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3-12-15 09:44商法广东营市第一中学山东省东营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守法中学责任

■ 商法广(东营市第一中学/山东省东营市)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一词已经成为教育中的热点词汇,不仅受到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也被广大学生所重视。对于中学政治学科来说,课程本身既涵盖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也涵盖了对学生学习意识和社会生存能力的相关培养,这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在注重课程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确保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

一、通过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认同意识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有政治认同意识,也要有文化认同意识。使学生经过课堂的学习,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弘扬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是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在心理上的肯定和情感上的趋同,而这种肯定与趋同对引导人们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学学生来讲,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可以对事物做出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这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提供了先决条件。此外,在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认同意识时,一定要有文化知识作为载体,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以人教版中学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应掌握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表现、措施,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并且能够通过对文化现象的分析提高文化认同感、强化文化自信意识。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中华文化的混剪小视频,其中包含有《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国家宝藏》《觉醒年代》《山海情》等,这些影片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让人们看到了责任担当、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接着,教师从为什么坚持文化自信、如何坚持文化自信两个方面带领学生探究关于文化自信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从国家层面与自身层面树立文化认同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同样可以为学生展示视频资料,如《文化自信的中国底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政治课堂中,教师通过对文化自信部分知识的讲解,并在视频资料的辅助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将其内化为指导自己学习与生活、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华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意识。

二、通过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

理性作为一种人们在生活中应具备的一种思维意识,应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理性精神主要是指,学生要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让自己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出更加客观、理智的思想和行为。在中学政治课堂上,学生应当在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理性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在看待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时,展现出一种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才能做到结合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以人教版中学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五课中的《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会了解我国外交的政策、基本立场、宗旨、基本目标等知识,同时,学生也要在学习中通过结合具体的外交活动,认识到外交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上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外交知识,也要看到外交人员在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要感受到外交人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交关系时所展现出的理性特征。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讲,良好的外交环境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当下这种错综复杂的外交环境中,我国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都会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在讲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中国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视频,通过视频,一方面,学生应了解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也应看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所展现出的理性意识、理性思想。

所以,在政治教育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理性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能仅依靠政治基础知识,也需要相关资料与案例的辅助,从而让学生在对资料或案例的分析中,形成理性意识,锻炼理性思维。

三、通过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而言非常有必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助于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保持冷静的心态,努力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学生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研究显示,在各种类型的犯罪活动中,青少年的犯罪比例正在逐年提高,这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家庭产生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所以,在现阶段的中学政治课堂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让学生对法律产生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做到知法懂法不违法。

以人教版中学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的《全民守法》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应完成以下学习目标:理解全民守法的基本内涵、掌握全民守法的原则,思考如何推进全民守法。对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将会用视频展示与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从网络暴力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全民守法,为学生播放“德阳安医生自杀案”的报道视频,视频中介绍了整个事件的真实经过。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一方面,学生应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不仅会混淆真假、侵犯权益,还会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从该事件中,学生应得到一定的启示,即拒绝网络暴力,不做网络暴力的推手,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的习惯,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教师可以直接引入本节课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如在讲解如何推进全民守法的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全民守法,共建和谐家园》的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分析如何推进全民守法。通过对视频内容的总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让老百姓懂法守法,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大普法格局的形成;第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通过法律途径来反映和解决问题;第三,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倡导契约精神,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通过对全民守法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对自身成长、对社会发展、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体会、深刻领悟,实现对自己法律意识的培养。

四、通过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开展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或现象,并且产生一种对疑问进行探索、求知的心理状态。对中学生来讲,问题意识的养成是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具备的一项重要基本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问题的积极探索状态,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人教版中学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三课中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主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等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的案例内容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分析一件事情的影响因素时,学生应认识到有的因素对事情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有的因素则对事件的影响较小,如果可以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主要矛盾,就找到了事情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在讲授主次要矛盾时,教师以日本侵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为例进行分析。面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此时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而国共两党的矛盾在民族矛盾面前就变成了次要矛盾。正是基于对形式的正确分析,抓住了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进行了正确的处理,并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侵略者。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学生会发现,正是基于对当下形式的正确分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才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所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对知识、对案例的实际思考,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注重对主要矛盾的把握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五、通过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每一个社会角色身上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如父母养儿育女是责任、教师教书育人是责任、医生救死扶伤是责任、军人保家卫国是责任,而对于中学学生来讲,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生存环境负责就是其应具备的责任意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先进人物、先进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践行社会责任。

以人教版中学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为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应完成以下学习目标:结合劳动、创业等问题让学生正确认识岗位劳动、自主创业;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劳动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和表现。对此,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上述目标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教师为学生介绍了牺牲在扶贫一线的扶贫干部黄文秀和为实现教育脱贫、帮助孩子走出大山的华坪女子中学校长张桂梅的先进事迹。二人曾经都可以享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不错的薪资,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是他们的志愿不在于此——黄文秀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为家乡的扶贫做出自己的贡献;张桂梅更是在丈夫因病去世后,与丽江山区结下不解之缘,便从此开始了她的教育扶贫之路,而这便是她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通过她们的先进事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责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这种责任从小处说,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大处说,学生应树立起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责任意识,即推进社会更好的发展,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通过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而通过实践的检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特别是在中学政治课堂上,将政治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可以让原本枯燥的政治知识变得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对其进行总结与提炼升华。同时,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学生实现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中学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以人教版中学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为例。在上文提到,学生应通过劳动了解劳动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此,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对“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做到深入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感受社会责任,并促进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进行义工实践活动,帮助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感受义工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也能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敬老院这个特殊的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充分感受实践出真知,从而对敬老院、对义工有重新认识,这对学生树立实践意识、养成实践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一线工作者的真实工作情况,让学生对生活现实产生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实践意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没有实践体验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应注重实践意识的培养,通过实践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中学阶段,教师应利用好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养成的黄金时期,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实现对意志品质的培养,并且能够将其内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完成中学学业的时候,可以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并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贡献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守法中学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换一换“守法”