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典型阴地环境植被调查研究

2023-12-14 04:43高平伍先成程迪华黄靖琪梁爽王鑫姿黄远祥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乡土植物

高平 伍先成 程迪华 黄靖琪 梁爽 王鑫姿 黄远祥

摘要 对成都典型阴地——二环高架桥下绿化植被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成都二环高架桥下以有不同程度散射光的环境为主。阴地环境应用植物共记录71科142属186种,其中乔木16种,灌木54种,草本107种,藤本5种,竹类4种;以观叶植物为主,观花植物次之,夏季开花植物最多;立体绿化模式应用于所有桥墩,以灌木(为主)+草本的模式应用最广,花境形式应用较多;乡土植物对极端恶劣环境具有优于引种植物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应加大在阴地环境中的应用。

关键词 阴地环境;植物调查;乡土植物;成都二环高架

中图分类号 S 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3-0098-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3.023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Landscape Plants in Typical Shaded Environment in Chengdu—Taking the Second Ring Elevated Road as an Example

GAO Ping1,WU Xian-cheng2,CHENG Di-hua1 et al

(1.Sichuan Tianyi Ecological Garden Group Co. Ltd.,Chengdu,Sichuan 610000;2.Chengdu Florascape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Chengdu,Sichuan 610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field surveys of landscape plants in the typical shaded environment under the Chengdu second ring elevated road were conducted .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the shaded environment dominated by scattered light at different lev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bout 186 species,belonging to 142 genera and 75 families in the shade environment,including 16 species of arbors,54 species of shrubs,107 species of herbs,5 species of vines,and 4 species of bamboos. The shaded environment were dominated by foliage plants,flowering plants came second,and flowering plants were most abundant in summer. Vertical greening were used in all bridge piers,the pattern of shrubs (mainly) + herbs were the most widely used,and flower borders were commonly used. Native plants have better adapt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extreme harsh environments than the introduced plants,therefore,the application of native plants should be increased in the shade environment.

Key words Shaded environment;Plant survey;Native plants;Chengdu second ring elevated road

作者简介

高平(1987—),女,四川绵阳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园林植物繁育与栽培技术、园林植物应用等研究。*通信作者,正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生态园林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2-11-22

自公园城市理念提出以来,成都不断深入实践探索,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系统谋划公园城市发展,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为保护全域绿色空间肌理,修复生态受损区域,成都推进全域增绿,强化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空间系统[1-4]。而在城市中存在大量由于高楼建筑、高架交通桥及树木绿化等遮阴元素造成的光照不足的阴地环境,因光照条件限制对绿化植物种类及绿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5]。因此,为保证公园城市绿化景观的多样性、适应性及舒适性,提升园林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质量,选用耐阴植物对阴地环境进行绿化是必要选择。相关学者在许多城市都做过耐阴植物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苏雪痕[6]对杭州及上海地区栽培群落中的耐阴花灌木研究,并提出了园林植物耐阴性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耐阴植物的资源调查[7-9]、引种筛选[10-15]、适应性[16]、园林应用[17-21]等方面展开大量研究,为耐阴植物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笔者以成都市二环高架桥下绿地为调查范围,对其应用的植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了其种类丰富度和应用形式,以期为成都市阴地环境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1 成都自然条件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102°54′~104°53′E和30°05′~31°26′N,平均海拔500 m,具有典型的盆地氣候特征。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2~16.6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6 ℃,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5.0~25.4  ℃,年降雨量1 000 mm左右,年总日照时数为1 042~1 412 h。

2 调查范围与方法

2.1 调查范围

对成都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的绿化配置进行全面调查,全长28.3 km,其中包括5座立交桥下空间,调查点位42个(图1),每个点位长度100 m。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是在原有二环路基础上修建的高架城市快速路,二环路高架桥下绿化主要为隔离带式绿化,中央绿化隔离带宽度6 m,在立交桥下呈绿化斑块[22]。

