang1 et al

(1.Shenzh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9;2.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Guangdong 510225)

Abstract From November 2020 to November 2021, we investigated the bird diversity in the Baguang International Biovale in Shenzhen by the method of transect line. A total of 107 bird species were recorded,belonging to 42 families of 16 orders, accounting for 29.2% of 366 species of birds recorded in Shenzhen. There were 56 residents(52.3%),8 passage migrants(7.5%),9 summer visitors(8.4%)and 34 winter visitors(31.8%). A total of 13 species of national level Ⅱ and above key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were recorded. This survey enabled u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rd resources in Baguang International Biovale, The bird community composition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vegetation analysis in this area, which could provide basic data and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of birds in Baguang International Biovale in Shenzhen.

Key words Baguang International Biovale;Bird resources;Ecological protection;Diversity

基金項目 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D12020166);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项目(D121201A8)。

作者简介 余欣繁(1991—),女,广东潮州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植被生态、环境生态与生态监测研究。

*通信作者,工程师,硕士,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

收稿日期 2022-11-04

城市快速发展使生物多样性大幅度降低,鸟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鸟类群落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变化的感知敏感,对森林结构和食物资源的反应明显,是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计划的重要科学依据[1-2]。多样性高的鸟类群落是一个美好的动物景观,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它能够促进人类与动物间的互动,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坝光国际生物谷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理念,是绿色生态湾区,有大面积的红树林和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建筑面积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成为深圳市不可多得的鸟类天堂。此前没有深圳坝光国际生物谷鸟类调查的相关文献。为了解和掌握该区域内鸟类资源状况,笔者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深圳市坝光国际生物谷采用样带法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旨在为深圳市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坝光国际生物谷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半岛东北段,属于大鹏新区北部沿海区域,总面积39 km2,海岸线总长度约15 km。该区域内海岸带地形地貌有大面积的沿海湿地,植被以风水林、滩涂红树林、园林绿化植物为主。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植物有水翁蒲桃(Syzygium nervosum)、龙眼(Dimocarpus longan)、雅榕(Ficus concinn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以及红树植物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半红树植物海杧果(Cerbera manghas)等。

1.2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样带法,样带涵盖了坝光国际生物谷内的所有生境类型,共设置5条样线,每条样线长1.0~1.5 km。调查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开展,每月调查2~3次,在鸟类活动的高峰期(06:00—10:00)对每条样带的鸟类调查1~2次,用8倍手持双筒望远镜并依据典型鸣叫声辅助判断识别鸟类的种类,观察并记录样带两侧各50 m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只记录位于样带前方两侧及迎面飞来的鸟类,对于样线前方(飞行方向与调查者前行方向一致)的鸟类个体不记录。使用100~400倍长焦镜头索尼单反相机,拍摄照片,记录鸟类的体形特征。

鸟类分类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3版)[3]、《中国鸟类野外手册》[4]等进行鸟类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落组成

由表1~2可知,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16目42科107种,占深圳市有记录鸟类种数(366种)的29.2%。在所记录的107种鸟类中,以雀形目最多,共21科56种,占总种数的52.3%,鸟类种数最多的科是鹟科(11种);非雀形目鸟类21科51种,占总种数的47.7%,在非雀形目中,种类最多的目是鸻形目(12种)和鹈形目(9种),其中鸟种数最多的科是鹭科(8种);鹈形目有9种,占我国分布鹈形目种数(17种)的52.9%。鹈形目主要为大型游禽,该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提供优良、丰富的食物,能够满足该目鸟类的生存需求。深圳市坝光国际生物谷珍稀濒危鸟类物种较多,此次调查记录到的鸟类共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占调查鸟类种数的1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1种,为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2021年从Ⅱ级升为Ⅰ级),是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12种,分别为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白腰草鹬(Tringa ochropus)、矶鹬(Actitis hypoleucos)、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红隼(Falco tinnunculus)、鹗(Pandion haliaetus)、白腹海雕(Haliaeetus leucogaster)、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黑鸢(Milvus migrans)、普通鵟(Buteo japonicus)、蛇雕(Spilornis cheela)。

2.2 鸟类区系组成

在居留型上,调查的深圳市坝光国际生物谷鸟类以留鸟(56种)为主(图1),占调查鸟类总种数(107种)的52.3%;旅鸟8种,占调查鸟类总种数的7.5%;夏候鸟9种,占调查鸟类总种数的8.4%;冬候鸟34种,占调查鸟类总种数的31.8%,鸟类居留型的数据表明该区域是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作用,为冬候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食物。统计繁殖鸟(包括留鸟、夏候鸟、居留类型复杂的鸟类等)共65种,占调查鸟类总种数的60.7%;其中雀形目37种,鹈形目6种。鸟类因为资源空间分布异质性,对栖息地进行选择,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特定栖息地,栖息地3种类型中巢址的选择最为重要[5]。繁殖鸟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该区域是深圳地区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当地环境条件适合鸟类繁殖对于维持深圳地区鸟类的种群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讨论