2.2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结合的方法对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及其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生长状况、观赏效果、应用形式及存在的问题等,同时使用托普云龙手持式气象仪(型号BNL-GPRS-13G)测定同一时间内阴地环境及全日照下光照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光照条件 调查光照强度检测点位共计42+5个,其中永丰立交桥、营门口立交桥、府青立交桥、杉板桥立交桥、双桥子立交桥5个点位阴地环境包括桥下阴地环境和林下阴地环境两类,光照条件差异较大,分别测定了2种阴地环境的光照条件。由表1可知,点位光照强度/全光照强度比值(K)为>7.5%~12.5%的点位最多,为25个,占比53.19%,该类点位(图2)在高架桥下,上方完全遮挡,平时有微弱散射光;比值在>12.5%~17.5%的点位次之,为16个,占比34.04%,该类点位(图3)在高架桥下,但上方未完全遮挡,中午有阳光直射,平时散射光较明亮;比值>22.5%的点位有3个[府青立交桥(林下)、向阳宾馆、杉板桥立交(林下)],占比6.38%,其中府青立交桥(林下)(图4)点位散射光照度最大,比值达到40.14%,并且40%的面积有半日照;比值在>17.5%~22.5%的点位有2个[永丰立交(林下),府青立交(桥下)],占比4.26%,散射光明亮,有少量光斑;比值≤7.5%的点位有1个,该点位(图5)散射光十分微弱,种植植物种类极少。

3.2 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主要绿化配置模式

调查点位的绿化类型主要有4种配置模式(表2),Ⅳ类立体绿化模式应用于42个点位,二环高架桥处于绿化带中的桥墩均种植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进行绿化;其次,以Ⅱ类灌木(为主)+草本的模式(图6)应用广,应用于21个点位中,占比达到50.00%,该模式下通常配置3~5种植物以带状或特定形状种植,常用灌木有海桐Pittosporum tobira、鸭脚木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西洋鹃Rhododendron × pulchrum、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棕竹Rhapis excelsa、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常用草本有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Ⅲ类花境模式应用于16个点位中,占比达到38.10%,花境模式包括2种配置类型,一种全部采用植物配置,植物品种多,主要应用于绿化面积较大的立交桥下(图7);一种采用彩色砾石铺面,铺面面积达50%以上,植物种类较少,该类型在快速公交站等重要点位应用较多(图8);Ⅰ 类单一草本植物模式应用最少(图9),仅应用于5个点位中,占比11.90%,种植草坪或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或扁竹根Iris japonica等单一草本植物。

3.3 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植物物种组成 由表3可知,该调查共记录成都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应用植物71科142属186种,其中,乔木16种,占比8.60%,隶属10科13属,呈灌木状或幼苗状态;灌木54种,占比29.03%,隶属29科45属;草本107种,占比57.53%,隶属41科82属;藤本5种,占比2.69%,隶属4科5属;竹类4种,占比2.15%,分别是人面竹Phyllostachys aurea、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f. fernleaf、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小琴丝Bambusa multiplex ‘Alphonse-Karr,隶属2属。应用种数较多的科为百合科Liliaceae 28种,禾本科Poaceae 15种,菊科Asteraceae 11种,唇形科Lamiaceae和石蒜科Amaryllidaceae分别为8种。应用种数较多的属有龙血树属Dracaena和鸢尾属Iris分别4种,丝兰属Yucca、沿阶草属Ophiopogon、鼠尾草属Salvia、狼尾草属Pennisetum、簕竹属Bambusa、女贞属Ligustrum、李属Prunus、卫矛属Euonymus分别为3种。由此可知,成都阴地绿化植物草本植物种类较丰富,藤本、低矮的小乔、竹类植物运用种类较少。

3.4 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植物观赏性

按观赏部位来

看,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植物以观叶为主(表4),观叶植

物占比56.45%(105种),观花植物次之,占比47.31%(88种),观姿植物占比10.75%(20种),观枝干植物最少,占比1.08%(2种);2个观赏部位的植物有29种,其中既观花又观叶的植物21种,占比11.29%,包括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花叶山菅Dianella tasmanica ‘Variegata、银边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Silver Dragon、凤尾丝兰Yucca gloriosa、丝兰Yucca smalliana、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花叶玉簪Hosta plantaginea ‘Fairy Variegata、玉簪Hosta plantaginea、筋骨草Ajuga ciliata、香水合欢Zapoteca portoricensis、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 Rubrum、花叶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 ‘Silver Comet、天堂鸟Strelitzia reginae、花叶蔓长春Vinca major ‘Variegata、花叶良姜Alpinia zerumbet ‘Variegata、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金边假连翘Duranta erecta ‘Marginata、灰莉Fagraea ceilanica、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花叶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 ‘Variegata、花叶玉蝉花Iris ensata ‘Variegata;觀花又观姿的植物仅有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 1种;观叶又观姿的植物7种,占比3.76%,包括竹茎玲珑椰子Pritchardia gaudichaudii、棕竹Rhapis excelsa、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龙舌兰Agave americana、金边铁Dracaena deremensis

‘Green Stri、五彩千年木Dracaena reflexa var. angustifolia、银杏桩头Ginkgo biloba。

观花植物中,按植物开花时间来看(图10),7月开花植物最多,达49种,占多年生观花植物总数的55.68%,其次是6、8月,均为46种,占52.27%,2月观花植物最少,仅有10种,占11.36%。可全年观花的植物有5种,分别为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熊猫堇Viola banksii、金边假连翘Duranta erecta ‘Marginata、馬缨丹Lantana camara、萼距花Cuphea hookeriana。时令花卉有8种,分别为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黑心金光菊Rudbeckia hirta、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孔雀草Tagetes patula、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矮牵牛Petunia × hybrida、四季秋海棠Begonia cucullata、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3.5 乡土植物在成都阴地环境的应用

该调查共记录乡土植物44种,外来植物142种(表5);其中国外引种65种。爬山虎种植于二环高架桥墩下,长势茂盛,成为主要的立体绿化景观,茶花Camellia japonic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红叶石楠、鸭脚木等乡土植物大量种植成灌木带,长势良好;由于极端炎热天气的影响,外来植物中鸟巢蕨Asplenium nidus、“无尽夏”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 ‘Endless Summer、玉簪Hosta plantaginea、墨西哥鼠尾草Salvia leucantha、富贵蕨Blechnum orientale出现黄叶枯叶,甚至部分植株出现死亡(图11)。可见,乡土植物对当地的极端高温等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抵抗性,在阴地景观营建中应加强乡土植物推广应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该调查光照强度检测点位为47个,以平时有微弱散射光环境的点位最多,K值(点位光照强度/全光照强度)在>7.5%~12.5%;中午有阳光直射,平时散射光较明亮的点位次之,K值在>12.5%~17.5%。

(2)共记录成都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植物71科142属186种,其中乔木16种,占植物总数的8.60%;灌木54种,占29.03%;草本植物107种,占57.53%;藤本5种,占2.69%;竹类4种,占2.15%。

(3)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以观叶植物为主,观花植物次之;夏季(6、7、8月)开花植物多,冬季(1、2、11、12月)开花植物少。

(4)成都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绿化形式有4类,立体绿化模式应用于所有桥墩,以灌木(为主)+草本的模式应用最广,花境形式应用较多。

(5)乡土植物对极端恶劣环境具有优于引种植物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应加大在阴地环境中的应用。

4.2 建议

(1)增加植物品种,丰富配置模式。

该调查记录二环高架桥下阴地环境应用植物共186种,其中草本植物占50%以上,应增加灌木、藤本等植物来丰富绿化空间层次;二环高架桥下植物搭配多样性不高,除立交桥下以外的其他花境千篇一律,植物配置模式类似,缺乏特色,应增加植物品种或加入特色的文化元素。阴地环境阴暗、光线不足,植物难以开出明艳的花朵,需种植彩色植物来提亮环境,尤其在开花较少的冬季,应采用暖色调的植物来添彩。