3.1 鸟类群落组成

坝光国际生物谷稳定的植物群落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反映自然环境的情况,在生态环境质量上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在此次调查中记录到的107种鸟类中,其中雀形目56种,占调查鸟类总种数的52.3%。体型较小的雀形目在植被豐富且冠幅较大的高大乔木中,有着充足而稳定的食物及隐蔽场所栖息,而坝光国际生物谷能满足其生境条件。留鸟所占比重较大(52.3%),得益于坝光国际生物谷有着我国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完整的银叶树群落,树龄超过200年的银针树约32株。该区域内有古水翁林和风水林,该林区树木年龄大,种植的植物以水翁蒲桃、龙眼等为主,这些植物枝繁叶茂,树木平均冠幅7~10 m,为鸟类生存供给食物、躲避天敌和人类干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多样化的生境类型增加了鸟类的多样性。冬候鸟种类数占此次调查的31.8%,而越冬鸟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温和,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的郁闭度较高,食物充足,是鸟类迁徙路线中重要的中转站,能够为越冬鸟类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及食物。此次调查鸟类中鸻形目和鹈形目共21种,这2个目的鸟类大多在水域或湿地中生活,这得益于坝光国际生物谷大面积的湿地与超长海岸线,它是红树林的重要分布地。该区域记录软体动物141种,为水鸟提供了栖息和觅食条件。坝光国际生物谷是迁徙鸟类的重要停歇地点,因此对坝光国际生物谷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对候鸟的繁殖和保护有着重要作用。鸟类分布区要看大生境,而小尺度的植被条件对鸟类的巢址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坝光国际生物谷的繁殖鸟有65种,是深圳地区繁殖鸟较为丰富的区域,繁殖鸟主要以昆虫为食,而该区域多样化的生境类型满足了多种鸟类的筑巢繁殖和食物的需求,这也对于维持深圳区域鸟类的种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坝光国际生物谷的珍稀濒危鸟类较多,此次调查共记录到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由此可见,坝光国际生物谷为濒危鸟类提供了重要的栖息环境,是一处需要加强保护的鸟类资源库。在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6种为猛禽,这些猛禽处于食物链的顶层,以其他鸟类或者小型动物为食,其生存状态预示着坝光国际生物谷的生态系统较为完整。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资源,建议重点保护该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3.2 原因分析及保护建议

(1)多样化生境能够吸引更多的鸟类来此生存,通过改进植被的组成和结构可以有效提高鸟类多样性水平[6]。大多数研究表明,鸟类群落受栖息地、植被结构和郁闭度等因素的影响[7-9],坝光国际生物谷是城市众多鸟类长期生存和暂时逗留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的环境和食物资源,比如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环境好且食物资源类型多样化,能够更好地保障鸟类的生存与安全。

鸟类多样性除了受植被结构的影响,土地利用的变化通常会导致鸟类栖息地的改变,从而影响鸟类的多样性。

(2)坝光国际生物谷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植被系统较大破坏的现象,比如高大乔木被砍伐、河道被改变等。建议坝光国际生物谷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其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公园生态功能区中大树、古树及红树林,这是坝光国际生物谷生态系统优良的重要支撑和依托。公园植被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建议以乡土植物为主,可根据调查的鸟类数据有选择性地进行植物物种筛选,避免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因为不同食性、生活型、生态位的鸟类对其栖居的绿地有着不同的需求[10]。沿岸海边修建护堤时,建议堤外保持足够的滩涂,既可以保证海岸的生态学特征,又可以较大程度减少对冬候鸟的影响。

(3)开展长期的鸟类监测及植被生态系统监测,及時掌握坝光国际生物谷鸟类资源及种群的变化,进而有效评估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开展相关鸟类科普活动(比如保护鸟类资源的宣传讲座及观鸟活动等),让更多市民参与其中,提高市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于坝光国际生物谷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特点,有着高大的乔木和灌木、草本的多层次植被系统以及鸟类的多样性,是深圳市今后生态恢复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勇军,昝启杰,徐华林.深圳湾福田湿地水鸟变迁与保护[J].生态科学,2002,21(3):226-232.

[2] 王直军,陈进,邓晓保,等.西双版纳地区鸟类与长果桑生态关系研究[C]//中国鸟类学会,台北市野鸟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16-324.

[3] 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4] 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 张正旺,郑光美.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C]//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115-1120.

[6] PAKER Y,YOM-TOV Y,ALON-MOZES T,et al.The effect of plant richness and urban garden structure on bird species richness,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4,122:186-195.

[7] 赵建强,吴艳红.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8,45(2):24-28.

[8] 陆舟,杨岗,余桂东,等.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J].四川动物,2016,35(1):141-148.

[9] 张燕飞.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与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0):97-102.

[10] 张征恺,黄甘霖.中国城市鸟类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8,38(10):3357-3367.

猜你喜欢
生态保护多样性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由古典戏曲看“代言体”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