(2)加强耐阴乡土植物的应用。

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低、本土特色鲜明等优势[23]。该调查发现,乡土植物使用频度高但是种类较少,二环高架绿化带中的桥墩均种植了爬山虎、茶花、桂花、南天竹、石楠、鸭脚木等乡土植物大面积应用于灌木带,但乡土植物在花境中的应用较少。近年来,花境是成都广泛应用的一种绿化形式,所用植物多为国外引种。四川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乡土植物,有针对性地选择耐阴植物,通过合理搭配,营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阴生花境景观,能够真正提升成都阴地环境景观营建水平,彰显特色。

(3)加强后期运维,提高阴地景观整体风貌 。

植物是园林景观艺术性、生态性的实现基础,只有在不断精细化养护与管理下,才能确保园林景观持续性、稳定性[24]。该调查发现部分点位出现植物死亡,杂草丛生,甚至原有植物被乔木幼苗演替,因此提出阴地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优化措施:①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同绿化类型制订不同的养护方案,针对单一植物的草坪,重点在除杂和病虫害防治方面;针对灌木带,重点在修剪与病虫害方面;针对花境,重点在除杂和补植方面;②提高养护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保障日常养护工作有序进行,从而提高阴地景观绿化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明坤,张清彦,朱梅安,等.成都公园城市三年创新探索与风景园林重点实践[J].中国园林,2021,37(8):18-23.

[2]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公园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的理论探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3] 陈明坤,张清彦,朱梅安.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目标下的风景园林实践策略探索[J].中国园林,2018,34(10):34-38.

[4]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2020公园城市成都实践总结报告[R].2021.

[5] 张璐,苏扬,周泓.阴生花境的应用探索[J].浙江园林,2020(1):63-67.

[6] 苏雪痕.园林植物耐阴性及其配置[J]. 北京林学院学报,1981,3(2):63-70.

[7] 杨淑红,丁鑫,何威.河南省野生耐阴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421-2423.

[8] 潘颖峰,叶建荣,蒋楚楚,等.杭州市耐阴植物应用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8):9775-9777.

[9] 吴军霞,曹军.芜湖市耐阴植物应用调查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8):158,161.

[10] 童开林.10种地被植物的耐阴性与园林适应性比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4):234-237.

[11] 赖金莉,钟翠玉,张俊梅,等.10种耐阴植物在赣州地区的引种表现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1(13):146-148.

[12] 刘江丽,陈浩,何柳青,等.几种耐阴植物在昆明的筛选及推广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8):107-108.

[13] 陈朋,杨蕾蕾,黄义钧,等.冷水花属(荨麻科)耐阴植物筛选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122-124,140.

[14] 孙清,敬洪霞,薛建,等.野扇花在上海地区种植的耐阴性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20(3):67-68.

[15] 李翔,杜小姣,朱敏群,等.用AHP法构建耐阴植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耐荫植物[J]. 草原与草坪,2015,35(5):84-91.

[16] 赵建霞,郭欢欢,付夏楠,等.郑州市木本耐阴地被植物的生态适应性[J].贵州农业科学,2022,50(10):120-127.

[17] 钱又宇.解析营造城市复层植物群落的耐阴植物[J].园林,2013(3):12-15.

[18] 丁水龙,王倩,黄溢曲.杭州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之创新模式——万松书院的建设与运营[J].中国园林,2018,34(S2):48-51.

[19] 丁水龙,徐勤,袁金水.耐阴植物造景应用:以万松书院耐阴植物展为例[J].浙江园林,2018(2):74-79.

[20] 喻德林.耐陰植物在四川泸州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9):87-88.

[21] 翟凤至.耐阴园林植物在长阳公园林下绿地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4):83-84.

[22] 吴华,宋长明,张浩然,等.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下空间绿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7):96-102.

[23] 李艳琳.乡土树种在昆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2):115-116.

[24] 陈学君,张广杰,杨杨.园林植物精细化养护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7):56-58.

猜你喜欢
乡土植物
盐城乡土植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乡土植物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谈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